武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1页
武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2页
武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3页
武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4页
武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城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武城县人民政府二一年三月目 录第一章 规划背景2一、县域概况2二、土地利用状况3三、上轮规划实施评价6四、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8五、土地利用面临的挑战8第二章 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10一、指导思想10二、规划原则10三、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11四、规划目标12第三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15一、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15二、优化土地利用布局18第四章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20一、强化耕地全面管护20二、切实保护基本农田21第五章 建设用地调控23一、加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23二、优化配置城乡建设用地24三、保障基础设施用地25四、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26第六章 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29一、大力加强生态建设29二、因地制宜改善生态环境29三、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30第七章 土地整治32一、土地整理复垦开发32二、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33三、土地整治保障措施34第八章 土地用途分区35一、基本农田保护区35二、一般农地区36三、城镇村建设用地区36四、独立工矿区36五、风景旅游用地区37六、林业用地区37第九章 乡镇级土地利用调控39一、土地利用方向和重点39二、乡镇级土地利用控制40第十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42一、行政措施42二、经济措施43三、技术措施44四、社会措施44附 表46表1 武城县土地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表46表2 武城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47表3 武城县土地用途分区面积表48表4 武城县耕地保有量规划平衡表49表5 武城县基本农田调整分析表49表6 武城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表50表7 武城县拟占用基本农田重点建设项目表50表8 武城县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51表9 武城县土地整治重点项目表52表10 武城县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重点项目表53表11 武城县乡镇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表(2006-2010)55表12 武城县乡镇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表(2006-2020)56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按照德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要求,结合本县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对武城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进行修编,制定武城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全县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是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各项建设的主要依据。规划以2005年为基期,以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 2010年为近期目标年。规划范围为行政管辖区内的全部土地,面积为751.12平方公里。第一章 规划背景一、县域概况(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武城县位于鲁西北边缘、卫运河下游,地理坐标在北纬370310372304,东经11551641161641之间。东连平原县,南与夏津县接壤,西、北两面与河北省故城县隔卫运河相望。县域总面积751.12平方公里。全县现辖1个街道4镇3乡,393个行政村。(二)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武城县属黄泛冲积平原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地势四周高中间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高度在22.030.5米之间,坡降为1/6000。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变徙流经武城,再加上卫运河冲积,形成岗、坡、洼相间的微地貌类型,成为著名的“恩县洼”。气候。武城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干湿交替,热量较为丰富,光照充足,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但旱涝灾害较多,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降雨量年均为579.9毫米,最多年1211毫米,最少年272毫米。历年平均光照2612小时,光照率为58%。年太阳总辐射量123.6千焦/厘米2,是全省光照时间最多和热辐射最高的县份之一。无霜期203天,有利喜温作物生长。全年平均气温12.7,气温有明显的昼夜变化,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成熟。河流。境内有六五河、旧城河、六六河、利民河、利民河北支等5条河道纵横贯穿,总长度为190.2公里;卫运河流经杨庄、老城、甲马营、鲁权屯等乡镇,长度为62.4公里。(三)经济社会条件2005年,全县总人口37.39万,其中城镇人口11.21万人,农村人口26.18万人。近年来,武城县委、县政府立足本县实际,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形成了主导产业明显,个体私营经济突出的县域经济格局,先后获得全国第一个玻璃钢县、中国民族毯业城、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县、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城、全国食用菌之乡、中国辣椒之乡、全国棉花百强县等十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2005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5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4年增长了24.9%,人均GDP达到16771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8亿元,增长12.4%;第二产业增加值34.92亿元,增长28.3%;第三产业增加值18.50亿元,增长26.0%。三次产业结构为14.5:55.9:29.6,结构更趋合理。地方财政收入1.1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96亿元,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6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94元。二、土地利用状况(一)土地利用现状2005年,全县土地总面积75112.07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57694.7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6.81%;建设用地面积13669.7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8.20%;其他土地面积3747.5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99%。在农用地中,耕地面积50064.53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86.78%,人均0.1339公顷(约2.01亩);耕地中以水浇地为主,面积42440.96公顷,占耕地面积的84.77%,旱地面积7623.57公顷,占耕地面积的15.23%。园地面积180.24公顷,数量较少,占农用地面积的0.31%。林地面积2268.38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3.93%。其中,有林地面积1408.11公顷,其他林地860.27公顷,分别占林地面积的62.08%和37.92%。其他农用地面积5181.61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8.98%,其中设施农用地102.34公顷,农村道路面积1722.36公顷,坑塘水面273.76公顷,农田水利用地3083.15公顷,分别占其他农用地面积的1.98%、33.24%、5.28%和59.50%。在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11315.61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82.78%。其中城镇1585.38公顷、农村居民点8310.26公顷、其他独立建设用地773.24公顷和采矿用地646.73公顷,分别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14.01%、73.44%、6.83%和5.72%。交通水利用地面积2031.25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14.86%,其中公路用地782.20公顷,水工建筑用地1249.05公顷,分别占交通水利用地的38.51%和61.49%。其他建设用地面积322.87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2.36%,全部为特殊用地。在其他土地中,水域面积945.88公顷,自然保留地2801.70公顷,分别占其他土地面积的25.24%和74.76%。(二)土地利用特点1、地势平坦,土地适宜性广。武城县地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地貌为单一平原,地势平坦,土壤以潮土为主,土层深厚,质地、构型优良,土地适宜性广。2、农用地尤其是耕地所占比重大。农用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76.81%。农用地中,耕地占绝对优势,占农用地总面积的86.77%,园地、林地所占比例均较小。3、土地利用率较高。2005年,土地利用率达到95.01%,与德州市平均水平持平,较山东省平均水平高6个百分点。4、农村居民点用地比重较高。2005年,农村居民点面积8310.2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06%,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317.43平方米,比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中的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高167.43平方米。(三)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1、耕地后备资源少,补充耕地难度不断加大。2005年,全县其他土地3747.58公顷,其中荒草地、盐碱地分别是2042.89公顷和758.81公顷,占其他土地总面积的54.51%和20.25%,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宜农开发面积较小。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占用耕地逐年增多,而耕地后备资源不断减少,补充耕地的难度不断加大。2、城乡居民点用地增长过快,利用方式相对粗放。在城镇建设中,盲目“铺摊子”的现象依然存在。19962005年,城镇用地由726.79公顷增加到1585.38公顷,年均增加95.40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由1996年的7679.31公顷增加到2005年的8310.26公顷,个别地方存在“空心村” 和一户多宅现象。三、上轮规划实施评价(一)主要规划目标实现程度1、耕地保有量:上轮规划到2010年末,全县耕地面积保持在47996.01公顷以上。2005年,我县实有耕地面积50064.53公顷,超出规划目标2068.52公顷,耕地保有量目标得到实现。2、基本农田保护:上轮规划确定到2010年全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40680.16公顷。19972005年规划实施期间实有基本农田面积40680.86公顷,确保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3、建设用地控制:上轮规划到2010年全县非农建设新增建设用地2823.09公顷,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930.00公顷以下,农村居民点控制在4679.31公顷以下。1997-2005年,全县新增建设用地2342.20公顷,规划指标执行率为82.97。2005年城镇建设用地总规模1620.57公顷,为规划控制指标的83.97;农村居民点8202.55公顷,为规划控制指标的175.29。4、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到2010年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增加耕地指标为779.66公顷。1997-2005年,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1775.37公顷,为规划控制指标的228。(二)取得的成效武城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经省政府批复后,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规划实施管理工作,将其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实行了政府领导目标责任制,强化规划的控制和引导,妥善处理了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关系,土地利用和管理取得显著成效。1、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全县强化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基础工作扎实,保障措施有力。各乡镇均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保护责任明确到人、任务落实到地块;基本农田档案齐全,达标率为100%。对重点建设项目占用的基本农田进行了补划,确保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2、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19972005年,建设占用耕地520.94公顷,补充耕地1775.36公顷,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有余,较好地执行了耕地占补平衡制度。3、各业用地得到基本保障。在土地供给约束日益加大的形势下,保障了全县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工程建设用地,促进了全县社会经济健康发展。4、土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规划实施期间,通过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治理盐渍化面积150公顷,林木覆盖率由2006年的18.0%提高到2005年25.7%,土地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三)存在的问题上轮规划的实施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全县人多地少、人地关系紧张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土地利用和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1、土地供需矛盾较大。随着全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土地的需求逐年增加,土地供需矛盾逐渐加剧。上轮规划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823.09公顷,至2005年实际新增用地2342.20公顷,相当于规划控制指标的82.97%,超过年均用地量,土地供需矛盾较大。2、规划缺乏弹性。上一轮规划方案缺乏应有的弹性,规划用地布局位置限制过于严格死板。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建设用地需求量的大幅度增加,用地位置不确定性加大,规划难以满足实际发展的需要。3、规划期限太长,修编不及时。国民经济发展五年一个计划,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已经14年,时限太长,中间缺乏修订。过长的规划与经济发展的多变性不相适应,造成一些项目用地难以落实的现象,修编规划迫在眉睫。四、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从全省看,省委省政府提出胶东半岛城市群和省会城市群一体发展规划,德州市作为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六个城市之一,随着济南省会城市经济圈的建设和发展,必将有力推动武城县“南融北接”战略部署的落实,给全县经济社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从全市看,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扩大区域合作、打造两大基地,加快中心城区发展等重大决策。武城县临近德州市中心城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中心城区的加快发展,将会极大地辐射和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从全县看,随着德商高速公路、武临高速公路和省道318线、省道254线等国家级、省级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全县的发展条件将更加优越。近年来,民营经济、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投资保持高位增长,一大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将更加强劲。五、土地利用面临的挑战今后十五年,既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矛盾凸显期,要充分认识全县土地利用和管理面临的挑战。1、耕地保护形势更加严峻。为保障全县生态安全,需要加强对具有生态功能的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保护。同时,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将不可避免的占用部分耕地,现代农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也将需要调整占用一些耕地。但是,耕地后备资源匮乏,保持耕地占补平衡难度加大。2、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全县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到2010年、2020年,全县城镇化水平将分别达到41和55,城镇工矿用地需求量将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较高水平;推进城乡统筹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拉动基础设施用地的进一步增长。但是随着耕地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加大,全县可用作新增建设用地空间受到限制,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更加突出。3、统筹各业土地利用任务更加艰巨。随着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和人民生活日益丰富,将形成各行业、各区域土地利用目标的多元化,调整和优化行业间、城乡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难度加大,任务更加繁重。第二章 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统筹区域土地利用,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加强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规划原则1、保护优先原则。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切实保护耕地的要求,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优先布设自然生态屏障空间用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土地生态环境质量。2、保障发展原则。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科学安排各类用地,重点保障中心城区、重点镇和基础设施用地,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3、节约集约原则。按照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通过内涵挖潜,积极盘活存量用地,切实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统筹安排存量和增量用地,不断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4、因地制宜原则。从区域发展定位和长远目标出发,根据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状况,明确不同区域土地利用方向,合理配置土地,优化用地布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5、改善环境原则。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用地和生态用地,保护自然生态空间,构建城乡生态文明的宜居环境。三、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一)功能定位依托济南都市圈,确立与周边城市互补的具有自己特色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立足当地自然资源和环境,促进区域内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工业化进程向一般原料加工组装阶段发展,优化提升工业经济结构,壮大主导产业,培植新兴产业,不断开拓发展空间,扩大总体规模;重视扶持本地企业的成长壮大,将民营经济发展作为经济战略的重要前提,促进民营中小企业的网络化、集群化发展,培育玻璃钢、橡塑、地毯等具有地方特色中小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的逐步升级,增强地方经济的核心竞争能力;充分发挥武城县交通、资源优势,依托各交通干线,大力发展贸易市场(辣椒、棉花等)、仓储运输等产业,形成集订货、批发、零售、娱乐、饮食、住宿于一体的大型商贸中心,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发展目标1、经济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56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8%。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3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60亿元,年均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55.6:35.4。到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左右,三产比例调整为6:54:4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0元。2、社会发展目标。城镇化水平达到55%,城乡二元结构有较大转变,社会事业有较快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3、可持续发展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32%以上;节约型社会建设步伐加快,循环经济深入发展,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经济、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四、规划目标(一)土地利用战略围绕建设经济繁荣富强、社会和谐安定、民主法制健全、人民富裕安康、环境优美舒适的生态花园式现代化城市的战略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土地利用全局,以严格保护耕地为核心、以保障发展为重点,不断优化各类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环境用地的布局,形成集约高效的土地利用战略格局。1、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土地开发整理,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切实保护基本农田,积极推进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提高粮棉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2、优化整合城镇用地。以县城驻地为中心,搞好城区建设,增强聚集与辐射功能。加快以老城、鲁权屯和郝王庄为中心镇的建设步伐,集约高效利用土地,拉动城区周边迅速发展。 3、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着力抓好“一大龙头”、“三大基地”,重点建设运河经济开发区,突出建设玻璃钢加工业基地、汽车零部件加工基地、棉花深加工基地和辣椒经营加工基地,使之成为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的经济隆起带和桥头堡。4、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借助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政策平台,迁村并居,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区域统筹、城乡一体、共同繁荣的土地利用新格局。5、以生态保育为前提,保持生态平衡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适宜居住、文化底蕴深厚的生态文明城市。(二)土地规划目标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确保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优化配置增量,重点保障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用地综合整治,促进城乡用地结构不断优化。加强土地生态环境保护,防治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污染,实现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良性循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农村建设用地综合整治;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不断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布局,形成资源节约、持续利用、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统一。1、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到2010年和2020年,确保全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50035.02公顷和49866.17公顷。规划期内,确保41280.00公顷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2、强化建设用地控制。到2010年和2020年,建设用地总量分别控制在14023.72公顷和14291.56公顷以内;新增建设用地分别控制在570.00公顷和1291.00公顷以内,其中占用农用地面积分别控制在500.00公顷和992.00公顷以内,占用耕地面积分别控制在475.00公顷和920.00公顷以内。3、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到2010年和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总量分别控制在11235.61公顷和11290.45公顷以内,其中城镇工矿用地规模分别为3332.49公顷和3373.49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不断缩小,分别控制在7903.12公顷和7916.96公顷以内。 4、优先保障基础设施用地。优先保障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到2010年和2020年,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规模分别为2788.11公顷和3001.11公顷。5、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不断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到2010年和2020年人均城镇工矿用地分别控制在197平方米和174平方米。6、积极推进土地整治。积极推进农用地整治,强化建设用地整治,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后宜农后备资源。到2010年和2020年,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面积分别不低于375.00公顷和1227.76公顷,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有余;城乡用地结构不断优化,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规模不低于179.00公顷和598.00公顷。主要控制指标见附表1。第三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一、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一)农用地结构调整合理调整农用地结构,稳定农用地面积。到2010年,农用地面积调整到57570.4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6.65%,比基期年净减少124.33公顷;到2020年,农用地面积调整到58084.8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7.33%,比基期年净增加390.05公顷。1、耕地。严格保护耕地,确保耕地面积稳定;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应充分利用非耕地。到2010年耕地面积调整到50035.0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6.61%,比2005年减少29.51公顷;到2020年,耕地面积调整到49866.1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6.39%,期内减少198.36公顷。耕地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农业结构调整,由盐碱化程度稍高的耕地调整为园地和设施农用地。2、园地。到2010年,园地面积调整到91.7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12%,比2005年减少88.48公顷;到2020年,园地面积调整到599.2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80%,期内增加419.04公顷。园地增加的原因是农业结构调整,将盐碱化稍高的耕地调整为园地,另外土地开发整理也增加一部分园地。3、林地。严格控制各项建设占用林地,充分利用宜林其他土地造林,扩大有林地面积。到2010年林地面积调整到2297.3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06%,比2005年增加29.00公顷;到2020年,林地面积调整到2341.6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12%,期内增加73.25公顷。林地增加的原因是土地开发整理补充林地。4、其他农用地。到2010年,其他农用地面积调整到5146.2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6.85%,比2005年减少34.34公顷;到2020年,其他农用地面积调整到5277.7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03%,期内增加96.12公顷。其他农用地增加的原因是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畜牧业,形成多个规模型畜禽饲养基地。(二)建设用地结构调整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科学配置城镇工矿用地,整合规范农村建设用地,保障基础设施用地;加大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力度,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益。到2010年,建设用地面积调整到14023.2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8.67%,比基期年净增加353.99公顷;到2020年,建设用地面积调整到14291.5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9.03%,比基期年净增加621.83公顷。1、城乡建设用地。适应人口不断向县城、城镇集中的要求,加大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力度,逐步缩减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适度增加城镇工矿用地规模。到2010年,城乡建设用地面积调整到11235.6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96%,比2005年减少80.00公顷;到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面积调整到11290.4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03%,期内减少25.16公顷。有序增加城镇工矿用地,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到2010年、2020年,城镇工矿用地面积分别调整到3332.49公顷和3373.49公顷,期内增加368.14公顷。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逐步缩小农村居民点用地。到2010年和2020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分别调整到7903.12公顷和7916.96公顷,期内减少393.30公顷。农村居民点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城镇扩大将周围的农村居民点并入城镇。2、交通、水利用地。保障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用地要求,适当提高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比重。到2010年,交通水利用地面积调整为2448.6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26%,比2005年增加417.38公顷;到2020年,交通水利用地面积调整到2661.6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54%,期内增加630.38公顷。3、其他建设用地。到2010年,其他建设用地面积调整到339.4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45%,期内增加16.61公顷;到2020年其他建设用地面积保持不变。(三)其他土地结构调整到2010年,其他土地面积调整到3517.9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68%,比2005年减少229.66公顷;到2020年,其他土地面积调整到2735.7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64%,期内减少1011.88公顷。其他土地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建设占用和土地开发整理。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见附表2。二、优化土地利用布局(一)农用地布局优化耕地。主要布局在鲁权屯镇、郝王庄镇和武城镇。引导将质量好、农业基础设施完善的可调整园地、林地调整为耕地。园地。主要布局在鲁权屯镇和郝王庄镇,用于种植苹果、梨、桃和杏等。发挥地区特色,重点发展优质果园,向高产优质园地发展。林地。主要布局在武城镇和鲁权屯镇,重点发展速生丰产林、生态林,道路防护林及河道防护林。(二)建设用地布局优化1、城镇用地空间布局规划期内,构建以城区为核心,重点城镇为节点,一般城镇为基础,公路为发展轴线的多元结构、间隔分布的城镇空间布局,形成“一心三轴三片”的网络化的结构形态。“一个中心”:强化中心城区的地位,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全方位带动全县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县城经济在大区域中的地位。城市空间以东进、南扩、西展、北控为发展方向,形成中部的商业、行政办公服务区,东部的工业生产区,西南的商贸活动区,西北的文教科研区。 “三条轴线”:一是德商公路发展轴(主发展轴),沿德商路(德武路),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发展轴,带动县城各片区的城镇发展。二是临武路发展轴,沿临武路,形成以武城城区为主核心、老城镇为次核心的发展轴,带动县域西南部城镇的发展。三是郑夏路发展轴,沿郑夏路,形成以武城城区为龙头的发展轴,带动县城北部城镇的发展。“三个片区”:一是武东片区,以郝王庄镇为中心,依托德商路、105国道,发展以特色农业产品加工及农贸流通为主导。二是武北片区,以鲁权屯镇为主,依托德商高速公路,发展玻璃钢加工业为主导。三是武西片区,以老城镇为主,甲马营乡、杨庄乡、李家户乡为辅,依托临武路发展以汽车零部件、酿酒、棉花加工业为主导。2、农村居民点布局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建设中心村、治理空心村、培植特色村、合并弱小村”的要求,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扎实稳步地推进农村居民点整合,逐步建立起“中心村基层村”两级农村居民点体系,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新农村。3、工矿用地布局按照“三集中”原则,工矿用地除不能在城镇中布局外,应尽量向运河经济开发区集中。立足于玻璃钢、汽车零部件、白酒业、纺织业、地毯业等传统产业,加强技术改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4、基础设施布局规划期内,将建设德商高速公路和临武高速公路,进行大屯水库和武城水库等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的建设。第四章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一、强化耕地全面管护(一)严格控制耕地减少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强化对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控制,按照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布局新增建设用地,确需占用耕地的,尽量占用质量较差的耕地。到2010年和2020年,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分别控制在475.00公顷和920公顷以内。加强农村土地整理、工矿废弃地复垦,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到2010年和2020年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分别补充耕地375.00公顷和1227.76公顷。(二)强化耕地质量保护 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推广节水抗旱技术,大力实施“沃土工程”、“移土培肥”等工程,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实施耕作层剥离工程,鼓励剥离建设占用耕地的耕作层,用于新开垦耕地的建设。加强对补充耕地质量等级的评定和检查,确保补充耕地质量。(三)不断改善耕地生态环境加强对灌溉水源的监测,控制农药、化肥和地膜等使用,减少残留和污染,改善耕地生态环境。二、切实保护基本农田(一)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目标按照市级规划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全县基本农田任务量为41280.00公顷,另外多划入基本农田416.99公顷,用于规划期内补划不易确定具体范围的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包括难以确定用地范围的交通、水利等线型工程用地,不宜在城镇村建设用地范围内建设、又难以定位的独立建设项目(项目清单见表7)。(二)科学调整基本农田按照“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总体稳定”的方针,对现状基本农田进行局部调整。基本农田调整划定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依法依规。根据上轮规划的实施情况和新一轮规划目标任务,对现状基本农田进行局部调整和划定。二是确保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不低于土地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前提下,根据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及经济社会发展等所需占用的基本农田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三是要保持现有基本农田总体布局基本稳定。重点保护优质高产良田和集中连片耕地,优先将优质耕地和农业基础设施完善、集中连片耕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把低等别、质量较差、零星分布的农田调出基本农田保护区。按照基本农田调整原则,对基本农田做出以下调整:2005年基本农田面积为40680.86公顷,调出5937.06公顷,调出基本农田的比例为14.59%,调入6953.19公顷优质耕地作为基本农田保护,调入基本农田的比例为17.09%。调整之后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41696.99公顷,共涉及村庄347个,片块1493个,图斑4232个,调整后的基本农田质量及集中连片程度有所提高。(三)加强基本农田质量建设建立基本农田建设集中投入制度,加大公共财政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的支持力度,大力开展基本农田整理,改善基本农田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基本农田质量。第五章 建设用地调控一、加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加强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合理安排增量指标,切实推进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一)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以需求引导和供给调节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对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结构和时序安排的调整。以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特别是建设占用耕地规模控制建设用地的低效扩张,促进土地利用模式创新和土地利用效率提高。规划期内,建设用地总规模不超过14291.56公顷,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291.00公顷以内,其中占用耕地规模控制在920.00公顷。城乡建设用地新增规模控制在644.01公顷以内,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新增规模为646.99公顷。(二)提高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大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力度,不断提高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通过优化城镇和工矿布局,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推进城镇闲置、空闲土地的利用、回收和转让,充分挖掘工业企业内部低效用地的潜力。积极推行节地型城、镇、村更新改造,加快城中村改造,大力推进农村建设用地综合整治挖潜工作,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提高现有建设用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二、优化配置城乡建设用地(一)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中心城区位于武城县中部,包括广运街道及武城镇孙河沟村,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中心城区范围东至新坡路,西至西环路,南起临武高速,北至赵前坡北的地域,总控制面积51.09平方公里。2005年,城区人口9.39万人,建设用地规模1118.79公顷,人均用地119平方米。到2020年,城区人口17.73万人,用地规模1869.63公顷,人均用地106平方米。规划期内中心城区允许建设区面积1869.63公顷,其中新增规模516.34公顷,东至前王立屯,西至古贝春酒厂,南至南外环,北至六六河。为适应城区发展的不确定性,在规模边界以外划定规划期内可选择布局的扩展边界,形成有条件建设区,面积397.40公顷。在不突破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的前提下,有条件建设区内土地可以用于允许建设区的布局调整,也可使用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指标安排建设项目。(二)控制其他建制镇规模2005年,其他建制镇面积为466.59公顷,人口3.02万人。到2020年,其他建制镇人口为6.72万人,用地规模567.40公顷,其中新增规模38.78公顷。(三)整合规范农村建设用地深入贯彻国土资源部关于推动土地综合整治和省政府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的意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遵循适度集聚、节约土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加强居民点的整合,改造空心村,撤并自然村。到2020年,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减少到7916.96公顷,(四)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工矿用地优化配置工矿用地,充分挖掘存量工矿用地潜力,实现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挖潜的转变,规划期内实施废弃工矿复垦646.73公顷。严格执行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防止工业企业低效扩张,严格控制独立选址项目的数量和用地规模,采取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手段,努力提高工矿用地的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规划期内工矿用地控制在926.36公顷。三、保障基础设施用地按照合理布局、经济可行、控制时序的原则,统筹协调交通、水利、能源等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一)统筹安排交通用地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全面提高公路的通达深度和现代化水平,健全以高速公路、公路为动脉的现代化交通网络体系。规划期内,将建设德商高速公路、武临高速公路、西环路、向阳路北延、北方街东延、振华街东延和新坡路南延,新增用地238.58公顷,其中占用耕地165.00公顷。(二)保障重大水利工程用地以保障水源供给为重点,搞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期内,建设大屯水库和武城水库,新增用地381.00公顷,其中占用耕地263.00公顷。(三)保障能源环保项目用地规划期内,新建变电站用地0.80公顷,其中占用耕地0.80公顷;新建垃圾处理厂用地10.00公顷,其中占有耕地7.20公顷。(四)合理安排其他独立建设用地其他独立建设用地是专门以生产为主导用途、不适宜在城乡居民点选址的建设用地。规划期内,安排其他独立选址的新建和扩建项目用地153.12公顷,其中占用耕地87.19公顷。(五)适当发展旅游项目用地规划期内,新建四女寺风景旅游项目等,新增建设用地16.61公顷,其中占用耕地9.97公顷。四、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按照保护资源与环境优先,有利于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结合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安排,划定建设用地管制区,引导城乡建设用地有序发展。(一)允许建设区在与城市规划、村镇规划相协调的基础上,根据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指标划定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形成允许建设区,面积11290.4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03%。其中新增建设用地规模644.01公顷。允许建设区包括中心城区面积1869.63公顷,其他建制镇577.50公顷,农村居民点面积7916.96公顷,其他独立建设用地面积926.36公顷。管制规则:(1)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城、镇、村或工矿建设发展空间;(2)区内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划指标约束,应统筹增量保障与存量挖潜,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3)规划实施过程中,在允许建设区面积不改变的前提下,其空间布局形态可依程序进行调整,但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4)允许建设区边界(规模边界)的调整,须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批准。(二)有条件建设区将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之外、扩展边界以内的范围划为有条件建设区,以适应城乡建设用地布局的不确定性引起的用地需求,面积598.0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80%。其中,中心城区有条件建设区面积397.40公顷,其他建制镇有条件建设区面积共200.60公顷。在不突破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的前提下,有条件建设区内土地可以用于允许建设区的布局调整,也可使用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指标安排建设项目。管制规则:(1)区内土地符合规定的,可依程序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同时相应核减允许建设区用地规模;(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规模提前完成,经评估确认拆旧建设用地复垦到位,存量建设用地达到集约用地要求的,区内土地可安排新增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项目。(3)规划期内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原则上不得调整。如需调整按规划修改处理,严格论证,报规划审批机关批准。(三)限制建设区将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以外的其他区域划入限制建设区,面积63223.6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4.17%。管制规则:(1)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农业生产空间,是发展农业生产,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区域;(2)区内禁止城、镇、村建设,控制线型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项目用地。第六章 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坚持土地开发和生态建设并重,正确处理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逐步改善和提高土地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大力加强生态建设以建设“生态平衡、环境优美、富裕、文明、和谐”生态县为目标,加强土地生态建设,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乡人居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态安全格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将循环经济理念纳入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中。全面推行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大力开展治污保水、改碱治沙工作;加强中心城区、绕城公路、交通干道的防护林建设,构筑城区环城绿色生态屏障。规划期内通过开发整理增加林地面积73.25公顷。恢复工矿废弃地生态功能。推进废弃工矿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加强复垦利用,提高土地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力争到2020年全县工矿废弃地复垦率达到100%。二、因地制宜改善生态环境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生活污染治理,提高环境质量,改善城乡人居环境。重点保护好河流、水库、林地等生态敏感区,加强对武城水库、大屯水库等的全面保护,严禁在其周边进行污染项目建设,加强水质监理,使其水质达到3类水质以上标准。农业生产活动减少土地面源污染,严禁向农田倾倒固体垃圾和生活垃圾,积极调整农用地布局,避免重度污染的土地继续用于粮食生产。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限制、减少形成污染源的工业活动用地,预防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污水和废气必须达标排放,对排放不达标的企业必须关闭整改直至达标排放。禁止侵占河道的行洪区和滞洪区进行开发活动。三、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一)农业用地模式“畜禽沼气作物”生态农业模式。结合武城县养殖业发展,在远离居民点的地区建设养殖小区,修建大型沼气池,沼气供应当地居民照明、做饭、取暖,沼渣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生产出来的粮食、蔬菜无污染,成为绿色食品,农作物的副产品用于加工饲养畜禽的饲料,形成完整的农业生态系统。农田林网生态模式。通过统一规划设计,一般以速生杨为主,辅以柳树、梧桐等树种,沿路、沟、渠进行农田林网建设,以及部分林带或片林建设,形成与农田生态系统相配套的林网体系,以减少农业气象灾害,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条件。(二)工业用地模式目前,全县形成了以鲁权屯玻璃钢制造业基地、杨庄老城甲马营汽车零部件及棉纺织基地、武城镇尚庄辣椒购销加工基地为主体的三大基地。对于农产加工型工业,通过建立初级农产品农产品初级加工农产品深加工废物综合利用生态产业链,实现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对于化工产品加工工业,通过建立化工原料玻璃钢制品和橡塑制品废物综合利用生态产业链,实现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减少工业污染。(三)居民点用地模式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环境生态学及其他科学技术,充分利用本地生态资源,进行立面绿化、节能、节水功能及生态美学设计,把住宅区域建造成一个小的良性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健康、环保、高效、美观的居住环境。第七章 土地整治一、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一)目标任务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增加农用地和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土地生态环境,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到2010年,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375.00公顷,其中土地整理增加耕地99.87公顷,废弃地复垦增加耕地129.26公顷,土地开发增加耕地145.87公顷。到2020年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1227.76公顷,其中土地整理增加耕地260.00公顷,废弃地复垦增加耕地393.22公顷,土地开发增加耕地574.54公顷。(二)重点区域根据地理位置、土地开发潜力的大小、土地开发整理条件的优劣、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将全县划分为3个土地开发整理区。(1)卫东坡洼地土地整理区:李家户乡、杨庄乡、老城镇;规划土地整理区面积8641.55公顷,可补充耕地475.09公顷。(2)武北盐化土壤土地开发区:鲁权屯镇东半部、郝王庄镇;规划土地开发面积1442.94公顷,可补充耕地156.80公顷。(3)武西沿运河土地开发整理综合区:甲马营乡、鲁权屯镇西半部。规划土地开发整理面积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