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飞-语文基础知识备考:修辞手法.doc_第1页
陈永飞-语文基础知识备考:修辞手法.doc_第2页
陈永飞-语文基础知识备考:修辞手法.doc_第3页
陈永飞-语文基础知识备考:修辞手法.doc_第4页
陈永飞-语文基础知识备考:修辞手法.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基础知识备考:修辞手法合肥 陈永飞修辞手法在地方公务员行测考试的言语理解与表达中时有出现,考生要提高这类题目的正确率,首先需要知道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哪些。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一、比喻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本体)有相似之处的乙事物(喻体)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比喻又分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1.明喻。明喻在形式上用“好像”“像”“似”“如”“宛如”“仿佛”“犹如”等词语(喻词)连接本体与喻体。例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句话本体是“叶子”,喻词是“像”,喻体是“舞女的裙”,是明喻)2.暗喻暗喻在形式上用“是”“成为”“变成”“成了”“化成”等词语连接本体与喻体。例句:十个被鲜血浸泡的手指头肿得变成了大熊掌。(这句话本体是“手指头”,喻词是“变成”,喻体是“大熊掌”,是暗喻)3.借喻 借喻只出现喻体,不出现本体,也没有喻词。例句: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的和首要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比喻“又空又长的文章”,只出现了喻体,本体和喻词都没有出现,是借喻。)二、比拟比拟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写、说明的一种修辞手法,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1.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使之人格化,使物具有人性、人情。例句:宁静的夜晚里,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这句话把“星星”当作人来写,只有人才会“窃窃私语”)2.拟物。拟物是把人当做物来写,或把甲物当做乙物来写。例句:咱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这句话用“夹着尾巴跑”来描写“恶霸”,把“恶霸”当动物来写,表现对他们的鄙视)三、借代借代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的一种修辞手法。借代可以用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专名代通称,用特征代本体等。例句1: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这句话用“李公仆”指代“爱国民主人士”)例句2: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用小米加步枪,打垮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这句话用“小米加步枪”指代“武器装备”)例句3: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的一条。(这句话用“一针一线”指代“群众的财物”)四、夸张夸张是故意把事物的数量、范围、程度、作用、特征等扩大或缩小的一种修辞手法。例句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话是数量扩大的夸张)例句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句话是缩小的夸张,把“五岭”缩小成“细浪”,把“乌蒙山”缩小成“泥丸”)五、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举出加以对照,使对立面更加鲜明的一种修辞手法。例句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话把“虚心”和“骄傲”进行对比)例句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这句话把“先汉”和“后汉”进行对比)六、对偶对偶是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意义相关的两个句子或词组,对称地排列在一起表达相反、相近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例句1: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句话两个分句描写了“墙上芦苇”和“山间竹笋”两种事物,意思相关,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是对偶)例句2: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句话两个分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思相对,是对偶)七、排比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的修辞手法。例句:您不是雨露,却带来了新生的希望;您不是泉水,却带来了生命的甘甜;您不是太阳,却带来了人间的温暖。(这句话中有三个分句,句式基本相同,语气一致,构成排比)八、反复反复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有意识地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反复可以连续出现,也可以间隔出现。例句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盼望着”,连续反复)例句2: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党国倒愈像一个国”,间隔反复)九、反语反语是实际表达的意思与字面意思相反,以达到讽刺、否定或幽默效果的修辞手法。例句: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句话中的“文明人”“惊心动魄的伟大”“伟绩”是反语,表达了作者对恶势力屠杀学生的强烈愤慨)十、反问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反问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其中。例句: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这句话后面的问句是反问,用否定形式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十一、设问设问是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例句:谁是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觉得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这句话先提出问题,然后回答这个问题,是设问)十二、顶真顶真是用前面句子结尾的词语作下面句子的开头,使相邻的句子首尾蝉联。也叫顶针或连珠。例句: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这句话中的“言不顺”“事不成”“礼乐不兴”分别是上个分句的结尾,又作下一个分句的开头,首尾蝉联,是顶真的修辞)以上介绍了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下面来看一些地方的真题: 【例题1】(2011年安徽)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是( )。A.可爱的青菜,土地美丽的女儿,请用你朴素的光辉照耀我。B.我的心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飞过迷蒙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C.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用她那柔美的金色手指,悄悄地捡走了草地上的珠玑。D.所有这些语言手段,尖锐、泼辣、犀利有力,像一颗颗威力无比的枪弹,戳穿了敌人的心脏。【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运用。A项把“可爱的青菜”比作“土地美丽的女儿”是可以的,但是“青菜”却不能发出光辉,所以是修辞的误用。B项是比喻句,把“我的心”比喻成“小鸟”,后面的动作“飞”、“停”都可以由小鸟发出,所以使用正确。C项运用了拟人和比喻两种修辞手法,太阳“露出笑脸”和“悄悄地捡走”是拟人的修辞手法,“金色手指”和“珠玑”是暗喻,它们的本体是“太阳的光线”和“露珠”。D项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语言手段”比喻成“威力无比的枪弹”,是明喻。所以正确答案是A。【例题2】(2011年浙江)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月下观景,雾中看花,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吗?读好文章如饮醇酒,其味无穷。头顶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许多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A.反问 夸张 比喻 借代B.设问 比喻 夸张 比喻C.反问 比喻 夸张 借代D.设问 夸张 比喻 象征【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句运用的是反问,用否定的问句来表达肯定的语气; 句运用的是比喻,把“读好文章”比喻成“饮醇酒”,是明喻,喻词是“如”; 句是夸张,把“头顶盘着大辫子”夸大为“形成一座富士山”;句运用的是借代,用“希腊”指代“外国文化”。所以正确答案是C。【例题3】(2012年浙江) 判断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对偶)B.雷锋说:“大嫂,别问了,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借代)C.古老的神州是一头沉睡未醒的睡狮,一旦觉醒,定会横空出世。(比拟)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排比)【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运用。A项是对偶,描写“墙上芦苇”和“山间竹笋”两种事物,运用的句子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近;B项是借代,用“解放军”指代”“解放军中的一位战士”,是用全体代部分;C项是比喻,本体是“古老的神州”,喻体是“沉睡未醒的睡狮”,喻词是“是”,属于暗喻,比拟是把物当成人来写,或人当成物来写,或者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本句不是比拟;D项是排比,描写了燕子、杨柳、桃花三种事物,句式相同,语气一致。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C。【例题4】(2009年河北)下列各句中所用的修辞方法与句后括号内所标注的不符的一项是( )。A.人家是火车头,咱得向人家学习。(暗喻)B.“现钱,打酒来!”阿Q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借代)C.松涛呜咽,白雪泪坠,乌云罩日,青天披纱。(拟人)D.说的是马克思主义,行的是自由主义;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排比)【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修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