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导入与大学英语学习动机的关系.docx_第1页
文化导入与大学英语学习动机的关系.docx_第2页
文化导入与大学英语学习动机的关系.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导入与大学英语学习动机的关系 摘要:文章分析了第二外语学习动机的自身作用与分类,凸显文化导入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给予如何通过系统文化导入来激发外语学习动机的方法,促进学习者合适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目标。 下载 关键词:文化导入;学习动机;大学英语 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促进了国际交流、国际贸易的发展,文化差异在各层面展现出来。大学外语教学开始面临新的挑战,不仅要求教授学生外语语法、词汇、表达,还要强调异域的文化特色和内涵。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传达了文化也发展了文化。文化导入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外语学习动机意义深远。 1. 外语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由人思维体系中多种动力因素组成,其中包括了学习需要、学习自觉性、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等。第二语言习得是对学习者的第二语言特征及其发展变化、第二外语学习时心理特征和思维差异的过程,并分析二语习得的内外部因素。研究多提出,正确学习动机的培养对于外语学习及良好效果意义重大。正确的学习动机、对语言知识文化的浓厚兴趣,严格的标准,都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外语学习动机的分类不一: Brown (1981)把动机归纳为:整体动机(global motivation),情景动机(situational motivation),和任务动机(task motivation)。Lambert和Gardner(1955)将学习动机概括为融入或归属型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 和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两大类。而Deci和Ryan(1999)则看待外语学习动机存在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之分。甚至产生两种动机的根源也有不同。 Lambert与Gardner的理论和Deci与Ryan所归纳的学习动机的类型,在本质上是相对应的,即所说的融入型是内在动机,而工具型是外在动机。很多当下的心理调查报告和研究反应了在校大学生尤其是大学中的非英语专业生,学习英语是仅仅为就业或学分等外在动机,而且此类人比例很大;另些有英语趣味性或渴望了解他国语言文化知识的学生则很少。学生中工具型动机或外在动机其实是不能持久的。因为抱着这种态度和动机的学生学习第二语言是出于被迫,一旦修得学分或者侥幸通过了四六级等级考试,甚至走上工作岗位达到目的,有可能从此终止英语学习,极少考虑到交际应用能力。由此,内在动力严重匮乏,学习英语的激情不再,综合应用能力培养遥遥无期。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强调培养学生对第二语言产生融入型动机或者内在动机。使学生对于英语国家文化以及风俗本身产生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激发才能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迸发。当学生开始摈弃学习英语的功利性而自由徜徉在英语文化中,内在动机才能闪光,自主积极去汲取英语知识,开心地融人英语的团体文化中。 2 文化导入激发英语学习动机 第二语言习得是不同文化系统相互融合,促进沟通的实现过程,体现着不同价值观念、思维情感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的碰撞、理解、接纳和融合的复杂运作。语言承载文化,又融入了文化。作为文化的媒介,语言形式传递着文化的内涵。作为文化的内在,子系统总能与文化大系统协调发展。因此学习外语的过程也就是接触、了解和接纳外域文化的过程。正确地去理解外域文化,有利于激发积极的外语学习动机,更好地学习外语。否则,不经引导,文化的差异或交流的失误会产生不良情绪或心理障碍,增加外语学习困难。所以,在外语教学中适度的导入文化很重要。当我们涉及像中国学生刚刚到达欧美留学时经历的文化冲突一样,要由社会外在环境与学生自我合作,积极消除由于不知社会文化背景而造成的心理障碍。学校应该把文化的理念融入到教学,文化心理学、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法应该有机地联系起来。只有当学习者心理隔阂或障碍消除了,才能真正有所发挥,有所长进,积极学习。 首先,应让学生认识到外语学习的意义:英语在20世纪开始就作为一门世界官方语,有助于了解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各民族的文化历史,例如欧美历史与背景、总统换届大选;风土人情等多方面的知识,英语学习不仅仅意味着语法、词汇,还有吸引人的特色文化和风俗。在面对面的场合,真正需要的是跨文化交际。即使学习外语十余年,学位达到博士或者更高,甚至出席过国际会议、有过各国访问留学的经历,但在需要运用外语进行交际时,需要他们的不仅仅是书本的知识而是听与说的互动需求。而有些就是由于听说能力的局限,大大影响了与外国学者的有利交流。但另一边,即使是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的人,在交际时沿用本民族的语言表达、思维和文化习惯。在交际场合,语音、语法、词汇均正确,但行为原则却是中式思维的,往往出现文化的差异,比如中西方会谈的着重点;不一样的价值观,比如对于人权自由的定义;不一样的习俗,比如中国的龙舟节和劳动节等的不同而造成误会。看到了这些现象,树立学习英语的目标才能体现在交际上。学生才会抱着积极的学习动机去学习英语,坚持不懈。 其次,课堂中营造良好的外语文化氛围,也是激发学生对外语国度兴趣的有效方法。教授和讲解课文本显枯燥,适当导入有关语言的文化因素和课文内涵的文化背景,渲染了课文,修饰了外语,而且能够点燃求知好奇,进而在多彩的课堂中引导兴趣的正确方向,引导学生汲取英语知识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内容,首先按照一定的课程的编排顺序或线索,找到最主要,最突出的中心,归纳出涵盖课文内容的文化框架,在授课中,根据课文出现的顺序或者强弱,有计划地穿插进相应的文化知识,可以巧妙的设置课前讲解,用于促进学生的第一感知,加强兴趣;课中分析,用于课文内容的巩固和知识点的加强,或者课后搜集,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侧面夯实了这堂课的整体内容。所以我们称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文化导入,是有效而有益的。渐渐通过在教学中系统地完成涵盖课文内容的文化导入,显著增加学生兴趣,消除文化隔阂,更好地掌握外语。 最后,文化导入虽大量激发英语学习动机,但仍不能忽视中西文化差异。注意调节文化心理状态的差异显现在价值观念,尤其是青少年的异域价值观;思维方法,尤其是对于新生事物的看待和自我处理;审美标准尤其是对于社会责任;道德情操,尤其是社会道德标准的衡量;宗教信仰,特别是少数宗教人群或者言论支持者;民族性格,各民族地区青少年的思想观念等方面。尤其是在校的青年人交往观念与模式差异也会导致中西方跨文化交际的碰撞。西方人生活速度快,行事作风直接,中国人讲究委婉谦逊,欲速则不达,意会多于言传。在思维方式上,英文喜欢亚里士多德的直接线条式(Aristotelian line),而中文崇尚语篇思维迂回式(circular)。我们赞成学生学习英文的特色,也强调学生在改变的基础上保留自我。如果通过课程的教授,学生能真正掌握了英语语言表达,把握住特色。这就是我们提倡须符合英文语篇模式,不用英语句子+汉语思维的道理。 综上所述,文化导入对于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第二语言习得的积极学习动机、保证外语教学的高效顺利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能够注重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只是个开始,真正通过系统地,有效地导入文化达到增加学生学习大学英语的兴趣和主动性才是任务所在。课堂教学的效果、学生的优异学习成绩都依赖于课程的安排与科学的设置。将来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学以致用,能够在跨文化环境下成功交流才是一名外语教师的光荣。 参考文献: Deci L&Richard Ryan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r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MNew York:Plenum , 1985 R GardnerMotivation Test Battery:Technica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