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古诗文)教案.doc_第1页
校本课程(古诗文)教案.doc_第2页
校本课程(古诗文)教案.doc_第3页
校本课程(古诗文)教案.doc_第4页
校本课程(古诗文)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 1 教时教学内容早发白帝城第 1教时教学目标1、学会五个生字,正确读写“白帝城、江陵、猿声”等词语。2、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3、学习利用注释,展开想象,读懂古诗。 4、理解诗句意思,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教学重点1、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诗的意境美。2、理解诗中重点词句,读懂古诗。教学难点1、直观法、合作学习。2、情境感受。教学准备让学生课前查阅与这首古诗相关的资料。教 学 过 程课前修改一、导入新课1、背诵静夜思,说说诗意。2、回忆上节课学习静夜思的方法,课件展示学习步骤:(1)熟读古诗 (2)理解诗意 (3)想象意境 (4)练习背诵 3、师:今天,我们继续用上一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一首唐代诗仙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二、学生利用课前查阅的资料简要介绍作者李白,教师加以补充三、讲解新课1、读自学质疑2、看观察图景3、思读议释疑4、诵反复吟诵,感情升华四、拓展延伸为古诗配图,感受诗意美五、教学反思通过多种形式导读,以读促悟,批文入情,促使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达到明意、入境的境界。在学习中,儿童对诗的理解可能是朦胧的,浅层的,但在学习中扩大了识字量,培养了想象能力和语感,感受到了景色的美,体验到了作者的情。总 2 教时教学内容春夜喜雨第 1 教时教学目标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3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4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教学重点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学难点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学准备教案教 学 过 程课前修改一、激情导入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先人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二、学生初读古诗,质疑1出示古诗,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潜、润、重”三个生字。2学生自由读古诗,在书上标出不懂的地方。3学生质疑。三、引导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自学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说明大家读书认真,善于思考。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小结方法:结合注释,查找资料,上网等。)2、自学。四、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同学们,你们通过刚才的自学,了解了哪些与这首诗有关的知识,在小组内和其他同学交流交流。如果还有疑问,也在小组内提出来,请大家帮帮你。五、检查学习效果、组织讨论1通过自学与讨论,你们有了哪些收获?谁愿意来和大家说一说?2指名讲解诗句的意思,简单介绍杜甫。3教师相机提问重点词“潜、润、重4抽生谈谈诗的大体意思。六、创设情境,加深感悟,引导读背1、老师作简单讲解:这一场雨好像选好时候,正当春天万物生长时就随即降临。细雨随着春风悄悄地在夜里来到,它默默地滋润万物,没有一点声音。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灯火独独明亮。要是早晨起来看看带有雨水的红花之地,就会看到在锦官城里花沾上雨水变得沉重。 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练习朗读。3、指名读,师生互读,读后评议,齐读。七、总结学习方法自读质疑结合资料自学合作学习组织讨论感悟背诵八、根据刚才总结的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唐诗春夜喜雨,师引导学生重点体会“喜”字九、背诵这首五言律诗。十、布置作业,拓展学习搜集几首自己喜欢的古诗与同学交流。共3教时教学内容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第 1 教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使学生了解诗歌的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 3、 使学生能品味诗歌语言文字的精妙。教学重点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学难点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积累了不少。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二、初步参与 1、同学们课外已经做了预习,你对作者了解了多少?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山居秋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受禅宗影响很大,精通佛学,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2、介绍地真具体。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把这首诗读得正确、流利了。好现在你们准备一下,然后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3、指名读,教师充分肯定。并激励其他同学大胆展示自己。 4、唐诗琅琅上口,不少同学预习这首诗时就会背诵了。这样,再给你们准备一下,看谁能背诵,比谁背得熟练。 5、指名数名学生背诵。教师夸奖:你们走在了学习的前面,真了不起。三、充分参与 1、书读得很准确。不过,如果要带上感情,还须理解诗。今天,同学们打算以什么方法来理解这古诗呢? (学生有的说结合注释与插图,有的说用字典,有的说抓住重点词理解,把句子补充完整。教师及时肯定,理解古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融会贯通。)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方法,试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 全班交流。指名说,其他人补充。 四、深入推敲 1、下面,老师要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结合插图,看看是否可以读出问题来。如果可以,那你们就更善于读书了。 2、教师赞扬学生的质疑精神,并引入对潜、润、重的推敲。 细细地品读这句话,你能从这个润字中感受到什么?个人思考。 3、学生朗读,说说自己侧重表现的感情,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朗读。 五、知识拓展延伸。 这节课,同学们积极主动地感悟真情、推敲诗句,学得生动精彩,给老师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下面我布置一下课堂作业。 选做题1:根据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新为课文配一幅插图。 选做题2:以“润物细无声”为题,按一定顺序具体介绍春天来临春雨入夜的景色。 总4 教时教学内容雨霖铃第 1 教时教学目标1、首先使学生对词的基本大意和写作背景有充分的理解;2、然后使学生掌握词中的借景写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掌握婉约派诗词的特点;3、最后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感知理解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以及提高其文学素养;教学重点能够使学生在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深刻体会词人所要表达的离愁别绪;教学难点对于古典诗词中意境与意象表达情感的体会,以及对作者白描手法的理解与运用;教学准备教 学 程 序课前修改一、导入新课通过对柳永生平做简单介绍而引入其婉约派的代表作雨霖铃。朗诵:通过有感情的朗诵雨霖铃全文,使学生对词有初步的体会,并解释词牌名的由来。二、讲解文章1、结合词的写作背景对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疏通文意并解读作者所孕育的思想感情;2、学生自由讨论词中具体意象及意境,发散思维;3、课中提问;4、讲解文中所运用的写作手法及其艺术技巧,挖掘其艺术情感魅力。三、思维拓展 学生对“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句做简要赏析。四、课后问题与张祜雨霖铃写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离别之情相比较。附:张祜雨霖铃雨霖铃夜却归秦,犹是张徽一曲新。长说上皇垂泪教,月明南内更无人。总第 5时教学内容如梦令第1教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诵读、赏析感悟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音乐导入,诵读品悟,学法指导,学以致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温故学习词的方法(解词题、知作者、 抓字眼、 明词意、多诵读、悟词情)2.学以致用,赏析品味重点词句(部分板书)3.朗读教学准备教 学 程 序课前修改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我们在上学期的语文课本里曾经学过首词渔家傲,里面有一句是这么写的“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豪迈壮阔,大家还记得作者是谁吗?雨疏风骤:从听觉上展开联想,雨点寥落,风势猛烈。残酒:昨晚尽情欢饮,今早仍余兴未了,醉意朦胧,显示出闺中生活的慵懒悠闲试问:想起一夜风雨,牵挂起院落的海棠花,关切的询问却道观察粗疏,随口回答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千古名句)运用借代手法,以色(绿、红)代物(叶、花),又用拟人手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