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露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小露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小露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小露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小露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包河区小学语文“生本智慧课堂”教学评比教 学 设 计学科名称:合肥师范附属小学一校区授课内容:小露珠教材类型: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设 计 者:贾冬丽地 址:合肥市滨湖新区中山路180号 15、小露珠合肥师范附小一校区贾冬丽【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描写了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过程,以及小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赞扬了大自然的和谐、融洽和美丽。全文共七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了小露珠形成的过程;第二至五自然段写小动物很喜欢小露珠;第六自然段写植物因小露珠显得更精神、更美丽;第七自然段写小露珠消失的过程,植物都舍不得它。整篇课文赞美了小露珠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高贵品质。【学情分析】:三年级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学生要接受知识的变化、思维方式的变化、学习方法的变化,是小学比较重要的阶段。本课是在建立前面好几篇童话故事的基础之上,充满童趣的语言会激发孩子们对这篇课文的喜爱,本次教学是第一课时,重点让学生们初步感知课文,体会到小露珠的可爱美丽,同时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和正确书写生字。【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学会本课的一类字,读准字音,能正确书写一类字,认识“钻”这个多音字;3、 理解用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越来越越来越”造句;4、 让学生体会到小露珠的可爱美丽以及动植物们喜欢它的原因,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和谐。【教学重难点】:1、 体会到动植物们对小露珠的喜爱,以及喜爱它的原因;2、 感悟大自然的美妙和谐,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的喜欢之情。【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第 一 课 时【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学会正确书写部分生字,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3、充分体会到动物们对小露珠的喜爱,激发孩子喜爱小露珠;4、学会用“越来越越来越”造句。【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大自然是个神奇的魔术师,春夏秋冬,四季变迁,他为我们变出了各种美景奇观(播放四季变迁的图片),考一考大家,大自然这个魔术师能把水都变成什么呢? 引导学生回答出:雨、雪、雾、冰雹2、 勤于思考的你们一定发现了这些跟水有关的自然现象,它们的字都是什么偏旁?(雨字头)这些字就是形声字,今天,我们就要认识一个跟自然现象有关的新朋友-露珠,板书“露珠”,拿出手来跟老师一起来写。老师再在前面加一个“小”字,读起来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呢?带着你的感受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由大自然里各种跟水有关的自然现象引申到小露珠,既让孩子们知道露珠的形成是一种自然形象,又巩固了二年级时所学习的形声字。)二、欣赏图片,初步感知:1、夜晚降临,气温越来越低,越来越冷,大自然的花呀、草呀,身上的热气都消散了,这时,空气中的水份一碰到这些凉凉的花草就会凝结成小露珠,也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大家想欣赏它吗?看,它来了,大家坐端正,让我们静静地欣赏这个新朋友吧!(配乐欣赏图片)。2、欣赏完了,说说你的感受,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新朋友呢?(设计意图:露珠虽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但是因环境的各种因素,现在的孩子们不一定真正地细致观察过露珠,所以先出示图片,让孩子们初步感知到露珠的美,也激发他们会在课后更细致地去观察这些小露珠。)3、 接触课文,熟悉课文:1、 看来,大家已经被小露珠的美深深吸引住了,想深入地了解这个新朋友吗?那打开课本,让我们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在读课文之前,老师还有些小要求(出示自读要求),谁来读一下自读要求?2、 那同学们开始自由大声地读课文吧!3、 刚才同学们读书的姿势真端正,也读得特别认真,小露珠呀要考验大家,为大家准备三道关卡,有信心闯关成功吗?做好准备!4、 出示第一关:生字关(1) 开火车读(2)齐读5、 出示第二关:词语关(1) 分行指名读 (2)请学生当小老师带读去拼音后:(1) 开火车读 (2)分组分行读6、 出示第三关:句子关第一句:露珠爬呀,滚呀,越来越大,越来越亮,到黎明的时候,已经有黄豆粒那么大了。(相机理解“黎明”的意思);第二句:“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对小露珠说。(相机介绍“打比方”);第三句:霞光中,小露珠光彩熠熠,把所有的植物都装点得格外精神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显得更加生机勃勃。(相机理解“生机勃勃”的意思);指名反复读以上三句。7、 你们真棒,顺利闯关成功,小露珠也在为你们鼓掌!那么读完课文之后,你们又认识了什么样的小露珠呢?谁再来说一说?你们喜欢小露珠吗? (设计意图:通过从易到难,由字、词再到句子的这种闯关方式让孩子们尽快地熟悉全文,同时也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4、 初步体会动物们对小露珠的喜爱1、 不止你们喜欢小露珠,还有谁也喜欢小露珠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来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设计以下环节)2、 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那有哪些小动物呢?(青蛙、蟋蟀、蝴蝶)3、 你怎么看出小青蛙喜欢小露珠呢?小青蛙怎么夸小露珠的?谁来读?(出示句子),在青蛙的眼中,小露珠就像什么?(闪亮的钻石,出示图片)那小青蛙看到钻石般闪亮的小露珠时会是什么样的心情?谁再来夸一夸?4、 用类似的方式引导孩子反复地有感情地读一读小蟋蟀和小蝴蝶的话,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小动物对小露珠的喜爱以及小露珠的美丽。(相机板书:闪亮、透明、圆润。)5、 那么你们说说看,为什么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呢?指名回答(因为小露珠很可爱,很美丽)6、 那你们能不能也学习一下小动物们那样夸一夸小露珠呢?出示句子,仿写句子。 (设计意图:结合图片,通过看、读、演和仿写层层递进地方式,让孩子们充分体会到小露珠的可爱,激发孩子们去热爱大自然中的美妙。)五、初步了解露珠的形成过程1、那么这个人人爱的小露珠到底是怎么形成的?课文中哪里有介绍?(第一自然段),谁来读?指名读,全班齐读。2、你读懂了什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露珠是从夜晚开始到黎明之时逐渐形成的)。3、出示“比一比”,你觉得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呢?(因为“越来越更加能凸显出露珠变化的过程”),指导学生造句。(设计意图:通过诵读让学生初步了解到小露珠的形成过程,并通过比较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使用“越来越越来越”的妙处。)六 认读生字,指导书写部分生字1、 在这堂课临近结束之时,老师还想强调两个字;2、 出示“珍”,问一问,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呢?师范写,生跟写。3、 出示笔画最多的“戴”,强调笔顺,师范写,生跟写。(设计意图:再次巩固生字,通过猜字谜的方式加强记忆,同时对笔画最多的“戴”字进行强调。)6、 课堂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那就是美丽可爱的小露珠,其实不光动物们喜爱小露珠,植物们也是很喜欢它的,那么为什么动植物们都很小露珠呢?我们下节课再说!七:板书设计 15、小露珠 闪 亮 透 明 圆 润 第 二 课 时(简 案)一、复习导入:1、听写生字:闪亮 透明 圆润2、指名读。你知道这三个词语都是描写谁的?二、精读第一自然段1、今天让我们继续跟随课文走进小露珠的童话世界。齐读课题。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夜幕降临了,草叶上、花朵上、禾苗上出现了一颗颗小露珠。(出示图片)2、自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小露珠都是怎么形成的?指名读、评价。 再次强调“越来越.越来越.”,并指名造句。三、精读第二至五自然段1、可爱的小露珠越来越大、越来越亮,它送走了寂静的夜晚,迎来了热闹的清晨。这时,小露珠遇见了几位友好的小客人,它们是(学生答: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2、小动物们会和小露珠说些什么呢?指名分角色读句子。3、读得真出色,这三段话有什么共同点呢?(都是讲小动物向小露珠问好,都在夸小露珠。)2、3、4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什么关系呢? 5、瞧,小露珠正笑眯眯地看着大家呢?你愿意和它打个招呼吗?6、学生和小露珠对话。7、小青蛙生活在哪?小蟋蟀、小蝴蝶呢?你们发现了吗?三种小动物,有水里游的,地上爬的,天上飞的,他们就是所有小动物的代表,你看小露珠的人缘多好啊!那你想一想,小露珠还会遇到哪些小动物呢?他们是怎么说的?引导学生模仿课文进行对话。8、看来,所有的小动物都喜欢小露珠,为什么呢?三、精读第六自然段1、纯洁可爱、美丽大方的小露珠赢得了大家的喜爱,也迎来了笑眯眯的太阳公公。太阳公公起床了,所有的植物也都醒来了,他们有变化吗?你知道为什么有这些变化吗?了解小露珠的作用吗? (补充资料获让学生说说课外搜集的资料) 2、同学们,你最喜欢这一段中的哪句话?(交流文中的比喻句)引导有感情地读句子。3、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向日葵、白杨树,喇叭花都更加生机勃勃。)4、让我们把这美丽的一幕幕牢牢记下来吧。生齐读4、 精读第七自然段1、看到这么多的花草树木在自己的滋润下变得那么俊俏、那么精神,小露珠可高兴啦!所以它更欢快的爬着,滚着,笑着。2、它把美丽带给了大家,可是它自己呢?读句子,是啊,小露珠渐渐地变成了水蒸气,消失了,可是它为什么还笑着呢?猜猜看,此时小露珠心里在想什么?3、多么无私的小露珠啊!正因为这样,大家多么希望把快乐天使小露珠留住啊!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当时的场面吗?(依依不舍) 4、可爱的小露珠就要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