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跨流域调水的思考.docx_第1页
关于跨流域调水的思考.docx_第2页
关于跨流域调水的思考.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跨流域调水的思考 由于气候、地形、纬度、海陆位置等不同条件,各地区自然水资源分布不均匀是非常普遍的现象。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与人类社会需水矛盾更加突出。许多国家和地区采用跨流域调水的方法,重新分配水资源,缓和缺水地区的迫切需要。 为了学习和研究跨流域调水问题,我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几个案例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思考。 案例一:美国加洲水道工程 美国加州调水工程的目的是对水资源进行时间上的调节及空间上的合理分配,这些调水工程对加州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其中加州水道工程于1951年由加州议会批准,由州政府投资兴建,全部工程分两期完成,第一期工程于1959年开工,1973年底主要工程竣工,可供水28亿立方米,丰水年可达37亿立方米。二期工程于2000年前后完成。全部工程包括水库23座,总库容71亿立方米,输水干支渠5条,总长1028公里。加洲水道工程从加州北部调入南部的水量占整个加州调水工程的59%,除保证城市工业用水外,还具有防洪、灌溉、水力发电及旅游等综合效益。案例二:利比亚“大人工河”工程利比亚位于非洲北部,紧邻地中海。随着北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加,地下水超采严重,引起海水倒灌、土地盐碱化、水质下降。而在南部沙漠地区,则蕴藏有丰富的地下淡水资源。为了解决人口饮水和工农业用水问题,发展农业生产,实现粮食自给,1983年利比亚决定实施“大人工河”计划,把南部撒哈拉沙漠中的4处地下水抽上来,分别用管道远距离送到北部沿海地区,并联成全国统一的地下供水管网。“大人工河”工程总调水量为每年25亿立方米,输水干线总长4500公里,虽然已经分部分期完成部分工程并投入使用,但至今尚未完全完成。该项目被称为世界土木建筑史上的第八大奇迹。 案例三:埃及西水东调工程埃及全国86%的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仅地中海沿岸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其位于亚洲部分的西奈半岛非常缺水,地表大部为沙漠覆盖,埃及唯一的水源是尼罗河,要开发西奈只有跨大洲从尼罗河调水。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埃及开始了干线全长262公里的西水东调工程。1998年10月,通过苏伊士运河底下的输水隧洞,尼罗河水输开始送至干旱缺水的西奈半岛,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通过这项跨流域调水工程,埃及新增约2500平方公里的耕地,大片沙漠因有水而变为良田沃野,为150万人口提供生活用水,有效缓解埃及粮食的短缺状况,增加水果、蔬菜出口,促进西奈半岛经济社会繁荣。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积极采用跨流域调水的方法,重新分配水资源,缓和缺水地区的迫切需要,从结果上看,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受水地区的发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跨流域调水也存在很多问题:1、 工程投资大、周期长。“大人工河”工程按1984年价格,总投资多达300多亿美元,且30年都没有完工;美国加洲水道工程则用了40年时间才完成第二期工程。2、 运行维护复杂、成本高:调水线路运行时必须进行维护,减少渗漏损失、防止污染等问题,尤其在隧道和渡槽处还要防止崩塌和爆裂;而输水管道往往采用压力管,需要附加动力,美国加洲水道工程每年仅泵站抽水耗电就达到125亿度。3、 调水造成输水、受水地区的地质、水文和气候条件的改变:一是跨流域调水减少了输水地区的自身的水资源,可能对其造成干旱、地下水位降低和地质沉降等危害;二是对于受水地区来说,往往本身具已有沙漠化、排水设施不足等缺陷,灌溉极易产生土地盐碱化的后续问题;三是每年数以亿计立方米的水资源在不同地区的调配,改变了大自然的水循环系统,很可能引发气象等自然灾害。目前已有很多证据表明,大规模的水量远距离的调度,不可避免地会对水源地及沿途受水区带来许多生态环境影响。4、 调水线路安全问题:调水线路往往是人工建筑,一旦损害没有自我恢复功能,因此必须防止各类损毁和事故。2011年7月,“北约”轰炸了利比亚布雷加附近的“大人工河”供水管道,这一攻击直接使依赖于管道供水的70%人口失去水源,加速了利比亚政府的垮台。 通过以上几个案例的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