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doc_第1页
工程管理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doc_第2页
工程管理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doc_第3页
工程管理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doc_第4页
工程管理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管理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工程制图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具备对三维形状与相关位置的空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能力、绘制和阅读土木建筑工程图样的初步能力和利用计算机生成图形的初步能力。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一)绪论 了解本课程的地位、性质、任务,了解本课程的内容和学习方法,了解画法几何及土木建筑工程制图的发展史和发展方向;熟悉土木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投影图;掌握投影的概念及其分类。 (二)画法几何 掌握点、直线、平面及其相对位置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了解投影变换换面法以及投影面垂直线为轴的旋转法的基本原理与基本作图方法;掌握曲线、曲面、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掌握平面与平面立体、曲面立体的截交线的作图方法,掌握直线与立体的贯穿点的作图方法,掌握两平面立体、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以及两曲面立体的相贯线的作图方法;了解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轴测投影的作图方法;了解标高投影的基本知识;掌握点、直线、平面、曲面、地面在标高投影中的表示法,掌握直线与地面以及平面与平面、平面与曲面、平面与地面、曲面与地面的交线的作图方法。 (三)制图基础 掌握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绘制图样的方法和步骤,掌握有关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掌握几何作图方法与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法,掌握草图的徒手画法,掌握组合体投影图的画法、读法和尺寸标注法,掌握工程形体的表达方法;了解第三角画法。 (四)土木建筑工程专业图 熟悉钢筋混凝土构件图和钢结构构件图的内容、图示特点、阅读及绘制方法;掌握房屋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的内容、图示特点、阅读及绘制方法;了解给水排水施工图的内容、图示特点、阅读及绘制方法,了解道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图的内容、图示特点、阅读及绘制方法。 (五)计算机绘图基础 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发展及其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熟悉计算机绘图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交互式计算机绘图软件(AutoCAD)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三、课程教学内容 (一)绪论 本课程的地位、性质、任务,本课程的内容和学习方法,投影的概念及其分类,土木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投影图,画法几何及土木建筑工程制图的发展史和发展方向。 (二)画法几何 点,直线,平面,直线与平面以及两平面的相对位置,投影变换,曲线、曲面和立体,平面、直线与立体相交,两立体相交,轴测投影,标高投影。 (三)制图基础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组合体投影的画法、读法和尺寸标注法,工程形体的表达方法,第三角画法。 (四)土木建筑工程专业图 钢筋混凝土构件图,钢结构构件图,房屋建筑施工图,房屋结构施工图,给水排水施工图,道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图。 (五)计算机绘图基础 计算机绘图概述,计算机绘图系统,交互式计算机绘图软件(AutoCAD)。四、实践环节的方式和要求 制图作业,计算机绘图及图形生成上机实习,参观典型工程。五、先修课程 无特殊要求。六、建议总学时数 70学时(其中课堂讲授48学时,制图作业课14学时,上机实习6学时,典型工程参观2学时)。工程测量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工程测量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掌握常规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和工程测量基本方法,了解测量新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测量中的应用并在测绘地形图,地形图应用和土木工程施工测量等方面得到系统的基础训练,具备正确使用常规测量仪器和工程测量的技术、方法以及进行土木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能力。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一)绪论 了解测量学的意义、任务及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熟悉测量基准及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掌握地面点位的确定、确定点位的基本要素和测量的基本工作,掌握测量工作的原则和程序。 (二)水准测量 掌握水准测量原理,掌握微倾水准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掌握水准测量的施测、记录和计算方法,掌握水准测量成果计算,掌握微倾水准仪的检验、校正;熟悉水准点、水准路线、水准测量误差和注意事项,熟悉自动安平水准仪的使用、精密水准仪的读数方法。 (三)角度测量 掌握角度测量原理,掌握光学经纬仪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掌握水平角和竖直角的观测方法和相关要点;熟悉经纬仪的检验、校正;了解角度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 (四)距离丈量与直线定向 掌握钢尺量距及数据处理,掌握直线定向的概念,掌握定向用的角度和坐标方位角的推算;熟悉激光测距仪、全站仪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五)测量误差基本知识 熟悉由水准测量、角度测量和距离丈量时所产生的误差的来源、种类和性质,熟悉衡量精度的标准,熟悉用真误差和用改正数计算观测值中误差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掌握误差传播定律并通过实例加深对误差传播定律的理解,掌握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六)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掌握应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方法,使学生具备绘制等高线并能用等高线表示典型地貌的能力。 (七)控制测量掌握用导线测量方法在测区内建立平面控制网,掌握闭合导线及附合导线坐标计算,掌握结合山区特点进行小三角测量中的三角锁的施测方法和内业计算,掌握高程控制测量中的四等水准测量、图根水准测量;熟悉经纬仪前方交会法,熟悉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原理;了解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八)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掌握测绘地形图的经纬仪测绘法;熟悉绘制坐标格网的方法,熟悉展绘控制点的方法,熟悉视距法测定平距和高差,熟悉碎部测量(经纬仪测绘法、水平板仪与经纬仪联合测图法)方法,熟悉地形图绘制,熟悉地形图的检查、清绘和整饰;了解航空摄影测量。(九)地形图应用掌握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掌握有关土地平整中的地形图应用,掌握城市用地的地形分析,掌握城市规划中的地形图应用及土地面积计算。(十)测设的基本工作掌握测设的基本工作内容、技术和方法。(十一)土木工程测量了解施工控制网的概念;掌握建筑物变形观测和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掌握民用建筑和工业厂房的施工测量;了解激光定位技术在施工测量中的应用,了解道路工程测量。三、课程教学内容(一)绪论测量学的意义、任务及作用,地球形状和大小,大地水准面、水准面、水平面和竖直面,地面点的平面位置(点的地理坐标、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和独立坐标),点的高程(绝对高程、相对高程),确定点位的基本元素和测量的基本工作,测量工作的原则和程序。(二)水准测量水准测量的原理,水准测量仪器及工具,水准仪的使用,水准点,水准路线,水准测量施测、记录和计算,水准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水准测量成果计算,微倾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精密水准仪的读数方法。(三)角度测量水平角、竖直角的测量原理,角度测量仪器、光学经纬仪、电子经纬仪的使用,水平角和竖直角的测量方法,经纬仪的检验,角度测量的误差分析。(四)距离丈量与直线定向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和精密方法,钢尺检定,激光测距仪的简介,直线定向及直线磁方位角的测定,全站仪测距、测角方法。(五)测量误差基本知识 测量误差,测量误差分类(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及其性质),评定精度的标准(中误差、容许误差和相对误差),误差传播定律及其应用,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算术平均值中误差,用观测值的改正数计算观测值中误差。(六)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地物,地貌,地形图,地图,地形图的比例尺、图号、图名和图廓,地物符号和地貌符号等高线。(七)控制测量控制测量概述,导线测量外业,导线坐标计算,小三角测量外业,小三角测量内业计算,经纬仪前方交会法定点,高程控制测量(四等水准测量、图根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GPS定位原理、系统构成及定位方法,GPS控制测量。(八)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绘制坐标格网,展绘控制点,视距法测定平距和高程,水平板仪的构造与使用,碎部测量(经纬仪测绘法、水平板仪与经纬仪联合测图法)方法,地形图绘制,地形图的检查、清绘和整饰,航空摄影测量。(九)地形图应用地形图识读,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确定点的坐标、高程,确定直线长度、坡度和坐标方位角,绘制某方向断面图,选定已知坡度线路,确定汇水面积周界),土地平整中的地形图应用,城市用地的地形分析,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中的地形图应用,土地面积计算。(十)测设的基本工作水平距离、水平角度和点高程的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测设,已知坡度线的测设。(十一)土木工程测量建筑场地施工控制网的概念,民用建筑与工业厂房施工测量,高层建筑施工测量,建筑物沉降观测与倾斜观测,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建筑物位移实时监测,激光定位技术在施工测量中的应用,道路工程测量。四、实践环节的方式和要求开设实验课,进行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丈量和直线定向、小地区控制测量、测设基本技术的实际测设实践。课程结束后,可集中安排12周的综合测量课程实习。五、先修课程土木工程概论。六、建议总学时数48学时(讲课32学时、实验16学时)。房屋建筑学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建筑设计程序、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建筑构造原理和建筑各组成部分构成的基础知识,具备进行一般民用房屋建筑设计的基本能力。同时,应结合工程管理专业的特点和培养要求,将建筑设计、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应用与建筑设计活动的经济效益和建筑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从更高的层次上对建筑设计活动进行管理、控制的基本能力。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一)绪论 了解建筑的含义,了解建筑的简要发展史;熟悉建筑的分级分类,熟悉建筑设计依据,熟悉适用、经济、美观、安全相统一的建筑方针,熟悉经济合理性在建筑构造中的重要性。 (二)建筑设计简论 了解建筑设计的内容、设计依据;熟悉建筑设计程序、建筑设计在工程建设程序中的地位及建筑设计与工程建设程序中其他阶段和环节之间的关系,熟悉建筑设计阶段划分。 (三)民用建筑设计初步 了解建筑各组成部分的平面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组合形式、建筑构图要点、建筑体形及立面设计;掌握不同平面设计和空间组合形式对建筑经济合理性的影响,掌握建筑的经济性达到最令人满意状态前提下选择技术上合理的结构方案的原则。 (四)民用建筑构造概论 熟悉民用建筑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建筑物的结构类型以及影响建筑物构造的因素;掌握建筑构造设计原则和原理。 (五)墙与基础构造 掌握墙体构造及基础构造;了解隔墙构造、墙面装修,了解可持续发展住宅体系的特点。 (六)楼板面与地面 掌握楼板面、地面的基本构造、常见类型;了解阳台、雨篷的基本构造、常见类型和设计要求。 (七)楼梯 掌握各种楼梯的形式、布置方式;了解钢筋混凝土楼梯的构造,了解电梯、自动扶梯的工作特点及其对建筑物平面、空间及构造的要求。 (八)屋面 掌握平屋面、油毡屋面及刚性屋面的一般构造及做法;了解平屋面的排水方式、保温隔热方式,了解坡屋面的组成及排水方式。 (九)门和窗 掌握各种木门、木窗的形式;熟悉木门、木窗的构造特点,熟悉钢门、钢窗的构造特点,熟悉遮阳措施;了解其他类型门、窗的构造特点,了解门、窗材料的发展趋势及对门、窗构造的影响。三、课程教学内容 (一)绪论 建筑的含义,建筑发展简史,建筑的分级与分类,建筑统一模数制,建筑方针“适用、经济、美观、安全”,经济合理性在建筑构造中的重要性。 (二)建筑设计简论 建筑设计分类及内容,建筑设计依据,建筑设计在工程建设程序中的地位及其与工程建设程序中其他阶段和环节的相互关系,建筑设计阶段。 (三)民用建筑设计初步 建筑各组成部分的平面设计,建筑平面的组合形式,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建筑剖面设计,建筑体形及立面设计,建筑平面设计与空间组合的技术经济观。 (四)民用建筑构造概论 民用建筑构造概述,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建筑构造设计原则和原理。 (五)墙与基础 墙与基础概述,砖墙构造,隔墙构造,墙面装修,基础,可持续发展住宅体系。 (六)楼板面与地面 楼板面构造,地面构造,阳台构造,雨篷构造。 (七)楼梯 楼梯概述,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电梯与自动扶梯,室外台阶构造。 (八)屋面 屋面概述,平屋面,坡屋面。 (九)门和窗 木门构造,木窗构造,钢门、钢窗构造,遮阳措施,其他类型门窗构造特点,门、窗材料的发展趋势及其对门、窗构造的影响。四、实践环节的方式和要求 建筑施工图设计及建筑设计CAD技术的使用。 内容; 要求在一个特定项目(民用住宅或公共建筑)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建筑施工图设计。 具体内容是: 1各层平面图; 2主要立面及侧面图; 3剖面图; 4设计说明。 应尽可能采用建筑设计CAD技术进行本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五、先修课程 工程制图、建筑材料。六、建议总学时数48学时,其中实践环节20学时。土木工程概论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土木工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土木工程有关的基本概念,获得有关土木工程的感性认识,建立对土木工程建设与管理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一)绪论 了解土木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二)土木工程发展简介 了解土木工程发展历史及现状。 (三)土木工程的要素 了解与土木工程有关的各种因素的概念及内容。 (四)土木工程设施 了解土木工程的分类及其相关内容。 (五)工程灾害与设防 了解地震、火灾、虫灾等灾害及其设防,了解工程事故及防范。 (六)土木工程建设程序及其管理 了解土木工程建设各阶段的程序及管理方法。 (七)土木工程主要施工方法 了解土木工程各分部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八)土木工程中的经济、环境和法律问题 了解土木工程中的价格、成本和利润,了解土木工程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土木工程中的法律问题。 (九)土木工程展望 了解土木工程在材料、工程规模上的发展方向,了解土木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前景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十)教学安排和学习方法要点 了解工程管理专业教学安排、要求;掌握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特点及其学习方法。三、课程教学内容 (一)绪论 土木工程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去向,工程管理专业对所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 (二)土木工程发展简介 土木工程发展简史,土木工程现阶段的状况和达到的水平。 (三)土木工程的要素 地形,地质,荷载,材料,基本构件和基本受力状态,正常使用和失效,基本结构体系。 (四)土木工程设施 房屋工程(含特种构筑物),桥梁工程,遭路工程,铁路工程,隧道及地下工程,海洋工程,水利工程,港口工程,给排水工程,环境工程。 (五)工程灾害和设防 地震灾害和设防,火灾和设防,虫灾和设防,工程事故概述。 (六)土木工程的建设程序及其管理 工程建设的一般程序,工程勘察、设计的一般程序,工程施工的一般程序和管理,使用中的物业管理与维护。 (七)土木工程主要施工方法 土方工程,砌筑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吊装工程,隧道施工工程,装饰工程。 (八)土木工程中的经济、环境和法律问题 土木工程产品的价格、成本和利润,土木工程的技术经济问题(设计方案、结构形式、材料,施工方法对造价的影响),土木工程中的法律问题和建设法规简介。 (九)土木工程的展望 建筑材料向高性能、多品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组合利用方向发展,土木工程向更高、更深、更快的方向发展,发展节能的、可持续性的土木工程,大力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土木工程建设管理法制和建造技术的根本改革。 (十)教学安排和学习方法要点 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课程系列及其分布),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式,课外教育活动的意义和内容,怎样学好理论课,怎样学好实践课。四、实践环节的方式和要求 参观具有代表性的工程,组织现场教学。五、先修课程无特殊要求。六、建议总学时数32学时(其中课堂讲授26学时,现场参观教学6学时)。工程力学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将工程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抽象为相应的力学模型并运用相应的力学计算公式进行求解的基本能力,具备解决工程实践中相应的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运用常用工程力学计算机软件进行工程力学分析、计算的基本能力。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一)绪论 了解工程力学的组成和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相互关系;掌握结构计算简图的绘制以及包括计算简图、刚体、平衡力系、等效力系等概念;熟悉结构与荷载的分类,熟悉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和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二)力与力的基本性质 熟悉各种常见约束的性质;掌握对简单物体系统取脱离体并绘制受力图的方法;熟悉力、力矩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掌握力的投影和在平面上力对点之矩、力对轴之矩的计算。 (三)力偶理论 熟悉力偶及力偶矩的概念;掌握力偶的基本性质,掌握平面力偶系和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计算与平衡条件。 (四)平面力系及空间力系 掌握各类平面力系的简化方法和结果,掌握平面一般力系的主矢和主矩的计算,掌握应用各类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单个物体和简单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掌握约束反力的求解;了解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五)静力学基本理论的应用 熟悉滑动摩擦的概念和摩擦力的特征;掌握考虑滑动摩擦时单个物体平衡问题的求解,掌握组合形体重心的求解。 (六)轴向拉伸与压缩 熟悉内力、轴力、应力、变形、应变等基本概念;掌握截面法求轴力的方法,掌握轴向拉、压杆正应力的强度条件及其应用,掌握虎克定律及其应用。 (七)剪切 熟悉连接件的受力特点及其两种破坏形式;掌握受剪面、挤压面的正确确定及其面积的计算,掌握连接件的强度计算。 (八)扭转 掌握计算扭矩和绘制扭矩图的方法,掌握圆轴扭转时的强度及刚度的计算;了解纯剪切、剪应力互等定理、剪应变、剪切虎克定律。 (九)梁的内力及应力 掌握平面弯曲的概念,掌握剪力图、弯矩图的绘制,掌握弯曲正应力公式,掌握简单截面上任一点的正应力、剪应力的计算及正应力、剪应力分布,掌握危险截面、危险点位置的判断及正应力强度计算;了解平面弯曲、纯弯曲、横力弯曲、中性层、中性轴等概念。 (十)梁的变形 掌握计算梁的变形的单位荷载法、图乘法;了解梁的刚度条件。 (十一)压杆稳定 了解大柔度杆、中柔度杆和小柔度杆概念;掌握三种压杆相应的临界应力的计算,掌握受压直杆的稳定校核和截面选择;了解临界应力随压杆柔度变化的临界应力总图,了解提高压杆抗失稳的措施。 (十二)平面杆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了解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熟悉应用组成规则分析常用结构几何组成的方法;掌握超静定结构的多余联系及其数目的判断;了解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三大力学学科之间的联系。 (十三)影响线 了解影响线的概念与影响线移动荷载;熟悉影响线的绘制方法和影响线的应用。 (十四)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 掌握计算反力、内力的方法,掌握梁和刚架内力图的绘制以及桁架的内力计算方法;了解三铰拱、组合结构内力计算的方法。 (十五)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掌握计算梁和简单平面刚架位移的单位荷载法;熟悉计算梁和刚架位移的图乘法了解由温度变化、支座移动等引起的位移计算公式以及弹性结构的互等定理。 (十六)力法 掌握力法的基本原理,掌握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的方法和步骤;熟悉简单超静定结构内力的计算;了解超静定结构的特性。 (十七)位移法 掌握位移法的基本概念,能熟练应用位移法计算简单超静定梁;了解计算超静定结构的两种基本方法力法和位移法的异同。 (十八)力矩分配法 了解力矩分配法的概念;熟悉计算连续梁及无侧移刚架弯矩的力矩分配法和相应弯矩图的绘制。 (十九)工程力学计算机软件 掌握常用工程力学计算机软件的特点、功能;熟悉常用工程力学计算机软件运用方法。三、课程教学内容 (一)绪论 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结构的计算简图,结构与荷载的分类,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任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的相互关系,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二)力与力的基本性质 力的概念与力的基本性质,力的投影计算,力矩的计算(包括力对点之矩、力对轴之矩的计算),约束与约束反力,各种约束及约束反力的分析,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三)力偶理论 力偶与力偶矩,力偶的基本性质与等效条件,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四)平面力系及空间力系 力的平移定理,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的简化,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静定与静不定概念,空间力系向一点简化及其简化的最后结果,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应用。 (五)静力学基本理论的应用 滑动摩擦,摩擦问题的特点及求解步骤,滚动摩擦,重心,形心。 (六)轴向拉伸与压缩 轴向拉、压杆的内力轴力,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材料在拉、压时的力学性能,拉、压杆斜截面上的应力,拉、压杆强度计算,拉、压杆变形计算及虎克定律。 (七)剪切 连接杆的受力特点及破坏形式,剪切、挤压强度的假定计算法。 (八)扭转 受扭圆轴的内力扭矩,薄壁圆筒的扭转,剪力互等定理,圆轴的扭转及圆轴扭转中的强度及刚度计算。 (九)梁的内力及应力 梁的内力一剪力和弯矩,荷载集度,剪力与弯矩问的关系,剪力图和弯矩图,建筑施工中有关梁的内力计算,纯弯曲时梁的正应力,截面的惯性矩,惯性积及移轴公式,对称弯曲时的剪应力,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 (十)梁的变形 外力实功及实功原理,虚功及虚功原理,单位荷载法计算静定梁的位移,图乘法计算位移,叠加法求梁的挠度及转角,梁的刚度校核。 (十一)压杆稳定 压杆稳定概念,细长杆的临界荷载,临界应力,压杆稳定计算,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十-)平面杆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平面杆系的几何组成分析,几何不变体系的三个简单组成规则,各类体系的静力特征等。 (十三)影响线 移动荷载的概念,影响线的概念,静力法、机动法求影响线,影响线的应用。 (十四)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 概述,静定结构在几何构造及力学上的特点,多跨静定梁的内力图,多跨静定梁的组成、内力图的绘制及多跨静定梁的受力特点,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图,平面刚架构造特点及刚架内力图的绘制,三铰拱的计算,静定平面桁架的计算,桁架的受力特点及其内力计算,组合结构计算。 (十五)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单位荷载法计算静定结构位移,图乘法计算位移,静定结构由温度变化及支座移动引起的位移,弹性结构的互等定理。 (十六)力法 超静定结构和超静定次数的确定,力法的基本原理,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力法基本结构的合理选择,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及最后内力图的校核,超静定结构的力学特性。 (十七)位移法 位移法的基本思路,等截面直杆的转角位移方程,位移法基本未知量的确定,利用平衡条件建立位移法方程。 (十八)力矩分配法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力矩分配法的计算步骤。 (十九)工程力学计算机软件 工程力学专用计算机软件编制原理及使用方法,工程力学综合计算机软件编制原理及使用方法。 建议:(五)、(十三)、(十八)为选修内容四、实践环节的方式和要求 杆件拉伸和失稳实验,应用工程力学专业计算机软件计算分析简单的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实际问题。五、先修课程 土木工程概论。六、建议总学时数 88学时。工程结构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工程结构的基本理论和实用设计方法,具备根据建筑(土木)工程项目的特点、性质、功能和业主的要求正确、合理地进行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一)绪论 熟悉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的一般概念及特点;了解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的发展简况。 (二)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掌握钢筋的力学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影响混凝土强度和变形的因素及保证钢筋和混凝土粘结力的构造措施;熟悉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原理。 (三)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设计原则 了解混凝土结构的组成、安全等级和结构可靠度;熟悉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熟悉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采用的设计表达式,熟悉荷载的分类及其标准值,熟悉材料强度标准值与设计值。 (四)轴心受力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熟悉轴心受力构件的受力特点;掌握轴心受力(受压、受拉)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和配筋构造。 (五)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计算 掌握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掌握单筋矩形截面、双筋矩形截面和T形截面受弯构件承载力的计算及构造要求。 (六)受弯构件斜截面的承载力计算 了解受弯构件斜裂缝的形成机制、剪跨比的概念、受弯构件沿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影响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的主要因素;熟悉无腹筋梁和有腹筋梁的抗剪性能;掌握无腹筋梁和有腹筋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掌握连续梁的抗剪性能及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掌握保证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构造措施。 (七)偏心受力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掌握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计算,掌握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计算;熟悉偏心受压构件斜截面的承载力计算,熟悉偏心受拉构件斜截面的承载力计算。 (八)混凝土构件的变形及裂缝宽度验算 了解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有关限值;熟悉受弯构件变形验算;掌握裂缝宽度验算。 (九)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计算 熟悉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原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受力特征,熟悉预应力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减少预应力损失的措施,熟悉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的计算和验算掌握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承载力的计算和验算;熟悉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要求。 (十)梁板结构设计 掌握梁板结构布置的一般方法及其构造要求、计算简图的取用、换算荷载的计算、活荷载最不利布置及内力包络图的绘制,掌握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方法和构造要求;熟悉塑性铰及内力重分布的概念,熟悉楼梯、雨篷的计算与构造要求,熟悉双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方法和构造要求;了解装配式楼盖的设计要点。 (十一)砌体结构设计 了解砌体的强度及其设计值、砌体结构的可靠度;熟悉砌体结构的构造措施;掌握无筋砌体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掌握配筋砌体构件的承载力计算;熟悉过梁、圈梁、墙梁、挑梁的设计计算和构造要求;了解砌块房屋强度设计值的选用、砌块房屋的构造要求和砌块房屋墙体的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熟悉混合结构房屋墙、柱的设计。 (十二)单层厂房结构设计 了解单层厂房结构的组成及结构布置特点;掌握柱下独立基础的设计方法和构造要求。 (十三)混凝土多高层房屋结构设计 掌握混凝土多层及高层房屋结构体系及其特征、适用范围和选型原则;熟悉混凝土多层及高层房屋结构布置的一般原则,熟悉混凝土多层及高层框架结构内力与侧移的近似计算方法;了解混凝土多层及高层框架结构节点抗震设计和混凝土多层及高层框架结构构造设计;熟悉混凝土多层及高层框架结构剪力墙截面构造设计;了解混凝土多层及高层结构优化原理与方法。三、课程教学内容 (一)绪论 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的一般概念及特点,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的发展简况及其应用。 (二)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钢筋的力学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 (三)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设计原则 极限状态,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所采用的设计表达式,荷载的分类及其标准值,材料强度的标准值与设计值。 (四)轴心受力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轴心受拉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五)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计算 混凝土受弯构件破坏试验研究分析,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承载力计算,T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六)受弯构件斜截面的承载力计算 概述无腹筋梁的抗剪性能,有腹筋梁的抗剪性能,无腹筋梁和有腹筋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连续粱的抗剪性能及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保证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构造措施。 (七)偏心受力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计算,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计算,偏心受压构件斜截面的承载力计算,偏心受拉构件斜截面的承载力计算。 (八)混凝土构件的变形及裂缝宽度验算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有关限值,受弯构件变形验算,裂缝宽度验算。 (九)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计算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概述,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计算和验算,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计算和验算,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要求。 (十)梁板结构设计 粱板结构概述,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装配式楼盖设计,楼梯和雨篷设计。 (十一)砌体结构设计 砌体结构概述,砌体的强度,砌体结构的构造措施,无筋砌体构件的承载力计算,配筋砌体构件的承载力计算,过梁、圈梁、墙梁、挑梁的设计和构造要求,砌块房屋的设计,混合结构房屋墙、柱的设计。 (十二)单层厂房结构设计 单层厂房的结构组成和结构布置,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十三)混凝土多高层房屋结构设计 混凝土多层及高层房屋结构体系及其布置,混凝土多层及高层框架结构内力与侧移的近似计算方法,混凝土多层及高层框架结构节点抗震设计,混凝土多层及高层框架结构构造设计,混凝土多层及高层框架结构剪力墙截面构造设计,混凝土多层及高层框架结构优化原理与方法。四、实践环节的方式和要求 现浇单向板肋粱楼盖设计。五、先修课程 房屋建筑学、工程力学。六、建议总学时数 88学时。城市规划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熟悉城市规划的基本程序,了解城市规划在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及工程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城市规划与工程建设项目之间的关系,具备城市、城镇和居住小区规划的基本知识,具备分析与解决城市、城镇和居住小区规划相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进行居住小区规划的基本能力。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一)绪论 了解城市化过程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了解城市规划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城市规划活动与工程建设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方法 了解城市规划的任务,了解城市规划的基础工作熟悉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特点和应遵循的原则;掌握城市规划工作的阶段划分与城市规划程序。 (三)城市用地 了解城市用地的概念、属性、价值、区划与归属;熟悉城市用地的用途、分类与构成类型;掌握城市用地条件分析与城市用地的规划适宜性评价及方法。 (四)城市的组成要素及其用地规划 了解城市工业用地及其规划布置,了解城市仓储用地及其规划布置;熟悉城市交通运输用地及规划布置;掌握城市居住用地及其规划布置,掌握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及其规划布置。 (五)城市总体布局 了解城市用地功能组织,了解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了解旧城总体布局的调整与完善;熟悉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掌握城市总体布局的方案比较。 (六)城市规划中的工程规划 了解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了解城市管线工程规划;熟悉城市用地的竖向规划,熟悉城市防灾救灾规划;掌握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技术政策。 (七)城市规划中的技术经济分析 了解城市建设造价估算的方法,了解城市建设资金的来源和融资渠道,了解降低城市建设综合造价的途径;熟悉城市规划方案技术经济评价的指标体系;掌握城市规划方案技术经济评价的方法。 (八)控制性详细规划 了解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位和作用;熟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编制方法和成果要求。 (九)居住区规划 了解居住区的组成和规模,了解居住区的类型和规划结构;熟悉居住区规划的各项具体内容;掌握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分析。 (十)城市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了解城市规划实施的工作进程;熟悉城市规划的控制;掌握城市规划管理的方法与程序。三、课程教学内容 (一)绪论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城市化过程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城市规划学科的历史沿革、现状与趋势,城市规划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城市规划活动与工程建设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规划学科与相关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本学科的意义,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二)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方法 城市规划的任务,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特点和应遵循的原则,城市规划的基础工作,城市规划工作的阶段划分与城市规划程序。 (三)城市用地 城市用地概述,城市用地条件分析与城市用地的规划适宜性评价,城市用地的用途分类与构成类型。 (四)城市的组成要素及其用地规划 城市工业用地及其规划布置,城市交通运输用地及其规划布置,城市居住用地及其规划布置,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及其规划布置,城市仓储用地及其规划布置。 (五)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用地功能组织,城市总体布局的方案比较,旧城总体布局的调整与完善,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六)城市规划中的工程规划 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城市管线工程规划,城市用地的竖向规划,城市防灾救灾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技术政策。 (七)城市规划中的技术经济分析 城市规划方案技术经济评价的指标体系,城市规划方案技术经济评价的方法,城市建设造价估算。 (八)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位和作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编制方法,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要求。 (九)居住区规划 居住区的组成和规模,居住区的类型和规划结构,居住区规划,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分析。 (十)城市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城市规划实施的工作进程,城市规划的控制,城市规划的管理。四、实践环节的方式和要求 参观住宅小区,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五、先修课程 工程制图、工程测量、房屋建筑学。六、建议总学时数 48学时。建筑材料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工程建设活动中常用建筑材料的基本组成、技术性能、质量检验程序及方法和使用方法,掌握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建筑材料的基本方法,具备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要求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建筑材料的基本能力。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一)绪论 熟悉建筑材料的分类,了解建筑材料的发展简史,了解建筑材料的发展前景(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着重了解如何有效地使建筑材料在技术性、经济性、美观性、资源可再生性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性等方面有机结合)。 (二)材料的基本性质 掌握材料的组成与构造,掌握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及耐久性。 (三)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掌握石灰、石膏的原料和生产过程,掌握石灰、石膏的技术性质及应用,了解其他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的种类、技术性质及应用。 (四)水泥 掌握硅酸盐水泥的组成、水化特点、技术性质及应用,掌握水泥的正确合理选用;了解其他水泥品种的一般特性。 (五)混凝土 了解外加剂和掺合料熟悉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及其对各组成材料的要求;掌握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和易性、力学性质及耐久性等,掌握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掌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六)建筑砂浆 熟悉建筑砂浆的分类、性质;了解抹面砂浆的种类及性质。 (七)墙体材料和屋面材料 掌握烧结普通砖(包括黏土砖、页岩砖、煤矸石砖、粉煤灰砖)和蒸压砖(包括灰砂砖等)的相关技术性能及应用;了解常见墙用板材、屋面材料的种类及其技术性能。 (八)建筑钢材 熟悉建筑钢材的技术性能及钢材的冷加工、时效强化处理;掌握建筑钢材的标准和选用。(九) 木材熟悉木材的分类、性质及其应用。 (十)沥青材料及制品 掌握石油沥青的组成、技术性质、质量标准及选用;熟悉沥青防水卷材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十一)建筑塑料 熟悉建筑塑料的组成成分,熟悉常用的几种建筑塑料的性能与应用;了解建筑中常用的胶粘剂。 (十二)装饰材料 熟悉建筑装饰材料的基本要求与选用,熟悉建筑工程中常用的装饰材料类型。 (十三)绝热及吸声、隔声材料 熟悉常用建筑绝热材料、吸声材料、隔声材料的类型及其性能。三,课程教学内容 (一)绪论 建筑材料的分类,建筑材料的发展简史,建筑材料的发展前景,发展具有资源可再生性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性的建筑材料。 (二)材料的基本性质 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及材料的耐久性。 (三)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石膏的生产过程,建筑石膏的成分、技术性质和应用,其他石膏种类,石灰的生产过程,石灰的熟化与硬化,石灰的技术性质及应用,其他气硬性材料的技术性质及应用。 (四)水泥 硅酸盐水泥的生产、矿物组成、水化特性、技术性质及应用,常见水泥石的腐蚀原因及相应的防腐蚀措施,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的特性及其各自适用的情况,其他水泥品种。 (五)混凝土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及其技术要求、主要技术性质,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常用方法,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及常用的混凝土外加剂、掺合料,其他混凝土品种。 (六)建筑砂浆 建筑砂浆的分类,砌筑砂浆的组成及性质,抹面砂浆的种类及其制作。 (七)墙体材料和屋面材料 砖的分类,烧结砖、蒸养砖的生产过程、应用及相关的技术性能指标,常用墙体板材的组成及相关技术指标,屋面材料。 (八)建筑钢材 钢的分类,钢的冶炼、加工对钢材质量的影响,建筑钢材的力学性能,建筑钢材的标准与选用,建筑钢材的锈蚀及防锈措施,钢材的冷加工及时效强化,钢材的热处理和焊接。 (九)木材 木材的分类及构造,木材的化学、物理、力学性质,木材的干燥、防腐、防火,木材的应用。 (十)沥青材料及制品 石油沥青的组成及主要技术性质,煤沥青、橡胶等的性质与选用,防水卷材的性能,各类防水卷材的特点及适用范围,防水涂料及建筑密封材料。 (十一)建筑塑料 建筑塑料的性能及其组成成分,常用建筑塑料的特性与用途,建筑中常用的建筑塑料制品,胶粘剂的组成、胶粘机理及建筑中常用的胶粘剂。 (十二)装饰材料 装饰材料的基本要求及选用,常用建筑装饰材料。 (十三)绝热及吸声、隔声材料 绝热材料的作用机理、性能,常用建筑绝热材料及其性能,常用建筑吸声材料的类型及其结构形式,建筑隔声材料的选用。四、实践环节的方式和要求 建筑材料实验。同时,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可适当采用教学案例,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技术经济观点有效进行建筑材料的合理选择和使用的实际能力。五、先修课程 土木工程概论。六、建议总学时数 48学时。建筑设备概论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建筑设备的基本理论、规划设计原则、简要计算方法、应用材料设备及建筑设备和建筑物的建筑、结构工程之间的协调配合关系,了解用于工程建设项目的新设备、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具备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功能、特点、性质和业主的特殊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