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内科课件 缺铁性贫血_第1页
血液内科课件 缺铁性贫血_第2页
血液内科课件 缺铁性贫血_第3页
血液内科课件 缺铁性贫血_第4页
血液内科课件 缺铁性贫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缺铁性贫血 Iron deficiency anemia,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 授课对象:五年制本科 主讲 :邓东红 副教授,目的和要求,1、掌握铁的代谢及缺铁的原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2、掌握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3、了解发病情况,预防措施。,定 义,铁缺乏症包括:贮铁耗尽(iron depletion,ID)、缺铁性红细胞生成(iron deficient erythropoiesis,IDE)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t anemia,IDA)。 缺铁性贫血(IDA)是指缺铁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相关的缺铁异常,是铁缺乏症的最终阶段。,流行病学,1、全球性疾病,是最常见的贫血。 2、多见于婴幼儿和育龄妇女,缺铁性贫血的高危人群,6个月2岁的婴幼儿 33.8%-45.7%,缺铁性贫血的高危人群,妊娠三个月以上的妇女 19.3% 育龄女性 11.4% 青少年 9.8%,Epidemiology,铁代谢,(一)铁的分布 1、铁的总量:成年男性5055mg/kg,成年女性3540mg/kg。 2、铁的分布: (1)功能状态铁:Hb铁(67%)、肌红蛋白铁(15%)、转铁蛋白铁(34 mg) 各种含铁酶,重要、量少,10mg。,铁代谢,(2)贮存铁: 贮存铁总量:成年男性1000mg,成年女性100300mg。 贮存形式:铁蛋白、含铁血黄素。 贮存部位: 肝、脾、骨髓等器官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铁代谢,(二)铁的来源和吸收 1、来源: (1)内源性铁:主要来自衰老破坏的红细胞释放的铁。 (2)外源性铁:来自食物 。 2、吸收: (1)吸收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的上段。 (2)吸收率:动物食品吸收率高(20%),植物铁吸收率低(1%7%) (3)吸收量:吸收铁量11.5mg/日,孕、乳妇24mg/日。,铁代谢,(4)影响吸收因素: 食物铁状态(三价、二价铁) 胃肠功能(酸碱度等) 体内铁贮量 骨髓造血状态 某些药物(如维生素C),植物性食物中的磷酸盐、植 酸盐、茶叶中的鞣酸、咖啡中的多酚类化合物,与铁形成难以溶解的盐类抑制铁的吸收,故铁的吸收率因食物种类而异,植物性食物吸收率小于5。 嗜茶或者咖啡者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铁代谢,(三)铁的运输 Fe2+Fe3+ + 转铁蛋白组织 (主要为骨髓中的幼红细胞内)Fe2+ 原卟啉血红素珠蛋白Hb,INTRACELLULAR IRON TRANSPORT,H+,H+,H+,H+,Lysosome,Fe3+,Fe2+,Transferrin,Transferrin receptor,IRON CYCLE,铁代谢,(四)铁的再利用和排泄: 1、铁的吸收、再利用及排泄处于动态平衡。 2、铁的排泄量:1mg/日。 3、铁排泄的途径:肠粘膜脱落细胞、尿、皮肤、汗液等。女性额外排泄:月经2040mg铁/月、哺乳1mg/日。 (五)铁的贮存,病因和发病机制,一、病因 (一)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 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二)铁吸收障碍 1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 2 多种原因造成的胃肠功能紊乱 如长期不明原因腹泻。 3 转运障碍(无转铁蛋白血症,肝病)。 4 一些药物和食物影响铁的吸收。,病因和发病机制,( 三)铁丢失过多 见于各种失血: 1 慢性胃肠道失血(溃疡病、痔疮、寄生虫、肿瘤、静脉曲张破裂) 2 月经过多 3 咯血和肺泡出血 4 血红蛋白尿 5 其他如反复血透、多次献血,病因和发病机制,二、发病机制 (一)缺铁对铁代谢的影响 1 贮铁(铁蛋白、含铁血黄素等)减低 2 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减低 3 总铁结合力和未结合的转铁蛋白升高 4 组织缺铁 5 红细胞内缺铁,病因和发病机制,(二)红细胞内缺铁对造血系统的影响 1 发生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2 严重时粒细胞减少,血小板的生成受影响 (三)缺铁对组织细胞代谢的影响 1 细胞中含铁酶和铁依赖酶的活性降低,影响患者的精神、行为、体力、免疫功能及患儿的生长发育和智力。 2 缺铁可引起粘膜组织病变和外胚叶组织营养障碍(吞咽困难)。,临床表现,一、缺铁原发病表现 二、贫血表现 三、组织缺铁表现 1、 精神行为异常 如烦躁、易怒、注意力不 集 中、嗜异食癖。 2 、 体力、耐力下降。 3 、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临床表现,4 、易感染 5 、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口角皲裂 缺铁性吞咽困难(Plummer-Vinson综合征) 6 、毛发干枯、脱落 7 、皮肤干燥、皱缩 8 、指(趾)甲缺乏光泽、脆薄易裂,重者变平、甚至“反甲”,临床表现,平甲,反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一、 血象 1、典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Hb,MCV80fL,MCH 27pg,MCHC32%。 2、血片中可见红细胞体积小,中央淡染区扩大。 3、网织红细胞大多正常或轻度升高。 4、 WBC及BPC正常或减低。,实验室检查,二、骨髓象 1、增生活跃至明显活跃。 2、幼红细胞明显增生,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体积小,存在“核老幼浆”现象。 3、粒细胞系统及巨核细胞系统常为正常。,实验室检查,三、铁代谢 1 、血清铁(SI)降低8.95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TS)降低15%;总铁结合力(TIBC)增高64.44mol/L;sTfR 8mg/L。 2 、 血清铁蛋白(SF)降低12g/L。 3 、骨髓涂片铁染色显示:细胞外铁消失()(正常+),细胞内铁铁粒幼细胞15%或消失(正常2090%)。,实验室检查,四、红细胞内卟啉代谢 FEP0.9mol/L(全血); ZPP0.96mol/L(全血); FEP/Hb4.5g/gHb。,诊断和鉴别诊断,一、诊断 诊断步骤 1、缺铁性贫血的诊断 2、明确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或原发病,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标准(包括以下三方面): 1 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成年男性Hb 120g/L,成年女性Hb110g/L,孕妇Hb100g/L;MCV80fL,MCH 27pg,MCHC32% 2 有缺铁的依据:符合贮铁耗尽(ID)或缺铁性红细胞生成(IDE)的诊断. ID 符合下列任一条即可诊断: SF12g/L 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细胞15% IDE 符合ID的诊断 SI降低8.95mol/L;TS降低15%;TIBC增高64.44mol/L; FEP/Hb4.5g/gHb 3 存在铁缺乏的病因,铁剂治疗有效,诊断和鉴别诊断,二、鉴别诊断 (一)地中海贫血 (1)家族史 (2)有慢性溶血表现如黄疸、脾大 (3)血片中可见靶形红细胞、Hb电泳异常 (4)SF、SI、TS及骨髓可染铁不减低且常高 (二)慢性病性贫血 (1)常伴有慢性炎症、感染或肿瘤等疾病。 (2)贮铁(铁蛋白、骨髓小粒含铁血黄素)增多;SI、TS、TIBC减低,诊断和鉴别诊断,(三)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1)红细胞铁利用障碍 (2) SF,骨髓小粒含铁血黄素颗粒增高,SI和TS、TIBC不减低 (3)骨髓中环状铁粒幼细胞15% (四)转铁蛋白缺乏症 (1)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所致或严重肝病、肿瘤继发 (2)先天性者幼儿发病,伴发育不良和多脏器功能受累;获得者有原发病的表现 (3) SI、 TIBC 、 SF和骨髓含铁血黄素均明显降低,治疗,治疗原则:根除病因,补足贮铁 一、病因治疗 二、补铁治疗 1、首选口服铁剂 (1)常用制剂:硫酸亚铁、右旋糖酐铁、铁的缓释剂(如福乃得)。 (2)副作用:胃肠道反应,宜饭后服。 (3)注意事项:进食谷类、乳类和茶等可抑制铁剂的吸收;鱼、肉类、维生素C可加强铁的吸收,治疗,(4)疗效观察指标 自觉症状好转 血象检查:首先RetiHb(2W后)Hb恢复正常(2月左右)。 (5)疗程:Hb正常后,继续补充铁剂46月,待SF正常后停药,以补足贮存铁。,治疗,2、注射用铁剂 (1)适应证:不能耐受口服铁剂或胃肠道正常解剖部位发生改变而影响铁的吸收 (2)常用制剂:右旋糖酐铁 (3)所需补充铁总量(mg)=需达到Hb 患者Hb 0.33 体重(kg),首次剂量50mg,以后每日或隔日给100mg,直至总需量。,预防,婴幼儿、青少年、妇女的营养保健。辅食添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