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中国行政史绪论.ppt_第1页
[文学]中国行政史绪论.ppt_第2页
[文学]中国行政史绪论.ppt_第3页
[文学]中国行政史绪论.ppt_第4页
[文学]中国行政史绪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行政史,主讲教师:马尚云 联系方式:宅) 手 机教材:虞崇胜主编中国行政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二版。,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授课时限:18 周 教材:中国行政史 (虞崇胜主编)1999年版 授课对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课程编号:03032030 开课单位: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 修读方式:必选修 课程设置:2学分 36学时 开课时间:每学年第二学期 (春季),有关事项:,1、本门课程是专业考试课:平时40,考试60 2、平时成绩: 出勤、笔记10, 课堂提问、讨论10, 作业20。,特别提醒:,1、坚持来上每堂课,保持学习连贯性; 2、上课集中精力,勤思考,勤做笔记; 3、七分理解,三分记忆,触类旁通; 4、上课不吃食品,不说废话,不睡觉 5、手机传呼关闭,不影响他人。 !,绪论,一、中国行政史的内涵、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教学目的 1、内涵:“中国”、“行政”、“管理”、“制度”“历史”。 2、学科性质:本课程属于历史学、政治学、行政管理学学科的交叉学科 3、研究对象:中国行政管理制度史是研究中国历代国家行政管理制度以及有关各种典章制度发展演变的过程及其规律的专门史。 4、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行政管理体制发展演变的过程和规律。并通过分析和总结历史经验,为今天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供借鉴。达到既扩大专业知识,又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的。,二、中国行政史研究的基本内容,第一章 先秦的行政管理制度 第二章 首脑决策系统及其运行机制(皇帝制度) 第三章 中枢辅政系统及其运行机制(宰相制度) 第四章 中国历代的人事行政管理制度 第五章 中国历代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 第六章 中国历代的行政监察制度 第七章 中国历代的法律制度 第八章 近代中国行政管理制度向现代化的转变,三、学习意义,1、为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提供借鉴 2、为广大行政领导与管理人员提供较厚实的相关历史知识基础 3、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拓展知识面,提高文化修养 5、了解中国国情。,“在21世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主建设的结果将比其它任何发展都更加深刻地影响全球的和平与繁荣。毫无疑问,中国的民主进程将取决于许多因素。例如,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稳定性、国际环境、哲学观、中国领导人的道德素质、技术的变化、政治制度和政府体制的精心设计以及富有创造精神的改革者从中国政治传统中汲取支持性力量的能力等。” 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江泽民: 一名领导干部不善于从历史中吸取营养,不可能成为文明的领导者;一个政党不善于从总结历史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可能成为顺应历史潮流的自觉的政党;一个民族不善于从历史中继承和发展本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黑格尔: 我们之所以是我们,因为我们有昨天;我们之所以有今天,因为我们有历史。,后代人单凭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已往的各项制度,那只能说是一种时代意见。时代意见并非是全不合真理,但我们不该单凭时代意见来抹杀已往的历史意见。即使我们此刻所处的时代,已是需要民主政治的时代,我们不能再要有一个皇帝,这是不必再说的。但我们也不该单凭我们当前的时代意见来一笔抹杀历史,认为从有历 史以来,便不该有一个皇帝,皇帝总是要不得,一切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只要有了一个皇帝,便是坏政治。这正如一个壮年人,不要睡摇篮,便认为睡摇篮是要不得的事 。但在婴孩期,让他睡摇篮,未必要不得。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四、中国行政史的研究状况,1、古代 2、近现代 3、建国以来,(1)从研究目的上看,明显带有“学以致用”的目的。3例:孔子作春秋;杜佑通典;司马光资治通鉴 (2)研究内容以官制为主。 (3)研究方法基本按照历史研究的一般方法,如实录、综述及评价等 (4)需开拓新领域和引用新方法,中国作为一个有年文明史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历代关于政府制度和官制的著录与考索不绝于书,但是,把中国行政史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却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新方法传入中国后逐步开始的。多年来,中国行政史的研究,从萌芽到发展,经历了一条曲折、坎坷的道路。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知识界为了探索救国的道路,开始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随着一些较早接触西方政治制度的思想家对西方政治制度的介绍,人们开始运用西方政治学的某些观点展开对中国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由此,在中国出现了用西方资产阶级新方法研究中国行政制度史的萌芽。,近现代:,(1)梁启超中国专制政体进化史论 (2)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现代:(1)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2)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3)各种专项制度研究成果 (4)白纲中国政治制度史十卷本,年月,梁启超发表在新民丛报上的中国专制政体进化史论,是用西方资产阶级进化史观系统考察中国历代政体演化过程的第一篇专题论文,他把中国历代政体的发展史划分为个大期、个小期,“自黄帝至周初,为封建未定期;自周至汉初,为封建全盛期;自汉景武以后至清初,为封建变相期;自康熙平三藩以后,为封建全灭期”,梁文的优点在于把中国专制政体的演化看作是由低级向高级、由不完善向完善发展的历史过程,具有科学性;其缺点则是没有弄清楚国体与政体、国家与社会的区别,而将它们混为一谈。,王国维先后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殷周制度论等,可以说是用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史学新方法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最具典范意义的学术成果。郭沫若曾称赞它包含了许多“近代的科学内容”,“好像一座崔巍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的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常的光辉”。,郭沫若于年间写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联合书店年版)年版)以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研究方法”为“向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具体地探讨了中国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与特点,用郭沫若自己的话来说,“本书的性质可以说就是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续篇”。这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导来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具有示范意义。,王亚南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时代文化出版社年版)把中国的官僚政治当作一个特定的形态或体制加以论述,通过比较研究,从“技术”和“社会”两个方面,揭示了中国官僚政治产生的基础、特点、演化及官僚主义的作风与流弊。王亚南的研究,由于贴近政治学的学术规范,而且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挈领提纲地“对于中国这种既古旧又现实的社会政治形态”或称“体制”进行了剖析,因此,它是这一时期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中,理论色彩最浓的、不可多得的著作之一。,政制通史类:如曾资生的中国政治制度史(重庆南方印书馆年版)、许崇灏的中国政治概要(重庆商务印书馆年版)、杨熙时的中国政治制度史(商务印书馆,以下简称商务,年版)、吕思勉的中国政治制度小史(亚光印书馆版)、喻亮的中国政治制度概论(经世学社年版)等。,单项制度类: 高一涵的中国御史制度的沿革(商务年版)、中国内阁制度的沿革(商务年版)、 曾资生的两汉文官制度(商务年版)、 李俊的中国宰相制度(商务年版)、 邓定人中国考试制度研究(民智书局年版)、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考选委员会年版)、徐式圭的中国监察史略(中华书局年版)、曾纪蔚清代之监察制度论(兴宁书店年版)、程树德中国法制史(商务年版)、 陈顾远的中国法制史(商务年版)、 秦松石中国历代兵制概要(南京地图年版)、,中央政制类:如董霖的中国政府(世界书局年版)、陈之迈的中国政府(商务年重庆版,年上海版)。 地方政制类:如黄绶的中国地方行政史(作者自刊,年版)、黄豪的中国地方行政(文通年版)、程幸超的中国地方行政史略(中华书局年版)、朱子爽的中国县制史纲(独立年版)、瞿兑之、苏晋仁的两汉县政考(中国联合出版公司年版)等。,建国后,由于多种因素,特别是“左”的思想的影响,我国的政治学行政学的学术研究曾有一个长时间的中断、停滞时期。1952年我国在进行高等教育院系调整时,错误地把行政学专业课程取消了。虽然在实践过程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中对行政学也进行过不同角度的研究,但在这几十年中,理论上的探讨是很贫乏的。 本世纪年代至年代后期,海内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是以历史学的专题研究这一单一形式和面貌出现的。这一时期所出版的通史与断代史著作中,虽然对历代政治制度有所论述,然而普遍比较简略,而且品种与数量都比较少。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人民出版社年版)、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人民出版社年,年版)、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人民出版社年及其以后)、吕振羽的简明中国通史(修订本,人民出版社年版)、,年以来,特别是年月,邓小平同志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以来,随着政治学学科在中国的恢复与重建,为填补高等学校重新组建的政治学系的教材空白,以及满足社会上日益增长的希望有系统的政治制度史知识的需求,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第一,作为政治制度史研究的核心内容,即国家的起源和发展形式、国体和政体的演化规律问题,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第二,开始注重对过去学术界因受“左”的倾向的干扰而惮于涉足的、属于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范围的众多课题,诸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文官制度、权力制衡、终身制、世袭制、封建特权等等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第三,散见于国内各大报刊的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主要是断代专项政治制度)方面的论文,总计约在篇以上,内容涵盖面极广。举凡国体、政体、元首制度、决策体制、官制、选举、兵制、刑法、监察、教育、户籍、财政、宗族、宗教、民族事务等方面,无不涉及。 如重视夏商时代以外地区文明的研究 ;重视中国古代文化的多元性,开展各个区域、民族的研究,;重视对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政治制度的研究 ;重视地方基层行政体制的研究;重视近现代政治制度的研究,第四,出版了百余部政治制度史教材讲义和专著,王汉昌、林代昭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略(人民出版社年版)、 左言东编著的中国政治制度史(浙江古籍出版社年版)、 张晋藩与王超合著的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年版)、 罗映辉主编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四川大学出版社年版)、 杨鸿年和欧阳鑫的中国政制史(安徽教育出版社年版)、 韦庆远主编的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版)、,王惠岩与张创新的中国政治制度史(吉林大学出版社年版)、 陈高华主编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纲(黄山书社年版)、 白钢主编的中国政治制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年版)、 曾小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年版), 白钢主编的十卷本中国政治制度通史(人民出版社年版)等,综观本世纪以来的中国行政史研究,大体上是作为历史学领域里的一门专史的形式,自立于学术界的。相当一批论著,实际上是以官制史来代替政治制度史。由于对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缺乏深入的了解,没有能从政治学的角度,把它作为政治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学科来规范它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例如,对决策体制及其运作方式,行政管理方式与制衡关系,行政效率与应变能力,行政法规等等内容,缺乏充分的科学论证与分析,从而陷于静态的叙述和平面的图解。,五、研究方法,1、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历史研究的一般方法历史学的所有辅助学科,诸如考古学、史料学、档案学、古文字学、目录学、年代学、校勘学等等,都是中国行政史的研究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3、科学抽象法 4、跨学科研究方法 5、现代研究方法如系统论、控制论和统计方法,六、基本研究资料:,考古学资料 甲骨文和金文(王观堂、郭鼎堂、罗振堂、董彦堂,2万,5千,1千) 四书五经 二十五史 十通 各种会要 各种挡案 现代研究著作和论文,十通,1 、 通典(唐 杜佑) 2 、 通志(宋郑樵 ) 3 、 文献通考(元马端临 ) 4 、 续通典5 、 续通志 6 、 续文献通考7 、 清朝通典 8 、 清朝通志9 、 清朝文献通考 10 、 清朝续文献通考,二十五史,01.史记 (汉司马迁) 02.汉书 (汉班固) 03.后汉书 (范晔、司马彪) 04.裴注三国志 (晋陈寿) 05.晋书 (唐房玄龄等),06.宋书 (南朝梁沈约) 07.南齐书 (南朝梁萧子显) 08.梁书 (唐姚思廉) 09.陈书 (唐姚思廉) 10.魏书 (北齐魏收),11.北齐书 (唐李百药) 12.周书 (唐令狐德棻等) 13.隋书 (唐魏徵等) 14.南史 (唐李延寿) 15.北史 (唐李延寿),16.旧唐书 (后晋刘昫等) 17.新唐书 (宋欧阳修、宋祁) 18.旧五代史 (宋薛居正等) 19.新五代史 (宋欧阳修) 20.宋史 (元脱脱等),21.辽史 (元脱脱等) 22.金史 (元脱脱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