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油业低碳经济难题分析_第1页
炼油业低碳经济难题分析_第2页
炼油业低碳经济难题分析_第3页
炼油业低碳经济难题分析_第4页
炼油业低碳经济难题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5 炼油业低碳经济难题分析 1 中国炼油工业面临的挑战 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升级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以构筑低能耗、低排放的经济模式为特征,是人类社会继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划时代的进步。发展低碳经济,其内涵就是要依靠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创建新型的清洁能源结构。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对以烃加工为 主要任务的炼油工业来说,既带来了机遇,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诸多挑战。本文简要介绍中国炼油工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低碳经济下中国炼油工业面临的挑战,并对中国炼油工业的发展提出看法和建议。 2 中国炼油工业发展现状 炼油工业作为国家的基础能源和原材料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我国炼油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并在世界炼油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原油加工能力名列世界第二。 依靠自主开发与建设,炼油工业规模及实力位居世界前 列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5 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原油加工能力仅为 170kt/a,随着大庆、胜利、辽河等一批大型油田的发现和开发,以及中国炼油工业“五朵金花”等自主创新技术的成功研发,我国炼油工业快速崛起。自 20 世纪 60 年代起,经过不到 20 年的努力,炼油能力从 1964 年的 10mt/a 提高到 1983 年的100mt/a;又经过不到 15 年的努力,到 1996 年又增加炼油能力 100mt/a。进人 21 世纪以来,我国炼油工业的发展不断加快。只需短短的 5 年时间,就可以实现炼油能力增长100mt/a 的目标。尤其是“十一五”期间,随着海南炼化、广州石化、青岛炼油、大连石化、兰州石化以及独山子石化等新建及改扩建炼油工程的相继建成投产,我国炼油能力已从 2005 年的 353mt/a 提高到了 2009 年的 490mt/a,年均增长 %,中国炼油工业已经成为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炼油能力增长的主力军。 2005 2009 年间,我国炼油能力的增长约占亚太地区炼油能力增量的 65%,占世界炼油能力增量的 60%左右。 2009 年,我国炼油能力位居世界第二位,约占亚太地区炼油能力的 35,占世界炼油能力的 11%。我国国有石油公司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两大集团公司分别位居 2009 年世界最大炼油公司排名的第 3 位和第 5 位,跻身财富) 2010 年度世界 500 强企业的第 7 位和第 10位。 2010 年是我国炼油工业“十一五”建设的收官之年,天津石化、洛阳石化、吉林石化、广西石化等一批改扩建及新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5 建炼油工程相继建成投产,国内炼油能力将突破 500mt/a。上述这些重点项目的建成投产,为炼油工业优化产业布局、提升规模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发挥重要作用。 依靠结构调整,炼油工业大型化、基地化、一体化发展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我国炼油工业在做大规模总量的同时,遵照“调整结构 、规模发展、优化配置、提高质量”的发展方针,加大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升级,实现规模化、基地化、炼化一体化发展,成效显著。 ( 1)依靠产业布局调整,实现集约化发展。我国炼油工业坚持贴近资源、贴近市场的布局原则,结合炼油厂原油适应性改造和油品质量升级工程,做大做强沿海企业,做精做优内陆企业。与此同时,下决心关停了一批规模小、物耗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安全隐患突出的小炼油装置和企业。与“十五”末相比,国内千万吨级炼油基地已从 2005 年的 9座增加到 2009 年的 17 座;同时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两大公司炼油厂的平 均规模已从 /a 提高到近 /a。原油加工企业的布局进一步向港口条件优越、交通运输发达、市场需求旺盛的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已形成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三大炼化企业群,其炼油能力已占全国一次加工总能力的 70%左右。 ( 2)依靠装置结构调整,形成特色化的原油深加工路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15 线。“十一五”期间,为突破国内原油资源短缺的制约,我国炼油工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资源,加大原油进口力度,原油进口量以年均 12%的速度增长,其中高硫原油的主要地 中东原油的进门量年均增长 %,重质原油的主要地 南美地区原油进口量年均增长近 30%。为 适应含硫、含酸、重质等劣质原油加工的需要,炼油工业在坚持走深度加工路线的基础上,加大装置结构调整的力度。突出表现在:高硫原油加工能力显著增加。 2005间,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两大集团的高硫原油加工能力已从 50mt/a 以上提高到130mt/一次加工能力的比例从 17%提高到 35%左右;以催化裂化、加氢裂化、重油加氢、延迟焦化为代表的深加工装置能力进一步增长,占加工能力的比例从 56%提高到59%,并且装置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其中,催化裂化装置所占比例从 %降至 %,加氢裂化装置比例从 %提高到 11%, 重油加氢装置比例从 %提高到 %,延迟焦化装置比例从 14%提高到16%。与此同时,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国内汽油、柴油质量升级步伐的明显加快,加氢装置的比例大幅度提高。截止到 2009 年,两大集团的汽油、煤油、柴油加氢精制装置的比例已提高到 32%,比 2005 年提高了 11 百分点。 ( 3)依靠产品结构调整,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 20052009 年间,在国内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国内成品油表观消费量以年均 7%的速率增长,而重质燃料油表观消费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5 量以年均 %的速率下降。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最大限度地生产交通运 输燃料,炼油工业加大了产品结构调整力度。与2005 年相比, 2009 年国内汽油、煤油、柴油三大类成品油收率从 59%提高到 61%,燃料油收率从 %下降至 5%;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两大集团原油加工的综合商品率均提高 1 百分点,达到 %;轻油收率提高百分点,达到 %,资源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在产品收率提高的同时,车用汽油、柴油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国内车用汽油质量从 2005 年 7 月 1日起执行新标准到目前执行国 111 标准,硫含量从 500 g/50 g/g。车用柴油将在 2011 年 6 月执行国标准,硫含量由 500 g/g 降至 350 g/g。北京、上海已分另于 2008年和 2009 年执行了相当于欧排放标准的车用汽油、柴油地方标准,硫含量均降至 5o g/g,广州也已经开始执行相当于欧排放标准的车用汽油地方标准。 依靠自主开发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通过自主研发,全面掌握当代世界主要的先进炼油技术。在 20 世纪 60 年代成功培育出中国炼油技术“五朵金花”的基础上,我国炼油工业又先后开发成功重油催化裂化、超低压连续重整、中高压加氢裂化、渣油加氢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部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 有独创性的催化裂解技术( 不但在国内建成数套大型工业生产装置,还出口到泰国等国家。“十一五”期间,为满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5 足劣质原油加工和汽油、柴油质量升级的需要,炼油的催化剂及工艺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不仅研发出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柴油深度加氢脱硫等系列催化剂,还自主设计和建设了不同规模的 化裂化汽油吸附脱硫装置, 汽油脱硫、降烯烃和超低硫柴油生产工艺等技术已在一批企业推广应用。目前,炼油工业不仅可以生产低硫和超低硫汽油、柴油产品,还可以根据原油品种、产品结 构和质量标准,优化选择加工工艺技术的组合。依靠自主创新,已经拥有成套建设千万吨级炼油厂的能力。近年来,炼油厂改扩建和新建工程中生产装置的加工规模屡创新高。 12mt/a 常减压蒸馏, /a 重油催化裂化、/a 加氢裂化、 /a 催化重整、 /a 渣油加氢、 /a 延迟焦化(两炉四塔), /a 柴油加氢等大型生产装置,都已经成功投产,装置大型化的优势得到充分显现。 依靠炼化一体化发展,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炼化一体化发展已成为炼化企业提高综合竞争力、抵御市场风险的重要手段,炼化一体化发展已作为指导思想之一被写 入国家石化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之中。“十一五”期间,依托千万吨级大型炼油厂的建设,结合大型乙烯工程的新建或改扩建,已经形成了燕山石化、齐鲁石化、上海石化、扬子石化、茂名石化、福建炼化、天津石化、镇海炼化、大庆石化、独山子石化、兰州石化、吉林石化、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5 抚顺石化、惠州石化等大型炼化一体化基地,使原油资源配置和利用更趋优化,炼化企业在保证交通运输燃料生产的基础上,努力增产石化原料,积极提高石化原料的质量,充分发挥公用工程系统的整体优势,企业综合竞争力及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节能减排力度持续增强,效果日益显 著 近年来,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各行业面临的一项紧迫而又长期的任务。中国炼油工业始终坚持把节能减排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不仅担负起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经济责任,更担负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近年来,从加强管理、调整结构、创新技术等方面,切实推进节能减排,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 1)以强化管理促进节能减排。多年来,炼油企业在不断做大经营规模的同时,始终坚持把节能减排摆在突出的战略位置。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持续提升节能减排水平。在集团公司层面,各大 石油公司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的组织管理体系,大力推行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和目标考核制等多种管理措施,为企业贯彻落实节能减排任务提供宏观指导。在企业层面,通过设置节能减排主管部门和管理岗位等措施,形成了职责明确、协调有效的节能减排管理网络。 ( 2)以技术进步促进节能减排。多年来,炼油工业不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5 断加大技术投入,全面推广已列入国家发改委重点推广技术的八大成熟节能技术,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重点开发及推广了一系列实用的节能减排技术,促进节能减排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尤其是“十一五”期间,以突破关键技术为主攻方向,广泛开展 科技攻关,对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催化重整等重点装置,以及加热炉、锅炉等高耗能设备实施节能技术改造;还通过实施装置热联合、换热网络优化、加热炉强化传热技术、变频调节技术、低温热利用等节能技术,以及循环水系统优化、凝结水回收等节水技术,实现装置能耗和用水单耗指标的持续下降。 2005 2009 年间,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两大集团的炼油平均综合能耗从 /t 下降到/t,下降 %;加工每吨原油耗新鲜水量从降至,下降 %。按 2009年加工原油 310,相当于减少能源消耗 108约新鲜水用量。 信息 化建设和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炼油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全面推进,在提升管理水平和提高竞争力等方面成效显著。突出表现在: ( 1)以 核心的经营管理平台对炼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辅助决策的支撑作用成效显著。企业通过 统,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使生产经营流程得到优化;通过实现财务“一本账”、物资“一个库”等信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15 息化手段,使企业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能力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 2)以生产营运指挥系统为核心的生产营运平台为生产经营优 化与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企业利用炼油生产过程实时监控功能,动态跟踪各企业生产装置运行情况,实施适时调度,支撑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确保炼油生产计划完成;供应链系统的深化应用,在支撑原油采购、炼油加工方案优化、降本增效上发挥了显著作用;炼油企业信息应用系统在优化原油资源结构、优化生产方案和产品结构、优化船期、库存和检修安排等各个方面,降本增效突出;流程模拟系统的应用,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模拟仿真,为原油加工、装置运行和维护提供技术支撑;先进过程控制( 统的平稳运行为装置节能降耗、提高产品收率和质量 做出了重要贡献。 3 低碳经济对中国炼油工业的挑战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要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目标;另一方面是要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新兴产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友好”双赢的必然选择。我国政府郑重承诺,到 2020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 45%,并将减排目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在发展低碳经济的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0 / 15 大背景下,我国炼油工业发展将面临以下严峻挑战: ( 1)原油资源劣 质化的挑战。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将拉动石油产品需求保持稳步增长。预计到 2015 年,国内石油需求将突破 5002020 年将增加到600右。但从国内石油生产来看,开采难度不断加大,成本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预计 2015 2020 年,国内原油产量将保持在 200右,致使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预计将从2009 年的 53%上升到 2015 年的 62%左右和 2020 年的 68%左右,资源稳定供应的挑战日益严峻。此外,从国内和国际石油资源剩余储量看,高硫、 重质等劣质原油比例逐年上升。国内石油探明储量的品位在不断下降,低渗、超低渗、超稠油储量所占比例不断加大。全球低硫、轻质原油的产量不断减少,含硫、重质原油的产量不断增加。 2009 年,以生产低硫原油为主的亚太、西欧(主要是英国)、非洲地区的原油探明储量仅占全球原油探明储量的 13%左右;以生产含硫原油为主的中东地区原油探明储量约占全球的 %;以生产重质原油为主的拉美地区原油探明储量约占全球的 %。从原油实际加工情况看,近年来我国加工原油劣质化趋势明显。如2009 年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炼油企业加工含硫、含酸原油的比例已达到 80%左右,其中高硫、高酸劣质原油的比例达到 49%。原油资源的劣质化必然促使炼油工业完善加工手段,提高加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1 / 15 工深度,但同时必然带来炼油加工复杂度、苛刻度的提高,对节能减排将构成严峻挑战。 ( 2)产品清洁化的挑战。在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形势下,对石油产品的环保法规要求和质量要求日益严格。全球车用汽油、柴油质量升级十分迅速,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汽油、柴油质量都已达到硫含量为 10 g/g 以下的超低硫标准。我国油品质量升级步伐也明显加快, 2010 年全国已经执行了汽油的国标准, 2011 年 6 月将执行车用柴油的国标准,北京市已经开始酝酿执行相当于欧 V 排放标准的汽油标准。生产高质量的清洁油品已成为我国炼油工业当今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生产清洁汽油、柴油的关键是降低硫含量,这就需要大幅增加加氢精制装置的能力。因此,如何以低碳排放获取廉价氢源将是石油产品清洁化面临的最棘手挑战。 ( 3)低能耗、低排放的挑战。自我国 2004 年颁布第一个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以来,有关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日趋严格。 2007 年 6 月,我国正式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把能源生产、转换, 提高能源效率与节约能源,减少工业生产过程、农业、林业和城市废弃物等列为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并大力推进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领域的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当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按照到 2020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2 / 15 比 2005 年下降 40% 45%的目标,制定相应的行业约束性指标,并将对行业发展提出具体要求。为此,炼油工业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任务十分艰巨。 ( 4)替代燃料与传统石油基燃料争夺市场空间的挑战。为减少对石油资源的过度依赖,实现能源资源多元化已成为全球能源工业的必然趋势,一方 面拓宽了炼油工业的原料,另一方面也使炼油工业面临着新的市场竞争。近年来,在高油价的推动下,煤制油以及生物燃料等替代燃料发展迅速。国内煤炭的直接和间接液化制油示范工程都已获得成功,多个以非粮为原料的燃料乙醇项目正在稳步推进,生物柴油工艺不断取得新突破,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发展十分迅速,天然气的快速发展也带来 料替代的日益增多。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 2020 年,国内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将达到 10物柴油年利用量将达到 2炼油工业角度讲,这会给石油基燃料带来新的市场竞争压 力,同时将为炼油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开拓新的思路。 4 低碳经济下中国炼油工业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炼油工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 1)加快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坚持“大型化、基地化、一体化、集约化”的发展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3 / 15 模式,坚持立足现有企业改扩建和适当新建的发展原则,加快发展环渤海、长三角、珠二角以及中西部的炼化企业集群,加速淘汰能耗高、物耗高、成本高、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能力和设施;积极打造资源利用率高、加工灵活、环境友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 力的炼油企业。 ( 2)坚持炼化一体化发展,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挥炼化一体化发展的优势,依托千万吨级炼油厂和大型乙烯工程改扩建及新建的项目,加强公用工程系统的优化整合,实施炼油化工产业链之间的资源整合和优化。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资源使用价值,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整体竞争力,实现炼油、化工的协同发展。 ( 3)加强技术创新,为炼油工业低碳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加快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炼油新技术,满足劣质原油加工以及高品质清洁燃料生产所需成套技术的需要。继续加 大科技投人,积极研发节能、环境友好以及替代能源新技术,为实现低碳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