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局十二五工作总结暨十三五工作规划.doc_第1页
市农业局十二五工作总结暨十三五工作规划.doc_第2页
市农业局十二五工作总结暨十三五工作规划.doc_第3页
市农业局十二五工作总结暨十三五工作规划.doc_第4页
市农业局十二五工作总结暨十三五工作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农业局十二五工作总结暨十三五工作规划 市农业局十二五工作总结暨十三五工作规划 一、“十二五”规划期间工作完成情况 2011年以来,XX市农业局在XX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两大基调,突出“发展动力、增长方式、产业结构”三大转变,紧紧围绕工作目标,把握重点生产环节,强化技术指导服务,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强力推进措施落实,努力化解极端天气影响,积极应对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不断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抓重点,紧密结合农民现实需要攻难点,切实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出亮点,努力实现“三农”工作的新突破;产业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农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农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农业经济快速增长 农业总产值由2011年的14.98亿元提高到2014年的21.7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8104元增加到2014年12300元,分别比2010年提高41.45%和43.8%。预计2015年可实现农业总产值23.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500元,分别比2010年提高44.85%和48.79%。预计2015年可实现农业总产值增长6%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以上的目标任务。 (二)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农作物生产。2015年粮食播种面积9.7万亩,预计全市粮食产量达43919.8吨,比2010年的43548吨增加371.8吨、增长0.8%;预计平均亩产量445.4千克,比2010年的346.7千克提高98.7千克、增长28.5%。预计蔬菜总产量240000吨,比2010年的190139.9吨增加49860.1吨、增长26.2%。预计水果总产量为39500吨,比2010年的25017.9增加14482.1吨、增长57.9%。油料总产量1722.6吨,比2010年的1311.9吨增加410.7吨、增长31.3%。 畜牧业生产。2015年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预计全市畜牧业产值达11.8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0%,比2010年的6.56亿元增加5.24亿元,上升了0.8个百分点。预计肉类总产量达59876.7吨,比2010年的48813吨增加11063.7吨、增长22.7%,其中猪肉产量35026.6吨,比2010年的27792吨增加7234.6吨增长26%;全年出栏生猪440000头,比2010年的342370头增加97630头、增长28.5%;家禽出栏1100万只,比2010年的902万只增加198万只、增长22%;禽蛋产量15500吨,比2010年的6521吨增加8979吨增长137.7%。 (三)主要工作成绩 抓特色,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以产业化的手段提升农业,围绕市场需求,按照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要求,在确保粮食安全前提下,围绕畜牧、水果、蔬菜、花卉等特色产业作文章,打造特色品牌,形成“拳头”产品。一是畜牧支柱产业不断巩固提升,规模效益日趋凸显。截止2015年全市共建成年出栏肥猪5000头养殖小区17个、50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154户、10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327户;建成年出栏15万只商品鸡养殖小区4个、常年存栏肉鸡(含土杂鸡)3000只以上规模养殖场852个、年存栏蛋鸡5000只鸡以上的规模养殖场31个,年出栏肉牛3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24个,养殖专业示范村26个。畜牧业产值首次突破10亿元。二是巩固红梨生产,推广名特优新水果。认真落实3000亩红梨出口型示范生产和大面积红梨标准化、科学化管护措施,努力提高优质果率。加大对葡萄、晚桃、甜柿等名特优新水果的示范生产和管护工作。预计2015年水果总产3.95万吨,其中,红梨产量1.13万吨。三是大力推行蔬菜标准化生产。截止目前,全市推广无公害蔬菜播种面积8.2万亩次,实现蔬菜自给率达到65%。四是大力发展花卉生产。预计全市完成花卉园艺种植面积2.1万亩,完成鲜切花产量达1.3亿枝。 建园区,夯实农业产业发展平台。积极探索产业转型新模式,截止2015年我市共培育发展农业园区17个、都市农庄2个。同时进一步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机制,夯实现代农业园区、高效农业基地、规模化养殖小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四大载体”, 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累计流转耕地面积3.14万亩,有力促进了我市农业规模化发展和产业化经营。 扶龙头,培育壮大农业经营主体。“十二五”期间,我市农业产业化工作围绕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这一总体目标,紧紧抓住“桥头堡”建设重大战略机遇,以“一园一港六基地”建设为主战场,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扶持和发展了一批具有典型带动作用的农业龙头企业。使我市农业在规模化经营上有了重大突破,促进了农民向农业产业工人的转换,增加了农民收入。实践证明,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特别是近3年,一批上规模、起点高的企业,如惠嘉集团、鹏程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博昌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茂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昆明冬冬食品有限公司、昆明华港饲料公司等在我市不断发展壮大,辐射带动能力不断提高,在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两年,经推荐申报,我市康宁肉类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昆明华港饲料公司、云南凯森食品有限公司、昆明冬冬食品有限公司4家企业晋升为昆明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云南凯森食品有限公司晋升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十二五”期间,培育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由“十一五”末的4家增加到7家,昆明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由“十一五”末的10家增加到15家,农业专业合作社由“十一五”末的47家增加到175家。 创品牌,积极开拓产品市场。为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我市把打造农业品牌当做农业发展的战略来抓,建立了创品牌奖励机制,加强了品牌建设力度。继获“中国红梨之乡”称号后,截止2015年,我市 “XX红梨”、鲜销蔬菜系列、食用玫瑰、畜禽产品等共有8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25个产品获得无公害认证,“老同志”普洱茶、 “凹里山”鲜鸡蛋荣获云南省著名商标称号和昆明市名牌产品称号;“一品香”普洱茶荣获昆明市知名商标称号。同时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省内外的农产品展销推介会,宣传XX农特产品,品牌打造战略的实施,为农产品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奠定了基础。 深入推进南部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全面完成;县八快速通道和旅游专线提升改造工程全面启动,投入资金2772万元;县街神田休闲园,八街世外元影都市农庄、泊水园微生态循环休闲示范园建设累计完成投资8000万元;完成山口村、木厂村、小龙潭村、相连村4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民房第一批929户提升改造工程,兑付补偿资金330万元;完成特色水果采摘园3250.34亩,其中蓝莓建园1196.34亩,累计完成投资3200万元。 农业生产条件逐年改善。“十二五”以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2012年组织实施“菜篮子”蔬菜基地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505.00万元,项目实际完成蔬菜基地建设7380亩,土方开挖53242.29m3,土石方回填12688.91 m3,C15埋石混凝土24082.38 m3,C20混凝土92.52 m3,风化料路基10030.72 m3,泥结石路面83826.59 m2。实际完成衬砌斗渠7682.8m,农渠8188.1m,斗排4046.7m,农排2211.2m,新建机耕路4995m,改建机耕路8965.4m,新建农机桥1座,安装铺设涵管162m。“十二五”期间,争取各级财政农机购机补贴资金1061万元,带动农民投入2040万元,推广各型农机具4240台(套),其中:大中型农机具157台(套)、耕整地机械1907台,排灌机械1287台,植保机械782台,种植施肥机械11台,收获机械6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11台,沼液沼渣抽排机械4台,培训农机操作手3777人;扶持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建设冷库70座,库容8400立方米,总贮量达1300吨,建设设施农业大棚2667.14亩,喷滴灌6708.66亩。 XX市20132014年度中低产田(地)改造的各成员单位,共实施中低产田地改造1.71万亩,共投入资金2114万元。共浇筑农业排灌沟渠27895米,修建农用机耕路16158米。2014年整合农业部门资金150万元、水利部门资金300万元、环保部门资金50万元,三个部门共投入项目资金500万元,在XX市八街街道办五岳村委会的小龙洞村片区同时实施河道治理、机耕路建设、环境治理工程。各项目区基层单位及群众都能积极参与,并投资投工投劳,并对实施中低产田地改造工程实施后的作用、效果表示满意。 (四)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生产总值受环境容量影响加剧。近年来,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受到宏观经济形势急剧变化、农产品市场大幅波动、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和周边重大动物疫情等因数的影响,但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保持平稳增长。随着基数的增大,农业生产受环境容量制约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生产总值指标增长压力倍增。 2.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影响粮油生产。近几年来,局部地区干旱、冰雹、风灾、单点暴雨等自然灾害天气严重,造成部分地区农田设施损毁,农作物受灾减产减收。 3.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偏低。目前我市农村种养殖技术水平不高,布局不合理,品种多而杂,农业标准化程度低,规模效应难以体现。同时农业技术人员队伍薄弱,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业企业带动作用不强,农产品营销服务网络不健全等突出问题都明显制约了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 4.土地问题是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重要问题。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的现实问题对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有着直接的影响。要努力化解土地流转过程中产生的矛盾,认真做好农村土地经营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增添活力。 5.农机安全隐患不容忽视。由于我市农业主产区大部分属于山区和半山区,地理位置较偏远,经济条件较差,部分农户还有乘坐拖拉机出行的习惯,加之驾乘人员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无证驾驶现象仍然存在,加强对拖拉机的安全检查及广大农户的安全意识宣传仍是我市不容忽视的、长期性的工作。 二、“十三五”规划期间工作思路和措施 (一)发展目标 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用现代工业技术成果武装农业、用工业理念管理农业、用商业理念经营农业,把XX农业建成生产技术先进、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的现代农业,争取到2020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1.农业经济。到2020年,农业总产值达25亿元,在2014年的基础上年平均增长3%,其中畜牧业产值12.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万元,年平均增长11.7%。 2.美丽乡村。按照XX南部美丽乡村规划,依托靠现有山、水、田、园自然风光,强化保护与开发并重;不断加强田间道路、沟渠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有序开发,大力植树造林,营造优美的生态、生产、生活环境。“十三五”期间完成八街古镇、石江村、鸣矣河村、摩所营特色村、相连村、龙洞特色村、磨南德彝族特色村一镇六村建设;建设鸣矣河玫瑰小镇、晨农农庄、八街玫瑰谷三个景区;完成八街、招霸,鸣凤等17个、县街、王家庄等8个共25个生态宜居村建设,打造雁塔农业精品园和农业旅游园区、世外元影、金玉源、金江生态园等一批有特色、上档次的都市农庄、现代特色农业精品园和农业旅游园区。 3.畜牧业。到2020年出栏肥猪45万头,出栏家禽1200万只,出栏肉牛1万头,禽蛋2万吨,肉类总产8万吨,畜牧业产值12.5亿元。 4.粮油生产。到2020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万亩次,粮食总产保持3.3万吨;油菜面积稳定在0.8万亩,总产保持在1200吨。 5.蔬菜花卉。到2020年蔬菜面积保持在8万亩次,蔬菜总产量20万吨,花卉园艺作物面积达到2万亩,鲜切花产量1.5亿枝。 6.水果。到2020年稳定4万亩水果面积,实现总产4万吨,其中力争红梨总产量实现1.5万吨,全面提升红梨质量和效益;发展名特优新水果采摘园1万亩、以支撑休闲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 7.产业化经营。到2020年,全市农产品基本实现基地规模化生产,拥有品牌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比重在现有基础上增加50%,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户数占全市农户数的8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70%来自产业化经营、外出务工收入和第三产业收入,力争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2个,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2个,地州级龙头企业25个,XX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0个,上规模有带动力的各类重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0个,积极做好农业产业化“小巨人”的培育工作;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大力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促农产品加工营销产业链延伸、加工增加值不断提高。 土地流转。到2020年耕地流转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60%。 进一步发展农村各类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巩固和提升一批专业合作社;培育和扶持流通大户及经纪人队伍。2020力争年销售收入达1000万元的合作经济组织15家。 8.信息网络。大力建设农产品信息网络和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完善XX农业信息网,重点建设好街道、村、农户三级信息网络,建立信息收集、分析、整理与发布制度,及时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和管理信息,指导生产,引导销售。 9.科技水平。到2020年,农业科技措施推广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素质进一步提高。 10.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基本农田得到严格保护,农区环境不断改善,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整治,基本农田达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要求,有效灌溉面积比例达到95%以上。 11.农业技术装备。以设施农业建设为重点,围绕产业结构的调整、积极引进推广先进的农机装备和技术,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十个百分点,机耕田地面积提高到80%。 (二)工作思路 按照滇中新区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农产品加工聚集区、休闲农业区、农业服务区的发展思路,结合XX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发展休闲旅游观光农业的契机,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特色农业,依靠科技、提质增效,按“441”发展新思路,一是巩固和提升红梨、食用玫瑰、外销蔬菜、畜禽养殖四个传统产业,二是大力发展特色水果采摘、鲜切花、林下经济、休闲观光农业等四个新产业,三是控制生猪养殖规模。不断调整农业内部结构,鼓励发展名特优新鲜活农产品,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把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化为产业工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 (三)重点建设基地及项目 1.高原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建设 万亩食用玫瑰生产基地。发挥八街自然环境、资源优势,建设食用玫瑰生产基地1万亩,把食用玫瑰这一传统的产业基地巩固并提升质量和效益。 万亩优质蔬菜生产基地。依托云南恒进、云南博昌、云南茂秾等农业龙头企业,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生产标准建设高标准的优质蔬菜基地1万亩,提升XX蔬菜品牌。 百万只生态禽类养殖基地。充分利用XX4.2万亩果园面积和荒山疏林的空地,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调整畜牧业结构,建设百万只生态禽类养殖基地,实现种养两业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循环、生态发展,发展山地鸡养殖示范场10个,带动1000户农户实施规模养殖。为保护山地生态,鼓励探索圈养、厩养牛、羊等草食畜。 万亩特色水果采摘园建设。在XX南部观光旅游带建设以蓝莓为主的特色水果采摘园1万亩,发挥农业在观光旅游中以特色农产品采摘吸引游客的作用。 万亩红梨采摘园的建设。利用现有1.2万亩红梨生产基地,加强管护和品种的优化,选择1万亩基础条件好的果园进行第二代、第三代红梨品种的升级换代,建成优质红梨观光采摘基地,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 万亩园艺花卉种植园建设。在XX南部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和打造县街玫瑰旅游小镇的契机,辐射带动全市建设以玫瑰为主集园艺花卉种植、休闲养生、旅游度假、产品研发、加工为一体的园艺花卉种植园1万亩,提升乡村旅游的档次和水平。 2.重点建设项目 引进培育和发展食用玫瑰精深加工企业。形成农,工、贸,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格局,把食用玫瑰打造成XX农业的支柱产业。 引进培育水果精深加工企业。消化红梨和其他水果的次等果、延长水果产业链,实现水果产业的增值,减少次等果对市场的冲击,进一步巩固和打造XX红梨品牌,实现提质增效。 引进培育畜禽产品的精深加工企业。对畜禽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或开发旅游休闲食品,实现畜禽产品的增值。 建设和完善休闲观光旅游农业的基础设施。围绕着美丽乡村建设和打造乡村旅游、发展旅游休闲观光农业的要求,建设和完善田间道路、果园道路、观光便道、田间公厕、产品聚散交易场所、休闲走廊、休闲亭子、农耕文化馆等必要的设施,提升乡村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