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方案2015届中考历史(淮安专用)总复习课件第1课时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共22张ppt) _第1页
中考复习方案2015届中考历史(淮安专用)总复习课件第1课时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共22张ppt) _第2页
中考复习方案2015届中考历史(淮安专用)总复习课件第1课时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共22张ppt) _第3页
中考复习方案2015届中考历史(淮安专用)总复习课件第1课时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共22张ppt) _第4页
中考复习方案2015届中考历史(淮安专用)总复习课件第1课时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共22张ppt)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时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 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基础梳理 综合拓展 第1课时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 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基础梳理综合拓展 基础梳理 考点聚焦 考点一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和原始农耕文明 远古 居民 距今 年代 生活 地点 生产生活状况 北京人 约七十万年 至二十万年 北京周口店 附近的洞穴 掌握了打造技术,主要使用石 器和木棒;会使用_ ,会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 1北京人 天然火 原始 居民 时间地点农作物原始手工业住房 河姆 渡原 始居 民 距今 约七 千年 浙江 余姚 (长江 流域) 水稻 使用磨制石器;会 制作简单的玉器和 原始乐器 干栏式 房屋 2.原始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 第1课时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 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基础梳理综合拓展 半坡 原始 居民 距今 约五 六千 年 陕西 西安 (黄河 流域) _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能 制造彩陶,会纺线、织 布、制衣 半地 穴式 房屋 粟 【特别提示】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第1课时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 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基础梳理综合拓展 考点二 华夏之祖 1华夏族的形成:_和_部落结成联盟,经过 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2黄帝的贡献: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 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被称为_ 。 黄帝炎帝 “人文初祖” 第1课时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 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基础梳理综合拓展 考点三 禅让制到世袭制的演变 1禅让制:尧年老时,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采用同样 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 ,历史上叫做“禅让”。 2夏朝建立:约公元前2070 年,禹建立夏朝。夏朝的建立 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3世袭制: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 让制, “公天下”变成了_。 【特别提示】 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是社会 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家天下” 第1课时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 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基础梳理综合拓展 考点四 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巩固统治。 2内容:土地、平民和奴隶。 3分封对象:周天子的亲属和功臣等。 4诸侯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纳贡,平时镇守疆 土,战时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5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 第1课时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 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基础梳理综合拓展 考点五 青铜文明 司母戊鼎 青铜制造业: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 器有巨大的_和造型奇特的_。与商周同 期,我国成都平原盛行举世闻名的_文化,出土的青 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瞩目。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三星堆” 第1课时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 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基础梳理综合拓展 考点六 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 1东周:公元前771 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 迁洛(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 内容方式历史影响 春秋 争霸 齐桓公、晋文公(通 过城濮之战成为中原 霸主)、楚庄王等 会盟 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 诸侯国的数目逐渐减少 第1课时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 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基础梳理综合拓展 战国 七雄 齐、楚、 燕、韩、 赵、魏、 秦 大规模兼并战争(桂 陵之战、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 诸侯国的数目进一步减少 ,长平之战使东方六国再 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为秦的最终统一奠定了基 础 【特别提示】 春秋政治以“争霸”为主,战国政治以“兼并”为主 。历史在争霸与兼并的过程中逐渐趋向统一。 第1课时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 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基础梳理综合拓展 考点七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1铁农具:春秋时出现,战国时使用范围扩大。 2牛耕:春秋末年已使用,战国时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 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考点八 江堰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 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 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第1课时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 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基础梳理综合拓展 考点九 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 商鞅 1开始时间:公元前356年(秦孝公时期)。 2背景:铁农具、牛耕的广泛使用。 3目的: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4指导思想:“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法家思想)。 第1课时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 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基础梳理综合拓展 5内容 (1)国家承认_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2)奖励_,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4)建立_,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6性质:彻底的新兴地主阶级的变法运动。 7意义: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 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特别提示】 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 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耕战 县制 土地 第1课时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 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基础梳理综合拓展 下列远古人类,从其进化状况来看,排列正确的 是 ( ) A半坡人、河姆渡人、北京人 B北京人、半坡人、河姆渡人 C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 D半坡人、北京人、河姆渡人 针对演练 C 解析 C 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再现能力。从时间及 其特征来分析,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第1课时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 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基础梳理综合拓展 【方法技巧】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掌握学习历史的 基本方法最为关键。我们学习历史主要从时间、地点、人 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影响)、评价等角度去掌握 。其中掌握基本时间最为重要,由于历史时间是构成历史 知识的基本要素,离开了时间,历史就一片混乱。无论是 日常教学还是考试,“时间要素”都是不可忽视的关键要素 。 第1课时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 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基础梳理综合拓展 1. 某历史纪录片半坡原始居民,介绍了半坡原 始居民生活的历史信息,其中介绍错误的是( ) A生活在长江流域 B住着半地穴式房屋 C种植粮食作物粟 D使用磨制石器生产 2. 有一个游戏叫轩辕圣战录,内容讲述轩辕氏联合 炎帝,打败了一个会呼风唤雨、制造迷雾的大魔头。游戏中 的大魔头是教材上的哪一个传说人物 ( ) A禹 B炎帝 C黄帝 D蚩尤 A D 第1课时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 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基础梳理综合拓展 第1课时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 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综合拓展 重难解读 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有何意义? (1)“夏传子,家天下”是指禹在位时,大力培植自己的儿子 启,使伯益的威望不及启。禹死后,启利用已有的权势,杀死 了伯益,继承了禹的权位,从此国王权位被视为一家一族的私 产,实行父死子承,兄终弟及。 (2)王位世袭制的实行,破坏了原始时代民主推选部落联盟 首领的禅让制度,由“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它标志着原始公 社制度的瓦解,保护私有制度和剥削阶级的国家机器已经产生 ,它是一次巨大的社会变革,这种制度基本上确立了我国以后 的君主政治制度,直到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制度才结束。 基础梳理综合拓展 2. 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一场改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 生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由于守旧贵族的反对,商 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商鞅虽死 ,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这主要是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 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 家;同时商鞅推行的新法顺应了历史趋势,深得人心,所以秦 国虽然杀了商鞅,而商鞅制定的新法仍继续推行。 第1课时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 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基础梳理综合拓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 应用示例 诸侯国类别地理位置(今)贫富 晋 同姓今山西较富 卫 同姓今河南较富 鲁 同姓 今山东北富裕 齐 功臣 今山东南富裕 宋商代后裔 今河南贫瘠 燕 异姓今北京贫瘠 第1课时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 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基础梳理综合拓展 材料二 下面为荀子记载西周初年71国中诸侯国比例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分封诸侯国主要分封对象是哪些人?从 诸侯国地理分布来看有何特点? (2)从材料二来看,西周分封的71个诸侯国又有何特征? (3)结合西周历史,你认为这一制度的积极作用是什么?从长 远来看,这一制度的推行会出现怎样的不利局面? 第1课时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 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基础梳理综合拓展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西周分封制的特征及其 影响的认知能力。第(1)问从分封诸侯地理位 置的远近、贫富来分析。第(2)问从诸侯国同 姓、异姓数量来解读。第(3)问从诸侯国与周 天子的关系来分析与判断。 答案 (1)对象:王族、功臣和旧贵族的后代。从地理分布来看, 同姓诸侯国封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