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系小论文范例_第1页
外语系小论文范例_第2页
外语系小论文范例_第3页
外语系小论文范例_第4页
外语系小论文范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語系小論文範例 小論文名稱:莎士比亞與四大悲劇 作者:瑞祥高中 李宛亭 指導老師:楊淑惠 目錄: 一、 前言 二、 莎士比亞前的劇作家 三、 莎士比亞時期 A. 生平 B. 創作時期 四、 莎士比亞同期及後繼的劇作家 五、 莎士比亞之四大悲劇 A.故事內容大綱 B.四大悲劇主角性格比較 六、 結論 七、 附錄 八、 參考書目 一、前言 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1564 - 1616)是伊莉莎白時代最偉大的劇作家。他 的名字是耳熟能響的,但是,每凡談及他的著作或生平,卻很少人能夠清楚地 描述。我們對莎士比亞的一切一切,只有粗淺的認識,再深入一些便沒輒了! 而這麼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天才,這麼一位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作家, 便不禁引起我研究的興趣。四大悲劇哈姆雷特、奧賽羅、馬克白、李爾 王。凡是喜愛著戲劇的人,都對莎翁筆下的這四個人物、四齣劇,備感親切和 熟悉吧!電影詮釋過這些人,一些劇團也喜歡以四大悲劇中的某些人物或情節 作延伸來表達出不同的理想或看法,除去戲劇等藝術的角度,四大悲劇中四位 主角的性格差異,也常被眾多專家學者所津津樂道著。再者,莎翁在這些劇中 所使用的語言,也常被人引用,甚至是一些從來不曾閱讀過其作品的人。為此, 不難看出這四齣劇對我們的影響並不小呦!若再以我們現今的社會以及生活方 式,與四大悲劇中的背景及人物作比較,令人驚喜的是,竟有不少地方能讓我 們引以為鑑呢! 莎翁的劇,往往能激起人們的想像力,而其對人物心性的描寫,與強烈生命 力的刻畫,更可以使我們去探索人類的內在與之精神的無限性。在讀完這四本 書後,不免對人性有失望與無奈的一面,但也促使我們去思索,對人的態度、 對事的態度、及對生命的態度。 2 一、 莎士比亞前的劇作家 當然伊麗莎白的劇作家中,以莎士比亞最享負盛名,但在此之前,英國劇壇已 湧現了不少著名的劇作家。 凱德(Thomas Kyd, 1558 -1594)的西班牙悲劇(The Spanish Tragedy, 1587)深受塞 納卡的影響,題材駭人聽聞、以復仇為動機、使用鬼魂和合唱隊等,使復仇 劇(哈姆雷特的雛型) 成為廣受歡迎的模式。凱德亦發展出如何建構突出 的場面,驚人的逆轉,以及令人提心吊膽的怖局情節。馬羅(Christopher Marlowe, 1564 - 1593)與凱德是同期的劇作家,他最重要的劇作是浮士德博士的悲劇 (The Tragical History of Dr. Faustus, 1601)、愛德華二世(Edward II, 1592)、帖 木兒(Tamburlaine, 1587)及馬爾他的猶太人。一般認為他是莎士比亞前最 出色的悲劇家,他使無韻詩更臻完美,以作為戲劇的文字,並能夠以一個堅強 性格的人物為劇本中心,並徹底探討此一人物的動機。李利(John Lyly, 1554 - 1606)寫的主要是散文喜劇,它的文體精美文雅而矯揉造作,主題多採自神話。 他影響了部分莎士比亞的喜劇如仲夏夜之夢、第十二夜等。 三、 莎士比亞時期 A.生平 莎士比亞生於 1564 年死於 1616 年,誕生於英國的鄉村,那是一處風景明媚、 山水幽雅,令人流連忘返的好去處,因此成就了莎氏充份的幻想。莎氏的父親 是個農人,母親是富農的女兒。莎氏在如此純樸的農村中長大,讓他的作品說 到像平民就像平民,像姑娘就像姑娘,像貴族就像貴族。 1582 年娶了大他 8 歲的姑娘為妻,不久後,莎氏離開妻子去倫敦發展。由往 後的戲劇看來,他的婚姻生活並不滿美,曾因為諷刺 Sir Thomas Lucy,而一度 下獄。 莎士在戲院裏,最初是個小配角,隨後因為他的天才,而在數年後成為數一 數二的明星,有兩年的時間,他專心寫劇本,剛開始替他人修訂老劇本,爾後, 他有了經驗,自己創作戲本,從此出名。可惜他的作品有很多被戲子的台主失 去了,只留下現今較著名的一些。死於 1616 年,享年 52 歲。 B.創作時期 儘管莎士比亞只活了不算長的年,但他卻留下了篇偉大而不朽的 劇本以及膾炙人口的十四行詩(The Sonnets),他的戲劇大致可分為三種:歷 史劇、喜劇和悲劇。他在歷史劇中呈現英國的歷史,尤其是薔薇戰爭時期,這 類劇本顯示他能使龐大複雜的歷史資料在舞台出現;他的喜劇所採文體頗廣, 有的著重鬧劇成分,有的是浪漫喜劇,也有些內容較為嚴肅,稱為陰沉喜劇 3 (dark comedies);但莎士比亞最偉大的還是在於他的悲劇,而他在悲劇上也採用 了廣泛的題材和手法。 不過,如果依時期劃分,莎士比亞的戲劇大致又可分為四個時期: (1 )實驗時期: 大約是 1589 年至 1593 年左右,重要作品包括愛的徒勞(Loves Labours Lost, 1594)、維洛那二紳士(Two Gentlemen of Verona, 1594)及錯誤的喜劇(The Comedy of Errors, 1592)。 (2 )發展時期: 大約至 1601 年為止,重要作品包括部分著名的浪漫喜劇,包括威尼斯商人 (The Merchant of Venice, 1596)、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1595) 以及他最享盛名的愛情悲劇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 and Juliet, 1595)等。 (3 )高峰期: 大約由 1601 年至 1610 年左右,這時莎士比亞創作的黃金時間,他大部份最著 名的劇本都是這個時期創作的,包括他的四大悲劇哈姆雷特(Hamlet, 1601)、 奧瑟羅(Othello, 1604)、李爾王(King Lear, 1605)及馬克白(Macbeth, 1606);(4) 後期,大約 1604 年以後,這時的作品有冬天的故事(A Winters Tale, 1610)及暴風雨(The Tempest, 1611)等。 莎士比亞最偉大的天才表現在他的悲劇上。從某個角度而言,莎士比亞為當時 最成功,最富商業價值的劇作家。他亦跟古希臘三大悲劇家艾思奇利斯 (Aeschylus)、索福克里斯(Sophocles)及幼里匹蒂斯(Euripides)合稱戲劇史上四大悲 劇家。 四、莎士比亞同期及後繼的劇作家 班強生(Ben Jonson, 1572-1637)是莎士比亞同期的劇作家中較為重要的,他於 1598 年完成脾性人各不同(Every Man in His Humour),莎士比亞也曾參加此 劇演出。他是當時的劇作家中最遵守古典觀念的,亦經常指責同期的劇作家只 懂迎合低俗客的鄙陋趣味。他最著名的劇作包括狐坡尼(Volpone, 1606)、 沉默的婦人(The Silent Woman, 1609)、鍊金術士 (The Alchemist, 1610)、 以及巴梭羅繆市集(Bartholomen Fair, 1614),而且全是喜劇。班強生常使用 喜劇來譴責罪惡及愚行,使得許多人稱他的劇本為糾正喜劇(corrective comedy)。 4 波芒(Francis Beaumont, 1584-1616)與佛萊徹(John Fletcher, 1579-1625)兩人曾合作寫 過不少劇本,計有菲拉斯特(Philaster)、處女的悲劇(The Maids Tragedy)、 王與非王(A King and No King)、傲慢的夫人(The Scornful Lady)等,都是 1608-1613 年間寫成的。他們的劇本多是悲喜劇與浪漫悲劇的形式,兩者均為嚴 肅主題,但悲喜劇結束時是愉快的,而浪漫悲劇則以不愉快的事件結束的。他 們都精於戲劇結構,而題材則重駭人聽聞的事件而不是有意義的事物。而他們 的繼後者韋伯斯特(John Webster, ?-1630)和福德(John Ford, 1586-1639)等,也是當 時較具影響力的劇作家。 五、莎士比亞之四大悲劇 A.故事內容大綱 哈姆雷特 Hamlet 年輕的丹麥王子哈姆雷特,發現叔叔是毒斃生父國王的兇手,而皇后自己的 母親卻在父王過世不到兩個月,便與國王的弟弟結婚,王子心中與大家一樣, 充滿各種懷疑,而這位由叔叔登基的新國王,實在與父王有著天壤之別,不但 在人品與性格上截然不同,還有著卑鄙下流的性情,於是大家開始懷疑國王是 為了爭奪王位,而謀害了自己的親生哥哥。 這個懷疑同樣出現在哈姆雷特心裡,直到有一天,父親的亡靈出現,才對哈姆 雷特說明了一切,兇手原來真的就是新任國王。於是一個復仇計劃就要展開了。 哈姆雷特一方面哀悼父親的死,一方面又為母親的婚姻感到羞恥, 他在哀悼與羞 恥的心情下,使他陷入不能自拔的困境。哈姆雷特一步一步走上 復仇之路,不惜裝瘋賣傻拋棄愛情,最後甚至犧牲性命。莎士比亞給了哈姆 雷特一個悲劇結局,也使他成為古今文學戲劇中永遠的悲劇人物。 哈姆雷特是莎翁筆下四大悲劇中的一齣講述天倫相殘的故事,也是目前至今僅 次於羅密毆及茱麗葉下的名著。 奧瑟羅 Othello 生性直爽品格高尚的奧瑟羅將軍,與威尼斯小姐苔絲夢娜結婚後,卻因為大 膽、狡詐、全無道德觀的軍官埃古,對奧瑟羅的煽動教唆,而使原本幸福的婚 姻,蒙上了嫉妒的陰影,奧瑟羅的猜忌使婚姻走上了毀滅之途,更甚而殺死了 無辜的妻子,留下了令人悲憤的結局。 是莎士比亞在 1604 年所寫的四大悲劇之一,莎士比亞在中創造出奧瑟羅與埃古全然不同的兩種人物典型,全劇並圍繞在家庭 嫉妒兩大主題中發展,也許莎翁早就洞悉,嫉妒便是人心最大的弱點吧! 5 奧賽羅是莎士比亞描寫人性忌妒可怕的一個戲碼,常常被引述來說明人性 的弱點。 李爾王 King Lear 不列顛的國王李爾已經八十多歲了,每天仍為國事操勞,身體也因此衰弱了下 來,老國王想在過世之前將國事交給孩子去治理,他決定將三個女兒叫來,從 她們嘴裡聽出誰最愛他,然後再依她們愛他的程度,分配國土的大小,故事就 在國王與女兒間的對話中拉開了序幕,虛偽諂媚的大女兒與二女兒,以花言巧 語訴說著對父親的愛,老國王信以為真,衝動之餘,各分給兩個女兒三分之一 的國土,然後他轉向問他最寵愛的小女兒,小女兒十分厭惡姐姐的阿諛奉承, 於是她向老國王說:我照著作女兒的本份愛著您,我對您的愛不多也不少。 國王一氣之下,竟將原本留給她的土地收回來,平分給兩個姐姐。 年老昏庸的國王李爾,將餘生寄託在兩位虛情假意的女兒身上,卻將真心孝順 的小女兒趕離身邊,原本打算就此頤養天年,萬沒想到悲慘的命運即將來臨。 是莎士比亞的悲劇之一,這部作品中將人性的孝道,以及兒女的 貪婪完全表現,是一部充滿諷刺的悲劇經典。 李爾王的故事告訴我們,子女要對父母盡孝,而為人父母者,則要明辯是非, 不可太過固執。 馬克白 Macbeth 蘇格蘭軍中的兩名大將馬克白與班戈,剛剛打完一場激烈的勝仗,正在歸國的 途中,遇上了三個女巫,女巫們預馬克白將會成為未來的國王,而班戈雖然做 不成國王,但他的子子孫孫都會成為蘇格蘭國王。 這個預言在馬克白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燃起了爭奪王位的慾望。當他回到家 中,把女巫的預言一一告訴他那野心勃勃的妻子之後,夫婦兩人就聯手展開謀 殺國王的行動。 馬克白並不因登上王位而滿足,他為了不讓班戈的子孫繼承王位,不顧朋友間 的道義,再度展開謀殺班戈父子的計謀,他一方面進行著暴力與血腥的爭奪, 一方面卻又受到良心的譴責,使他不時地產生幻覺而終致瘋狂,馬克白一心想 改變命運的安排,最後卻不得不臣服在命運的腳下。 是莎士比亞在憂鬱時期所寫下的四大悲劇之一,莎士比亞筆下的馬 克白是一個不知滿足的人,由於他的野心而導致悲劇的發生。 B.四大悲劇主角性格比較 綜觀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並不難發現其男主角皆具有的悲劇特質。除了哈姆雷 特外,另外三人所具有的都是在常人中皆依稀常見的原罪;欲望(馬克白)、 虛榮(李爾王)、嫉妒(奧賽羅),而平常也並不覺得這些小小的缺點有 6 什麼大不了,是的,就一般人所接觸的生活圈裡,這些缺點只是人們無傷大雅 的個人特質,但是,倘若位高如一國之君王,大將,這所涉及的範圍便不再只 是個人而已了,而是人與國間甚至是國與國間的衝突了。李爾王的虛榮心 致使他誤會了忠心於他的小女兒考狄利亞,將一幕放到奧賽羅中,就如同奧賽 羅因為嫉妒誤會了他心愛的妻子德斯底蒙娜一樣,同樣是誤會,李爾王終致被 放逐國外,而奧賽羅則是以自殺了生,這樣一來,孰輕孰重已經分出了高下:“ 嫉妒“是比“ 虛榮“ 更不可取嗎?不盡然。李爾王之所以還可以有尊嚴的活下去, 原因在於他並沒有趕盡殺絕,他並沒有因為小女兒不得他心而將小女兒逼入絕 境,他縱使不喜歡考狄利亞,也只是單純像小孩子般的想讓考狄利亞不如意, 而並非如奧賽羅般偏執 地希望致德斯底蒙娜於死地,讓他所認為的“她的邪惡“消失,這可以說是奧賽 羅因為過於“嫉妒“而導致的悲劇。 而再看到馬克白和哈姆雷特。馬克白受其慾望支配而妄想成為國王,他為了 實現自己的願望,不惜大舉伐害忠良,導致眾叛親離,而這些種種,卻並非他 所想要的,所以他到最後可以算是失敗的、痛苦的;但相較之下,哈姆雷特可以 算 是完全與馬克白相反的了,哈姆雷特是為了非自己的利益,而進行反抗君王。 就其本質而言,可說是為了個“孝“ 字,他是為了自己的父王才斷下殺機的 即使他此時的確是因為自身的憤怒不可遏止,進而取代悲傷而成的“殺機“。哈 姆雷特 也是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中,唯一一個真正因為公平正義而犧牲的悲劇英雄, 可說是四劇中最具教育性的一者了。 四大悲劇的男主角皆都在全劇結束前知道了真相,或是心靈得到解脫;除了 哈姆雷特外的其餘三人都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所犯下的錯事。而雖然並不是只有 死可以解決自己的錯,但他們最終都選擇了死亡,或自殺,或他殺,無遑論他 們真的是否是瞭解了自己所犯的錯,他們都自己食到自己罪惡所生出的惡果了。 莎士比亞的悲劇絕不同於一般好人終至有好報的那種,通常都是玉石俱焚,非 得好壞兩方都傷得無力再戰才甘心停止,就像是哈姆雷特一樣。在這種具有悲 劇式結構的故事中,難免總會有一些角色緊緊地抓住人心,讓人們總是不知不 覺地讓心情跟著他們高潮迭起。四大悲劇的男主角即是這其中的箇中翹楚。 六、結論 莎士比亞的劇與人物,是真實的、是活著的、是有強烈生命感的,因此,在欣 賞的同時,他總能震撼我們,總能讓我們在歡樂過後還可以去思考與反省,而 這點,我們可以從四大悲劇中的各個角色、各個場景,取得最佳的詮釋。哈姆 雷特被所有文學研究者公認的悲劇英雄,他的怨恨與矛盾緊緊地揪住每個人 的心,其憤怒壓過理智的衝動行為,也讓我們引以為戒。奧塞羅嫉妒如同潛 伏於穴中的毒蛇,因自己無法如願以償而攻擊陷害他人;莎士比亞在說故事的 同時,也告訴我們若待人一切從寬,則福氣自然無窮。馬克白人生由濃與淡 交織而成,慾望帶來的濃,固然令人滿足,卻也容易令人迷失;如何讓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