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古诗赏析doc_第1页
六年级上册古诗赏析doc_第2页
六年级上册古诗赏析doc_第3页
六年级上册古诗赏析doc_第4页
六年级上册古诗赏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越调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注释 天 净沙:曲牌名 残霞:晚霞。 寒 鸦:天寒归林的乌鸦。 飞鸿 影下:雁影掠过。 编辑本段【大 意】 太阳渐渐西沉,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 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那么的孤寂,那么的落寞,拖出长长 的影子。炊烟淡淡飘起,几点乌鸦栖止在偻佝的老树上,时不时发出 几声令人心寒的啼叫。忽然,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顺 着它远远望去,远山青翠、溪水清澈;再往近处看,霜白的小草、火红 的枫叶、金黄的菊花,在风中一齐摇曳着, 颜色几尽妖冶,正是一派浓 浓的的秋景啊! 赏析 本文选自天籁集,作者白朴(1126?),原名恒,字仁甫,后更名 朴,字太素,号兰谷。与马致远、关汉卿、郑光祖一起并称为“ 元曲四 大家”。 本曲题目虽为“秋” ,并且写尽秋意,却不着一个“秋” 字。 本曲开篇 先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再以名词 并列组合的形式,选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远及近,描绘出一幅色彩 绚丽的秋景图。至此,读者眼前的秋景也由先前的萧瑟、寂寥变为明 朗、清丽了。本曲仅二十八字,但 语言简练优美,意义深刻。刘禹锡曾 云:“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 鹤排云上,便引诗情 到碧霄。 (秋词)” ,本曲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 真是所谓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 啊! 本曲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将十二个意向自然地黏合到一起,仿佛 信手拈来。开首的两个分句“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渲染出一 种宁静、寂寥的氛围,衬托出人们悲凉的心境。 “一点飞鸿影下”这一幕 极富动感,打破了先前画面的沉寂。而后两个分句“ 青山绿水,白草红 叶黄花”则以多种 颜色名 词的组合渲染了一种明朗清丽、色彩绚丽 的画面,以写秋天极其美好的事物与先前的宁静、寂寥形成对比,更 突出了主旨。 该曲虽和马致远的秋思有相似处,但却又自有特点。首二句以 “孤村”领起,着意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 “一点飞鸿” 给阴冷的静态画面 带来了活力,造成曲子抒发情感的转移。接着诗人用青、绿、白、红、 黄五色,以远及近、由高到低、多 层次多侧面立体交叉式地描绘出秋 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此曲极富艺术张力,一笔并 写两面,成功地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把 赏心悦目的秋景作为曲子的主旋律,不失为又一篇写秋杰作。 白朴这首曲子是以秋景作为写作的题材,我们从其中的修辞可以看 出,他的文学涵养是极高的。通篇作品,全都由一些美丽的自然图景 构成,而白朴本人,就好像是拿著这些自然拼图的艺术家,拼出一幅 美丽中带著和谐的人生图画。 写秋景,自然难免要烘托出萧瑟的气氛,但是如果全以萧瑟气氛为 全篇的写作大旨,又会令读者感受到沉闷而有压力。为了避免出现这 种情况,白朴在选用语辞时,便颇费心神。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共用了六个图景:孤村、 落日、 残霞、 轻烟、 老 树、 寒鸦,而其中任何一个图景,都代表著秋日秋景的萧瑟气氛。为 了要使这种萧瑟气氛活泼起来,於是作者接下来选用了一点飞鸿影 下作为上半段的结语。如此一来,原本萧瑟的画面转成了活跃,寂寞 的秋景彷佛也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生气。最后为了加强作者心目中秋 景是美丽而有韵味的形象,因此再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作为 曲文的结束语。这两句用了青、 绿、 白、 红、 黄五种颜色,而且 白草红叶黄花这三种颜色,是交杂在青山绿水二种颜色之中;青 山绿水是广大的图景, 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如此交杂相错, 于是原本是寂寞萧瑟的秋景,突然变得五颜六色而多彩多姿。由此可 见,白朴的散曲写作技巧有多么高明了。 第一幅是前二句所描绘的。作者撷取了六种自然景物:村、日、霞、 烟、树、鸦,再用孤、落、残、 轻、老、寒等六个感情色彩一致的 词加以 点染。六个意象并置在一起,使得整幅画面笼罩着一派萧瑟的气氛, 令人感到浓浓的秋意,照应了题目“秋”。 “落日残霞” 不仅点明了是傍晚 时分,更传递出一种“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的无奈惆怅之感。孤 零零的小村庄,树木枯老,乌鸦出没,一点生气都没有,又缭绕着飘渺 迷蒙的“轻烟 ”,这样的画面使人不由得会产生一种凄凉、扑朔迷离的 情思。在这里,作者正是运用了写实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暗淡、萧瑟、 冷清的迟暮秋景图。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如此的萧瑟、冷清,看那“ 一点飞鸿影 下”的景象,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这幅画面色彩斑 斓,鲜艳明丽, 充满着勃勃的生机,与前一幅画面在环境气氛上,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同样是秋天之景,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反差?作者到底是想表达一种 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光比较这两幅画面是找不到明确的答案的,如 果联系白朴不愿在元朝做官的态度,答案就不难明白了。画面中的 “一点飞鸿”,与李白的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其二其一:“举手指飞鸿, 此情难具论。同归无早晚,颍水有清原。 ”中的 “飞鸿”有着异曲同工之 妙,都暗喻作者本人。白朴不愿在朝廷中谋职,却希望自己像一只展 翅高飞的鸿雁,飞离那种萧瑟、冷清、没有生气的地方,寻找到自己感 到满意,有生机的乐土。因此“影下”的这片“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之地,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作者的归隐之地,是作者的心中之景。情调 开朗平和,没有一点消极之感,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 应属于虚写。在这支曲子中,作者非常巧妙地、不露痕迹地把“ 心中之 景”与当时真 实的环境放在一起, 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含蓄地流露 出自己的爱憎之情。 天净沙 春 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注解 飞红:指落花。 译文 山绿了,阳光暖了,吹起和煦的春风。楼阁上少女凭栏眺望, 高卷起帘栊。院子里杨柳依依,秋千轻轻摇动,院外有飞舞的春燕,啼 喈的黄莺,小桥之下流水潺潺,落花飞红。 二、 天净沙 秋思 元代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 天净沙秋思是散曲, “天净沙” 是曲牌名, “秋思”是题。将秋郊黄 昏之景与羁旅之愁结合在一起写,是负有盛名的情景交融的佳作。元 人周德清中原音韵书中称这为“秋思之祖, ”近人王国维人间词话 书中誉为“深得唐人 绝 句妙境” 。 在天净沙秋思中描绘出了一幅秋郊黄昏图,渲染了悲凉的气 氛,表现了一个长期飘泊异乡的人的惆怅之情。曲的第一句:枯藤老 树昏鸦,意思是枯藤缠绕的老树栖集着黄昏归巢的乌鸦。这句又写了 三种景物,以“ 流水”为 中心,流水之上架着小桥,流水之旁住着人家。 荒凉、萧条与清肃、恬静作对比。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意思是荒凉 古道上萧瑟秋风里走着一匹瘦马,这一句接着又并列出三种景物,有 伸向远方的“ 古道” ,有吹来寒意“ 西风”,还有行 进迟缓的“瘦马”。瘦马 上的人呢?是个离家在外,犹如到了天边的断肠人,是啊!“ 夕阳西 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曲情景交融,是它的成功之处。另外九个名词性词组构成三个句 子,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是妙不可言的。 “枯,老,昏,古,瘦,下。一字便 觉愁重十分,成一句已经不能自 己。至于成篇可让人泣不成声也。最绝处在马之前下一 瘦字,妙在欲 写人之瘦而偏不写人,由写马之瘦而衬出其人之瘦,其人之清贫。路 途跋涉之艰辛。求功名之困苦。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 心。读此曲而不泪下者不明其意也。 作者简介: 天净沙秋思这首散曲的作者是元代马致远。 马致远(约 12501321 至 1324 间),名不详,字致远(一说字千里),号东篱,大 都(今北京 )人。元代著名的戏曲家和散曲家。元宪宗、元世祖时期,有 建功立业的抱负,曾奔走求仕。成宗时期参加“ 元贞书会”,与艺人为 伍进行戏剧活动。曾任江浙省务提举,后退隐。他的作品,文词豪放有 力,内容显示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但也有逃避现实、向往仙道的思 想倾向。马致远编写过十五个杂剧剧本,现存七个,以破幽梦孤雁汉 宫秋的成就为高。他的散曲创作,更是著称于世,内容广泛,风格多 样。他的散曲创作的数量,在元代的前期散曲作家中可以说是最多的。 马致远是元曲四大家(马致远,曾朴, )之一,贾仲明 凌波仙吊曲说: “万花丛里马 神仙,百世集中 说致远,四方海内皆 谈羡。战文场,曲状 元。姓名香贯满梨园。 ”马致远作杂剧 15 种,今存 7 种。散曲有小令 115,套数 16,残套 7。在整个元代,他是个多产作家,其散曲声誉极 高。朱权太和正音谱说其曲“不可与凡鸟共语,宜列群英之上 ”,被 推为元曲家第一。 三、诗经.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译文: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 雪纷纷满天飞。 有关问题: 昔:指出征时。 依依:茂盛貌。一说,依恋貌。 思:语末助词。 霏霏:雪大貌。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这是诗经里一个著名的句子,它象一幅画,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 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 冬天。在一年的当儿,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我们可以想象,他的妻子在家等着他。我们可以想象他的恋人在 故乡等着他。即便是一年中受尽苦难,也要等到相见的一天。 大雪中有一个人在独行,远处有一盏灯在为他亮着。那是他全部 希望所在,是他活着的动力。为了杨柳依依,他可以忍受雨雪霏霏。 整篇充满着人性的美。古代人的交通不便,造就了人们思维的发达, 把人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 不敢想象,现在的男女会创造出如此动人心魄的图画。婚姻如同 时尚,几天过后就觉得不新鲜了。流行歌曲唱几天,换新的是很正 常的。新的式样不新的,那么换上更新的吧。如果是这样还倒罢了, 以心换心,没什么不对。夫妻忠诚,恋人坦荡。合则留,不合则去, 本来是一种理想状态。 可怕的是人的感情沾染上铜臭。所爱的不是人而是背后的社会关 系,以及所带来的社会利益,金钱、地位等等。为了金钱和享受, 人几乎会献出一切,包括肉体,它本身就是赚钱的资源。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的时代已经终结。有时候我想,为什么我 们时代出不了大作品,能永远影响后来者的作品,原因是这个时代 的经济基础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更,文化这个精神层次的东西也成 了赚钱机器,其他的能逃脱吗。 “以哀景写乐” 是指诗歌创作中的情景反衬手法,这种手法具有独特 的艺术表现效果,那就是“一倍增其哀乐”。采薇诗中“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4 句运用了这种手法,但并不具有 对应关系。运用对比的方式。将时序之“今昔” ,物候之“柳 雪”,人生之“ 往来” 剪接融汇,创造出超越现实的典型画面。短 短 4 句诗,看似平淡,娓娓道来,却充满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同 一个“我” ,但有 “今昔”之分,同一条路,却有“杨柳依依”与“ 雨雪霏霏” 之别,而这一切都在这一“往”一“ 来”的人生变化中生成。 参考资料:/question/19715679.html 最佳答案 喜雨是唐诗中的名篇之一,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创作于公元 761 年。诗中以 极大的喜悦之情,赞美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其中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绘 声绘形,是一首入化传神,别具风韵的咏雨诗,为千古传诵的佳作。 目录隐藏 四、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解】 好雨:指春雨,及时的雨。 乃:就。 发生: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 潜:暗暗地,静悄悄地。 润物:雨水滋养植物。 野径:田野间小路。 俱:全,都。 江船:江面上的渔船。 独:独自,只有。 晓:早晨。 红湿处:指带有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花重:花沾上雨水变得沉重。 锦官城: 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管理织锦之官 驻此,故名。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别称。也代成都。 【译诗】 好雨似乎领会人意知道季节变化,正当春天万物生长时就随即降 临。细雨随着春风悄悄地在夜里来到,它默默地滋润万物,没有一点 声音。田野的小路和空中的云彩都是那样漆黑,只有江船上灯火独 独明亮。等到明天拂晓看看被淋湿的花朵,整个成都都显得沉甸甸 的,那红花一定更加迷人。 作品鉴赏 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公元 761 年(唐肃宗上元二年)春天,在 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此时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 都已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 很深,写下了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 的喜悦之情。 春夜喜雨抒写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 情。 全诗这样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 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一二 句“好 ”字含情,赞盛春雨。“ 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 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 催发生机。多好的春雨!首联既言春雨的“发生” ,又含蓄地传达出 作者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的焦急心绪。颔联显然是诗人的听觉感受。 春雨来了,在苍茫的夜晚,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无意 讨好,唯求奉献。听雨情景作者体察得很细致,就连春雨洒洒,静 默无声也被诗人听出来了。可见,惊喜于春雨的潜移默化,诗人彻 夜难眠。颈联紧承颔联,诗人唯愿春雨下个通宵,又恐突然中止, 亦喜亦忧,推门而出,伫立远眺,只见平日泾渭分明的田野小径也 融入夜色,漆黑一片,可见夜有多黑,雨有多密。而江船渔火红艳 夺目,又反衬出春夜的广漠幽黑,也从侧面烘托出春雨之繁密。尾 联系想象之辞,诗人目睹春雨绵绵,欣慰地想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 锦官城将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花之红艳欲滴、生机盎然正是无 声细雨潜移默化,滋润洗礼的结果。因此,写花实乃烘托春雨的无 私奉献品格。 通过以上对诗句的分析,不难看出,杜甫是按这样一 条情感思路来构思行文的:即盼雨听雨看雨想雨。俗 话说,“春雨贵如油” ,对于这珍贵如油的春雨,众人皆盼,诗人亦 然。而当春雨飘然降临的时候,诗人更是惊喜不已,甚至卧床静听, 彻底夜难眠,迫切希望它下过痛快,唯恐其忽然中止,于是轻手轻 脚,推门远眺,静观无边黑夜的茫茫春雨,看到繁密飘洒的春雨, 作者又惊喜地联想到第二天锦官城满城春色。诗歌意在盛赞春雨默 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这份对春雨的喜爱之情描绘得如此 细腻逼真,曲折有致,让人能感受到当时的情景,这不能不令人惊 叹杜甫洞幽显微,体物察情的艺术功力。此外,诗歌细节的捕捉和 描绘也能体现诗人体物察情的优长。“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潜” 字拟人化,摹春雨来间悄无声息、无影无踪的情态,颇具情趣, 诱发人们对春雨的喜爱之情。“润”字传达神,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 春雨滋润万物,静默无声的特点,既绘形,又言情,形情皆备,精 深独妙。“花重锦官城”,着一“ 重”字,准确地写出了经受春雨一夜洗 礼滋润之后锦官城花朵红艳欲滴,饱含生机的情态,寄寓了作者对 春雨的盛赞之情。“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则又抓住典型细节, 工笔细描,精妙传神地渲染出春雨迷蒙、色彩迷离的氛围。总之, 杜甫的春夜喜雨无论在锤字炼句方面,还是在意象的捕捉、细 节的描写方面,都体现了他体物察情,精细入微的过人之处。结合 杜甫诗风沉郁顿挫来对比赏读,读者必将获得对杜诗另一种生命情 趣的深刻理解。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 诗歌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 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 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这里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 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 ,懂得满足客 观需要。的确,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 起来了。它是多么“好”。 第二联,进一步表现雨的“好”。雨之所以“好” ,就好在适时,好在 “润物” 。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细地滋润万物的。然而也 有例外。有时候,它会伴随着冷风,由雨变成雪。有时候,它会伴 随着狂风,下得很凶暴。这样的雨尽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 雨,只会损物而不会“润物”,自然不会使人“喜” ,也不可能得到“好” 评。所以,光有首联的“知时节”,还不足以完全表现雨的“好” 。等到 第二联写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随着和风的细雨,那个“好” 字才落实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潜入夜” 和“细无声 ”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 明那雨有意“润物” ,无意讨“ 好”。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 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物” ,无意 讨“好 ”,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 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雨这样“好” ,就希望它下多下够,下个通宵。倘若只下一会儿, 就云散天晴,那“润物”就很不彻底。诗人抓住这一点,写了第三联。 在不太阴沉的夜间,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见,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 得清。此时放眼四望,“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只有船上的灯 火是明的。此外,连江面也看不见,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 沉沉的云,地上也像云一样黑。看起来,准会下到天亮。 尾联写的是想象中的情景。如此“好雨”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 润泽,发荣滋长起来了。万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 带雨开放,红艳欲滴。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个锦官城(成都) 杂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的海洋。 浦起龙说:“写雨切夜易,切春难。”这首春夜喜雨诗,不仅 切夜、切春,而且写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 的高尚品格, 表现了诗人的、也是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 五 、 月 夜 行 黄 沙 道 中 【 南 宋 】 辛 弃 疾 明 月 别 枝 惊 鹊 , 清 风 半 夜 鸣 蝉 。 稻 花 香 里 说 丰 年 , 听 取 蛙 声 一 片 。 七 八 个 星 天 外 , 两 三 点 雨 山 前 。 旧 时 茅 店 社 林 边 , 路 转 溪 桥 忽 见 。 1 内 容 简 介 : 单 从 表 面 上 看 , 这 首 词 的 题 材 内 容 不 过 是 一 些 看 来 极 其 平 凡 的 景 物 , 语 言 没 有 任 何 雕 饰 , 没 有 用 一 个 典 故 , 层 次 安 排 也 完 全 是 听 其 自 然 , 平 平 淡 淡 。 然 而 , 正 是 在 看 似 平 淡 之 中 , 却 有 着 词 人 潜 心 的 构 思 , 淳 厚 的 感 情 。 在 这 里 , 读 者 也 可 以 领 略 到 稼 轩 词 于 雄 浑 豪 迈 之 外 的 另 一 种 境 界 。 作 者 笔 下 这 一 个 个 画 面 , 流 露 出 诗 人 对 丰 收 之 年 的 喜 悦 和 对 农 村 生 活 的 热 爱 。 这 正 是 作 者 忘 怀 于 大 自 然 所 得 到 的 快 乐 。 注 释 译 文 注 释 : 1 黄 沙 : 江 西 省 上饶县黄 沙 岭 乡 黄 沙 村 。 黄 沙 道 : 指 的 就 是 从 该 村 的 茅 店 到 大 屋 村 的 黄 沙 岭 之 间 约 20 公 里 的 乡 村 道 路 , 南 宋 时 是 一 条 直 通 上 饶 古 城 的 比 较 繁 华 的 官 道 , 东 到 上 饶 , 西 通 江 西 省 铅 ( 音 : 盐 ) 山 县 。 2“明 月 ”句 : 苏 轼 次 韵 蒋 颖 叔 诗 : “明 月 惊 鹊 未 安 枝 。 ” 3 别 枝 惊 鹊 : 惊 动 喜 鹊 飞 离 树 枝 。 4 鸣 蝉 : 蝉 叫 声 。 5 旧 时 : 往 日 。 6 社 林 : 土 地 庙 附 近 的 树 林 。 社 , 土 地 神 庙 。 古 时 , 村 有 社 树 , 为 祀 神 处 , 故 曰 社 林 。 7 见 : 同 “现 ”。 8 忽 见 : 忽 现 。 9 西 江 月 : 词牌名 。 译 文 : 天 边 的 明 月 升 上 了 树 梢 , 惊 飞 了 栖 息 在 枝 头 的 喜 鹊 。 清 凉 的 晚 风 仿 佛 吹 来 了 远 处 的 蝉 叫 声 。 在 稻 谷 的 香 气 里 , 人 们 谈 论 着 丰 收 的 年 景 , 耳 边 传 来 一 阵 阵 青 蛙 的 叫 声 , 好 像 在 说 着 丰 收 年 。 天 空 中 轻 云 漂 浮 , 闪 烁 的 星 星 时 隐 时 现 ,山 前 下 起 了 淅 淅 沥 沥 的 小 雨 , 诗 人 急 急 从 小 桥 过 溪 想 要 躲 雨 , 往 日 , 土 地 庙 附 近 树 林 旁 的 茅 屋 小 店 哪 里 去 了 ? 拐 了 弯 , 茅 店 忽 然 出 现 在 他 的 眼 前 。 词 牌 和 词 谱 西 江 月 词 牌 词 牌 名 取 自 李 白 苏 台 览 古 “只 今 唯 有 西 江 月 , 曾 照 吴 王 宫 里 人 ”。 西 江 是 长 江 的 别 称 , 调 咏 吴 王 西 施 的 故 事 。 唐 教 坊 曲 , 用 作 词 调 。 又 名 白 苹 香 、 步 虚 词 、 晚 香 时 候 、 玉 炉 三 涧 雪 、 江 月 令 , 另 有 西 江 月 慢 。 双 调 五 十 字 , 平 仄 两 协 , 为 以 前 诸 体 所 无 。 后 阕 字 句 作 法 与 前 阕 相 同 。 2 西 江 月 词 谱 西 江 月 夜 行 黄 沙 道 中 歌 曲 乐 谱 作 者 简 介 作 者 辛 弃 疾 辛弃疾( 1140 1207) 南宋词 人 。 原 字 坦 夫 , 改 字 幼 安 , 别 号 稼 轩 , 历 城 ( 今 山 东 济南) 人 。 出 生 时 , 中 原 已 为 金 兵 所 占 。 二 十 一 岁 参 加 抗 金 义 军 , 不 久 归 南 宋 。 历 任 湖 北 、 江 西 、 湖 南 、 福 建 、 浙 东 安 抚 使 等 职 。 一 生 力 主 抗 金 。 曾 上 美 芹 十 论 与 九 议 , 条 陈 战 守 之 策 , 显 示 其 卓 越 军 事 才 能 与 爱 国 热 忱 。 但 提 出 的 抗 金 建 议 , 均 未 被 采 纳 , 并 遭 到 打 击 , 曾 长 期 落 职 闲 居 于 江 西 上 饶 、 铅 山 一 带 。 韩侂胄当 政 时 一 度 起 用 , 不 久 病 卒 。 其 词 抒 写 力 图 恢 复 国 家 统 一 的 爱 国 热 情 , 倾 诉 壮 志 难 酬 的 悲 愤 , 对 当 时 执 政 者 的 屈 辱 求 和 颇 多 谴 责 ; 也 有 不 少 吟 咏 祖 国 河 山 的 作 品 。 题 材 广 阔 又 善 化 用 前 人 典 故 入 词 , 风 格 沉 雄 豪 迈 又 不 乏 细 腻 柔 媚 之 处 。 在 苏 轼 的 基 础 上 , 大 大 开 拓 了 词 的 思 想 意 境 , 提 高 了 词 的 文 学 地 位 , 后 人 遂 以 “苏 辛 ”并 称 。 有 稼轩长短句 。 今 人 辑 有 辛 稼 轩 诗 文 钞 存 。 4 赏 析 : 这 是 宋 代 词 人 辛 弃 疾 的 一 首 吟 咏 田 园 风 光 的 词 。 阅 读 这 首 词 , 要 注 意 时 间 和 地 点 。 时 间 是 夏 天 的 傍 晚 , 地 点 是 有 山 有 水 的 农 村 田 野 。 这 首 词 描 写 的 是 人 们 熟 悉 的 月 、 鸟 、 蝉 、 蛙 、 星 、 雨 、 店 、 桥 , 然 而 诗 人 却 把 这 形 象 巧 妙 的 组 织 起 来 , 让 我 们 感 受 到 一 种 恬 静 的 美 。 辛 弃 疾 的 这 首 西 江 月 前 两 句 “明 月 别 枝 惊 鹊 , 清 风 半 夜 鸣 蝉 ”表 面 看 来 , 写 的 是 风 、 月 、 蝉 、 鹊 这 些 极 其 平 常 的 景 物 , 然 而 经 过 作 者 巧 妙 的 组 合 , 结 果 平 常 中 就 显 得 不 平 常 了 。 鹊 儿 的 惊 飞 不 定 , 不 是 盘 旋 在 一 般 树 头 , 而 是 飞 绕 在 横 斜 突 兀 的 枝 干 之 上 。 因 为 月 光 明 亮 , 所 以 鹊 儿 被 惊 醒 了 ; 而 鹊 儿 惊 飞 , 自 然 也 就 会 引 起 “别 枝 ”摇 曳 。 同 时 , 知 了 的 鸣 叫 声 也 是 有 其 一 定 时 间 的 。 夜 间 的 鸣 叫 声 不 同 于 烈 日 炎 炎 下 的 嘶 鸣 , 而 当 凉 风 徐 徐 吹 拂 时 , 往 往 特 别 感 到 清 幽 。 总 之 , “惊 鹊 ”和 “鸣 蝉 ”两 句 动 中 寓 静 , 把 半 夜 “清 风 ”、 “明 月 ”下 的 景 色 描 绘 得 令 人 悠 然 神 往 。 接 下 来 “稻 花 香 里 说 丰 年 , 听 取 蛙 声 一 片 。 ”把 人 们 的 关 注 点 从 长 空 转 移 到 田 野 , 表 现 了 词 人 不 仅 为 夜 间 黄 沙 道 上 的 柔 和 情 趣 所 浸 润 , 更 关 心 扑 面 而 来 的 漫 村 遍 野 的 稻 花 香 , 又 由 稻 花 香 而 联 想 到 即 将 到 来 的 丰 年 景 象 。 此 时 此 地 , 词 人 与 人 民 同 呼 吸 的 欢 乐 , 尽 在 言 表 。 稻 花 飘 香 的 “香 ”, 固 然 是 描 绘 稻 花 盛 开 , 也 是 表 达 词 人 心 头 的 甜 蜜 之 感 。 而 说 丰 年 的 主 体 , 不 是 人 们 常 用 的 鹊 声 , 而 是 那 一 片 蛙 声 , 这 正 是 词 人 匠 心 独 到 之 处 , 令 人 称 奇 。 在 词 人 的 感 觉 里 , 俨 然 听 到 群 蛙 在 稻 田 中 齐 声 喧 嚷 , 争 说 丰 年 。 先 出 “说 ” 的 内 容 , 再 补 “声 ”的 来 源 。 以 蛙 声 说 丰 年 , 是 词 人 的 创 造 。 以 上 四 句 纯 然 是 抒 写 当 时 当 地 的 夏 夜 山 道 的 景 物 和 词 人 的 感 受 , 然 而 其 核 心 却 是 洋 溢 着 丰 收 年 景 的 夏 夜 。 因 此 , 与 其 说 这 是 夏 景 , 还 不 如 说 是 眼 前 夏 景 将 给 人 们 带 来 的 幸 福 。 不 过 , 词 人 所 描 写 的 夏 景 并 没 有 就 此 终 止 。 如 果 说 词 的 上 阕 并 非 寥 廓 夏 景 的 描 绘 , 那 么 下 阕 却 显 然 是 以 波 澜 变 幻 、 柳 荫 路 曲 取 胜 了 。 由 于 上 阕 结 尾 构 思 和 音 律 出 现 了 显 著 的 停 顿 , 因 此 下 阕 开 头 , 词 人 就 树 立 了 一 座 峭 拔 挺 峻 的 奇 峰 , 运 用 对 仗 手 法 , 以 加 强 稳 定 的 音 势 。 “七 八 个 星 天 外 , 两 三 点 雨 山 前 ”, 在 这 里 , “星 ”是 寥 落 的 疏 星 , “雨 ”是 轻 微 的 阵 雨 , 这 些 都 是 为 了 与 上 阕 的 清 幽 夜 色 、 恬 静 气 氛 和 朴 野 成 趣 的 乡 土 气 息 相 吻 合 。 特 别 是 一 个 “天 外 ”一 个 “山 前 ”, 本 来 是 遥 远 而 不 可 捉 摸 的 , 可 是 笔 锋 一 转 , 小 桥 一 过 , 乡 村 林 边 茅 店 的 影 子 却 意 想 不 到 地 展 现 在 人 们 的 眼 前 。 词 人 对 黄 沙 道 上 的 路 径 尽 管 很 熟 , 可 总 因 为 醉 心 于 倾 诉 丰 年 在 望 之 乐 的 一 片 蛙 声 中 , 竟 忘 却 了 越 过 “天 外 ”, 迈 过 “山 前 ”, 连 早 已 临 近 的 那 个 社 庙 旁 树 林 边 的 茅 店 , 也 都 没 有 察 觉 。 前 文 “路 转 ”, 后 文 “忽 见 ”, 既 衬 出 了 词 人 骤 然 间 看 出 了 分 明 临 近 旧 屋 的 欢 欣 , 又 表 达 了 他 由 于 沉 浸 在 稻 花 香 中 以 至 忘 了 道 途 远 近 的 怡 然 自 得 的 入 迷 程 度 , 相 得 益 彰 , 体 现 了 作 者 深 厚 的 艺 术 功 底 , 确 实 是 令 人 玩 味 无 穷 。 西 江 月 原 题 是 夜 行 黄 沙 道 中 , 记 作 者 深 夜 在 乡 村 中 行 路 所 见 到 的 景 物 和 所 感 到 的 情 绪 。 读 前 半 片 , 须 体 会 到 寂 静 中 的 热 闹 。 “明 月 别 枝 惊 鹊 ”句 的 “别 ”字 是 动 词 , 就 是 说 月 亮 落 了 , 离 别 了 树 枝 , 把 枝 上 的 乌 鹊 惊 动 起 来 。 这 句 话 是 一 种 很 细 致 的 写 实 , 只 有 在 深 夜 里 见 过 这 种 景 象 的 人 才 懂 得 这 句 诗 的 妙 处 。 乌 鹊 对 光 线 的 感 觉 是 极 灵 敏 的 , 日 蚀 时 它 们 就 惊 动 起 来 , 乱 飞 乱 啼 , 月 落 时 也 是 这 样 。 这 句 话 实 际 上 就 是 “月 落 乌 啼 ”(唐 张 继 枫 桥 夜 泊 )的 意 思 , 但 是 比 “月 落 乌 啼 ”说 得 更 生 动 , 关 键 全 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