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合学名词解释_第1页
牙合学名词解释_第2页
牙合学名词解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牙合 学:是关于咬合生理病理特性的科学,是以咬合的功能特点为中心,研究咬合的形态与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咬合的生理病理特征及其与相关组织结构(例如颞下颌关节、咀嚼肌等)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 牙合 :是指上、下颌牙列间的接触关系。咬合:是指上下颌牙列之间的接触动作或接触过程。3. 牙尖交错牙合(ICO):上、下颌牙达到其最广泛、最紧密接触时的牙合 关系,包括静态咬合和动态咬合。(牙尖交错牙合 可称为静态咬合。动态咬合,指在各种咬合运动中上下牙之间的接触关系。)4. 上颌后牙舌尖和下颌后牙颊尖对于咬合高度具有决定意义,通常被称为支持尖。上颌后牙颊尖和下颌后牙舌尖的主要作用,一般被认为是在咀嚼

2、过程中引导下颌运动,因此被称为引导尖。5. 前止接触:上后牙牙尖的远中斜面和下后牙牙尖的近中斜面。后止接触:上后牙牙尖的近中斜面和下后牙牙尖的远中斜面。(前止接触和后止接触构成牙尖交错位稳定的前后向接触关系)6. 牙合 干扰:咬合高点阻碍或干扰了下颌在保持牙接触情况下所进行的平滑协调的各向运动,而迫使下颌发生偏斜运动或非功能接触。7. 早接触:下颌由姿势位闭合,到上下牙发生最初接触的颌位,如果只有少数牙甚至个别牙接触,而不是牙尖交错广泛的紧密接触,这种少数牙甚至个别牙接触,称为早接触。8. (后退接触位(RCP):正常情况下RCP是一个张力性边缘位置,位于ICP的后下方,水平向距离约为0.5-

3、1.5mm,垂直向约为1-1.5mm,距离的大小和方向与后牙的牙尖高度有关。)9. 铰链运动:指髁突的单纯转动运动。范围为18-25mm(上、下颌切牙的切缘之间)10. 牙尖交错位与后退接触位为同一个位置,这种现象称为一位,将具有牙尖交错位和后退接触位两个明显不同位置的现象,称为二位。11. 长正中:将CRP-CO的这种前后向相距约0.5mm的位置关系称为长正中。(CRP,正中关系位。(即RCP) CO,正中牙合 位(即ICP)正中自由域:从RCP到ICP的前后向及左右向的运动范围称为正中自由域。12. 下颌姿势位(MPP):是指端坐或直立,且不吞咽、不说话、不咀嚼时,下颌所处的位置。(稳定性

4、最差)(息止颌位、休息位)13. 牙合 间隙:是姿势位时的垂直距离与牙尖交错位时的垂直距离之差。(约为1-3mm)(息止牙合 间隙)14. 牙尖交错位(ICP):是指当下颌处于牙尖交错牙合 这种咬合关系状态时,下颌相对于上颌的位置。15. 肌筋膜痛:是局限性的肌疼痛和肌筋膜疼痛。在紧张的肌或筋膜内,可触及过度敏感点,即扳机点,触压激惹这些扳机点可改变疼痛的方式,并出现牵涉痛,甚至头痛,所以肌筋膜痛又可称为扳机点肌痛。16. 咬合治疗:是指通过改变牙合 的接触状态和颌位关系,以改善咀嚼系统的稳定、功能和美观而采取的所有牙合 治疗措施的总称,一般分为可逆性的咬合治疗和不可逆性的咬合治疗。17. 咬

5、合板:是一种可摘矫治器,一般由硬质树脂组成,覆盖在一侧的牙弓牙合 面和切缘表面,同对颌牙弓有良好的牙合 接触关系,也称为牙合 夹板、牙合 垫,牙合 护板、矫形器等。1. 牙合 学的诞生与发展的三大理论体系:铰链轴理论、下颌边缘运动、生理牙合 与病理牙合 的研究2 肌力闭合道、肌接触位、肌牙位三者的关系.当开口后再闭口时,下颌将随升颌肌作用方向而向前上运动,下颌在升颌肌收缩作用下的闭口运动轨迹称为肌力闭合道,该闭合道的终点,即肌收缩引导下闭口至咬合刚一接触时的颌位,为肌接触位(MCP),由于它主要由肌收缩确定,故又简称位肌位(MP)。肌接触位正好就是牙尖交错位,称为肌牙位一致;当下颌闭合到刚有咬

6、合接触时,仅有个别牙接触,这些个别接触的牙引导着下颌闭口到异常的牙尖交错位上,此状态称为肌牙位不一致。(肌牙位不一致时,那些个别或少数牙先接触的现象称为早接触)3 下颌运动分析常用的观测角度.矢状面、水平面(眶耳平面)、冠状面4牙合 架的分类简单牙合 架、半可调节牙合 架、全可调节牙合 架5常见的引起TMD的牙合 因素有: 1)牙合 干扰及早接触 2)错牙合 3)多数后牙缺失 4)颌间距离的改变 5)医源性牙合 因素6试述TMD的临床表现有哪些?颌面部疼痛、TMJ杂音、下颌运动异常、头痛、耳症、眼症、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反射性痛。7TMD的治疗方法。 1)家庭治疗及医嘱 2)心理情绪治疗 3

7、)对症治疗 4)暂时性牙合 治疗(咬合板) 5)恒久性牙合 治疗 6)外科治疗 7)其他,如组织工程、基因、免疫疗法等8磨牙症的临床表现 症状:1)磨牙 2)紧咬牙 3)口腔相关组织损伤:牙体、牙周 4)其他 体征:1)牙齿磨耗面超过功能范围,前牙:覆牙合 丧失;后牙:牙尖锐利 2)磨耗不均匀 3)牙本质暴露、牙髓症状 4)紧咬牙咬合面磨成杯状 5)咬肌发达 6)咬肌、颞肌与翼内肌可有触压痛 7)TMD9磨牙症的危害性。 对牙体组织的损害(牙体硬组织的大量丧失);对牙周组织的损害(牙周创伤、牙周膜间隙增宽、牙周炎);对颌面肌的影响(肌过分疲劳而功能异常、肌痛、触压痛);对TMJ的损害及与TMD

8、的关系;对患者精神的影响。10磨牙症的治疗原则。1)消除精神紧张 2)消除异常咬合刺激 3)降低咀嚼肌的肌张力 4)保护牙齿免受磨损11试述调牙合的适应证。1)为减小牙合 因素对咀嚼系统任何部分的损伤,包括引起原发性和继发性牙合 创伤的咬合因素,导致TMD和磨牙症的牙合 因素。2)产生错牙合 、由不均匀磨耗导致食物嵌塞或影响修复治疗时。3)口腔治疗(正畸、修复、口内、口外)后,为达到稳定的牙合 接触关系。4)美观需要。12调牙合 的目的是什么?1)髁突位于稳定的位置,关节盘-髁突位置正常;2)存在稳定的RCP,存在一致或协调的RCP与ICP接触关系;3)使ICP有最大的正中止接触,牙合 力趋于

9、轴向;4)使引导接触点(或接触面)能够保证下颌在闭口、前伸和侧向运动自由无偏斜,无早接触和牙合 干扰的存在;5)有可接受的牙合 平面和牙合 曲线;6)有可接受的牙合 垂直高度和息止牙合 间隙。13调牙合 的注意事项(肯定要知道)1)明确肌功能状况 2)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 3)在确定调牙合 的治疗结果有困难时,可以取研究模型,在牙合 架上进行分析 4)调牙合 一定要有明确的指征 6)注意调牙合 应少量多次进行。14咬合板的作用是什么?(理解)1)将原来存在于肌的习惯记忆型抹掉,重新建立新的记忆型。2)暂时提供使TMJ更稳定的矫形位置。3)减少异常的肌活动。4)用于保护牙齿和牙周组织免受异常牙合

10、力的损害。5)可以减少紧咬牙和夜磨牙等副功能活动。7)前牙松弛咬合板有一定的矫治深覆牙合的作用。6)建立适当的垂直距离和适度的切导关系。15七种咬合板各自的适应症、特点、不同点:(一)稳定咬合板适应症:肌功能亢进、肌痉挛以及颌位关系的调整;也可用于减少与压力有关的副功能活动;局限性肌痛或者关节痛;继发于外伤后的盘后组织炎症。特点:覆盖全牙弓,第二磨牙区升高2mm,咬合板牙合 面光滑、平坦。具有良好咬合接触,有明确的尖牙引导区,可做在上颌,也可做在下颌。治疗期限一般不超过6个月。(二)松弛咬合板(也称前牙平面咬合板或者小平面导板)适应症:牙合与颌位关系的不稳定、由牙合 状态的突然改变所造成的肌功

11、能紊乱,也可用于副功能活动的控制。特点:只有前牙接触,后牙不接触。戴用时间一般不超过三个月。(三)再定位咬合板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盘突关系紊乱,也可用于慢性或间断性关节弹响患者的治疗,对盘后组织的炎症也有一定的疗效。特点:一般戴用4-6个月。(四) 后牙咬合板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垂直距离过低,Spee曲线过陡以及个别下颌需要大量前伸的情况。 特点:通常制作在下颌后牙区,咬合板覆盖后牙,通过舌杆相连,使上颌后牙与咬合板相接触,保持平坦而稳定的咬合接触区。 戴用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年。(五)枢轴咬合板适应症:主要用于不可复性关节盘脱位伴有张口受限或闭口绞锁症状的患者,也适用于对骨关节炎的对症治疗。特点:只有第二磨牙区有牙合 接触,借助颏兜牵引产生枢轴效应。使用期限一般不超过1周。(六)软弹性咬合板适应症:用于口腔组织的防护;紧咬牙、夜磨牙;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