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_第1页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_第2页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_第3页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_第4页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 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然而, 根据调查,大部分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 文化常识严重不足,而在弘扬传统美德方面也不尽人意,对一些基 本的社会公德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特别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极 端个人主义思潮有所滋长,集体主义观念削弱,个人至上,指责别 人多,反省自己少,讲索取多,讲奉献少,缺乏社会公德,学生德 道德意识有待加强。如何增强创新意识,把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传 统道德内容赋予新的历史内涵,进行发展和再造,生产出更新、更 高层次的精神产品,从而使传统美德现实化、时代化是我们需要研 究的问题 2、在举国上下普及公民道德纲要,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 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建设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和胡锦涛总书记针对全民道德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八荣八耻” 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强调了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思想。 因此,加强和完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研究和教育评价机制,就显 得十分重要。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时期,积累了许许多多的优良 传统美德。这些优良传统美德不断发展,又注入了新的内容,是中 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学生如何将这些美好的传统继承和发扬下去, 使之代代传承和弘扬是摆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重要议题。 3、多年来,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中,在传统美德承接的 实践探索中,全国各地更是蓬勃发展,许多省市众多实验区点开展 中小学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各具特色。但是,纵观该课题在国 内外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还存在如下缺陷:一是实践研究还不够深入, 策略方法还不够健全,缺少可操作性;二是一些课堂教学活动,内 容针对性不够,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强,未能有效发挥传统美德培育 的应有作用;三是就区域文化的发掘、整理,有针对性的落实课程 开发运用实施还不够。 4、实验课题研究的特殊作用决定了此项课题的研究和实验将 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起到前瞻和导引的作用。新课程的理念要求 学生既要学会做人,又要学会做事,换言之,就是不但要学到知识, 而且要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发展。这里起到指导性作用的是 人的思想品德的发展,这进一步说明挖掘中华传统美德的历史内涵 并赋予其时代精神的教育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基于以上思考,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新课程改革,提高我校区学 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完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评价体系,结 合我校区教育实际情况,在充分论证的前提下,全校进行中华民 族传统美德教育的时间与探索的实验研究。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内容、重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一) 、研究的目标 发觉、发掘、构建中华传统美德德目体系,编写中华传统美德 教育校本教材;初步探索出一套全校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为切 入口的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方法和措施;探索 传统美德教育与其它学校德育内容的关系,总结出学校德育的一些 成功案例;提高学校德育整体水平,推进学校德育内容系统化、特 色化、科学化建设,让受教育对象了解、掌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知 识,增强区别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判断能力,增强积极的道德情感, 让传美植根于学生心中。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目标体系构建研究。 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课程化研究,即加强校本课程建设:1- 2 年级开设三字经;34 年级开设弟子规;56 年级级开设 中国楹联课程。 3、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研究,即加强校 园文化建设:包括:厅廊文化、走廊文化、班级文化、园景景文化建设。 4、学校、家庭、社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三位一体互动模式研究, 即开展“亲子阅读,书香一小”,家校互评,家校携手共撑教育大 伞活动。 5、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管理与评价研究。 (三)、本课题的重要观点: 1、中华传统美德概念和内涵的界定 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指中国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 可以继承,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她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 形态,其内涵包罗极为广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着十分丰富的内 涵,通过筛选、概括、凝练、重释,我们可将教育内容概括为十八 项:孝敬父母、尊师重道、团结友爱、立志勤学、自强不息、谦虚 礼貌、诚实守信、严己宽人、人贵有耻、见义勇为、整洁健身、求 索创新、勤劳节俭,见利思义、敬业尽责、清正廉洁、爱国爱民、 天下为公。而且每项内容都可以现行德育内容对接,渗透现代意识。 如孝敬父母的人伦教育,尊师重道的重教意识,求索攻坚的创造精 神,天下为公的全球意识等。 2、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全过 程的要求和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形成规律,本课题的研究假定:在新 的历史条件下,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中学生德育工作极为 重要的任务,进行“忠”、“孝”、“礼”、“义”、“信”系列 教育活动,并将民族精神与现代精神相结合,赋予传统美德以时代 内涵,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华美德知识并付诸于行为实践,内化为 品德素养,同时提高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 (四)、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研究既有理论意义,更是一种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 如何在小学阶段,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和思想素质,该课题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为学校德育工作 注入生机与活力,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德育的改革与发展,而且还 可弥补当前传统美德教育研究中的空白。 三、本课题的研究原则、方法和实施步骤 (一)、课题研究原则 (1)与时俱进的原则。 (2)整体优化的原则。 (3)主体互动的原则。 (4)针对性原则。 (5)知行统一原则 (6)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相统一的原则。 (二)、课题研究采用的方法: 本课题实验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助运用文献研究法、行为观 察法、学科渗透法、行为训练法、情感陶冶法、实践检验法、考核 评价法等多种科研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强调教育过程, 注重实效。本课题运用行动研究法,实验校领导和教师首先要针对 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制定实验行动方案,按方案预设 实实在在地付诸实验行动,在行动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修订方案, 再付诸新的行动,深入地实验研究。 2、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通过搜集和分 析综合文献资料而进行的研究。本课题不但通过查阅、参考大量同 类课题研究成果资料设计了详实可行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探 寻出传美教育的新思路;,建构本课题的理论框架,而且依靠文献 资料研究建构本课题的理论框架,确立了本校区传统美德教育内容 体系,编写了整套活页教材中华美德教育报,并力求对研 究现状有所突破。 3、观察法。观察不光用感官去感觉体察,还包括用头脑去感觉 思考。本课题实验过程中,引导师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发现 人与他人、人与群体、人与社会互动中的道德表现,分析判断其是 否符合传统美德规范,怎样做才符合传统美德规范。加强道德体验, 提高道德审美能力。 4、学科渗透法。在不同的学科教材中,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 “传美”教育内容。因此,备课时,认真挖掘学科教材的传美教育 因素,并与德目挂钩,列出对应表,相机渗透。渗透的形式有:直 接渗透、间接渗透、相机渗透三种形式。 5、行为训练法。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仅靠动机教育和行为方式 的指导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不断训练,形成一定的道德行为习惯。 我们按 18 个德目要求列出具体细则,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训练,以 达到规范化要求。 6、情感陶冶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意营造“传美”教育的校 园文化氛围,做到教育时时不忘,处处着眼,事事体现,树立良好 的班风、校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愉悦的氛围,使学生从中受到 熏陶感染。要高度重视注意发挥教师示范作用,以教师良好的言谈 仪表、高尚的人格、无私的敬业精神去感染陶冶学生。 7、实践检验法。在“传美”教育中,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学习、 劳动、活动中,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经受锻炼。通过 实践来提高道德认识,升华道德情感,树立道德信念,养成良好的 道德行为习惯。 8、考核评价法。制定传统美德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及学生素质 个性发展评价表,通过自我评价,集体评价,家庭评价,教师评 价,社区评价,使学生清楚自己在各层次的表现和影响,使“传美” 教育在学生思想上真正达到内化,根治与学生的心中。 (三)实施步骤 实验准备阶段(2011.32011.8) 1、学校针对实验要求成立课题组,校长亲自担任课题组组长,科 研、德育、少先队、教师承担具体的实验任务,共同组成课题实验 领导小组。 2、总结“十一五”传统美德教育经验,结合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研究内容进行调研,制定“十二五”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实 践与探索规划与方案。 3、举办实验区点的领导与实验人员培训班,校长亲自参与课题 指导,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实验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实验 能力,学校为研究此课题创造条件,形成传美教育实践的氛围。 实验研究阶段(2011.9 2014.9) 1、学校举行开题会,邀请学生家长参加,就课题的意义、目的、 内容、途径方法等方面进行沟通;建立“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家庭与 学校合作组织”;正式启动课题实验。 2、以班级为基本单位,在校课题组的指导下开展实验工作。按 “课题实验的工作要点”拟定“班级传统美德教育具体工作计划”, 开展各项传统美德教育活动;采取召集家长会、邀请家长参加主题 活动、家访、书面通信、电话联系等方式进行家校互动,做到由课 内延伸到课外,课内外相结合。学期末写出试验阶段性总结,上报 校课题组。 3、学校课题组组织校本课题培训,使全体教师了解课题实验的 意义目的内容和操作方法,组织师生积极参与实验;随时检查指导, 调控实验情况,组织实验班经验交流研讨会,研究解决各种具体问 题;学期末写出实验总结,评选表奖“传统美德教育先进集体”和 “传统美德之星”。 4、学校开展实践与研究活动,活动期间,采取多种形式,板报、 班会成果展示等活动形式,进行交流,及时总结,推广先进,奖励 表彰等形式。 5、抓住传统节日时机,进行传美教育,结合节日特点,选准项 目,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如:元旦、春节、三八节、清明节、重 阳节、十一等。 6、开展各种形式教育活动:如传美手抄报展评,三字经、 弟子规背诵竞赛,精品楹联评选、传美故事演讲比赛等活动。 每次活动围绕学校确定的工作内容,先以班级进行实践活动。 7、开展“学科渗透”交流研讨活动,开设公开课、示范课。 8、收集、整理形成性的资料,建立实验档案。 总结阶段(2014.92014.12) 1、系统整理各种阶段性总结、实验研究报告、论文集获奖成果 等实验资料,形成实验报告及专著,收集整理完毕。 2、请专家对实验成果进行鉴定并结题。 3、推广实验成果,扩大实验面积 四、本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1理论研究方面 从本地实际出发构建起了中华美德教育德目体系,逐个德目挖 掘传统道德经典,进行德目要义讲解,导读名言经典,选编德目故 事,提出教育活动建议。采用活页办报的形式,并形成汇变。编写 了一套小学生美德教育的教材。 2实践研究方面 (1)形成课题理论与实践研究报告; (2)编辑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 (3)形成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总报告。 (4)做好我校开展中国楹联项目的总结与交流。 总之,在研究结果上,本课题既要书面有形的科研成果,更要无 形的教育效果及社会效益。本课题关系到人的道德素质提高,关系 到青少年如何做人处事(学会做现代合格的中国人),关系到一个 区域传统美德风尚形成的大问题。严格讲本实验不准许失败,也不 准许用一代人道德的缺失去证伪。因此,本课题十分强调社会实效, 强调区域传统美德教育总体质量的提高。 五、课题完成的基本条件: 1、作为一所现代化高品位学校,我校的育人目标是“做高素养 的现代中国人”,而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恰是我校育人目 标的具体体现。过去,我校以“忠、孝、礼、义、信”为德育工作 的切入点;该课题的研究与探索,会引导和促进学校教育优质高效 发展。 2、课题主持人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及综合研究素质,具有 丰富的实践经验,完全有能力主持并完成本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