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测试答案_第1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测试答案_第2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测试答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测试答案 一、给下列加点词注音,并注意其字形。 1、确凿( zo ) 2、菜畦( q ) 3、攒( cun )成 4、拗(o ) 5、桑葚(shn ) 6、蟋蟀( x ) ( shui ) 7、臃( yng )肿 8、脑髓( su ) 9、书塾( sh ) 10、博( b )学 11、蝉蜕(chn tu) 12、缠络( lu ) 13、竹筛(shi ) 14、觅( m)食 15、渊(yun )博 16、人声鼎(dng )沸 17、人迹罕( hn )至 18、锡箔( x b) 19、肿(zhng )胀 20、叮嘱(zh ) 21、骊( l )歌 22、廊檐( yn ) 23、徘徊( pi hui ) 24、抽屉( chu t ) 25、花圃( p ) 26、玉簪( zn )花 27、丑陋( lu ) 28、讪(shn )笑 29、嫉(j)妒 30、来势汹汹(xingxing ) 31、沼(zho)泽 32、铰( jio )链 33、迸(bng )出 34、绅(shn )士 35、冰雹( bo ) 36、木屐( j ) 37、飕飕(su ) 38、瞬( shn)息 39、伫( zh)立 40、荒草萋萋(q ) 41、环谒( y ) 42、泯( mn )然 43、皂荚(ji ) 44、长吟( yn ) 45、斑蝥( mo ) 43、珊瑚( shn) ( h ) 44、油蛉(yu ng ) 45、收敛(shu lin) 46、秕(b )谷 45、宿( s)儒 46、倜傥(t tng ) 47、盔(ku )甲 48、掸(dn )子 二、解释词语 1、确凿:确实。 2、高枕而卧:垫高枕头无忧无虑地睡觉。也形容平安无事,无可忧虑。 3、倜傥:洒脱;不拘束 4、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5、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 6、鉴赏: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 7、宿儒:书念得很多的老学者。 8、骊歌:告别的歌。 9、叮嘱:再三嘱咐。 10、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11、讪笑:笑;讥讽。 12、嫉妒: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13、来势汹汹:形容人的动作或表情到来的气势很猛烈。 14、荒草萋萋:形容杂草丛生的样子。 三、文学常识 1、安徒生是 丹麦 (填国名)著名的童话作家,我们已学过他的童话有 卖火柴的小女孩 和 皇帝的新装 。 2、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 普希金 , 俄国 (填国名)诗人。著作有 自由颂 、 致大海 、 致恰达耶夫等,他的创作对该国的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史称“ 俄 国文学之父 ” ,高尔基称他是“ 俄国诗歌的太阳 ” 。 未选择的路选自 中外哲理诗精选 ,作者是 美 国诗人 弗罗斯特 ,他曾走过许多地 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又因他处于传统和现代派诗歌交替时期,常被称为“ 交替性的诗人 ” 。 3、 伤仲永的作者是 宋 时的 王安石 ,他字 介甫 ,号 半山 ,世称 临川先生 ,是杰出的 政治家 家, 文学 家,是“唐宋八大家” 之一。写出其他七个人的名字: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曾巩 。 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描写童年的 回忆性散文 (文体) 。选自 朝花夕拾作者是 鲁迅 ,原名 周树人 。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著名的 文学家 、思想家 、 革命家。著有 短篇小说集彷徨和 呐喊 ,散文诗集 野草 。我们学过 风筝 课文出自该散 文诗集。 5、 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 城南旧事 ,作者是 林海音 , 台湾 作家。这篇课文的题 目有两层意思:一是 爸爸喜欢的夹竹桃凋谢 ;二是 生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 。 四、文言积累: (一)解释文中的文言词汇: 金溪民(百姓)方仲永,世隶(属于 )耕。仲永生五年,未尝( 不曾 )识书具(书写工具),忽啼求 之。父异(对感到诧异)焉,借旁近(附近,这里指邻居)与(给 )之( 代词,代仲永 ),即书(书 写,写)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 诗以养(奉养,赡(shn)养)父母、收(聚、团结 )族为意,传一( 全 ) 乡秀才观(观看)之。自是指物作 诗立就(立刻完成 ),其文理( 文采和道理 )皆有可观( 欣赏 )者。 邑人奇(对感到惊奇(奇怪 )之,稍稍( 渐渐 )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 )其父,或(有的人 )以( 用 )钱币乞( 求取 )之。父利( 认为有利可图 )其然( 这样 )也,日( 每天 )扳( 通“攀”,牵,引)仲永环谒 (四处拜访 )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 代词,代这件事)也久。明道中,从( 跟随 )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 作诗,不能称(相当,相称 )前 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 “泯然( 消失的样子 )众人(平常人,普通人 )矣。 ” 王子曰: 仲永之通悟( 通达聪慧 ),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 胜过,超过 )于材人远矣。卒( 最终,最后 )之 为众人, 则其受于人(指后天所受的教育 )者不至( 达到 )也。彼其( 他)受之天 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 本来 )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 已( 停止 )耶? (二)重点翻译句子: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有人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 3、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4、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但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还没有达到要求。 5、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那么,现在那些本来就不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成为普通人 就为止了吗? 学习重点: (1)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答:说明了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的关系 ,强调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答: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 ,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 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 ,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 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 于人者不至“,既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3)你对题目是怎样理解的? 答:“伤“是“哀伤“感伤“之意.仲永,即方仲永,本文的一个“神童“. 文章以“伤仲永“为题,写的是可伤 之事,说的是可“伤“ 之道理.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本文借事说 理,以方仲永为实例,说明一个人有天分是很幸运的,但是唯有后天的教育与学习,才能让人精益求精, 更上一层楼,才能够真正成才. 如果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最终也会成为平常人。 (4)你怎样理解文中的“泯然众人矣“? 答:“泯然众人矣“ 一句点明结局,痛惜之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