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分析_第1页
《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分析_第2页
《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分析_第3页
《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分析_第4页
《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分析 摘要: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既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奸邪诡诈、善 于玩弄权术的奸诈之徒。本文正是从曹操的“奸”与“雄”两个方面入手,分析其艺术形 象。 关键词:三国演义;曹操;政治家、军事家;奸雄、英雄。 一提起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人们首先想到他是一个大奸臣,狡诈、多疑、 假仁假义、十分奸险;但他的宽宏世无其俦,他的诚挚更能令人叹息弥襟。他 在分裂混乱的三国时期,对统一我国北方,起过相当大的作用。因此,下面本 人就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奸”与“雄”的形象进行进行分析研究,以抛砖 引玉、求教于名家指点。 一、曹操之“奸”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奸”主要体现在狡诈、多疑、假仁假义上。 (一)狡诈 曹操是一个阴险狡诈的人,作品开始就写他用权术。曹操年少时比较贪玩 ,“游荡无度”,他的叔父经常向他父亲反映,曹操很头疼。一天,操在路上 偶遇叔父,立刻做出面目扭曲的样子,叔父向他父亲汇报,于是曹嵩找到儿子 询问病情,不料操安然无恙,答道:“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 耳。”1曹嵩就此起了疑心,再也不相信弟弟的小报告了,曹操从此之后就更 加的放肆了。第十七回,曹操攻打袁术时,军粮短缺,操命管粮官王垕:“可 将小斛散之,权且救一时之急。”2士兵皆言丞相欺众。操欲借垕人头示众。 垕大惊曰:“某实无罪!”3操曰:“吾亦知汝无罪,但不杀汝,军必变矣。 汝死后,汝妻子吾自养之,汝勿虑也。”4垕再欲言时,操早已呼刀斧手杀之 ,悬头高竿,出榜晓示曰:“王垕故行小斛,盗窃官粮,谨按军法。”5于是 众怨始解。为了平息士兵对自己的怨恨,稳定军心,曹操竟然去杀死一个没有 任何过失的人,他的奸诈狠毒教人心寒。 曹操此人性格复杂多变,这在表情、脾性的多变上得到体现。当俘虏张辽 后,张辽不但不肯投降,还破口大骂,曹操被惹火了,亲自拔剑想杀张辽,被 刘备与关羽劝阻后,他立刻掷剑大笑:“我亦知文忠义,故戏之耳。” 6并 亲自释其缚,解衣衣之,延之上坐。感情如闪电似的转瞬即变,令人瞠目结舌 而脊背发凉。“杨修之死”更显曹操的奸诈无常。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 操之忌:擅花园门,操虽称美,心甚忌之。又一日,修擅分酥吃,操虽喜笑, 而心恶之。曹操佯称常梦中杀人,某日果杀一帐前士卫。临塟前修指而叹曰: “丞相非在梦里,君乃在梦中耳!”7操闻而愈恶之。经过几件事,到了这个 时候,曹操对杨修的厌恶仍不露形于色,杨修一错再错,致使曹操已经起了要 杀死杨修的心,但曹操仍然隐藏得很好,竟然连杨修这么聪明的人也全然没有 察觉,最后终于被曹操借惑乱军心的罪名将杨修杀死。可见曹操的奸诈已经达 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二)多疑 曹操他的好猜忌表现在他常滥杀无辜,错杀好人。他身边的人常遭无妄之 灾,也全因他的多疑。在第四回,曹操暗杀董卓没有成功,遭董卓通缉,投奔 吕伯奢庄上,吕盛情接待,欲杀猪相款。曹操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操曰:“ 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8但闻人语曰:“傅而杀之,何如 ?”9曹操顿时杀了八口人。后来发现杀错了,索性昧着良心将吕伯奢也杀了 ,曰:“宁叫我负天下,休教天下人负我。”10第二十回,许田打围后,汉 献帝感觉到曹操非常狂妄,想除去曹操,于是密诏董国舅入宫,颁“衣带诏” ,董国舅刚过宫门,恰巧遇见了曹操。曹操便多加盘问,当知道汉献帝把锦袍 玉带送给董国舅,马上就要董将衣带解下,曹操亲自把锦袍玉带拿起,对着太 阳光细细地详看。他的多疑猜忌全都暴露出来了,好在汉献帝对他早有防备, 衣带诏才能够有惊无险地带出宫门。当猜测到某人有颠覆政权的行为哪怕仅仅 是一丝意念,曹操杀人总是连眼都不眨一下,不曾有过片刻的犹豫,严格按照 “罚不逾时”的古令,在第一时间先下手为强。此外,为了自家性命的安全, 他常常也会或事急从权,或巧生变诈,杀人于无形之中。 (三)假仁义 曹操的假仁假义,在书中,要数“挟天子而令诸侯”。曹操在奉迎献帝迁 都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之后,个人野心和权势欲望不断膨胀,最终完全 把持了朝堂,控制了汉末中央政权。所有的朝廷大事,从军事征伐到人事任免 ,从内政事务到外交联系,曹操根本不听献帝和朝臣的意见,都是个人说了算 。献帝在曹操的眼里,不过是一个傀儡、一个“儿皇帝”;朝臣在曹操的眼里 ,不过是一个装饰“门面”的可供自己利用的工具。 其次,“割发权代首”这一事例最为典型。宛城征张绣时,曹操惊马践坏 了大块麦田。他“随呼行军主簿,拟议自己践麦之罪”,“即掣所佩之剑欲自 刎”。最后还是郭嘉以春秋之义劝阻,免死“割发权代首”,并“以发传 示三军”。曹操明知道自己不能自杀的,他这样做无非是想树立率先守法,严 于律己的形象罢了,在以权术收买人心,。另外,曹操是惯于由大怒转为大笑 ,大笑转为大哭的。他在赤壁之战后,从华容道逃归,在南郡安歇时,对着众 谋士,突然大哭起来。谋士们问他为什么哭,曹操说:“吾哭郭奉孝耳!若奉 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从一方面看,这是曹操的爱才惜才;另一方面 看,这又是曹操使的诈术,因为他的大哭的结果,“使众谋士黯然自惭”,这 才是他哭的真正目的。此外,在叔父面前诈中风,哭泣袁绍,礼葬关羽首级, 与许攸论粮等也是曹操假仁义的特点的展现。 二、曹操之“雄” 在三国演义中,他有“奸”的一面,但更有“雄”的一面,他的宽宏 世无其俦,他的诚挚更能令人叹息弥襟。他在分裂混乱的三国时期,对统一我 国北方,起过相当大的作用。用聂绀弩先生的话说,“曹操是实干家”、“大 军事家”、“杰出的诗人、文学家”。 (一)卓越的政治家 这里所说的“实干家”,是指曹操卓越的政治才能,曹操具有远大的目光和过 人的胆识,“挟天子以令诸侯”,11他非常重视人才,极力搜罗,加以重用 ,胸襟开阔,豁达乐观。 1、远大的抱负 曹操之谓政治家,他的目标是结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 一,念之断人肠”12的战乱场面,实现“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13的愿望,他要实现这样的伟大理想。文中第四回,董卓欺主弄 权,骄横跋扈。曹操借献刀行刺董卓,事情败露后为县令陈宫所擒。陈宫问曰 :“我闻丞相待汝不薄,何故自取其祸?”14操曰:“燕雀安知鸿鹄志哉 !汝既拿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15又说:“吾祖宗世食汉禄, 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16其远大志向溢于言表。在“求才若渴”这点 上,曹操比刘备有过之而无不及。即便曹操为人奸诈多疑,但他对奇才良将均能 真诚的以礼相待,对于人才,他尽可能揽为己用。所以他身边一直不乏能人异 士。第三十六回,曹操得知徐庶是个难得的人才,他很想得到徐庶,他打听到 徐庶是个极其孝顺的人。曹操十分高兴,立即派人连夜前去徐庶家中将他母亲 接过来,曹操盛情款待徐庶的母亲。遭到徐母拒绝后,他竟然叫人模仿徐母的 笔迹写信给徐庶,把徐庶骗到手。曹操为了求得良才,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 步。而在第四十一回,赵子龙单骑救主,曹操的爱才之心更洋溢于表。其时, 曹操在山顶观战,但见赵云所到之处,威不可挡。操曰:“真虎将也!吾当生 致之。” 17遂令飞马传报各处:“如赵云到,不许放冷箭,只要捉活的。” 18因此赵云才能够逃脱此难。在你死我亡的战场上,曹操非常欣赏赵云的神 勇无敌。为了一个对自己能构成很大威胁的敌方将领,曹操可以发出“不准杀 死赵云”的命令。从这里可以看出曹操爱才惜才的心胸是如何的博大,怎么不 教人为之动容?所有这一切无不说明,曹操是“治世之能臣”。19 2、稔熟的政治手腕 在尔虞我诈的争斗中,为获得最后胜利,曹操很明白顺应民心的重要性。他 为取得人心,能屈能伸,忍辱负重,用尽一切手段,能人所不能。小说第五回 ,曹操羽翼未丰时,欲得卫弘相助,操置酒张筵,拜请卫弘到家,告曰:“今 汉室无主,董卓专权,欺君害民,天下切齿。操欲力扶社稷,恨力不足。公乃 忠义之士,敢相求助!”20卫弘答应。操大喜,于是发矫诏,驰报各道,然 后招集义兵,竖招兵白旗一面,上书“忠义”二字。不数日间,应募之士,如 雨骈集。他以大义晓之于卫弘,打着“忠义”的旗帜招兵装大自己的力量。可 见他非常洞悉民心并且利用民心的圆滑手腕。第十六回曹操明明已经意识到刘 备是自己日后的劲敌、死对头,是自己日后争天下的极大阻碍,但他总想把刘 备留在自己的营垒中,他身边的谋士们多次建议要寻找机会杀掉刘备,程昱谏 曰:“刘备终不为人之下,不如早图之。” 21操曰:“方今正用英雄之时, 不可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 22想争取百姓的民心、士子的忠心固然是曹操 作如此决定的一个原因,而只要有一丝争取的希望便不肯下辣手,这也是其中 的一个重要原因。小说第十八回里写道:宛城之战中,曹操爱子曹昂被乱箭射 死,侄儿曹安民被砍为肉泥,心腹爱将典韦被杀死,甚至连曹操自己右臂也中 了一箭,所骑之大宛良马也连中数箭而死。如此深仇大恨,然而曹操为了大局 ,游说张绣,张绣愿降,曹操见了张绣,乐不自禁,好像以前的事情根本没有 发生过,不但封他为扬武将军,而且后来干脆结为儿女亲家。为实现自己远大 的抱负,曹操能人所不能。破袁绍后,发现了“许都及曹军中诸人”与袁绍私 通的书信。荀攸提议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而曹操则认为“当绍之强,孤 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23一语带过,并尽皆将书焚烧,不再过问。如此 胸怀,确实非一般政治家所有。 曹操的一生几乎都是在战场上度过的,他发动的大小战役不计其数,但他 每次的战争都是出师有名,打着天子的旗号,都说成是去“讨伐逆贼”,他的 政治手腕是一般人所不能比的。 (二)优秀的军事家 作为军事家,曹操更是有勇有谋。他胸怀丰富的实战经验,在众多战役中 都显示了他非凡的军事天才。 1、富有韬略 军事上,曹操对各路英雄的战略战术,人力物力均了然于胸,力求做到知 己知彼。所以他在军事决策上时时会料事如神,他拥有军事家所特有的嗅觉。 且看看小说第十二回曹操用计大破吕布于定陶。曹操率兵至定陶,连日不战, 引军退四十里下寨。正值麦熟,操即令军割麦为食。吕布闻讯引军赶来。将 近寨,见左边一望林木茂盛,恐有伏兵而回。操知布军回去,乃谓诸将曰:“ 布疑林中有伏兵耳,可多插旌旗于林中以疑之。寨西一带长堤,无水,可尽伏 精兵。明日吕布必来烧林,堤中军断其后,布可擒矣。”24第二天,吕布不 出曹操所料,果然中计战败,落荒而逃。此战,可见曹操对敌人的心理分析, 以及对作战地形的观察已面面俱到,所以他料事如神,行军布阵井井有条。第 三十回袁曹官渡之战,战争一开始,双方力量对比悬殊。袁绍有人马七十万, 粮食充足且具有地理上的有利形势;曹军只有七万,粮食将尽,地理也不利。 曹操能利用和扩大袁军决策错误军心涣散的弱点,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集 中兵力,袭击袁军屯粮之处,然后各个击破,取得最后胜利。如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仅此一战,曹操即察觉非刘备所能想的战术。曰:“但知谁 为刘备画策?”25此乃刘备初获徐庶的第一战。足见曹操那军事上敏锐的嗅 觉。 曹操无论在战略、战术方面,都能应付自如。在战斗时,曹操常能根据敌 我情况,临机决策,变化多端。在对吕布、张绣、袁绍、马超、韩遂等一系列 战争中,常用声东击西、避实就虚、埋伏、包抄、突袭、离间、劫粮、攻彼救 此、弃物诱敌等方法,谲敌致胜,转弱为强。在战略方面,曹操能集中部属智 慧,择善而从,少有失误。例如当他与吕布争夺兖州,相持不下时,陶谦病死 ,曹操采用谋士之计,平定了兖州,继而征服了徐州,然后囊收了冀州。 2、治军有道 无论曹操在战略、战术上做得怎样出色,如果其军队没有较强的战斗力还 是不行的。吕布的军队号称勇悍,袁绍的军队人数最多,经过多次较量之后, 都为曹操所败,说明曹军的战斗力是很强的。曹操军战斗力之所以强,是因为 他作战时能身先士卒,领兵一贯采取精兵、简政、重视粮食生产及运输等措施 所致。见第十二回濮阳城曹操大战吕布,曹操领众将,率兵入城。李典曰:“ 主公且在城外,容某等先入城去。”26操喝曰:“我不自往,谁肯向前!” 27遂当领兵直入。曹操能如此身先士卒,曹军士气怎么能不高?曹操起兵, 打过不少败仗,但军队始终没有溃散,皆得力于他治军严格,首先从我做起, 以身作则。第十七回,曹操行军途中,见一路麦已熟,曹操传令不得让马践踏 麦地,如有违犯,一律斩首。于是士兵皆下马步行,惟恐踏坏了麦子,可是曹 操自己所骑的马却因受惊而踏了麦田,操曰:“吾自制法,吾自犯之,何以服 众?”28于是,曹操便要拔剑自刎,经众人力劝方才罢休,割下一绺头发“ 割发带首”作为处罚,于是三军悚然,没有人不遵守军令的。且从政治、经济 等方面配合和支持,所以终能转危为安、变弱为强。反观其他军阀,如袁绍指 挥军队宽松、不严厉,法令就无法建立。吕布勇敢但没有计谋,不慎重、不稳 重,言而无信。刘表对军事不熟悉,不钻研,只知道保护自己的领地。袁术娇 奢、无礼,一点都没有善良之心。相比之下,曹操将他们各个击破,是迟早的 事。所以,曹操可以称得上古代卓越的军事家。奸而能、真而伪、宽而猛这正 是曹操“奸”与“雄”的复杂人性特征。我认为,曹操“奸”与“雄”性格的 复杂性,体现了人类社会在自身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对功利追求、对道德进步 向往的矛盾关系,同时,曹操的形象集中涵盖了千百个同类型的封建统治者的 品性,因而具有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历史真实性。 注释: 1 罗贯中三国演义湖南岳麓书社2004 年 6 月第一版第 20 页 、第 4 页 2345 罗贯中三国演义湖南岳麓书社2004 年 6 月第一版 第 87 页 6 罗贯中三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