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质量提升工作调研报告范文_第1页
某市质量提升工作调研报告范文_第2页
某市质量提升工作调研报告范文_第3页
某市质量提升工作调研报告范文_第4页
某市质量提升工作调研报告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市质量提升工作调研报告范文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这是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的质量工作纲领性文件,在我国质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党的十九大指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市质监工作者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通过品质革命不断改善供给质量,助推质量*建设进程,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对日益增长美好生活的需要。一、质量工作现阶段成效*市质量总体水平处于全省第6位,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98.4%,居全省第3位。全市共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4个,国家美丽乡村标准化示范点1个,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7个,国家旅游标准示范项目1个、国家节能标准示范区1个;*名牌产品64个、省质量强市示范城市1个,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2个,省服务业标准化示范5个,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1个、有机产品认证企业18家、有机认证产品31个,省知名品牌示范区2个;国家、省检验检测中心4个(已建成1个,在建3个);承担省级科研计划项目1项,承担*市“6+2”产业集群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项,与高等院校合作开发科技项目1项,与县级联合推进科研项目3项,正在申报国家专利2项。二、质量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产业结构不佳。一是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目前,我市天然气、煤炭、水泥、普通钢材和食品等占有较大比重,而科技含量高、技术先进的电子机械、生物医药项目较少,缺乏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活力产业项目,服务业发展更为滞后。二是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规模企业较少,缺乏重点大项目和龙头企业参与推动,难以形成集聚和辐射带动,对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支撑力度较弱。三是产业优势与资源优势结合不紧,*天然气、苎麻、富硒农产品、煤炭和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和生产要素,利用程度低,产业链条短,显著的产业优势尚未完全形成。企业科研经费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新产品。四是信息产业基础薄弱,难以提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成套设备和技术,信息化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作用未能有效体现。(二)产品质量不优。一是品质观念落后。很多企业认为高质量必须以高投入为代价,要提高质量就要投入大量金钱,因此定位企业生产的产品以符合标准、能用就行,关键要控制成本,以价格优势和降低成本为盈利的主要手段。而事实上,高质量未必需要高成本,企业完全可以通过科学、精细的管理实现低成本高质量。二是产品标准落后。产品质量抽查大多数是用国家或行业准入标准 (产品质量安全基础保障指标)作为依据进行研判,并未与国际或者国外先进标准对标,标准档次相对较低。三是革新方式落后。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实施不够,对质量问题的关注大多停留在作业层面上,认为质量改进就是小改小革、小打小闹,由基层人员去做就可以了。但品质提升只是小改小革是不充分的。提升质量既要从作业层面进行改进,更需要从战略层面予以革新,只有从上而下打破原有框架,真正创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革新才会有更好的收益。(三)品牌效益不大。一是品牌意识缺乏。多数企业对品牌没有深入研究,品牌意识不够,存在只要把产品销售出去就是最大的成功,缺乏品牌经营和品牌战略规划意识,制约了企业品牌建设和发展。二是品牌创建缺乏措施。多数企业有品牌战略规划,但具体执行起来留于形式、大打折扣,缺乏具体措施和手段。三是缺乏专业人才。品牌经营专业人才匮乏,有竞争力的产品不具有“领跑”地位,现有品牌单一,没有形成区域品牌。(四)技术支撑不足。一是科研成果不多。现有检测机构主要承担着质量技术检测保障,且主是依据设施设备对相关指标进行检定,而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诊断、提升等作用还未充分体现,在新技术、新材料等方面的科研投入还远远不够。二是技术投入不够。企业对质量技术投入不够,产品检验、标准建设、技术研发综合发力尚未形成合力,从产品数量到产品质量的品质革命道路还很长。三是检测技术不精。质量技术人员素质亟待提升,“半路出家”的检测人员总数远超专业质量技术检测人员,缺乏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专家,特别是新技术新材料新领域的快速发展对相关技术标准、检测指标、数据分析等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极具缺乏,由此制约着我市质量技术、科研成果的更新推进。三、 质量提升工作的思考与建议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突出质量发展导向,以质量提升、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等工作为重点,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通过调研,现就品质提升助推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建议。(一)加强质量引导,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把质量强市建设置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中予以谋划并强力推进。一是任务分解。把质量强市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纳入年度发展规划,并将任务分解到相关部门和县(市、区)政府,与政务目标一并进行年度考核,形成全领域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为积极构建质量效益型发展模式注入了质量要素和动力。二是政策激励。研究制定适应新形势的质量激励政策,使市场机制和激励政策两端同时发力,激发企业质量创新和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三是积极引导。深化质量提升行动和品质革命,促使企业导入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引导实现由粗放式发展到创新内涵式发展的转变,实现我市产业升级的新旧动能转换,形成创新创优、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二)加强标准引领,牵住质量提升“牛鼻子”。标准化作为科学方法和有效手段,已经渗透到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城市建设、百姓生活等各个方面,标准是质量技术基础的核心要素,是质量提升的“牛鼻子”。我市现执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标准更多属于保障型和基础型标准,难以“领跑”行业。一是充分发挥市标准化领导小组作用,围绕我市“6+2”产业,引领制定 “领跑”标准,支撑有效供给和优质供给,实现创新驱动。二是鼓励企业使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具有竞争力的内控标准并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实现“*造”质量突破。三是以推动标准化试点示范为抓手,推动“宣汉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示范”、“*经开区节能标准化试点示范”等示范试点标准经验,迅速转化为成果。(三)加强行业监管,促进行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放心度”:一是在工业产品领域,进一步夯实企业主体责任,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完善质量管理制度,把质量提升举措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并推动落实。同时要加强政府质量监管,采取网格化、数据化、动态化等多元监管模式,建立产品质量监管风险排查机制,确保全市工业产品质量始终处于可控状态。二是在农产品领域,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市、县、镇、村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强化源头监管,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三是在服务业领域,强化服务质量监管,提高生活质量的“满意度”,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物流行业标准提升”等活动,使*市旅游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四)加强品牌创建,提升产品附加值。品牌战略规划实施过程,其实是一场企业提高品牌意识、达成品牌共识的交流互动式运动。一是品牌规划。制定符合*实际的品牌发展规划,明确我市品牌发展的各阶段目标和衡量指标,制定品牌梯次培育计划,形成市级品牌、省级品牌、省级集中示范区、国家级品牌、国家级集中示范区等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梯次搭配局面。二是品牌示范。针对我市品牌建设方向一致性差,品牌传播推广力度不大,以至于品牌资产难以积累的现状,将品牌创建重点放在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品牌认知度、培育品牌忠诚度等方面,打造区域标杆,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使企业知名度和区域品高端化,促使一批“*造”能迅速崛起,引领行业发展,成为地方经济建设主力军。(五)加强创新驱动,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创新与质量是一对孪生兄弟,只有创新而没有质量,不会产生价值;只有质量而不搞创新,不会形成竞争力。一是大力开展技术创新。要以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为契机,推行卓越绩效管理、供应链管理和大数据应用,创新推行精益生产方式,让企业成为技术需求选择、技术项目确定技术创新投入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主体,从而加快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进程。二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打造高校、研发机构、中介机构以及部门、金融机构等有机结合的创新链,形成强大的创新增长动力。三是开展质量技术攻关。加快推进我市国家天然气检测中心、省玄武岩纤维检测中心、省富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集品牌价值评价、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特种设备安全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质量发展服务平台。鼓励大中型企业建立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或技术中心,推广采用先进加工方法、在线检测、智能生产等先进技术,助推*产品向国内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迈进。(六)加强制度改革,营造良好质量提升环境。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要求,在市场监督领域推进管理方式改革和创新。一是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监管方式,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和跨部门、跨地区综合协同监管。二是要完善重点消费品、电商产品、电线电缆、水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