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反思_第1页
三年级上册科学反思_第2页
三年级上册科学反思_第3页
三年级上册科学反思_第4页
三年级上册科学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看到了什么教学反思 我看到了什么是三年级科学的第一课,这一节课为了给以后 的学习奠定基础,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简单的介绍了任务和注 意事项后,我把课堂安在了校园里。 一听说要到校园里上课,学生们都非常的兴奋,带着我早已经给 他们准备好的资料,他们飞一般的跑出教室。对于三年级的孩子而 言,自制力还比较差,这种开放性的课堂最容易让他们忘了学习的 任务而去玩,所以这堂课我给学生准备了一张记录纸,让学生分小 组自由记录在校园看到的事物。 这堂课的不足之处,对于学生的组织不够到位,时间没有把握好 ,导致观察的时间过长,但是学生记录的观察内容却很少,有一部 分学生在校园里并没有认真仔细的观察,而是去玩了。还有选定的 小组长还没有真正履行其自己的责任,学生的小组意识不是很强。 通过这节课我不但了解了班里学生的自觉情况,也获得了很多教 训,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课外教学过程中,还是应该在课 前就强调好纪律,布置好任务,控制好时间。 校园的树木课后反思 从教学目标来看,本课要求学生能用语言和书面的形式表达自 己对一棵树进行描述,并比较所有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教材的 活动安排上看,不难看出这节课的活动是不多,但是每一块教学的 难度是很大的,而且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其中一个活动,比 如拓印树皮,测量树木的高度等,虽然我已经在之前给学生介绍过 如何估算树木的高度,但是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是比较困难, 另外写观察一棵树木的日记,它的难度也偏大,学生还不会写作文 呢,所以,我把这一部分删掉了,以后可以留给语文老师作为作文 素材。 为了明确任务,我给每组学生发了一张观察记录表,把需要学 生观察的内容都分条列在了记录表上,所有的五个小组在经过观 察后都详细的填写了观察记录表,并拓印了树皮,从活动的结果上 来看,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但是还是出现了跟上次同样的问题: 时间和纪律问题,有一个小组的组长还没有观察完树木竟然领着学 生去学校的绿化带玩去了。还有一个小组,没有听明白我的意思, 记录表填完了,但是记录的内容却不是同一棵树的。看样子我是高 估了三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后在布置任务的时候一定要细之又 细,简之又简。 大树和小草课后反思 接触了两节课的大树,这节课要接触小草了。书本准备了四种 小草,我只找到了两种小草,一种是非常常见的狗尾草,另一种是 三叶草。在课堂上我一开始就叫学生认认这两种草,如果不认识就 按照小草的特点给它们取个名字。结果每个班级都有一小部分同学 认识三叶草,狗尾草由于比较常见,大多学生都能认识。借住取名 让学生说了说这两种草的特点。学生说得非常形象,很到位地说出 了特点。 重点观察的是狗尾草的特点,学生在说狗尾草的特点的时候说 得比较好,但课堂作业本上有一个练习要求学生写出狗尾草的特点 的时候,有一小部分学生不知该怎么表达,很大一部分孩子非常聪 明地参照黑板上的板书,能够较准确地表达出特点。在教师的引导 下,学生对狗尾草和槐树的特点比较也很全面,最后引导所有大树 和小草的特点。在教师耐心的引导下,本节的目标完成得非常好, 学生能在课堂中掌握应该学习的知识。 学生记录笔记的习惯还不是很好,要教师讲了之后才开始记录 ,这难怪他们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记笔 记了,什么时候不用记笔记。所以,只有在老师的提醒下才能记笔 记。 观察水生植物教学反思 上科学课不怕做实验,就怕做实验没材料,观察水生植物 这一课我就遇到了这个问题,这一课至少要有水葫芦让学生观察, 并找出水葫芦能浮在水面上的原因,但是我却没有给学生找到水葫 芦,所有的教学资料都放在了多媒体课件上,整堂课程自我感觉效 果很差,但从图片上学生很难去发现水葫芦漂浮的秘密,我只能自 说自话来解释。还好我准备了很多精美高清的水生植物图片,学生 对它们很感兴趣,算是给这堂失败的课增添了点乐趣,以后一定要 找到实验材料在上课,否则真的是不如不上。 植物的叶 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一)教学反思 植物的叶和植物的变化这两颗课在知识内容和观察内容上有很 多的相似性,所以我把这两课合并在一起来上,第一节课让学生到 校园里捡树叶、观察校园植物的变化,第二节课则根据收集到的材 料和资料总结植物的叶和植物的变化所涉及的知识点。总体来说, 本次室外课要比前两次成功,在课前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不 但将所需的材料一一备齐,还特地找小组长谈话,鼓励他们担负起 小组长的光荣责任,所以小组长还都是比较卖力的,各组都完成了 收集树叶和观察植物变化填写记录表的任务。 植物的叶 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二)教学反思 课上我问大家数数自己带来了几片叶子,学生数的很正确。再 问,你带来的这些叶子有几种呢?开始有部分同学分不清楚。我拿 着树叶 4 片叶子问说三种的同学,为什么不说 4 种而说 3 种呢?他 们说有两片叶子的形状,叶缘是一样的。那一样的就分为一种,再 看看自己的叶子有几种?同桌帮着分分?看两个人分的一样吗?有 问题的再举手。还真出了问题。我看着有些相同的两片叶子,带来 的同学说她不是从一株植物上采的。所以不是一种叶子。我没见这 两株植物。没有表态。现在想来这个地方处理的不很好,不是从一 株植物上采的,不见得他们不是一种植物。如果他们是一种植物的 话,那也该是一种叶子。比较新鲜叶子和落叶时,学生除了看出颜 色不同外,还说叶子大小也变化了,老叶子小。该是水分蒸发的缘 故。对于植物的变化,变化明显的部分,孩子们很容易就说出,也 因此,观察中的变化这个活动比较容易。但是对于一些不明显的变 化,需要测量和记录,才能在对比中发现,而这一部分,对于三年 级的学生来说,活动的持续时间太久,完成比较困难。由于三年级 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还不能够较长时间的专注于同一件事,所 以书本 16 页的记录表对很多孩子来说形同虚设。如果能够利用好这 张表格,那对于孩子们来说,科学概念的发展会更加完善。 植物有哪些共同特点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整个单元的小结,主要内容是对整个单元的 学习进行一个梳理和整理。由于前面每一节课都上得比较踏实 ,大多数学生对植物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写出很多陆生植物和水 生植物的名称,这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而且同学们能从这些植物 中知道他们的相同和不同,并且准确地用维恩图表示出来。对植物 共同点的概括,我的学生基本能够得出:植物都生长在一定的环境 中,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等;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 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整理已有观察、分析和研究的结果,进行 概括和总结,得出植物共同特征。这节课的整理就水到渠成了,总 体难度不大. 对于植物的一生,以向日葵为例的 9 张图片,用词语概括难度 较大。像“种子” “生根” “发芽” “成长” “成熟” “结果”一类,学 生基本能答出,但是“子叶长出” “真叶展开”这一类专业名词就比 较难接受,这也属正常。通过探寻植物的共同特征,学生深入地认 识了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开始关心生命的点点滴滴。 寻访小动物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执教的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寻访小动物 一课,是动物单元中的内容。本课是观察小动物的开始课,重 在引起学生对动物的兴趣,为本单元学习动物开启探索之门。 这节课以寻访作为话题,鼓励孩子们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去寻访 、去亲近,去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知道 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 的动物。教学中,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的有机结合,基本达到预期 的教学效果。整节课我的安排如下: 一、理解小动物 二、回忆和整理以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 三、寻访动物的准备 四、到校园内寻访小动物 五、汇报寻访结果 六、教师总结 这几个步骤进行教学,特别在课外教学的时候我对不同小组的 学生采取现场指导的形式,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同时,在寻访的时 候给他们以关爱小动物的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由于是在教室外,学生不好控制,有极个别的学生纪律很 差,影响了整堂课的进程,再者学生没有手表,缺乏时间观念,每 个环节结束召集学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以后在课前应该强调好纪 律,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一定要严惩,再者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蜗牛教学反思一 蜗牛这种小动物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是非常熟悉的。所以在 课前我让孩子们准备了蜗牛。打算利用两课时的时间观察蜗牛的构 造、爬行、吃食等活动。但实际上,这些小蜗牛却给我出了一些问 题,让我临时改变教学方案,但教学效果却并不差,至今让我和孩 子们回味无穷。比如蜗牛不出头的问题: 本打算一开始就让学生观察蜗牛,结果蜗牛不出来,如果不让 他们观察,而看书那么孩子们就体验不到实事求是、认真细致的科 学态度,了解不到观察的过程与方法。我因势利导,让孩子们“想 办法” ,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的思维立即活跃起来,想出很多方 法,又经过讨论选择哪种方法可行,又一次让他们体验了不伤害小 动物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二十分钟的等待与加油,让老师、孩子们 与小蜗牛联系在一起,感觉不到时间的的漫长,充分让学生成为学 习的主人,未来的小科学家。 蜗牛教学反思二 连着两节课,孩子们还没有汇报成果就要下课、放学,看着孩 子们恋恋不舍,又充满欢乐,充满收获的脸上,我当即决定, 让孩 子们把这两节课的收获与感受以日记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下来,并 布置回家后继续观察小蜗牛,准备在下节课汇报。 新的课程标准提到科学课不要以上课时为起点,不以下课时为 结束,而要将科学穿整个活动生活中,所以我让孩子回家后继续观 察,相信他们一定会观察的,因为他们的兴趣已经被充分调动起来 ,另外还提出用日记或自己喜欢的方式写感受或收获,也体现了新 课程标准的探究目标。 蚯蚓教学反思 讲蚯蚓一课时非常不凑巧,由于天气一直很阴冷干燥,虽 然我在很多天前就布置了捉蚯蚓的作业,但是上课时班里只有一个 同学找到了一只已经死掉的蚯蚓,原定的教学计划没办法正常进行 ,我只好从网上搜集有关蚯蚓的视频和动画,通过一段对蚯蚓的赞 颂视频进入课堂的学习,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看视频找到答 案。课堂进行的过程中,我通过设计一些有吸引力的问题去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比如 “蚯蚓有眼睛吗?” “它有骨头吗?” “为什 么下过雨后会出现那么多蚯蚓?” “蚯蚓断了以后还能活吗?” ,学 生对这些问题既好奇又急迫的想知道答案,我及时引导学生:“关 于蚯蚓你还想知道什么?准备用什么方法研究?运用哪些工具?” 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动脑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蚯蚓的研究中来, 使学生既了解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又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和发 现周围事物奥秘的兴趣。 我一直跟学生说,科学离不开亲身的观察和实验,这堂课虽 然完成了最终的知识目标,但是没有亲身让学生去观察、去研究蚯 蚓,对这堂课来说,是一个永远的遗憾。 蚂蚁教学反思 蚂蚁是科教版科学三上动物单元中的一个教学内容。 喜受小动物之情可以说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当他们发现许多可爱 的小动物,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兴致勃勃地观察起来。这节课的意 图在于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蚂蚁的身体特点。此外,引导和鼓励 学生在课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 能力。 课前,我让学生去抓蚂蚁,上课时带来,可是在课堂上几乎没 有学生带来,因此这节课的内容我临时更改了一下。我通过多媒体 的手段,让学生先观察小蚂蚁的图片,说说你观察到的蚂蚁是什么 样子的,然后将蚂蚁画下来。然后共同回忆蝗虫的身体特征,并同 时出示蝗虫与蚂蚁的图片,小组间讨论一下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讨论的很热烈,可总有这么几个孩子像在捣乱似的。我一开 始也没多大注意,后来我就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而且我也尽量的在 引导学生说出蝗虫和蚂蚁的一些共同点和不同点,可是学生对此好 象很茫然。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因此要想学生在观看图片的 情况下要想学生说出怎样的想法来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总结我上 蚯蚓和蚂蚁这两节课 经验,以后如果还有亲身观察的这样的课程, 一定要由老师亲自督导学生才可以。 金鱼教学反思 金鱼这一课教材在一课时中安排的内容比较的多!从鱼生活的 环境到观察鱼的身体及运动,再到观察鱼的吃食、排泄,然后观察 鱼的呼吸,最后比较蚂蚁和鱼的相同和不同,以指导饲养小金鱼结 束。 在上课时,先让学生观察课本的图案,让学生说说途中有那些 水生动物,通过学生的回答最后插入原来水里的动物和陆地上的动 物一样丰富,种类繁多,接下来进入本课的重点环节观察金鱼 ,明确观察的要求非常的重要,我给孩子们提的要求是:观察鱼的 身体是怎样的?身上长着什么?怎样运动?通过学生的观察后,进 行小组交流,交流完成对鱼的身体及主要器官的认识,然后以比较 各种金鱼小结得出:金鱼的种类很多,但他们的基本身体特征都很 相似。接下来观察金鱼吃食与排泄,学生提出了为什么金鱼一直吃 不饱最后还死了?怎么进食?鱼的粪便,从哪里排出?这些细节的 强调将有助于这个活动的高效。吃食是很快可以完成的,排泄粪便 可没有那么巧了,但可以在水中发现粪便,因而需要时常进行换水 ,此部分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可以发现金鱼死的原因 是吃撑了,注意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培养,通过事例讲解观察能力不 管在科学以有很大的作用即使在数学语文也是很大的帮助,让学生 体会观察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情感。在观察金鱼的 呼吸, 让学生体验金鱼呼吸。让学生体会金鱼是通过鱼鳃进行呼吸 。最后部分比较蚂蚁和金鱼的不同,主要是让学生总结水生动物和 陆生动物的区别,这也是三年级科学的关键,总结出动物的共同点 。 在进行本节课中,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研究金鱼 的呼吸时候,由于缺少实验材料,未能直观的体现金鱼的呼吸,而 是通过学生观察金鱼在水中的情况,存在一定的误差,以后需要加 强。 动物有哪些相同特点教学反思 动物有哪些共同特点是教材动物单元的最后一章,也是对 动物在运动、反应、食物、繁殖等方面的比较,是学生已经对四种 动物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这些动物的相互比较中,知道了它们的相 同和不同。本单元所选择的四种小动物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代表 着不同种类、不同环境下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的形态各不相同, 生活习性也各有不同,显示出每种小动物的独特个性,体现出动物 界多样性。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整理已经观察、分析和研究的结果 ,进行概括和总结,共同得出动物的共同特征。再与植物进行比较 ,形成初步的生物的概念,了解生物体的基本特征,进而培养学生 关心关注周围世界的生命世界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近一个月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习了四种不 同环境下生存的动物,先让学生对所学的四种动物在运动、反应、 食物、繁殖等方面的比较,先由小组进行讨论,再进行全班讨论再 进行汇报,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总结,说出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重在培养学生的概括和观察总结能力。通过学生的总结出的动物的 共同特点,如何验证他是动物共同具有呢?看是否具有上面的共同 特点,如果某一种动物不具备上面四种动物的某个共同特点就删去 ,这样找出动物的共同特点。接下来是让学生体会动物世界的多样 性,在这方面我放学生观察周围的和电视上看到的,即使是金鱼也 有上千上万种不同的种类,最后让学生总结生物的共同特点。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体验生物多样性,和对动物特点进行总结 ,在此基础上,总结生物的多样性,层层递进,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在教学过程中,讲解这节课时,显得比较枯燥,没有多添学生感 兴趣的案例。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反思 我们周围的材料是第三单元的起始课,引导学生观察自己 随身携带的物品、书包和教室里的物品,分辨他们使用什么材料做 成的。反思本堂课,有成功之处也有失败之处:成功之处是与以往 的课相比,这堂课我以探究为核心,更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 但是在教学中,不足之处更多点一点,一是教学中忽视了学生 对课本的学习,这使得很多问题学生无从下手,需要我提示他们才 知道看课本。另外本课中, “描述材料的特性”这部分内容是个难点 ,对于如何描述物体,三年级的学生还不太会,所以我准备放在最 后让学生说,可是很遗憾,由于时间调控的不好,最后对这个问题 没来得及展开。 以后的教学中还是要让学生回归课本,另外在讲课的过程中控 制好时间,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哪种材料硬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材料的硬度,在学生依据经 验猜测这 4 种材料硬度大小顺序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一种研究方 法检验四种材料的硬度大小,他们通常会选折、拧等方法,很少有 同学能想到用刻划的方法,这个环节中为了节省时间,我直接告诉 了学生该用什么方法,这一点是这节课的一个失败点,扼杀了学生 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不符合以学生为主的高效 课堂教学原则。另外实验结果的记录,有些孩子在理解上有点难度 ,在讲解记录时,学生出现很多疑惑,需要耐心讲解。对于金属的 特性,学生有一定的了解,让学生通过直观的现象和感觉来描述金 属更多的物理特性,认识了金属更多的特性,使学生对事物的一个 特性转移到多个特性的关注上,但是在对金属光泽的理解上,很多 学生有偏差,而我也没有找到更多的图片材料给学生解释什么是金 属光泽。最后在讲解饮料罐较为简略的说明其制作过程和注意环保 。 在本堂课中,没有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去实验,导致实验记录学 生无法亲身体验,效果下降,主要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来讲解, 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整合学生的经验。 比较韧性教学反思 比较韧性是材料单元的第三课,对于本节课,我先让学生 明白韧性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比较,韧性的概念是指物体在 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一种性质。但许多材料都不只具备一种性质 ,例如铁片除了具有韧性以外,还有很强的硬度,如果仅用书上的 实验方法:从四种材料受力后的弯曲度来比较它们韧性的大小,学 生看到铁片的弯曲度最小,就会误认为铁片的韧性很差,这就势必 把学生带入到一个误区。在讲解这段时,对于铁片韧性的大小我的 讲解比较模糊,是我对这一课没有吃透,给与学生不好的信号,也 给自己一个信号,学生在实验中有这么一个疑问:材料伸出得越长 它的韧性就越强吗?这样的实验使学生认为材料的不同地方韧性不 一样,事实上每一种材料的每一部分韧性都是一样的。对于三年级 的学生来说,要精确的测量出直尺弯曲了多少厘米,操作起来有较 大困难。特别是像铁片这样弯曲度较小的材料,它的弯曲度只有零 点零几厘米,导致实验缺乏准确性,而且学生读数要花很长的时间 ,这堂课很容易走进的一个误区就是铁片的韧性,针对概念,铁片 的韧性也是很好的,针对木块和卡纸来说,由于铁的其他特性我们 很容易认为它的韧性是不好的,这个需要耐心讲解。 它们吸水吗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试验比较多,导入新课的过程,我向学生引入了“吸 水性”的概念,但是我觉得教参上对于吸水性的概念还不如不讲, 因为学生本来明白什么是吸水性,一用专业术语解释,学生反而不 明白了。 在课前我已经给学生准备好了实验用的餐巾纸、铅笔纸、贴片 、塑料片,但是并没有保证他们的厚薄程度,主要是准备这么多材 料有难度,再一个这个实验应该整体来说还是一个比较粗糙的实验 ,物品的厚薄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不大。刚开始让学生讨论试验方法 ,受我的导入的影响,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应该把不同的物体放在水 杯里,看看哪个的水没的多,我肯定了这种方法,但是之处这种方 法的不便之处:用的水和水杯太多,另外在准备实验材料的时候不 好控制所有的材料都具有相同的体积,在我的点拨下学生们才想起 来利用手中的滴管。在观察餐巾纸的时候,大多数的小组也都能观 察到餐巾纸结构的不同,整个实验过程比较顺利。 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最后的造纸这个过程没能完成,我只能 匆匆的给学生讲了一下造纸的过程,让学生课下尝试。 整堂课的感觉还是不够紧凑,再一个由于实验材料准备上的问 题和三年级学生理解力的问题,并没有把这个实验做到最精。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反思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第三单元的第五课,第三单元主要是 研究周围材料的一些特性,而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就是其中一个重要 的特性。这堂课我首先用乌鸦喝水引入课题,引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然后让学生预测我事先准备好的材料的沉浮情况,最后再做实验 验证结果,按照这个顺序又让学生猜测并验证了身边的很多东西的 沉浮,通过实验的结果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的材料沉浮情况不一 样,最后归结到他们的材料不一样,并得出结果:像木头、塑料这 类材料的制品容易上浮,像金属这类材料的东西容易下沉。在讲完 了材料的沉浮后接着深入的探讨木材的特性,让学生说出木材的用 途并归纳木材的特性,最后号召大家节约木材。在上课之前我一直 觉得这节课太简单,学生肯定不用实验就知道谁是沉得水是浮的, 但是在猜测的时候发现,大部分的同学还是认为谁重谁就沉,谁轻 谁就浮。 整堂课上下来感觉有几点不足: 1、学生的纪律还是个问题,这可能因为学生去实验室的机会不 多,一碰到实验器材就都很兴奋。 2、学生的实验习惯没有养成,可能也是跟做实验少有关系。 3、对课本的研究不够深入,比如在讲课中经常将下沉上浮讲成 是下降上升。 4、老师讲的太多,比如讲木材的用途和特性的时候就完全可以 交给学生自己完成。 以后应该深入的研究教材教法,再一个还是要多带学生去实验 室。 砖瓦和陶器、瓷器教学反思 这一课除了学习新的只是外,也是对前几节课的一个应用和巩 固。由于材料(陶器)准备不是很容易,所以这节课我上的是演示 课。课上给大家出示了这三种材料,让我意外的是学生对陶器和瓷 器还是都能很清楚的分开。接下来对这三种材料的研究中我还是沿 用了实验的思路,先让学生猜测谁最硬,谁能吸水,然后实验让学 生看。实验的时候我点名学生让他们来实验,然后将实验结果拿给 下面的学生看,学生们兴致很高,每个人都想亲自去做做实验,这 个时候我也很遗憾没有准备充分的材料让每个学生都能亲自去体验 。 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是对本单元的一堂总结课。本堂课我主要是 让学生分组讨论学习。 首先让小组找出身边的物品时用什么材料做的,然后填写分类 表格,因为所举的一些例子之前的课都介绍过,所以整堂课进行的 还是比较顺利的, 只是对于这节课我觉得有些地方不是很好讲,比如上节课中把 陶器和瓷器是分开的,实际上瓷器和陶器的性质也是有很大的区别 的,比如在吸水性上、硬度上,但是在一些表格中又没把瓷器和陶 器统称为陶瓷,这样学生在填写他的性质的时候就无从下手了,我 只能让学生在这里把陶瓷认为是瓷器。 水教学反思 水是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旨在让学生能够熟练地用各种感 官分辨出固体、液体、气体。上课伊始,我先让学生自己来说说水 的用途,然后我在黑色的塑料袋里分别装上水、牛奶、醋、石头、 树枝,然后让学生猜里面分别是什么东西,通过这个猜的过程,让 学生认识到研究事物最基本的方法是看、闻、摸,同时通过这些方 法来总结出水的特性:无色、无味、透明、流动。整个的教学过程 还是比较顺利的,只是在讲课中发现,学生在面对研究对象进行研 究时,还是无从下手,需要我不断地提示甚至直接说出答案才行, 可能与我以前在讲课的时候不太注意总结方法有关系,以后要注意 多总结。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是水和空气单元的第二课。这一节 课是让学生在对液体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的方法从多个侧面 认识到水和食用油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前面学 习的研究和比较方法做一下巩固,另一方面也为以后学习水的其它 科学知识奠定基础。 课前我让学生分组准备了水和食用油,课上主要进行了三个比 较活动:一是利用感官直接观察对比水和食用油;二是比较它们的 液滴和“轻重” ;三是观察它们作为液体的共同特点。通过水和油的 比较,有助于液体概念的进一步建立,让学生亲历典型的科学探究 过程中的“问题猜测验证结论应用”五个环节。 用感官直接观察对比的过程中,学生似乎还是没有把“看、闻、摸 ”的研究方法运用自如,需要我提示才能很好的回答。在实验过程 中发现还有很多学生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不对;比较轻重的环节也 非常顺利,但是最后的总结共同特点比较困难,也是需要我提示。 看来学习习惯、实验习惯、思考习惯都是要养成的,在以后的教学 过程中,除了让学生亲自试验,还要让多多在试验的基础上给他们 总结知识。 谁流的更快一些 谁流的更快一些紧紧承接上一节课,让学生在观察水、食 用油、洗洁精的基础上,比较、思考、猜测三种液体流动的快慢, 然后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试验进行比较。对于比赛的原则:同一起 跑线,同一时间、同一介质、同样多的液滴,学生们大都能想到, 但是想不全,在设计课程的时候我先让小组代表起来回答他们的比 赛规则,然后帮他们总结全了然后才开始试验,有的小组试验进行 的很顺利,结果很快就出来了,但是有的小组在试验过程中出现了 一些问题,比如用玻璃杯进行赛跑的,玻璃杯不是干燥的,影响了 试验结果,还有的原来用来滴水的滴管又吸了食用油,导致食用油 里掺进了水,也大大影响了实验结果。 总体而言整个试验是成功的,但是我也应该吸取教训,学生在 实际做试验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他们的判断,老师 应该在备课时就有这样的预测,并做出相应的提示。 比较水的多少 这节课设计了三个活动:比较水的多少,比较水多多多少,认 识量筒。在第一个活动中,我先让学生观察、猜测水的多少,然后 自己设计试验来证明,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想到了很多方法来比较 水的多少,比如把水倒入同一个被子,整个过程进行的比较顺利; 但是在第二个环节比较水多了多少这个环节中,很多小组想不到好 的方法,个别的小组想到可以在杯子上划刻度,并且没有让学生带 胶水,刻度粘不到杯子上给试验造成了一定的麻烦;第三个环节认 识量筒,我给学生介绍了量筒的类型(根据最大容量不同) ,如何使 用量筒以及使用量筒的注意事项,但是虽然我一再强调要注意安全 不能把量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