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人力资源管理制度_第1页
001人力资源管理制度_第2页
001人力资源管理制度_第3页
001人力资源管理制度_第4页
001人力资源管理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岳 阳 环 宇 药 业 有 限 公 司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制 度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A0 制订部门: 人力资源部 制订日期: 2012 年 12 月 10 日 执行日期: 2013 年 1 月 1 日 分发部门 签 收 日 期 分发部门 签 收 日 期 总经办 生产部 人力资源部 安环部 财务部 质量部 技术部 物控部 销售部 拟定: 审查: 核准: 日期: 日期: 日期: 岳 阳 环 宇 药 业 有 限 公 司 人 力 资 源 (行 政)管 理 制 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 1 条、为了保证公司正常的工作和生产的需要,保证人力资工作的正常管理,特制 定本制度。 第 2 条、凡被本公司聘用,与本公司建立劳动关系的人员为本公司员工(包括职员下 同)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和全体员工的管理。 第 3 条、人力资源部负责对本公司员工的管理。 第二章 招 聘 第 4 条、各部门(各岗位)实行人员定编制度,人员编制由各部门负责人拟定,交总 经理核准,报人力资源部备案,同时也是人力资源部招工的依据。 第 5 条、除人力资源部外其它任何部门、任何人都无权对外招工(但可以介绍符合公 司要求的人员来应聘) 。 第 6 条、人力资源部负责公司人员的招聘,人力资源部招工应以学识、品德、能力、 经 验、体格适合于所任职务或工作为准。按照公开、公平、竞争的原则择优录 用。 第 7 条、凡被本厂聘用的人员须年满 18 周岁,身体健康,具有本人真实、有效的身份 证和其它相关证件,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职称证明或技术资格证。 第 8 条、曾被本厂开除者、辞退者及自动离职者均不得录用。 第 9 条、假冒(或借用)他人证件进厂者一经发现立即辞退出厂。 第 10 条、本厂聘用之员工,试用期均为一到三个月,在试用期内无法胜任工作 又不 适合其它工作或严重违犯厂纪者,公司可随时予以辞退。 第 11 条、各部门编制人数未满,或有人辞职由人力资源部招入补充。部门编制人数已 满,但因工作需要或要扩充人员,由该部门负责人申请,并经总经理批准。 由人力资源部招入补充。 第 12 条、人力资源部接到有效的招工申请单,根据所需要的条件发布招聘广告,也可 通过职介机构推荐;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登报招聘或到人才市场招聘或到网 第 3 页 共 16 页 上招聘。 第 13 条、人力资源部对应聘者负责初试,对应聘者的身份、学历、年龄、身体状况进 行审查,并考察应聘者的素质和基本知识,并填写初试意见然后由用工部门 进行复试。 第 14 条、由用工部门负责复试,用工部门审查应聘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工作 经验,并填写复试意见。 第 15 条、终试由公司相关领导对应聘人员的素质、专业知识、工作经验进行确认。填 写终试意见。并最终确定是否聘用,对录用者进行定级、定薪、定试用期。 第 16 条、经公司决定聘用应聘者后,人力资源部负责与应聘者沟通确认报到的日期等 相关事宜,并负责办理入职手续。 第 17 条、员工办理入职手续时需提供下列资料和证件: A、 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两张 B、 个人近期 1 寸免冠相片 4 张 C、 公司指定的医院(临湘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体格检查证明 D、 个人的学历证书的复印件一份 E、 特种作业员或相关的技术人员的相关证件的复印件 F、 公司需要提供的其它资料 第三章 培 训 第 18 条、人力资源部对被聘用的员工办理入厂手续后,进行厂纪厂规的教育,介绍应 注意的事项。 第 19 条、新进员工到用工部门安排其工作后,由用工部门对其进行专业操作技能、作 业要求等进行岗前培训。 第 20 条、所有在职人员在工作中都必须参加公司或部门组织的培训,并作为员工考核、 晋升、调薪的依据之一。 第 21 条、员工参加由公司出资的培训(委外培训)必须达到相应的培训要求,并签订 培训协议,否则相关培训费用由员工个人承担。 第四章 工作时间 第 22 条、公司行政人员实行每周工作六天制,每天工作 7.5 小时,生产车间员工的工 作时间另行规定。 第 23 条、下列人员可分别实行标准工时、综合计时工作时间。 (1)公司行政人员执行每周六天工作制,每天工作 7.5 小时 (2)实行计件工资的生产人员和其他生产辅助人员,执行综合计算工时制。 第 24 条、星期日和法定假日为行政人员的休息日。 第五章 工资 第 25 条、本公司人员薪资依其学识、经验、技能、潜能及其担任工作之难易、责任之 轻重等综合考核而确定。 第 26 条、工资分为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第 27 条、工资计算方法:计时工资约定工资总额当月应出勤天数当月实际出勤 天数(法定假日视为出勤时间) ,计件工资=计件单价计件数;加班费=加 班费率加班时间。 第 28 条、计件工资的计算单价另行规定 第 29 条、加班费:凡因工作需要工作时间超出本制度规定的时间方可拿加班费,但无 加班费的人员例外。加班费率另行规定。 第 30 条、请假(包括事假、病假)时间的工资扣除计算:请假工资工资总额当月 应出勤时间当月请假时间,计件人员只计算实际计件工资 第 31 条、公司定于每月 10 日前发上上月薪资(举例:3 月 10 日发放 1 月份的工资) , 如公司遇有其它情况将另行通知放发工资的时间。 第 32 条、停工待料及放假的工资发放,生产一线计件工资,人员凡停工待料 7 天内不 计发工资补助,超过 7 天的停工待料时间按 15 元/日的标准放发放生活费, 同时超过 7 天的从第一天起计算。 第 33 条、对违反厂规厂约被处以待岗的人员不发任何工资及生活费。 第六章 考 勤 第 34 条、计时员工必须按规定的时间上、下班,并且必须亲自打卡,任何人不得请人 打卡,不得代人打卡。因公外出期间必须凭出差申请单到人力资源签卡。 第 35 条、计时员工不论何时加班均须填写加班申请单,经相关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计算 加班时间。 第 36 条、上班忘记打卡又无本部门主管申请签核,视为旷工;下班忘记打卡又无本部 门主管申请签核,视为事假;加班忘记打卡又无主管申请签核,视为没有加 班。 第 37 条、凡忘记打卡但经本部门主管申请签核可以算薪,但每月不得超过两次,超过 两次的申请签卡无效(但出差除外或其它因公没有打卡的除外) 。 第 5 页 共 16 页 第 38 条、各部门员工的考勤记录只能由本部门负责人(经理级)报请人力资源部签核。 第 39 条、确因卡钟问题或天气恶劣或其它特殊情况,只能由人力资源部统一签核。 第 40 条、各类人员分别按照以下规定打卡 (1)高级管理人员(芦军平副总经理、朱福忠副总经理、李仕良副总经理)每 天可只打一次卡即每天早上班必须打卡,工作期间因公外出由值班保安进 行登记。 (2)其他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适合综合计算工时制 的员工每天打卡两次。 (具体包括:车间主任、菌种、饭堂员工) ,早上上 班卡和下午下班卡各打一次。 (3)每天打 4 次卡的员工包括公司行政部门员工、机修工、杂工、司机(因公 外出除外) 。即每天上午上下班和下午上下班均需打卡。 第 41 条、实行计件制的员工暂不打卡,由车间主任负责考勤。 第七章 请假及批假权限 第 42 条、员工确因个人原因无法上班必须请假者,应填写请假单,经本部门负责人签 核后,将请假单交到人事部后,方可不上班,否则以旷工论处。 第 43 条、员工因病不能出勤,需有医院证明方可请假,并须办理请假手续,经本部门 负责人签核后,将请假单交到人力资源部后,方可不上班,否则以旷工论处。 第 44 条、员工一次请事假原则上不得超过 15 天,全年累计请假不得超过 20 天。 第 45 条、事假、病假均为无薪假期。 第 46 条、非特殊原因一般不得事后补假。员工确因个人特殊原因没有上班也没有提前 请假者,必须补办请假手续,经本部门负责人签核后,将请假单交到人力资 源部,否则以旷工论处。 第 47 条、批假权限如下: 核准人 请假人 部门主管 (车间主任) 部门经理 总经理 (或主管副总经理) 员 工 13 天 315 天 组长(技术员、文员等) 1 天 23 天 315 天 部门主管(车间主任) 1 天 215 天 部门经理 1 天以上 第 48 条、工伤假:员工因工负伤(符合工伤之规定) ,有医院证明不能出勤时,由总 经 理(或主管副总经理)核给工伤假。 第 49 条、在公司服务一年以上的员工可获得 3 天有薪婚假(每人只限一次) ,但必须 提前申请并按请假审批权限报批,直系亲属去世可获得 3 天有薪丧假。 第八章 劳动合同 第50条、凡被公司聘用的人员必须在入职30天内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否则由此而 引起的责任由员工个人承担,同时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关系。 第51条、劳动合同是公司和员工在自愿基础上订立的,具有法律效力。员工受聘时, 必 须详细阅读其内容。一般情况下公司与员工适用于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员工入 职以后在一个月宽松期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若员工开始工作时间与约定时间 不一致的,以实际到岗日为劳动合同起始与建立劳动关系时间,劳动合同条款 上及本制度所定的甲方为公司、乙方为员工。 第 52 条、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也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或者参照劳动合同书中约定的相关条款执行。 第 53 条、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第 54 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徇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 55 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 职工本人: (1)劳动者患病或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 第 7 页 共 16 页 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 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第 56 条、合同期满的员工,公司与员工任何一方如果不愿意续签合同,应在合同到期 前 30 天通知对方;需要续签合同的,须经过部门再次考评,达到任职标准 的, 在合同到期前 15 天内双方可续签劳动合同。 第 57 条、公司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员时,可 依法定程序解除劳动合同。 第九章 员工调配 第 58 条、公司将根据工作需要和员工表现,适时调动和晋升员工的工作和职位。凡公 司员工调职和晋升机会均等,并可获相应报酬。员工晋升须有部门推荐,行 政、人力资部考核,经总经理批准后方能生效。员工调职,薪随岗变。员工 职位晋升须有 13 个月岗位见习期,见习期间工作按见习岗位工资标准的 80%核发,若该工资低于原岗位工资,则按原岗位工资核发;见习期满经考 核 合格后,由公司正式委任该职并享受该职位相应的待遇。员工晋升后,因不 胜任或有较大过失,公司可视情况对其作出降职或免职处理。 第 59 条、公司因生产和工作需要,依据职工的专业、特长、工作能力和表现,需调整 员工工作岗位及其工作报酬的,原则上应协商一致,但以下情况除外。 (1)公司因生产经营服务需要,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及工艺规程,组织机 构设置等情况发生变化需调动乙方工作岗位时,员工应予接受; (2)公司确因生产经营服务需要,可以临时安排员工从事其他岗位工作, 工作期限由双方协商确定; (3)员工因技能、身体等因素达不到生产、服务工作质量、产量等指标, 不能胜任工作的。 第 60 条、公司内部各单位之间员工的调动,由相关部门进行协商,报公司相关领导经 理批准后办理有关手续。 第 61 条、为发挥员工的专长,其专业(工种)的确定要做到学用结合,一般不能随意 变更。特殊专业(工种)须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一般工种改变为特殊工种 (电 工、焊工、锅炉工、机动车辆驾驶员、压力容器工等) 、工人聘用到管理 (技 、术)岗位的,需经公司总经理批准。 第 62 条、员工因病、伤、残经公司考核鉴定,确属不能从事原工种工作的,可予适当 变更工种,但病、伤、残员工必须服从组织安排。 第 63 条、员工必须服从公司的调配,对不服从公司调配的员工给予停工处理或解除劳 动关系。 第十章 离 职 第 64 条、试用期满之员工及职员辞职都须提前 30 天申请,方可办理离职手续并领取 工 资,不按规定的时间离职者,扣除相应时间的工资作为补偿,在试用期内的 员工,可提前一个星期辞工。 第 65 条、员工及经理级以下职员辞工由所在部门经理审批,经理级职员辞职由由总经 理审批。 第 66 条、所有辞职者在辞职申请获得部门批准之后,必须将辞工申请交到人力资源部, 作为办理离厂手续时的依据。 第 67 条、员工在公司工作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或不能胜任工作又不适合其它工 作,公司将予以辞退。各部门经理级以上人员可以辞退本不适合或不胜任本 部门工作的人员。 第 68 条、员工在公司工作期间有违犯公司管理制度行为,或严重行为不检,或玩忽职 守,或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经人力资源部或本部经理级以上人员认为必 须辞退的,将予以辞退。各部门经理级以上人员可以可以依据本公司管理制 度辞退本部门人员,人力资源部可以依据本公司管理制度辞退公司任何人员。 但须告之员工所属部门。 第69条、员工参加公司出资的培训,未按照培训的约定辞职者,须按照规定赔偿应分 摊的培训费用。 第 9 页 共 16 页 第 70 条、员工离厂时,必须交还公司财物,工作必须交接清楚,否则将按相应规定或 实物价值扣款。 第71条、员工须在公司批准或离职通知下达之日起二日内办完所有离职手续并离开公 司。逾期不办或未离公司者,从第三日起将按天收取档案管理费及食宿费。 任 何已离职的员工(包括正在办理离职手续者) ,不享受公司的各种待遇。 第 72 条、离职员工的工资领取时间为离职之次日。 第 十一 章 工 伤 第 73 条、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 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 74 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 的; (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 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第 75 条、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1)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2)醉酒导致伤亡的; (3)自残或者自杀的。 第 76 条、发生工伤事故的部门必须在事故发生 12 小时内向安全部站写出书面报告, 说 明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的责任及整改措施。 第 77 条、工伤员工确需治疗时,必须到工伤保险机构指定的医院进行治疗,否则费用 自理。 第 78 条、工伤员工需休息治疗者,必须按第 75 条所规定的医院出示证明。 第 79 条、工伤员工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机构负担。工伤员工工伤期间发给工伤津贴。 (津 贴标准参加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 第 十二 章 消 防 安 全 第 80 条、消防安全必须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 第 81 条、公司安全部门负责公司的消防工作,负责制订消防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绘 制公司消防平面图,负责组建公司义务消防队,组织公司的消防检查,确保 消防设施(消防栓、灭火器、应急照明等)良好。 第 82 条、各部门(车间)负责人是本部门(车间)的第一防火责任人,负责本部门 (车 间组)的消防工作,负责组建本部门(车间)义务消防队,确保本部门(车 间) 的消防通道畅通。 第 83 条、所有生产区域内,仓库、油库、发电房等均严禁吸烟,严禁使用火柴、蜡烛、 打火机等明火照明。 第 84 条、公司内所有电器、设备、电线非专业操作者不得动用。 第 85 条、公司内所有消防器材、设施,分别由所在部门(车间)负责人管理,非因火 警,任何人不得搬移、动用。 第 86 条、工作用剩的易燃品(如天那水)下班前应倒放原容器,不准随便盛放。易燃 品的存放量不得超过当天的用量。 第 87 条、烧焊时,烧焊工应携带本部门专业配备之灭火器到烧焊现场。 第 88 条、任何人发现火警都应立即打“119”报警,并告知相关人员。 第 十三 章 安 全 生 产 第 89 条、安全生产必须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第 90 条、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部门 (车 第 11 页 共 16 页 间)的安全生产工作。 第 91 条、各部门(车间)的负责人应定期对本部门(车间)的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的培 训,机器(设备)操作的培训,尤其是要对新进员工的培训,做到不培训不 上岗,培训不合格不上岗。 第 92 条、各岗位上的员工必须严格按照机器(设备)的操作要求和工艺的操作要求进 行操作,任何人不得违章操作。 第 93 条、各岗位上的员工必须按照本岗位上工作特点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口罩、手 套、安全帽、工作鞋等) 第 94 条、特种作业人员(电工、焊工等)要严格按照行业的作业标准(要求)进行作 业,严禁违章作业。 第 95 条、在工作中如发生工伤应及时报告公司相关人员,并根据伤势情况决定是否送 医院治疗,并由发生工伤员工所在部门的负责人在 24 小时内写出工伤报告交 到公司安全部门。 第十四章 员工个人行为规范 第 96 条、员工不得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管制刀具进入公司区域(含宿舍) 。 第 97 条、员工在工作时间外出均必须有外出放行条,且须经本部门经理级以上人员核 准,否则保安应当拒绝放行,并按旷工处理。 第 98 条、员工的亲友来公司探访必须填写探访单经人力资源部批准后(是否批准由人 力资源部视公司情况决定)方可进入公司生活区域(不得进入工作区域) , 并限时离开。 第 99 条、员工携带公司物品离开公司必须持有公司相关人员签发的放行条并接受保安 的检查,否则保安应当拒绝放行。 第 100 条、 非经公司总经理允许,任何人不得擅领外人参观或摄影。 第 101 条、 所有员工出入公司区域(含宿舍区域)必须戴厂证。经理级以上(含经理 级)职员和经常对外联络的业务员、采购员、财务部对外人员(税务会计、 出纳) 、客户服务部商检及报关员、司机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区域内可免穿工 衣,除此之外的任何人在工作时间工作区域内都必须穿工衣。穿戴劳动保护 用品(工作鞋、手套、安全帽等,留长发的女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区域必须将 头发卷起) 第 102 条、 任何人都不准穿拖鞋进入工作(生产)区域。 (拖鞋是指鞋底的后半部上面 没有附着物的鞋子) 。 第 103 条、 任何人都不准携带火种进入生产区域和仓库。 第 104 条、 除办公室的女职员外,其它部门的女员工在工作时间、工作(生产)区域 内都不准穿裙子,不准穿高跟鞋。 (高跟鞋是指鞋后跟高度超过 3 厘米的鞋 子) 第 105 条、 员工上下班均需排队打卡,未到下班时间员工不得提早走出生产区域而去 排 队打卡。 第 106 条、员工不得迟到早退或擅离职守,不得旷工。 第 107 条、员工应服从主管人员之指导,管理,遵守操作规程。 第 108 条、保密,未经批准,员工不得向外界传播或提供有关经营管理资料或文件; 对外宣传口径统一由总经理掌握,任何员工不得私自接待来访者或回答与 自己工作无关但与公司经营管理有关的问题 第 109 条、员工应爱护公司财产,保守公司经营秘密和生产技术(工艺)秘密,不得 利 用公司的经营秘密和技术(工艺)秘密为本人或其它经济组织(个人)谋 取 不正当的经济利益 第十五章 宿舍管理 第 110 条、公司集体宿舍仅供本公司员工住宿,任何人未经公司人力资源部批准,不 准 私自更换房间和床位、任何人不得私自留宿非本公司人员。 第 111 条、室内个人用品应摆放整洁,不得妨碍他(她)人行动。 第 112 条、宿舍内严禁赌博、不正当的娱乐活动和其它有损社会公德之行为。 第 113 条、宿舍里不准大声喧哗,不得放高音量的音响。 第 114 条、宿舍里严禁私拉乱接电线,严禁使用电炉或电热水器等用电器。 第 115 条、进入异性宿舍必须先敲门,经征得同意后方可进入,晚 10:00 后,严禁进 入 异性宿舍,违者罚款 50 元。集体宿舍男女混居者双方开除。 第 十六 章 奖 惩 第 13 页 共 16 页 第 116 条、员工所作所为对公司有贡献者,经部门主管确认报人力资源部审查,予以 奖 励。 第 117 条、奖励分为:嘉奖、记功、加薪、晋升。 第 118 条、员工有下列事迹之一者予以嘉奖,奖人民币 50 元。 1).为公司内外客户提供出色服务而受到多次赞扬者; 2).为公司增收节支产生巨大经济效益者; 3).工作出色、贡献卓越、品行端正,堪当员工学习楷模者; 4).节约物料或对废物利用具有成效者; 5).维护公司荣誉,有具体事迹者; 6).遵纪守规、踏实肯干、工作配合、服从性好、乐于助人,在工作中表现优秀者; 7).在评比考核中成绩优异者。 第 119 条、员工有下列事迹之一者予以记功 ,奖人民币 100 元。 1).对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建议或改进方案,经采纳实施桌有成效者; 2).维护公司利益,避免重大损失或节省成本者; 3).遇有意外事故处理得当,使公司避免重大损失; 4).有其它重大贡献,对公司有益者。 第 120 条、员工进厂超过 6 个月,在工作中表现突出,服从安排、任劳任怨、按时完 成 生产任务,善于学习、能熟练掌握生产(工艺)技术,经部门主管提出,人 力资源部考核,总经理批准可以加薪或晋升。 第 121 条、员工违反公司规定,经人力资源部或部门负责人查到后予以处罚。 第 122 条、迟到、早退或旷工按下列规定处罚: 1).上班时间起 5 分钟以上始行打卡者,以迟到计,迟到或早退 10 分钟内罚款 5 元,迟到或早退 10 到 30 分钟罚款 10 元,迟到或早退超过 30 分钟视为旷工半 天论处。 2).旷工一天以当日底薪 2 倍扣款,计件人员旷工一天按当月计件工资日两倍罚款。 3).一个月里累计旷工 3 天者,视为自动离厂,并视为放弃所有工资。 第 123 条、各部门主管有权处罚本部门违纪员工,人力资源部有权处罚任何违纪的员 工。 第 124 条、处罚分为警告、记过、开除,并视情节给予罚款。 第 125 条、违犯下列规定予以警告,并视情节给予罚款 1030 元。 1). 不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者; 2). 不服从主管指挥,擅自离开工作岗位者; 3). 未经公司批准,擅自调换床位者; 4). 上班时间睡觉、聊天、谈笑、窜岗或做其它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5). 不按工艺操作要求作业者; 6). 打卡、吃饭插队者; 7). 出入厂区不遵守规定或携带物品出入厂区拒绝保安检查或主管人员检查者; 8). 开会迟到者; 9). 浪费饭菜(粮食) 、乱倒饭菜者; 10). 随地吐痰、乱丢纸屑、乱倒垃圾者。 第 126 条、违犯下列规定视情节予以记过,并处以罚款 50100 元。 1).督导不力致使下属工作失误导致公司损失者; 2).伪造、涂改、撕毁公司任何报告、公文、公告者; 3).顶撞主管,拒不服从主管合理调派; 4).擅自留守外来人员; 5).请人、代人打卡者; 6).保安人员未经批准擅自放人进入厂区者; 7).将厂证(工衣)转借他(她)人或借他(她)人厂证者; 8).擅自变更工作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