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生命学-新时代的生命科学观_第1页
意识生命学-新时代的生命科学观_第2页
意识生命学-新时代的生命科学观_第3页
意识生命学-新时代的生命科学观_第4页
意识生命学-新时代的生命科学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意识生命学:新时代的生命科学观 【摘要】生命科学的研究是一个 既古老又时新的话题,本文则是寻求这 个问题答案的一种尝试。首先,文章概 述了东西方对意识探索的历程,直击西 方哲学主客分离的症结点,并向东方哲 学心物一元思想中汲取营养。接着,本 文讨论了意识的内涵、功能及其特征。 然后,文章针对意识如何演化的问题进 行了论述,指出意识演化的规律是“五 运六气”。最后,本文提出了“ 意识纠缠” 的概念,指出意识纠缠是意识演化的主 变量,而把握主变量的关键即找到人生 的“信念范式 ”。意识纠缠通过五运六气 的规律影响个体生命身心运行的走向, 而信念范式的建立能够让纠缠的意识有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序化,真正达到身心的健康和谐。因此, 一旦把“意识 ”作为描述生命的核心维度, 不仅能够融通东西方在此问题上的争论, 更有可能为未来的生命科学打开一个全 新的视角。 中国论文网 /1/view-13036837.htm 【关键词】意识生命学;心物一 元;意识演化;意识纠缠;信念范式; 生命轴 【中图分类号】R852.11 【文献 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 6851(2017)12-0-01 一、序言:东西方的意识探索历 程 生命是什么?这是人类永恒探讨 的话题。古今中外,历史先哲都在试图 窥探生命的奥秘。 “认识你自己 ”,希腊 德尔菲神庙上镌刻的箴言投射出希腊哲 人对生命真相的渴慕。大略与苏格拉底、 柏拉图等对心灵的探讨列为重大哲学问 题同时或更早,东方先哲也用自家独特 的方式探讨生命奥秘。著名国学大师南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怀瑾说过: 中国儒释道三家文化,讲的都是 一个生命科学的问题,真正的佛法讲的 也是生命的科学。虽说大小乘的佛法浩 如烟海,不过是讲解禅与生命认知的问 题。人类追求宇宙的来源,究竟人类的 生命来源是唯物还是唯心?今天的科学 发展到了太空,尤其是从爱因斯坦以后, 科学家讲量子力学这个问题,诸如纳米 科技、信息的发展、人文管理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都是在探索这个问 题。 1.1 西方意识求索 可以说,整部哲学史就是东西方 探索生命奥秘的历史。在西方探索生命 的过程中,哲学家们逐渐将关注点放在 了人自身最为重要、最为奇妙, “日用而 不知”的心灵 “黑箱”。从笛卡尔开始, 近代西方哲学从古代哲学的“本体论 ”, 转向了近代的“ 认识论” ,开始探讨人类 认识的本质、结构等等。 西方哲学家探讨认识论时,通常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将认识主体和别人是客体分离,中间架 设了一道鸿沟,使得主客两体没有结合 的可能。近代的笛卡儿及其学派 (Cartesian)的二元论认为,根本的实 在有二:一为思维性的(Thinking)实 体,一为具有扩延性的(Extended)实 体,即通常所谓的精神与物质之二分。 笛氏之后的理性论大师莱布尼兹 (Leibniz)及其学派也有其特殊的二元 论,他们把世界分成现实的和可能的, 他认为我们的这个世界是所有可能世界 当中最好的一个世界。至于近代最伟大 的德国哲学家康德(Kant) ,他的二元 论则说,我们所能认识的只是现象 (Phenomenal ) ,即经验及可能经验的 事物,而物自体(Thing-in-itself)或本 体(The Noumenal)不可知。另一位德 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谢林(Schelling) , 虽然要求超越思维和存在之间的对立, 但是其哲学赖以为基础的“绝对” 又陷入 了“绝对”与世界之间的矛盾而不能自拔。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毫无疑问,黑格尔式有史以来最 伟大的形而上学家,他将古典哲学的理 性主义发挥到了极致,他以“实体即主 体”为核心,将认识论与本体论统一起 来。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 绝对精神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东西, 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 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因此, 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 是绝对精神本身。尽管黑格尔营造了恢 弘壮观的形而上学体系,但是由于其理 性主义的基础的坍塌,他的哲学也为人 诟病,认为充其量只能作为精美的艺术 品工人欣赏。 以主客二元主义为基础的自然科 学的研究也遇到瓶颈。现代力学的奠基 人牛顿,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晚年的 牛顿在研究行星为什么会围绕太阳运转 时,认为除万有引力的作用外,还有一 个“切线力”,这个“切线力”只能是来自 上帝的“第一推动力 ”。这一神学主义的 解释引发了后人的不满。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现代物理学进入极微观世界后, 关于物质是什么,众说纷纭。爱因斯坦 晚年研究统一场理论(Unified Field Theory) ,希望从“相互作用是由场(或 场的量子)来传递” 的观念出发,统一 地描述和揭示基本相互作用的共同本质 和内在联系的物理理论。但是这个理论 到底是什么?爱因斯坦未能实证他的构 想,物理学目前也没有明确的研究成果。 1.2 东方意识求索 与西方对意识求索的路径相较, 由于中国先哲对意识的开发、挖掘关注 更深的本体层面,它甚至比无意识心理 还要深,因此这种甚深的心又有至简至 易的特点,其中蕴含有道或体。世人的 任务就是找到它,果如此,则一切万事 大吉。 “惟此心而与道合,此心即道也; 体此道而与心会,此道即心也。心 外别无道,道外别无物也。 ” 中国哲学 在关于人的概念图式上有超越西方身心 二分图式的特点,中国哲学不把心局限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于大脑或心脏之内,有的甚至不局限于 人身之内,而认为心弥散于主客之间, 乃至可与世界一样大。 在东方诸家之学中,佛教向以精 研心灵、擅长治心著称。西方学者普遍 将佛教看作一种具有宗教基础的心理学 或“精神科学 ”,当代中国心理学家多视 佛教为一种“ 文化心理学”。大乘佛教法 相唯识宗尤以研究认识论见长,其打破 主客、身心二元,高举“ 万法唯识、识 外无境”的洞见,为全人类了解身心实 相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二、意识即心:意识的内涵、功 能及其特征 2.1 意识的内涵 世界的本体即是意识,究竟意义 上的意识,也就是佛学中所谓的“妙明 真心”、 “如来藏心”、 “自性清净心”,也有 人将此意识理解为万有共同的、不变的 “基态”。意识在本质上是超越人类的语 言和思维逻辑的,即是佛教所说“离言 绝虑”,所谓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 “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可思议”、 “不可言说”,唯是离言自证境 界。强欲言说,可以说此意识本来清净。 意R 本净的理由,主要是因为万法缘 起,没有独立实存的自性,没有“能” (认识主体) ,也无“ 所” (认识客体) , 没有染污意识的实体,也没有被意识染 污的客体,所以说意识本来清净。印度 大乘经论中,还将本来清净的意识比喻 为日月、水、火、矿中金、摩尼宝等。 大集经卷二亦云: 一切众 生心性本净,性本净者,烦恼诸结不能 染着,犹如虚空不可玷污,心性、空性 等无有二。 2.2 意识的功能。意识有两种本 来具有的功能(力量):知性(本觉) 、 安乐慈悲。 2.21 知性。知性(本觉)是一种 无意识的原始觉性,其中没有执着,不 受烦恼染污。 华严经卷三十言“照明 为体”、 “性常觉悟”、 “能大照明”、 “体性明 洁”。禅宗、密宗以本觉为一切众生本 来具有的佛性。 楞严经谓“性觉妙明,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本觉明妙”。本觉不仅是宇宙意识本来 具有的明觉之性,而且具有力量,推动 众生不断向上进化,乃至解脱成佛,也 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本源动力。 2.22 安乐慈悲。因为意识没有任 何主客之分,全体融为一炉,所以包含 本来具有的超越世间快乐的安乐,以及 慈悲怜悯之情。 大般若经谓“一切诸 法中,悉有安乐性” 。隆钦巴 宗轮藏 说大悲周遍为法报化三身中的化身。 2.3 意识的特征。意识具有以下 四个特征: 2.31 意识具有恒常性。意识从本 以来不生不灭,意识是超越世间之流的。 我们人类心中有过去、现在、未来此种 纵向流动的时间观,其实是一种错误的 认知。唯识学家说,这是因为众生的第 七识恒审思量第八识,因此才会有时间 相续不断的感觉。这种错误的认识,在 金刚经中称为“ 寿者相 ”。 2.32 意识具有整体性。人类拥有 同一个意识,不存在第二个意识,人与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人的意识之间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联 系,统一在一起,每个人的意识只不过 是同一个意识海洋里不同位置的水泡而 已。 2.33 意识具有生成性。正如唯识 宗认为,一切事物都是阿赖耶识蕴含的 种子变现而成的,而意识是阿赖耶识的 本体。所以宇宙万物都因意识的生成作 用而产生和存在。现代物理学的弦论也 认为,物质世界其实是宇宙弦演奏的一 曲壮丽的交响乐。 2.34 意识具有能量性。意识是大 脑中各类信息的能量和运动,心能转物, 就是佛学在生命这一点上的重大发挥。 相近的,美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霍金斯 (David R.Hawkins)还花了 30 多年研 究,提出了一个有关人类所有意识的能 量分级水平。 2.35 意识具有物质性。现代物理 学研究显示,意识是以能量和质量为隐 态形式、以信息为显态形式存在的物质 和运动的结果。信息也是物质,只不过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是很微观的物质,意识就是大脑中各类 信息运动的结果。 三、意识的演化 既然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且意识 本来清净,那么世界和人类又是如何从 意识演化而来呢? 3.1 世界因意识的流转而产生 意识本来具有知性(明觉) ,但 是因为不明白意识是一整体而产生了妄 动,就从本来一体,没有“能” (主体) 、 “所”(客体)之分的意识中,割裂出一 个觉知的对象,分开了能、所。 大乘 起信论说“ 由不达法界一相,不觉心 动,忽然念起,名为无明。 ”楞严经 言:“因明立所,所既妄立,成汝妄能。 ” 这个妄动形成了思量的第七识末 那识,也叫做染污意识。虽然它没有实 体,却有力量牵动本来明觉的意识成为 杂染的阿赖耶识。 长者子耶舍经谓 “以意根 故,而生于色” 。第七末那识 执着力加剧,分开阴和阳,阴阳二气相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摩相荡,逐渐生成四大(地、水、火、 风) 。人类无量的阿赖耶识,如“千灯一 室,光光相照” ,由于共业种子的变现, 形成共同居住的国土世界。随国土世界 的形成,人也依国土中的种子及自己 业力而出现。因为人类阿赖耶识中包含 有相同的共业种子,人类都具有共同特 征,都有阴阳(男女雌雄)及食、色、 睡三欲(匮乏性需求) 。 然后因为末那识的力量,人类产 生了对自我和对外境的执着,所以烦恼 生起。烦恼的生起以各自阿赖耶识中的 烦恼种子为原因,在社会生活中受家庭、 学校、亲友、宗教、社会文化等的影响。 因为生起了烦恼,所以第六意识开始造 业(身、口、意三业) ,并在阿赖耶识 心库中落下烦恼、业的种子,成为再度 自然生起烦恼、业的习气,造成固有的 心理反应模式,异化为难以改变的习性, 驱使人类不断造业。 3.2 意识演化的规则五运六 气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因为无明妄动,本来清净的意识 转变杂染的阿赖耶识。每个人都有自己 的阿赖耶识(心王) 、心所(产生的心 理状态) 、所变现的根身器界。每个阿 赖耶识都遵循同一法则,按同一运作程 序变现身心世界。这个规则就是五运六 气。 五运六气,简称“ 运气 ”。 “运”指丁 壬木、戊癸火、甲己土、乙庚金、丙辛 水五个阶段的相互推移;“气” 指厥阴风 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暑) 、太阴 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六种气候的 转变。新的生命在诞生之时就在基因中 (阿赖耶识)携带了包含“记忆” 的种子, 即意识的种子。五运六气在新生命诞生 的那一刻决定了其时间性与空间性以及 周围的环境。生命诞生的那一刻,最初 的意识种子与五运六气就开始了激荡的 相互作用,即在五运六气的作用下,意 识种子展开为一个新的意识世界,并持 续不断地与五运六气保持相互作用,构 成了一个人的生命轨迹。意识同时作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于五运六气使得整个宇宙在意识的层面 展开、运行、终结,并形成新的意识种 子。 3.3 万法唯识 如前所述,意识本来“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但因为无明妄 动,形成杂染的阿赖耶识,世界和人类 就从阿赖耶识中的种子中变现而来,不 断起惑、造业,受报。所以一切事物在 本质上是由阿赖耶识而来,故唯识宗言 “万法唯识”。 当代尖端科学和心理学的发展, 表现出了一种向佛学唯心义靠拢的趋势。 量子力学家 A 艾丁顿认为:“大体来 说,世界的要素就是心灵的要素”。物 理学家琼斯说:各种可能的推理堆积起 来的证据,使人越来越适宜于把实在描 述为精神的而不是物质的,宇宙似乎更 接近于一种伟大的思想,而不是一部大 机器。斯塔普根据海森伯的量子理论, 认为宇宙不再是类物质的,而是类心灵 的(mind-like ) ,类物质方面仅限于某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5 些数学特性,这些特性也可以被理解为 进化中的类心灵世界的特征。心理学大 师荣格论精神的本性认为精神和物 质二者都作为意识内容的不同性质出现 于精神领域。 “两者的最终本性都是超验 的,即不可表象的,因为精神及其内容 是我们在无媒介情况下获得的唯一现实。 ”欧文拉洛兹 微漪之塘 宇宙进 化的新图景说:物质与心灵皆从宇宙 量子真空的零点能量场中进化而来,甚 至基本粒子也有某种原始的心灵。一切 有机体甚至分子、原子、基本粒子,都 有某种形式的精神体验。量子真空不是 一种被动的已经存在的实在,而是一种 主动的、与所有由其产生的事物共舞的 具有“养育”性质的母体因素。心灵与量 子真空的共舞,把我们与周围的其他心 灵,及生物圈、非生物圈乃至整个宇宙 联接了起来,东方宗教修行者很早就知 道了这些。这种意义的量子真空零点能 量场,接近了佛学的如来藏心。 四、意识之网:意识纠缠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6 纠缠是关于量子力学理论最著名 的预测。它描述了两个粒子互相纠缠, 即使相距遥远距离,一个粒子的行为将 会影响另一个的状态。当其中一颗被操 作而状态发生变化,另一颗也会即刻发 生相应的状态变化。爱因斯坦将量子纠 缠称为“鬼魅似的远距作用” (spooky action at a distance) 。 “意识纠缠 ”借用“量子纠缠”喻意, 表明由意识变现的万事万物之间,也存 在着相互影响,互包互摄的作用。佛教 华严宗,认为“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 任拈一物,乃至小到微尘,短至一念, 都是万物全体。 彻悟禅师语录说, “随拈一法,皆即心之全体,皆具心之 大用,如心横遍,如心竖穷”。物理学 家玻姆的宇宙全息论说:宇宙是一个整 体,其中每一小部分都含有宇宙整体所 有部分。意识纠缠有两个维度,一个是 时间维度,一个是空间维度。所谓时间 维度,从佛学上说,人类多生累世以来 不断的在“种子变现行,现行熏种子” ,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7 每一次的现行本身都让我们在空间里纠 缠。从生命遗传学上说,一个生命的诞 生,并不只是个体的诞生和消亡,而是 意识纠缠的表现。他的 DNA,既保留 了千万年来祖先的信息,也为千万年后 的子孙做累积。 所谓空间维度,从社会学上说, 个人的意识与存在,并不是孤立的,而 是与父母、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 等息息相关,他们对个人的影响,这种 意识纠缠的关系,也是具有深刻的时空 烙印。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就是人 类在大的时空里面背后的东西纠缠。在 心理学界,德国心理治疗师伯特海灵 格(Bert Hellinger)的“家庭系统排列” 就是把意识纠缠运用到极致。这种心理 治疗手段的理论基础就是意识纠缠,去 认知每个人背后的纠缠。 五、转识成智 5.1 信念范式 意识纠缠具有的能量如此巨大, 但是它们大多数时候是无序状态的,仿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8 佛不可确定性的量子纠缠。如何充分发 挥意识纠缠的能量,真正达到身心的健 康和谐呢?这就要使意识纠缠无序状态 朝向共同的矢量,使意识纠缠有序化。 而这种有序化通道、使意识纠缠与能量 曲线达到最佳基点的方式,即是信念范 式。 “范式 ”一词由美国哲学家托马斯 库恩于 1962 年在其经典著作科学 革命的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