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远程教育资源走进农村小学课堂的探索_第1页
对远程教育资源走进农村小学课堂的探索_第2页
对远程教育资源走进农村小学课堂的探索_第3页
对远程教育资源走进农村小学课堂的探索_第4页
对远程教育资源走进农村小学课堂的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远程教育资源走进农村小学课堂的探索 利辛县永兴镇双龙小学 李大锋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小学版,下同)包括课程资源、学习指导、 专题教育和教师发展等栏目,具有“穿时空,传输快;教案新,资源全;课件 多,视野宽;互动强,精力省;形式新,内容丰;老师喜,学生爱;效率高, 效益佳”的特点。为了让这些资源更好地走进课堂,面向学生,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学校课题组结合农村小学学生实际(学生信息技术水平、自主合作探究能 力相对较差等),开展了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研究。本文就模式二环境下,小学 高年级自主学习阅读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以期与同行交流。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及特点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具有主体意识、认 知能力、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主动学 习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自主学习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学习是自主学习的 核心品质;自主学习是一种元认知监控的学习,它突出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 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 二、自主学习阅读教学模式的特征 (一)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 发挥在情境创设、信息资源提供、合作学习的组织和探究性学习的指导及自主 学习策略的设计等。教师由过去向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转变为引导学生探索发现 知识,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主动建构意义 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 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主人”的地 位,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创造性能得到充分发挥,体现学生从被动学习 走向主动学习以凸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二)课堂的四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的结构关系和功能的根本 改变。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生 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 教学媒体不再是帮助教师完成知识传授任务的工具,而是用来创设情景,作为 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的认知工具。教师的教学手段以多媒体计 算机为主,其中主要的视频媒体为教学课件;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主要资源是 存储在服务器上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中“学习指导”部分的资源。 这种自主学习是在教师的激励、引导下,通过查找、学习、思考、讨论等,将 有关信息进行筛选、组合,形成学生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构建出自己的认知 方式。 三、自主学习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自主学习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其主要思想内容有: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不是外部刺激的结果,是外部环境与认 知主体内部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提出同化顺应的认知建构过程和“平衡 不平衡新的平衡”的认知发展过程。同化和顺应是人们与外部环境相 互作用时内部心理发生的两个基本过程,同化的结果在数量上扩展了认知结构, 顺应是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顺应过程的完 成重组了认知结构,建立了新的认知结构。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同时也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 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者,强调认知主体对学习的能动作用。 (三)强调学习环境对有效形成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指出“情境、协作、 会话、意义建构”是建构学习环境的四大属性。其中情境是与学习主题的基本 内容相关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类似的情景和环境;协作是发生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媒体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友好的支援和帮助; 会话主要是指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和商榷;意义建 构是学习过程所追求的目标。 (四)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学习,明确学习某主题所需信 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形成一 定的经验与认知结构,完成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意义的建构。 (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倡导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把真实 情境创设看做是达成“意义建构”这一最终目标的必要前提。 四、自主学习阅读教学模式的一般程序 该模式的结构程序如下图: (一)精选资源,创设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并强调创设真 实情景,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 要,精选远教资源中与课题紧密相关的媒体资源,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的 屏幕广播功能创设情景:或有问题使人困惑;或有刺激令人兴奋;或有场景引 人入胜;或有悬念引人深思,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兴趣,创设自主学习、主动 探索的情感情景,诱导内因,以此导入新课的学习,让学生主动学习,善于学 习,愉快学习。然后教师相机出示整合的学习目标(如果学生特别感兴趣或浅 显的文章,可让学生提出疑问“抛锚”式定标)及提示完成本目标的相关资源 地址。目标是学习的向导,是思维的起点。学生明确了目标后,就能凭借它直 奔课文重点,根据课本和远教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寻求答案。 (二)利用资源,自学探究 目标出示后,学生掌握鼠标、围绕目标自主学习,质疑问难,自主探究, 自主发现,自读自悟。在这个步骤中,学生以个体面目出现,自主选择学习方 式,或边读边画出有关词句,或随远教资源上“课文情景朗读”跟读感悟;或 随“看一看”入境感受;或联系上下文学习“课文分析”;或借助工具书;或 将学习“课文学习辅导”所得批注于书;或记下困惑以备探讨;或记下疑难有 求于人。完成目标后,还可扩展眼界。如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提前完成目 标的,可学“看一看”中新版乌鸦喝水、司马光砸缸“课文情景剧” 等启智故事,学生看后眼界大开,回味无穷。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独立地投入 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在自学中获取知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去发现新的 问题。教师在自主学习这一环节中的主导作用是创设宽松、和谐的气氛,引导 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室”软件的实时监控功能,掌握全 体学生的学习进程并可对个别学生的具体学习提供帮助,针对学生在自学中存 在的问题适时点拨;学生在自学探究中的主体作用表现在能充分展示自己寻求 结论的探索过程,促进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不断同化和顺应,自主进行意义 建构。 (三)走出资源,合作释疑 建构主义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 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习者在教师的组织和 引导下进行讨论和交流,学生之间互相支持、互相帮助,营造创新思维的形成 条件,培养协作精神,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在这样的群体中进行协商和辩论。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自我总结,将资源概括、升华,走出资源,走出教材。在 利用资源自读自悟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在组内(或组间)提出来讨论,通过小 组合作学习解决疑难,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听取他人的意见,汲取别人 好的思想方法,针对学习目标,或交流对文章和资源的独特感受及体验,或交 流学法,或展开讨论,或发表自己的观点等促进自学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 萌发,获得主动发展。对自学中未弄明白的问题进行讨论,促进对问题的全面 理解;在结论得出前进行讨论,培养归纳概括能力;对学习的重点、难点和关 键问题进行讨论,促进发散思维的发展。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操作活动, 如学田忌赛马一课,让学生再现资源、再现课文,操作各种赛马的对阵形 势,从操作过程中获取信息、探索规律、掌握方法、发展思维、体验合作乐趣。 学生在不断肯定、修正和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建构。这 一环节中教师要深入学习小组参与交流讨论,搜集学习信息,为即将要进行的 汇报总结做准备。 (四)汇报总结,自主实践 第一步汇报总结。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待“汇报阶段”提出来全班讨论 解决。学生的交互氛围与效率、学习态度与动机、学习参与性与合作性、学习 方法与手段、学习效率与效果、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等信息,教师都要清楚。只 有让学生通过汇报充分展示其思维过程,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因势利导,顺学 而导。汇报总结的主要任务有三:一要让学生汇报通过自学课本和探索资源及 小组间的讨论、交流后学到了什么。在学生汇报过程中,教师要广泛听取学生 意见,以收集到最广泛的学习信息,通过这种汇报,弥补人与人、组与组之间 的认知差异。二要让学生质疑、暴露问题。汇报在自学课本和探索资源及小组 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哪些疑难问题,每提出一个问题,要组织学生进行相关 的探究活动,尽量让学生讲给学生听,这样学生容易接受,印象最深,理解透 彻。三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情况,对自学情况进行总结。教师要把握 课文的语言文字训练点,或推敲词句,或训练朗读,或感悟体会都要胸中有数, 相机进行;教师要针对学生汇报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及时给予点拨疏导,或引导 学生通过再读课文,或通过生生互动加以纠正,如遇学生创造的劳动成果或创 新思维火花的闪现,则褒之扬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把学生自读 自悟与小组合作学习中未解决的问题,组织全班学生讨论,以求解决。对于教 材中安排的知识点,如果学生在汇报交流过程中没有涉及到,教师要通过引导 点拨弥补这些知识缺漏等,使学生悟到学习方法,达到自能读书的目的。 第二步自主实践。系统练习,促进发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教材和资源、 交流合作汇报及教师的梳理总结,已经主动获取了教材安排的所有知识,但学 生获取的知识虽全面但不系统(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理解不够),虽理解但缺 乏应用。这时就必须安排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构建知识(串知识 点成知识链),进一步理解知识,促进知识的运用。如学田忌赛马一课, 我让学生做远教资源上本课的“练一练”、“习题精选”及围绕目标设计的不 同层次练习题,将知识内化,学生主动进行意义建构。 五、自主学习阅读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体现一定教学观念实质和精神的,教师在特定教学情景中为达 成教学目标,适应学生学习需要而做出的教学决策、谋划和采取的教学方法、 程序和技术,是有效教学的条件,是学生会学习的前提,是教师教学智慧和艺 术的体现。自主学习阅读教学模式以帮助学生主动进行意义建构为目的,在建 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教学策略: (一)学习目标整合策略 整合学习目标,就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根据课标和教材的分析,确定教 学目标,然后分析学习者的基本特征、分析与本课相关的远教资源、以及媒体 的选择与利用等来整合成学生具体的学习目标。整合后的学习目标要避免片面、 笼统、抽象、模糊等弊端,做到“四化”:一是目标素质化。确立素质教育的 教学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根据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制定课时学习目标,力 求做到课堂教学素质化。二是目标具体化。在把握学期、单元教学目标的基础 上确立课时学习目标,并将学习目标分解到相关的、细化了的学习内容和学习 环节上,从而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必须指出的是,具体化了的学习目标是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课程目标要求相互渗透、相互 融合在一起的完整的统一体,并非人为地将学习目标进行机械地割裂。三是目 标序列化。按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将课时学习目标进行系统排列,体现 课堂教学的阶段性、层次性和连贯性。四是目标练习化。学习目标不能仅停留 于抽象的间接的语言描述,我们应尽可能将模糊的语言表述外显为清晰的、可 在课堂教学中直接运用的练习行为,引导学生在习题训练的过程中不断“逼近” 目标,这样“透明度”高,操作性强,易于学习目标的课堂实施和检测。学生 根据整合学习目标来取舍学习内容和选择学习策略,这样可以避免瞎抓乱碰的 盲目性,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到主要学习的目标上去,实现高效率学习。 (二)情境创设策略 现代教育媒体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最有效的工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 分发挥这些优势,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去发现真理和探索真理。在教学中 利用远教资源课件的光、形、色、声的特点,把影视、图形、图像、声音、动 画以及文字等各种多媒体信息实时动态地引进教学过程,色彩丰富的画面和良 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使人仿佛进入真实的境地,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可以激 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 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的 某种意义。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围绕特定的文章类型(如:诗歌、小说、戏剧等) 和教学内容,设计出可操作性强的、情境化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呈现远教资源 上的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一开始就呈现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可参与的情境 下去学习语言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的一种多元化、情感化和人文化的教学活动, 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为更好地体会文章的言有 余而意无穷的境界,以“意义”为中心,尽力调动各种语言的和非语言的资源 进行“意义”共建。教师所设置的情境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学生在日常 生活中可能会面临它;或要与课本中的时代气息和社会需求联系起来,学生在 此类情境中体验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也就是说,情景可包括真实情境和模拟 情境(审美情境)两种,意在使学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将主要注意力集中 在如何完成特定情境下的意义建构。同时,情境的设置也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 语言知识和经验背景,有利于学生通过“同化”“顺应”来达到对新语言知识 意义的建构。 (三)自主学习指导策略 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学生只要有学习兴趣,就会对学习产生一种内 在需要,形成内驱力,自觉参与学习,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不成其为负担。 教学时教师要充分给予学生“自由度”。让学生独立地、自由地围绕主题探究。 首先要从培养学习兴趣入手,诱其学习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帮 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每天赏识学生的进步处、闪光点,让学生在不断赏识 中感到“我能学”、“我会学”、“我很行”、“我会做”;帮助学生建立元 认知监控学习,让学生在学习前确定目标、制定计划、选择方法、做好学习准 备,在学习中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审 视、自我调控,在学习后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 自我补救,逐步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四)合作学习指导策略 合作学习的主要思想就是以小组的形式去共同完成某一任务,它以建构主 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在合作学习中,学习者借助他 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实现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并利用必要的 共享学习资料,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意义建构获得事物的性质、 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学习者的创造性、自主性和互动性。 在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不但可以使学生形成相互协作、善于交流的品质, 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相互激励、相互促进,思维相互得到启发和补充, 语言得到发展,促进对问题的深入探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教师具体应 抓好两点: 1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小组的组建直接影响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在组建小组中,一是应恰当 确定小组的人数,人数过多将会影响小组合作的进程,人数过少不利于同学间 的相互交流和启发。二是小组的组建要注意不同学力、不同个性学生的合理搭 配,增强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