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_第1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_第2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_第3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_第4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为促进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健康发展,县政协提案法制委员会办公室组织部分县政协委员,县农水科技局、市场监督局相关负责人和本土专家组成调研组,采取实地调研和外出考察相结合的方式,于2018年6月至8月,深入到城关、江口、广货街、龙王、四亩地、筒车湾、新场镇等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技人员和合作社负责人深入交流;于9月17日至20日,赴汉中市略阳县、留坝县、洋县,宝鸡市凤县考察学习。历时近四个月对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发展现状与模式(一)总体情况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各行业部门的指导下,近年来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取得了较快发展,合作领域不断拓展,综合能力不断提升。截止2018年10月,全县登记注册合作社x个,遍布11镇68村。从行业分布来看:从事种植业x个(有机大米、杂粮、食用菌、中药材等),从事林果业25个(苗木、板栗、核桃等),从事养殖业x个(养猪、养牛、中蜂、土鸡等),从事特种养殖2个(林麝、梅花鹿),从事服务业x个,其它61个。全县农民合作社总资产达到了x亿元,入社农户x余户。在脱贫攻坚战中,各镇按照“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经营模式,多渠道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共有x户x人(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合作社带动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分别占全县贫困户的x%和x%。2017年全县农民合作社销售农产品总值x余万元,实现经营收入x余万元,实现盈余x余万元,上缴税金80余万元。目前全县已成功创建县级示范社26个,市级示范社6个,省级示范社4个。(二)发展模式从调查总体情况看,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模式、合作层次不断提升,统一经营得到较快发展,综合发展能力日益增强。发展比较成功的典范模式如下:一是产业带动型。模式为“产业合作社农户”,由合作社把基地和农户联系起来,其特点是实现生产基地化、专业化、标准化,形成了产加销发展模式。如xx绿宝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该社成立于2012年12月,主要从事有机大米、有机杂粮种植、加工、销售活动。现有入社农户x户,其中贫困户95户,占x%。合作社以朱鹮野化放飞基地城关镇寨沟村为基点,按照产前统一种苗、农资、技术规程;产中农户分散管理、分户经营、实时监控;产后统一高于市场价回收、统一品牌包装、统一宣传销售。在种植过程仅使用有机肥,采用物理防控手段,保证产品品质,实现全程无污染控制。合作社注册了“秦耕”商标,已拿到了有机转换认证证书。2018年有机大米种植规模达到x亩,有机杂粮x亩,预计年产有机大米、杂粮x吨,产值达到x万元。据统计,2016年该社发展有机种养业综合收入x万元,户均纯收入x元,人均纯收入x元,9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脱贫标准。二是园区牵头型。模式为“园区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由现代农业园区牵头,把同类农产品生产的合作社组织起来,其特点是生产技术成熟、成本节约率高、经济效益较好。如xx县梨子园养蜂专业合作社,该社成立于2013年,现有社员x人,其中女社员x人,占全体社员的52%,带动贫困户72户,占27%。该社主要从事中蜂养殖、蜂蜜加工销售、良种选育、新技术研发与推广、蜂产业原辅材料供应。值得赞誉的是该社通过外引内联方式,已经与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中蜂养殖提供了坚强的科技支撑。现存蜜蜂x箱(群)。通过土地入股、技术入股、劳力入股、资金入股等多种形式,严格按照“五统一管理”(即统一蜂种、统一农资、统一技术规程、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实现了标准化建基地、“从田间到餐桌”全程无污染控制。合作社生产的“蜂婆娘”系列生态蜂蜜产品共计x吨,实现产值x万元,入社社员户均收入x元。三是能人领办型。模式为“能人合作社农户”,其特点是由德高望重的村干部,懂管理、会经营的人才、掌握农业技术的能手、返乡青年等能人,依靠当地的产业优势和地理人文优势,组建专业性强、社员联系紧密、生产效率高、辐射面广的农民合作社。如四亩地镇四亩地村青年邓庚,十多年来,通过土地流转、园区务工、合作种植林麝饲草、中药材、林麝养殖入股等方式,增加经济收入。2016年,公司已流转18户贫困户共计x亩土地,发放土地流转金x万元;35户贫困户52人在园区务工,领取工资x万元;给52户贫困户发桑树、构树苗5万棵,收购林麝饲草x万斤;与x户贫困户合作种植核桃x亩。建成林麝圈舍x间x平方米,养殖林麝x头,并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养殖x头,使基地林麝养殖总量达到x头,年产麝香x克,为全县提供x头优质种麝。种植林麝饲料林面积达到800亩。核桃面积达到1000亩,五味子面积达到x亩,中药材500亩。江口回族镇竹山村青年农民李宁创办的佳慧生态养猪合作社、新场镇新场村脱贫能人大户刘海峰创办的宝蜂种养合作社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些能人大户不但自己能致富,也带动了当地农民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收入,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企业驱动型。模式为“企业合作社农户”,由合作社把企业和农户联系起来,其特点是生产规模大、生产标准化高、经济效益好。如xx县新场镇花石村成立的荣兴花石专业股份合作社,发展生态养殖产业,由合作社负责生态养殖环节,西安海荣集团负责产品销售(即将森林散养猪肉回购后用于海荣酒店自营),互利共赢,优质生态猪肉产品不愁销路,能够保证合作社社员有稳定的收入。五是支部引导型。模式为“支部合作社农户”,政府部门为确保实施的农业产业项目拓展延伸,支持当地的专业大户或村干部兴办的合作社,其特点是生产规模大、专业性较强,巩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果。如筒车湾镇海棠园村在包扶单位中央办公厅驻村工作队的引导和帮助下,于2015年2月注册成立了“xx县海棠园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87.25万元,该社以种植生产绿色有机大米为主,兼顾销售蜂蜜、香菇、木耳、野生猕猴桃等农副产品。2015年以来,免费为农户提供水稻良种2656斤,有机肥51吨,组织种植培训20多次。2017年累计带动农户280户,户均增加现金收入5500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5户。该合作社在精准脱贫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三)主要成效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互助性质的合作社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有效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我县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一是深化了农产品供给侧改革。农民合作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依靠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通过资金、技术、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更加趋向合理,提升了优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县以农民合作社为基本主体,以“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抓手,坚持工业化发展理念,实施产业化运作,集中打造以生态养猪、养牛、养蜂等现代畜牧业,以板栗、核桃为主的干鲜果业,以富硒大米、杂粮为主的有机产品,以天麻、猪苓、白芨等为主的中药材等四大特色产业,加快了我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步伐。二是提升了农业综合效益。农民合作社作为农民自己组织起来的民办经济组织,与广大农民有着密切的利益关系,有效克服了分散经营的农户无法对接大市场的弊端,有利于形成名特优农产品优势产业带和区域布局,促进农产品生产规模化,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业综合效益。目前,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 x家,总资产x亿元,年产值x亿元。同时,大力培育知名品牌,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有陕西名牌产品1个,陕西省著名商标2个,有机食品认证3个,无公害认证7个,xx地理标志(xx香菇、xx天麻、xx猪苓)产品3个,有效提升了企业产品质量和知名度。三是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xx处于秦岭腹地,山大沟深,耕地规模偏小、地块零碎分散是我县农业生产社会化的根本制约因素。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抗御市场风险。农民合作社作为一种自愿组织起来的联合体,能有效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推动农业实施规模化经营。截止2017年底,全县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流转土地面积x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x%,涉及农户x户,占总户数的x%。四是带动了农户增加收入。通过参加农民合作社,首先降低了生产资料购买费用。农民通过合作社组织参与市场竞争,农资购买量大幅度增加,农户可享受到批发价或出厂价;其次新品种、新技术大面积推广,使农产品质量和品质提高,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再次是节约了交易成本,合作社集产、加、销于一体,通过内部服务使交易成本降低。充分利用合作社平台和履行社会责任,带动贫困户实现产业精准脱贫。调查结果显示,70%以上农民认为通过参加农民合作社提高了收入,参加合作社的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分红、劳动力入股分红、资金入股等形式,收入目标有了突破。五是锻炼了一批新型农村经营人才队伍。通过创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使我县一批有知识、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乡土人才脱颖而出,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力量。六是促进了林草资源开发。我县具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和潜在的林间草地资源,面对市场需求,xx荣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充分发挥林业资源优势,发展林麝养殖业,开展林麝养殖技术研究,在林麝的饲养管理、饲料营养、驯化繁殖、疾病防治及活体取香等课题方面形成了完整的技术成果,为xx建立优质林麝种源基地提供保障,开辟了新的致富产业,从而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存在主要问题尽管我县农民合作社发展势头强劲,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从总体上看仍处于起步阶段,数量多、质量差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合作社有名无实、流于形式,发展质量、规范水平、人才队伍、外部环境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一)内控机制亟待完善,运行需要规范。一是内控机制不完善。虽然我县合作社普遍建立了以“三会”(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和架构,但实际运行情况并不理想。部分合作社运作和管理随意性大,理事会、监事会流于形式,存在不按章程和制度办事的现象。部分合作社组织制度不健全,民主管理、民主决策不完善,会员权利、义务不明确。二是运行不规范。合作社与会员的联结松散,利益关系不紧密,部分合作社靠个人信誉维持管理,服务停留在生产或销售的个别环节上,没有形成产供销一体化。有些合作社是有名无实,仅注册办理营业执照,无生产、办公场地。三是财务核算不规范。合作社作为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所有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财务核算。从调查情况看,有些专业合作社没有专门的财会人员,有的没有建立财务核算机制,已经建账核算的合作社,在票据使用、资金监管、物资收发、产品销售、项目建设、成员账户等方面还很不规范。(二)发展规模小,抗市场风险能力弱。一是社员人数少。截止目前,我县在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登记的合作社社员为2800户,仅占全县农民总户数的17.9%,大多数合作社是几个农户、十几个农户的松散式联合,甚至有少数合作社是“空壳子”“虚架子”。二是资产规模小。截止现在,全县合作社注册资金达到4.63亿元,但是相当一部分社员采取以土地、林木等实物作价入股,以现金方式入股的并不多,因此形成合作社账面资产数额庞大,实际可营运的资金很少。三是基地规模小。一些合作社在基地建设方面意识不强,力度不够,加之自身条件所限,合作社的生产基地小而散,规模效应、示范带动作用不强。四是服务范围窄。绝大多数合作社服务的范围仅限于本镇,相当一部分局限于本村、本组的几户、几十户,跨镇发展的合作社还非常少。五是合作环节少。多数合作社合作项目少、合作内容单一,基本停留在农资供应、生产管理、产品销售环节上,在产品加工、仓储、运输、品牌创建、营销网点等环节上还比较欠缺。六是产业链条短。虽然我县农业特色产业较多,但是合作社主要经营模式还局限于生产、销售初级农产品,经营系列产品和精深加工的高附加值产品少之又少,大多农民合作社市场竞争力不强。七是自身发展力量弱,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差。(三)农产品销售困难,附加值低。农业是弱质产业,受自然、市场、环保风险影响大,主要表现在销售渠道不畅和销售困难,市场附加值低。对我县合作社产品销售情况调查看:一是生产成本大。由于生产基地远离城镇,产品集散成本大;生产者多数都是贫困人口,劳动者技能差,几乎都是靠人工,机械化程度低。二是产品认证难。绿色、有机产品认证程序复杂,认证需要的技术指标高,取证时间长,取得认证很不容易。三是品牌不响亮。虽然我县自然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生产环境符合绿色、有机产品的条件,但是我县合作社生产的优质蜂蜜、绿色大米没有取得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绿色、有机产品证书,产品缺乏绿色有机金字招牌,市场认知度不高,制约特色产业持续发展壮大。此外我县合作社各自为战,主打产品量小,商标牌子多,网上销售难,缺乏创名优品牌合力。如:xx县海棠园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肖成波反映,本社种植经营生态大米,合作社提供良种和有机肥料,由农户分户种植、合作社以每公斤5元回收稻谷,运到汉阴县加工成大米后在县城冷藏,再进行包装、销售,成本大,收益低。2017年,该社收购农户生态稻谷4万斤,扣除稻谷收购、加工运输、储存、包装、邮寄等费用后,大米销售价仅为每斤10元,盈利为每斤0.50元,几乎是微利,加上海棠园村委会在稻谷收购环节每市斤补助1元,全年盈利为6万元。肖成波坦言,目前该社有中央办公厅扶持、协调产品销售。如果精准扶贫结束了,没有中央办公厅及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他们合作社生产的生态大米销售就更加困难。主要原因:一是大米产量小。难以在淘宝、京东电商平台上占据优势地位;二是品牌效应弱。尽管自己生产的大米品质优良,但没有绿色、有机产品证书,难以取得高端消费者的认可,产品市场销售价和附加值低,影响产品市场竞争力。(四)养殖业扩大规模和提高收益难。一是绿色环保潜在风险大。受我县地理环境影响,目前生态养猪、养牛、养鸡场所均建在河谷地带,虽然稍具规模的养殖场都建了畜禽粪便沼气处理设施,但沼液处理仍然无法得到安全环保利用。有的小型家庭养殖场甚至没有畜禽粪便处理设施,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事件发生。规模养殖对环境污染潜在风险进一步加大。二是提高效益难。全县只有一个小型屠宰场,难以解决我县江口、太山、蒲河片区生畜屠宰问题。只有建立区域性小型屠宰点,方便生畜在当地实现宰杀,才能保证畜肉产品符合要求,提升生态养殖的经济效益。(五)专业人才缺乏,发展后劲不足。一是合作社的牵头人,大多是一些农村能人和专业户,多数属于传统型农民,学历不高,缺乏专业知识。由于农业是弱势产业,许多专业技术人员并不愿意投身合作社,因此缺乏专门的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从调查走访中了解到,合作社普遍反映缺乏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和专业技术人才。二是由于农民合作社大多地处偏远地区,工作环境、各种待遇与城镇相比差距较大,造成了合作社人才引进难和留不住等问题。(六)融资贷款难,制约扩大再生产。农民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市场主体,由于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缺乏合格的抵押品和有效的担保机制,无法进行信用评估和评级授信,合作社很难获得金融部门的支持,融资贷款困难,制约发展。(七)基础设施差,投入大,影响发展。从调查情况看,我县部分合作社为了更好地发挥自然资源和土地优势,建设基地一般都选择在土地、林木资源较好的地方。但是这些地方都与城镇和公路有一段距离,需要重新修通道路、架设高低压电力设施,开通通讯和网络,由于资金投入巨大,靠合作社自身力量根本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三、考察情况和启示这次调研组所考察的汉中市洋县、留坝县、略阳县,宝鸡市凤县都属陕南山区县,地理地质、生物资源、农特产品相近,在扶持发展农民合作社上的许多做法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一是注重扶持增强村级组织经济实力。汉中市留坝县火烧店镇中西沟村扶贫互助合作社,是以村党支部领导下的集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公益项目等功能为一体综合服务平台。扶贫合作社下设4个经营性服务队,6个公益性服务队。留坝县出台了由村级扶贫互助合作社承建30万元以下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该社充分利用政策,通过承建村级工程及特色旅游服务,社员在合作社劳务收入总计达到15万元,向股民分红3.56万元,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元,村扶贫互助合作社提留积累达到7.8万元。村扶贫互助合作社通过提留公积金解决了“空壳村”无钱办事的困难,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实力。二是注重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如洋县朱鹮湖果业专业合作社,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开昌组织专业大户、经销大户自发组建的民办民营民收益的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合作社占地260亩,现有成员x人,党员30人,注册资金x万元,固定资产1.02亿元。有机香米、黑米、菜籽油、香油、黄金梨、大樱桃等产品获得“中国著名品牌”“中国消费者满意名优品牌”,合作社荣获“陕西省AAA级信誉单位”“现代农业示范区”“电子商务先进单位”等荣誉。该合作社带动3镇10村284户x人脱贫任务。2016年营业额x万元,社员贫困户人均分红x元。合作社成立了党支部,以党员示范推动有机产业发展,建立稳固的脱贫攻坚长效机制,实现了经营规模化示范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营的运行机制,形成了“支部+合作社+公司+基地+社员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原省委书记、现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赵乐际曾到该村视察,对该村发展有机产业走共同富裕的路子给予高度评价。目前该村呈现出企业发展、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好局面。实践证明,农民群众自愿要求组建、实行民主管理的专业合作社,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并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特色农业、效益农业的发展。三是注重放权增强合作社发展活力。如洋县在扶持农民合作社发展食用菌产业中,政府有关部门只对农户所需菌材实行严格审批和现场检查,在生产食用菌方式上充分放权,合作社可以根据菌材材质大小和市场需求情况,选择适合椴木或袋料生产方式,让产品更加贴近市场,提高抵御风险能力。如洋县磨子桥镇二龙村成立了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村级扶贫互助合作社和农民互助资金协会,两个合作社对全村社员产业实现了全覆盖。依据二龙村村级扶贫合作社章程,按6:3:1进行分配。入社社员按照利润x%分红;30%留作公积金,用于扩大再生产等;10%留作公益金,用于成员公益支出。2017年,对全村152户贫困户526人实行了产业帮扶,贫困户产业年增收x多万元,户均增收x元,人均x元,实现30户x人脱贫。截至目前,扶贫互助合作社发展椴木香菇2000多架、袋料香菇x万袋。预计两年后,每年产值收入x多万元以上,纯收入将达到x多万元以上。计划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四是注重发展优势产业。只有依托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建立起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才能满足农民群众实际需要,才能带动优势产业的发展。如略阳县发展当地乌鸡产业,前期投资1000万元启动资金,解决乌鸡提纯复壮需求,现在县级财政每年预算100万元用于乌鸡品种科技研发,略阳乌鸡产业发展既有为提纯复壮的专业合作社,也有从孵化到收购的专业合作社,打造了完整产业链条,使略阳乌鸡成为响当当的地域品牌。 五是注重培育新型管理人才。善经营、会管理、懂技术、有奉献精神的新型管理人才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稳步发展的关键。从考察洋县磨子桥镇二龙村合作社、纸坊街道办事处草坝村朱鹮湖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看,两个村的村级主要领导都具有市场经营能力、有甘愿奉献精神,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产业上,身居产业一线“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用典型样板示范引路,用成功事例激励农民,带动农民群众共同发展专业合作社,基本实现了产业发展、产业扶贫全覆盖,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加收入、乡村振兴提供了原始动力。四、建议(一)树立典型,不断提升发展水平。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本力量。一是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1号文件)提出“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要求,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及相关政策,让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合作社、积极创办合作社。二是通过树立先进典型,认真总结推广我县依法创办农民合作社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树立一批可学、可见、可比的标杆和样板,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办社的积极性,努力营造“追赶超越、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三是建议将产品销售放在核心位置来抓,强化产品营销手段。充分利用电商平台,做好产品线上和线下销售工作。树立没有销售就没有发展的理念,千方百计促进产品销售。(二)依法落实监管,夯实发展基础。一是按照农民合作社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制,指导农民合作社规范组织形式,实行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明确“三会”的职责和权力,保证合作社组织内部运作的公开、公平。二是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机制。严格遵守合作社章程规定,认真履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程序,确保合作社成员的主人翁地位和经济利益。三是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严格审批,从源头上保证质量,探索实行动态监测制度。依法严格监督财政扶持资金使用情况,整合规模小、同质化、知名度差的合作社,取缔没有产业实体、运转不规范、违规经营套取扶持资金的合作社。四是加强组织领导,提高管理水平。坚持发展与规范并举、数量与质量并重,结合我县生态环境特点、经济整体实力和农业产业特色,强化指导服务,抓好督促检查,不断增强农民合作社的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合作社自我造血功能,壮大发展实力,使其在政府各优惠政策“断奶”后,有足够力量抗击市场风险。五是按照发展与保护并举的原则,依法对合作社生产经营过程中环境保护问题进行监管。做好我县合作社生态养殖产业的前期指导工作,加强对在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源进行日常检查监督,确保生态养殖与环境容量相适应,实现绿色发展。六是依法依规进行监管。对合作社依法、依规履行社会职能、产业分红等方面加强管理,不能“穷了和尚富了庙”,要让入社农民通过合作社的组织形式真正得到实惠。(三)强化政策保障措施,提升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实力。扶持农民合作社做强做大,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一是加大项目扶持力度。全县各级各部门在安排农业产业化、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农业技术推广等涉农项目时,要把合作社作为支持重点,优先考虑,优先安排,积极探索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