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我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建议.docx_第1页
关于推进我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建议.docx_第2页
关于推进我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建议.docx_第3页
关于推进我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建议.docx_第4页
关于推进我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建议.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推进我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建议 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推进莲都文化事业 大繁荣大发展的总体要求,促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 建设,区政协科教文卫体委于 5 月中旬组织委员开展了关 于“推进我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专题调研。调研组深 入岩泉村、琯头村、严溪村文化活动中心进行实地视察, 听取村委及文化中心负责人的情况介绍;在区文广新体局 举行座谈会,听取局领导有关情况的通报,委员们进行了 座谈讨论,积极为丰富我区群众文化生活献计出力。 调研组认为,XX 年,我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以贯彻科 学发展观为主线,以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优化 环境,加大投入,群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不断发展。成 功举办了“欢乐莲城”乡村文化艺术节、“竹柳新桥”三 月三“风情东西”畲族歌会、“莲城清风进乡村”活动和 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率先启动“文化低保”工程等,全 年开展乡级大型群众文化活动 41 次,开展乡、村级文化活 动 475 次,参加人数 18 万余人,为群众献上了精美的文化 大餐。同时,文化阵地建设成效显著,新建天天乐文体广 场活动点 49 个,成为“没有围墙的百姓文体乐园”,使广 大群众享受到就近、便捷、优质、实用的公共文化服务, 为推动全区群众文化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存在的困难 和问题。 一是地方财力不足,影响文化建设步伐。我区属一类 地区,区财力有限,为我区实现农村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 目标带来了困难。区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乡镇文化站建 设、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开展文化活动等都需要大量资 金,资金短缺已成为现阶段我区文化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部分功能缺失。XX 年辙 地设市后,原图书馆和博物馆上收市里。莲都区至今未建 图书馆和博物馆,这在我市也是绝无仅有的。我区图书馆 功能缺失,还影响了文化部门送书下乡、文化信息资源共 享工程的发展。区有关部门曾设想采取市区共建模式,但 省文化厅认为此模式在为莲都农民服务上难以做到真正兼 顾。 三是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短缺。对照省文化先 进区“在岗职工 60%以上受过高等教育或专门的业务培训” 的标准,我区还存在一定距离。对在岗职工的教育和业务 培训不够,且文化专业人员年龄偏大,尤其是文化馆。在 推进全区有线电视数字化发展工作方面,网络中心有线数 字电视专业技术人员和乡镇广电外线员严重缺乏;新闻中 心 10 分钟莲都新闻只有 6 名采访记者,制作人员也缺 乏,按要求 1 分钟应配备 1 名记者。 四是乡镇文化站功能不健全。我区有图书馆的乡镇文 化站只有 8 个,普及率只有 50%,我区 4 个“东海文化明珠” 乡镇文化站图书馆藏书量除高溪乡外,其它 3 个“东海文 化明珠”均在 5000 册以下,并均无年购书能力。一些农村 文化活动场地不足,设施简陋,人员能力不强,还不能满 足群众文化活动的需要。 五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不完善。文化信息资 源共享工程网络分为区、乡镇、村三个层次,“创先”标 准要求区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和基层点覆盖率 达到 100%。但随着区文化馆的拆迁,区级支中心难以正常 运作,16 个乡镇、街道除碧湖以外,均未建成乡镇基层点。 村基层点建设的覆盖率情况较好,达到了 78%。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 一项迫切而长期的艰巨任务。针对当前我区新农村文化建 设现状和存在问题,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推进。 一、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将文化建设纳入政府目标 管理责任制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其分值,将其作为考核各 级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指标。制定加快文化事业发展 的政策措施,积极落实省、市关于文化发展的各项政策措 施和促进文化建设的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组织协调宣 传、文化、发改、财政、人事、公安、工商等部门,建立 有效的工作协调机制,明确职责,加强协作,共同做好文 化工作。 二、持续增加文化投入。把文化建设作为公共财政支 出的重要方面,不断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支持和保障力度, 真正做到每年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增幅不低于本级财政经常 性收入的增幅,人均文化事业费投入高于本市平均水平。 建立稳定的公共文化投入保障和增长机制,切实保障重大 公共文化工程、重要公共文化产品购买、重要文化活动开 展所必需的资金。 三、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我区文化基础设施 建设进度,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继续 建设岩泉、双黄、大港头等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面推进文 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建设,不断拓宽文化信息来源。 通过资源整合等方式,实现村村有文化活动室的目标。加 强对已有文化设施的管理,改善服务质量,充分发挥文化 设施资源最优化效益,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四、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要进一步推进“天天乐 文体广场”建设。从城区向农村延伸活动点,不断扩大乡 镇活动点覆盖范围。通过送电影、送戏、送文体设备等多 种方式切实解决文化弱势群体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 等文化生活贫乏问题;要抓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对已建 成的农家书屋加强管理,积极开展活动,使农家书屋真正 发挥作用,成为农民群众看书学习的好地方;要组织好瓯 江文化会亲活动,整合全区各地文化资源,推出文艺精品 节目,组织各乡镇、村之间进行文化会亲活动,以增进其 文化交流。 五、加大文化品牌培育力度。要努力打造古堰画乡文 化品牌,充分利用摄影和巴比松油画等文化资源,举办摄 影培训及比赛、巴比松油画展等;要全力打造“欢乐莲城” 群众文化品牌。“欢乐莲城”这一群众文化品牌,经过几 年的努力,逐渐在群众中产生了影响力。以筹办第四届 “欢乐莲城”社区文化艺术节、在乡镇推出“欢乐莲城” 大舞台等形式,充实内容,创新形式,不断做大、做强、 做精“欢乐莲城”群众文化品牌;要强化民间特色文化品 牌建设,积极组织“双龙庙会”、“太平庙会”等各类具 有莲都特色的民俗活动及民俗民风文化研讨会等活动;同 时,要积极塑造“红色文化”品牌,利用中共丽水县县委 旧址、三岩寺红军洞、北乡革命历史纪念馆等革命旧址、 遗址和展馆,大力打造莲都的“红色文化”品牌。 六、提升文化干部队伍素质。要围绕莲都区新农村建 设、主题积极向上、通俗易懂等方面,设置专门文化奖项, 促进文艺精品的产生,鼓励、挖掘和培养优秀艺术人才; 要加强文化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文化员才艺大比 拼活动,不断提高文化员的自身素质和指导水平。通过开 展腰鼓大赛、健身排舞、节目展演等形式,打造优秀文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