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推行五访五事、零距离服务群众工作法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1页
乡镇推行五访五事、零距离服务群众工作法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2页
乡镇推行五访五事、零距离服务群众工作法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3页
乡镇推行五访五事、零距离服务群众工作法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4页
乡镇推行五访五事、零距离服务群众工作法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镇推行五访五事、零距离服务群众工作 法的实践与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实践证明,群众工作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群众观点、群 众立场、群众路线始终是我们党安身立命的根本。那么, 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呢?XX 年,XX 市 XX 区 XX 镇 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党密 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推出“五访五事”零距离服务群众工 作法,改善干群关系、倾听群众心声、切实为民解忧,受 到广大党员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 问题探索 当前,有的基层党员干部对群众感情不深,很少深入 实际、深入基层,不愿与群众打交道;有的不掌握群众心 理,不了解群众愿望,不熟悉群众语言,工作方法简单、 态度生硬、作风粗暴,不会做群众工作;有的把群众的建 议当耳旁风,闻之不动,视而不见,眼睛向上不向下,久 而久之听不到真话实话。突出表现为以下三种倾向,即 “动嘴不动腿,动腿不办事,办事不反馈。” 动嘴不动腿。部分干部呆在办公室多、深入基层少; 当“掌柜”、“二传手”多,亲力亲为少;更有甚者,习 惯在群众面前打官腔、打“太极拳”,摆谱,对群众的来 访没好脸色看;有的群众说:“农业税取消后,镇里的干 部在村里难得看到一眼了,镇里的干部也基本认不得了。 ”干部“下不去”,则民情“上不来”。 动腿不办事。干部下去了,民情上来了,但干部“左 耳进右耳出”,站一边看热闹,群众关心的问题没解决。 有些解决起来并不复杂的问题,群众一而再,再而三的反 映,职能部门推三阻四,相互扯皮。干事没抓住关键,调 查工作不深入,做表面文章,应景文章,按下葫芦浮起瓢。 尽管干部“下来了”,部分群众仍然不买账。 办事不反馈。民情上来了,问题解决了,但由于没有 注重主动及时给群众反馈,群众仍然不满意,下次征求意 见,照常还提这些问题。基层信息不够公开,通报不够及 时,面对群众的种种质疑,有的也不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 不善于解疑释惑、疏导情绪。村民会议一年难开一次,群 众天天能听到中央和市级的声音,却鲜能听到镇村的声音。 二、基本做法 XX 年,XX 镇在深化“服务党建”品牌创建中,突出 “作风改进、服务群众”主题,大力推行“五访五事”零 距离服务群众工作法,从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彻底转 变干部形象,打造了一张覆盖全镇的服务群众网络。 接访导事,变“群众自己找”为“干部主动导” 在窗口单位实行“五个一”服务标准。镇政府办公楼 设立便民服务导事台,导事台值班人员提前半小时上班, 发挥导事功能,群众办事一问便知找谁?在哪里办公?是 否在岗?村设立便民服务代办站,具有“代办、咨询、调 解、帮扶”4 大功能,坚持工作日全天开放,规范镇村工作 人员接待用语,做好代办事项登记;全镇推行综治网格化 管理,形成便民服务网格,做到代办服务全天候,代办网 络全覆盖。 下访办事,变“事来忙不停”为“提前主动解” 明确下访重点内容、重点区域和重点对象,切实做好 解疑释惑、疏导情绪、政策宣传和矛盾化解工作;领导和 部门带案下访,集中处理突出信访问题,一般情况下 2 个 月、特殊情况不超过 3 个月内负责办结;完善领导下基层 定期接访工作制度,每名处级领导每半年开展一次下基层 接访,提前将接访地点、时间通过公开栏、广播等形式告 知群众。对面广、量大、持续时间长的重难点问题,比如 征地中的问题,镇成立了 12 人的征地专业队,集中力量、 集中时间、集中办公、集中下访,每天一个碰头会、每周 一次例会;对时间特别紧、任务特别重、情况特别复杂的 问题,如今年 1800 亩的巨腾国际项目征地,书记、镇长每 两天召开一次解决问题汇报会,亲自到征地现场研究解决 重难点问题,确保问题解决及时有效。 走访巡事,变“机关被动等”为“村居主动访” 规定机关干部每周至少 2 天走访村居,办理的内容、 进度和效果实行一周一报;发挥好领导包案作用,实行 “领导包片、科室包村、干部包户”, 镇领导班子成员每 月下村居或企业不少于 8 天,一般干部不少于 10 天;镇村 居干部每半年地毯式集中走访辖区居民,面对面收集群众 意见建议,宣传有关政策及民生问题解决情况。按照分类 处理的原则,对当面能解决的问题当面解决,当面解决不 了的带回来解决。带回的问题也实行分类处理,对属于该 职能部门办理的事务性个案,交分管领导或职能部门负责 人处理;对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的问题,召开专题协调会、 党政办公会研究解决。对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如 场镇风貌改造,注重定点走访,公开听取居民的意见,将 合理化建议融入到工程建设中,增强方案的可行性。 暗访查事,变“单向听汇报”为“积极主动查” 组织党政领导、“两代表一委员”每季度对政策执行、 社情民意等开展暗访,暗访总数每次不少于 80 户,将收集 到的问题进行分类办理,做到群众反映的事情件件有落实, 事事有回音;对重点工作、社情民意、惠民政策等推进落 实情况,领导一季度一暗访,现场办公,挂牌落实,能当 场解答的当场解答;能办理的,3 天内回复办理情况或意见。 对每季度暗访中发现的问题、半年有奖建议活动征集到的 意见,召开集中交办会,明确责任领导、责任科室、目标 任务、完成时限,交办任务纳入每月例会进行督查。 回访督事,变“办结不再管”为“事后主动看” 注重反馈跟踪,对于个别或少数群体反映的问题,采 取当面回复、电话回复或填写办理反馈单的形式,做 到准确及时反馈办理结果,并对办理结果进行满意度测评。 对于涉及人数较多的普遍性问题,采取大会宣传、集中走 访、高音喇叭、政务易短信等方式,做到办理结果群众早 知道、广覆盖。定期对办理情况进行回头看,杜绝时硬时 软现象;聘请退休老同志、农村老党员在基层监督,每半 年开展一次“有奖建议”活动。主要领导亲自牵头,每季 度召开一次民事办理情况回头看督查会,每次邀请 2-3 名 民情信息员列席,对办理情况逐一回访,杜绝议而不办; 回访反馈不但体现了对反映问题群众的尊重,还激发了群 众继续提意见建议的积极性。长期保持与群众常沟通、面 对面,用正能量的声音占领信息传播通道,既做且说,无 疑会提升干部话语的可信度 三、主要成效 XX 镇通过“五访五事”工作法,倾听了群众呼声,了 解了群众愿望,满足了群众需求。从机制和实践的角度解 决了社情民意的畅通传达和有效化解,达到干部接地气, 群众受欢迎的效果。 干部“下得去”,民情“上得来” 去年以来,镇便民服务咨询台、村居便民服务站共接 待群众 8625 人次;干部基层巡访平均 76 天;暗访村居民 427 户;全口径普访 2 次;征集群众意见建议 1415 条,涉 及征地、出行、环境、市政、社保、治安等,件件事关群 众的幸福感、聚集点。通过干部“下得去”,实现了民情 “上得来”。居民吕兴容反映健身广场陈旧,群众开展文 体活动不方便问题,不到两个月时间,镇政府就完成广场 翻修。她评价说:“在改造后的广场上跳舞感觉好极了, 这些镇干部非常不错,把我们的事情当成他们自己的事情 在做。”今年 6 月 9 日,XX 镇遭遇连续 20 小时的暴雨,镇 村干部冒雨逐户检查灾情,发现海兰村 10 社冉泽俊家后山 有滑坡隐患,镇村干部将他家 5 人安置到附近避险,第二 天山体滑坡,家人安然无恙,冉泽俊感动得无法言语,连 声道谢,此类事例不胜枚举。 事情“干得好”,民愿“解得了” XX 年来,镇机关干部现场解答、办理的群众意见建议 529 件,占群众反映问题的 37%;带着问题到基层解决问题 485 件,占群众反映问题的 34%;约访解决、电话解答 401 件,占 29%。其中召开集中交办会集中交办问题 290 件,每 月例会督办问题 86 件。其中仅化解矛盾纠纷就达 201 件, 帮助解决农民工工资 XX 多万元。尤其在去年 XX 区征地货 币补偿调标后,涉及的 1000 多群众集中反映相关问题的处 理中,XX 镇采取主动摸排走访、主动宣传解释、主动对接 协调等措施,没有出现到市、区上访行为,没有出现负面 舆情,矛盾得到有效化解,矛盾处理经验在全区推广。集 访户代表 XX 镇净慈寺村 17 社群众彭上文深有感触地说: “在征地拆迁之前没有和政府打交道,通过这次上访,政 府的干部做到仁至义尽,现在知道政府就是关心我们老百 姓的贴心人。” 沟通“做得勤”,民心“聚得拢” 去年以来,XX 镇群众反映问题的答复率达到 100%,其 中当面反馈、电话反馈、走访反馈各约占 1/3,召开大会、 高音喇叭宣传、政务易短信集中宣传共计 12 次,意见办理 满意率达到 98%。意见的即时收集、及时办理、及时反馈, 达到了推进工作、提升形象、凝聚民心的“三赢”效果。 在去年全区民调考核、效能考核、群众安全感指数测评中, XX 镇均名列各镇第一名。在去年全区考核表彰大会上,XX 镇获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第一名,处级班子考核优秀奖。 在全区作为重难点的征地工作中,XX 镇去年以来征地 6417 亩,未发生一例到市进京非正常上访事件,赢得了群众的 好口碑。 四、三点思考 干部与群众“面对面”,才能察民情、纳民智 随着社会先进技术的发展,干部与群众面对面做工作 的时间少了,总是依赖于键盘与鼠标来了解民情。在这个 虚拟世界里与群众“近”了,在现实生活中感情距离却远 了。做好群众工作不仅是一种“知”,更是一种“行”, 要亲力亲为,付诸实践。再发达的交通工具、信息手段也 代替不了与群众面对面、手拉手的交流融合。坐在办公室 里拍拍脑袋、凭空想象,工作就抓不到点子上,政策就落 实不到位,做不到群众心坎上,甚至违背群众意愿、损害 群众利益。干部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怎么知道群众的 所思所想所盼?干部不到群众中去做深入细致的宣传思想 工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怎么为群众所了解掌握?干部在 感情上和行动上与群众格格不入,群众怎么信服。 因此,只有采取“走下去”、“面对面”的方式,建 立起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走进群众心中,才能察民 情。广大党员干部只有走出机关大楼,走进田间地头,深 入村社一线,才能与群众促膝长谈,了解群众疾苦,并且 问计于民、问政于民。倾听是交流的前提,干部要学会聆 听群众呼声。在交流中,一要坦诚地听。放下架子,坦诚 相见,建立良好的干群关系,让群众有机会把心声充分表 达出来,把所思所想所盼全部说出来。二要全面地听。放 弃个人的判断,抛开过往的经验,不以干部者自居,更不 以领导者自居,保持客观立场,不偏听偏信,耐心倾听。 干部与群众“心贴心”,才能解民忧、聚民心 “心贴心”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只有把群众当亲 人,真情倾听呼声,真实反映意愿,真诚解决疾苦,把党 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及时送到群众中去,群众才能更好地 增进对党和政府的感情,增进对社会制度和大政方针的认 同感。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 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成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成亲人。 “心贴心”服务群众,要有服务群众的诚信,走进农 村和基层,化解群众积怨,为农村发展出点子,畅通服务 群众渠道,有效利用便民服务机制,完善镇、村、社三级 服务网络;要有为民谋利的真心,真抓实干,细心体察群 众愿望和利益要求变化,真心实意帮助群众解决好生产生 活实际问题,把工作做好、做细、做实,不断让群众得到 实实在在的利益;要有化解矛盾的决心,抓住矛盾纠纷的 根源,从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搭建交流 平台,用真情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同时畅通渠道安民心, 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关注群众最基本诉 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用心走下去、带着感情走下 去、把心沉下去,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群 众喜欢的事,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当真正做到了“情为 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干群关系将会改善, 干群信任将会聚拢。 干部与群众“手挽手”,才能惠民生、顺民意 俗话说:没有不讲理的群众,只有不会做事的干部。 要想把群众的事情办好,就要看干部能不能与群众坐到同 一根板凳上。群众利益与小事,要用百姓的心态去听百姓 的声音;心中时刻装着百姓,百姓心中才装着你;干部来 自于百姓,最终要回归到百姓中去。 在“五访五事”工作法实施过程中,干部对于收集到 的意见虽然说不上都能有求必应,但起码做到了事事必答, 问有回声。对于这些问题建议,近期能够办到的立马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