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弱儿管理规范_第1页
体弱儿管理规范_第2页
体弱儿管理规范_第3页
体弱儿管理规范_第4页
体弱儿管理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体弱儿管理规范篇一:体弱儿分类分级管理办法体弱儿分类分级管理办法(试行) 一、体弱儿的分类 (一)类体弱儿 1轻度贫血; 2轻度营养不良; 3轻度肥胖; 4轻度佝偻病; 5早产孕周 3537 周且出生体重XX 克的婴儿; 6满月增磅不足 600 克的婴儿。 (二)类体弱儿 1中度贫血; 2中度营养不良; 3中度肥胖; 4中度佝偻病 5足月小样儿、早产孕周35 周或出生体重XX 克的婴儿。 (三)类体弱儿 1重度贫血; 2重度营养不良; 3重度肥胖; 4重度佝偻病; 5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 6弱视、斜视; 7动作、语言或精神等发育迟滞; 8听力障碍; 9情绪或行为障碍; 10先天性心脏病和先天畸形; 11传染性疾病; 12其它生长发育异常或遗传性、代谢性疾病等。 二、体弱儿分级管理范围 类体弱儿由各基层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并建立专案管理;类体弱儿由基层医疗机构转至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进行病因分析和检查,给出治疗方案后在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专案管理,若经 3 个月干预效果仍不佳的应转往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专案管理;类体弱儿由基层医疗机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逐级转诊至市妇幼保健院,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专案管理。 三、体弱儿分级管理程序和办法 1类、类体弱儿管理:由基层医疗机构按照江苏省散居儿童保健管理手册中规定的体弱儿收案标准、管理办法和结案标准进行专案管理或及时转诊,并在儿童保健手册上加盖“类专案管理”标识。 2类体弱儿管理:由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将筛出的类体弱儿转送到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专案管理,专案管理期间体弱儿仍需按系统管理要求在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定期健康检查。 (1)转诊: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对筛查出的可疑类体弱儿,及时填写体弱儿转诊登记本和“体弱儿转诊通知二联单” ,一联“通知单”交家长,嘱其及时携带孩子凭“通知单”前往市妇幼保健院进一步确诊与管理;另一联为存根。同时将上转儿童姓名、联系电话、体弱儿因素及时 用电子邮箱通知市妇幼保健院。(2)接诊:市妇幼保健院对转送来的体弱儿要做进一步的全面检查,凡经确诊的类体弱儿要建立体弱儿专案管理登记本,认真做好登记,并根据江苏省散居儿童保健管理手册的体弱儿收案标准、管理办法和结案标准进行管理,在儿童保健手册上加盖“专案管理”标识,同时在收案管理期间督促体弱儿按系统管理要求到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如不能确诊为类体弱儿的,应及时转回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基层医疗机构,并做好衔接和指导。 (3)反馈:市妇幼保健院对已确诊的体弱儿,将诊断结果、治疗经过及处理意见记录于儿童保健管理手册上,并将体弱儿“处理报告单”及时转至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应将“处理报告单”贴于“转诊通知单”的存根上。如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在转出 30 天后仍未收到“处理报告单” ,须继续督促家长带体弱儿就诊,并及时与市妇幼保健院联系,同时市妇幼保健院对尚未就诊儿童也应作进一步追踪,并加强与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联系。(4)转归:体弱儿经治疗达到结案标准后,县级妇幼保健机构通知家长按照儿童系统管理健康检查时间回到原基层儿保门诊进行定期健康检查。 四、督促与管理 实行体弱儿分类分级管理是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保障与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切实加强领导和督查,保证我市体弱儿分类分级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各有关单位应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质量。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辖区内体弱儿管理业务指导,定期组织体弱儿分类分级管理质控。市妇幼保健院应每半年将体弱儿管理工作情况报至市局,不断规范体弱儿管理。 篇二:体弱儿管理及处理方案体弱儿管理 目 的:体弱儿筛查是儿童保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体弱儿童的 矫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未来,为了加强对体弱儿的管理,规范体弱儿筛查工作,和大家共同学习有关体弱儿管理的基本知识。 基本要求:开设儿童保健门诊的医疗保健机构都要设独立的体弱儿门 诊接诊室,面积不小于 10 平方米,配臵检查床及必要的儿保检查用具及设备(参照国家儿童保健规范门诊标准要求配备,如:儿童专用体检称、皮尺、听诊器等) 。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儿保医生承担。 管理对象:早产儿、出生低体重儿、活动期佝偻病、中重度贫血、中 重度营养不良(低体重、消瘦、生长迟缓) 、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医院明确诊断)肥胖、先天性缺陷、器质性疾病(先心病、唇腭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等) 、精神神经发育迟缓等。 体弱儿管理要求:1、建立专案:首诊负责,体弱儿均应建立体弱儿 保健管理卡(册) ,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电话号码、家庭住址、体弱原因、治疗情况、随访记录(每月检查一次) 。2、制定方案:根据体弱原因制定管理方案,进行检查与治疗。指导喂养,护理,防病知识和方法。3、结案处理:体弱儿恢复正常后,及时结案,进行个案小结,转入正常儿童保健管理。 佝偻病简易诊断标准(供基层防治用)1、全国统一诊断标准:佝偻病诊断应依据年龄、病史、症状体征、血生化及 X 线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临床分期、分度。在无条件做 X 线及血生化检查时,可按简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婴幼儿佝偻病的简易诊断是依据病史、症史、体征为判断指标。其中体征为主要条件,诊断时应结合年龄、季节、喂养、维生素 D 缺乏史等情况,按指标的主次、多少及严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判定。 判定指标:(1)主要体征 (2)次要体征 (3)症状 (4)病史:维生素 D 缺乏史 2、判定标准: (1)有几项主要体征,同时有维生素 D 缺乏史及明显症状者。 (2)有一项主要体征及两项次要体征,同时有维生素 D 缺乏史及明 显症状者。 (3)有两项次要体征,同时有明显症状、维生素 D缺乏史及其他条 件者。 (4)虽有症状、体征、病史,但不具备上述条件者,可不诊断为佝 偻病,列为“可疑” ,给予预防。 佝偻病恢复期:活动期佝偻病晒太阳或维生素 D 治疗后,症状消失,体征减轻,病情稳定者为恢复期。 管理方法: (1)综合防治措施:健康教育,系统管理,科学喂养,及时添加转乳 期食品,坚持每日户外活动。 (2)药物防治方法:治疗一月后复查效果。凡是活动期佝偻病经常规治疗后,症状消失、体征减轻或恢复正常,经观察3-6 个月后无异样变化,即为治愈。治愈后虽留有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而无症状及其他改变者,属于后遗症。 转归。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比较多见,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的贫血症。6-24 个月为高发年龄组,对健康有不良影响,必须积极防治。临床表现:有明显缺铁病史,面色、眼结合膜、口唇及甲床苍白,长期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或易烦躁,注意力不集中。 主要实验室指标: 血红蛋白低于 110g/l, 平均红细胞容积(MCV)80f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26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贫血程度分类: 轻度:血红蛋白 90-110g/l, 中度:血红蛋白 60-90g/l, 重度:血红蛋白 30-60g/l, 极重度:血红蛋白低于 30g/l. 管理方案:1.去除病因:对饮食不当者应纠正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 食物组成,及时治疗慢性失血性疾病。2.铁剂治疗:无特殊原因,应采取口服给药。3.补充铁剂 34 周复查血常规。 4.治疗有效,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继续服用铁 68 周,以 增加铁的储存。5.转归。 中重度营养不良管理 1.营养不良:能量和蛋白质缺乏或蛋白质缺乏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 多见于 3 岁以下的婴幼儿。 2.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评估营养不良可靠的指标,目前国际上对评 价营养不良的测量指标包括三部分:(1)体重低下。儿童的年龄、性别、体重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标准相比,低于中位数减 2 个标准差,但高于或等于中位数减3 个标准差,为中度体重低下。低于参照人群的中位数减 3个标准差,为重度体重低下。 (2)生长迟缓。儿童的年龄、性别、体重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标准相比,低于中位数减 2 个标准差,但高于或等于中位数减 3 个标准差,为中度生长迟缓。低于参照人群的中位数减 3 个标准差,为重度生长迟缓。 (3)消瘦。儿童的年龄、性别、体重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标准相比,低于中位数减 2 个标准差,但高于或等于中位数减 3 个标准差,为中度消瘦。低于参照人群的中位数减 3 个标准差,为重度消瘦。 管理方案:中度营养不良:去除病因,调整饮食,补足适量蛋白质、 能量和相应的营养素。 重度营养不良:控制感染与其他合并症,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补充高蛋白、高能量。每 12 月监测体重。 中重度营养不良(低体重、消瘦):一般情况良好,连续 2 次体重增至 X-SD 以上者。 生长迟缓:一般情况良好,排除疾病因素或身高增至 X-SD2SD以上者。转归。 肥胖症状管理:身高性别体重: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正常儿均值 20%以上,高于中位数加 2 个标准差。轻度:体重超过均值 20%-29%(高于中位数加 2 个标准差) 。中度:体重超过均值 30%-49%(高于中位数加 3 个标准差) 。重度:体重超过均值 50%以上。管理方案:行为指导:减少产热性食物的摄入、增加机体对热能的消 耗,使体内脂肪不断减少,控制体重过度增加。饮食指导:低脂肪、低糖类、搞蛋白食谱。运动指导:每天至少运动 30 分钟,活动量以运动后轻松愉快,不感到疲劳为原则。雨雾治疗:儿童慎用药物治疗。其他。转归:身高比体重大于同性别同身高组均值的 15%(或 X+2SD)一下。 早产儿管理 早产儿:出生时胎龄为 28 周到未满 37 周的新生儿。 管理方案:每月监测体格生长状况,体现追赶性生长。鼓励母乳喂养。 加强护理,预防感染。生后一周加维生素 A500-1000IU/d,维生素 D800IU/d,三个月后改与放量。生后 1-2 个月每日 篇三:体弱儿管理制度体弱儿管理制度 一、确定体弱儿管理范围,通过体检、家访、向家长发放健康调 查问卷筛选体弱儿,并根据体弱儿管理措施进行体弱儿管理登记。 体弱儿管理范围 (1)轻度、中度营养不良以及生长迟缓者 (2)肥胖症 (3) 11 度以及 II 度以上活动期佝偻病。 (4)反复感染(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半年4 次以上;肺炎 2 次年) (5)支气管哮喘 (6)先天性心脏病 二、对体弱儿患病情况的了解,重点加强对体弱儿的治疗及特别照顾,减少发病率,促进其健康成长。 三、常进行家园联系,了解幼儿在家情况,生活习惯及家族史,注意观察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加强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四、根据体弱儿原因,进行不同体弱儿管理,以体弱儿就医情况配合开展矫治工作。 五、对每个营养不良的幼儿的病因进行分析,并及时与家长联系,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三个月测身高、体重一次,并把情况通知家长,要配合医院治疗,直至该幼儿营养不良得到完全纠正为止。 六、对肥胖儿主要以运动处方为基础,以行为矫治为关键,通过家长、教师、医生等长期在一起帮助他在生活中改掉不良行为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增加肥胖儿的运动量,在园多让他蹦、跳、多动少坐,在家时建议家长带孩子去爬山、打球、游泳,逐渐增加运动量,以不刺激食欲为度,并要减少幼儿看电视的时间。 七、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幼儿应加强护理,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物,睡眠时应让幼儿避开窗户,避免受凉。加强体格锻炼,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少去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及时做好预防。发生呼吸道感染时督促按时服药并配合治疗观察一年后,转入健康儿童管理。 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