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线的认识》_第1页
《垂线的认识》_第2页
《垂线的认识》_第3页
《垂线的认识》_第4页
《垂线的认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垂线的认识【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培智教材第八册第六单元垂线、平行线的认识 。本单元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认识直线、线段、角的概念基础上,教学垂线和平行线的认识。相交、垂直、平行都是刻画同一平面内直线与直线之间位置关系的几何概念。由于定于垂线与平行都需要“相交”概念作为支点,因此认识相交是必要前提,且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的情况,学生在认识相交的基础上更容易建立垂线的概念。因此,先教学垂线,再教学平行线,凸显了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也顺应着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认识垂线,教材先从现实的场景中抽象出两组相交的直线,一组相交,一组互相垂直,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组相交直线的联系与区别,注重建立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的体验,逐渐挖掘“垂直”的数学特征。理解“相交成直角”是垂直概念的本质。鉴于培智学生理解、内化、运用知识能力较普通学生较弱以及其思维迟缓等特点,因而考虑对知识板块的教学需因生而已,因生制宜。本课教学中用三角板画垂线的知识点作为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其目的是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步步为营,确保“每位培智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学情分析】:我班共有 9 名学生,4 名男生,5 名女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习惯,把学生分成了a、b、c 三个层次。a 组学生理解和接受新知的能力相对比较强一些,动手操作能力相对较好,能较好地理解教师的指令,有一定的自学和语言表达能力。且对直线、线段、角的感念掌握理想,生活经验相对丰富些;b 组学生对于指令有时不能很好地理解,语言表达能力较弱。c 组是一个唐氏综合症,和自闭症学生,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注意力的时间较短,只能完成一些简单的指令,或跟读相关的词语。【教学目标】:a 组:1.初步认识相交,能在同一平面内画出两条相交的直线。2.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平面上两条直线相交的位置关系,知道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式相交的特例,认识垂线、垂直。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b 组:1.初步认识相交,在老师的帮助下会画出两条相交的直线。2.在老师的帮助下,知道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式相交的特例,认识垂线、垂直。3.感受生活中的垂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c 组:1.知道相交和垂直,能跟读相关的词语。2.课堂注意力在 15 分钟左右,能不随意在教室里走动。【教学重点】: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现象,建立垂直的概念【教学难点】:判断两条直线相交是不是出现垂直【教具准备】:课件、三角板、长方形纸一张【设计理念】:以“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与特教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支撑,以特殊教育学校“个别化”教育为依托,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为目的,让培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有价值的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相交导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字?(板书:线)回忆一下,我们在数学中认识了哪些线?(直线、线段)你能任意画出两条直线吗?【设计意图】借助板书“线”此汉字触发培智学生展开数学联系,为学生后续学习从知识储备中找到相关链接;让学生画两条任意直线是归类比较两条直线存在的关系,为引出“相交”概念的理解做铺垫。1.引导学生观察,理解直线是可以向两方无限延伸的,教师延长两条直线,直到其相交,出现一个相交点,告诉学生这就是相交。 (板书:相交)2.引导学生动手,用小棒代替直线,摆出不同情况的相交情形。【设计意图】 “相交”这一词,对于智障孩子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知识,孩子们不懂相交的意思,而相交的理解恰恰是学习垂直的必要条件。本环节就是在学生画直线的基础上,根据直线的特点,向两方无限延伸,从而引出相交的知识。同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和动脑的操作感知两种相交的情形,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借助生活经验理解相交的定义。3.课件出示生活中两条直线相交的典型图片。(剪刀、红十字,将其抽象成相交的两条直线) ,要求学生观察这两组线有什么共同点?(提示:有一个公共的点)4.揭示相交的概念:两条直线有一个公共的点,就是相交。 (课件出示) (将第二种情况垂直相交画到黑板上)【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现实的生活情境凸显数学内容。本环节选取生活实例“剪刀” 、 “红十字”标志,抽象出两组相交的直线,引导观察后,学生不难理解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相交成 4 个角,这为教学教学两条直线垂直找到了原型,更让学生感受了“数学源于生活” 。5.对照一下,自己摆对了吗?下面我们进一步来研究两条相交的线之间的关系。【设计意图】模仿是学生熟悉与理解知识的最佳途径。本环节乘热打铁让培智学生用小棒代替直线摆出两条直线存在的关系,更好地深化相交概念的理解。二、自学教材引导探究1.要求学生打开教材第 86 页,结合自己所摆的相交图形,自学教材例 1。2.出示自学要求:(带领学生一起读一读)a 组学生:(1)两条直线相交组成了几个角?这些角相同吗?(2)什么叫互相垂直?你是怎样理解“互相”的意思的?(3)什么叫垂线?什么叫垂足?(4)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b 组学生:(1)在老师的帮助下,说一说,两条相交的直线组成了几个角?找到其中的直角。(2)在老师的帮助下,说一说什么是互相垂直,说一说什么是垂线?(3)在老师的帮助下找到垂足。3.学生探讨、交流,掌握概念。【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本环节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支撑,结合特教“个别化教育”要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提升学习能力,感悟成功,品味学习快乐;为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或帮助达到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予了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学习要求,贴近了学生实际与需要,体现了以层次化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4.用手指表示互相垂直的关系。提问:你能用手指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系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师总结揭题: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两条直线相交的知识,同学们学得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垂线。 (将课题补充完整)并要求学生观察垂线的“垂”有什么特点,与我们今天学习的互相垂直有关系吗?【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借助自己的两根手指,更直观地加深对互相垂直的概念的理解。三、知识巩固,课堂闯关1.动手手量一量量下面各角,看看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吗?并指出垂足。【设计意图】用三角板验证两条直线是不是互相垂直,是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的知识判断与应用,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练习途径。本环节更是检验学生对垂线知识掌握程度。2.慧眼看一看把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标出来。【设计意图】变式对比练习,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炼就用垂直知识判断两条线的是否垂直关系的能力。3.巧手折一折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一折,折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设计意图】儿童的智慧在其手指尖上。本环节让培智学生折一折、想一想、说一说,深化垂直知识的理解。四、欣赏生活中互相垂直的图片。(1)要求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互相垂直的图形。(2)欣赏教师所带来的互相垂直的图片。【设计意图】迁移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即使数学知识活学活用,更是让培智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五、课堂总结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设计意图】学会梳理,尝试提炼,让学生尝试将概括的数学知识浓缩,存储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六、布置作业:1.完成教材中的练习。2.继续找一找生活中互相垂直的例子。【评价】一、重组教材,认识“相交” 。“相交”是学习垂直所必须要掌握的知识。教材中对于相交这一知识点,没有安排独立的教学,而智障学生对于“相交”这一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清晰、不知道两条直线相交是什么样的情形。所以,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教材进行重组,首先将这一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于是我从学生已经掌握的直线的知识基础出发,由学生自己画出两条直线,根据直线的特点向两方无限延伸,直到出现一个点,让学生明白这就是相交。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用小棒代替直线摆出两种不同情况的相交的情形。借助课件的直观演示,通过观察、比较,得出两条直线有一个公共点就是相交,让学生清楚地理解了“相交”的概念,为下面学习互相垂直打好基础。二、践行生本教学理念,提倡个别化教学,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生本教育强调的是以学定教、先学后教,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中高年级的智障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学中,我努力尝试践行生本教育的理念,根据我校的个别化教学,对班级学生进行异质分组(即以好带差的分组方式) ,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通过小组讨论、动手操作、互帮互助等形式,让学生自己解决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从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大部分学生通过自学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习惯、小组讨论的意识有了一定的提高。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意识,让学生在“动”中学数学。智力落后学生的思维总是停留在直观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性的知识很难理解、接受。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校一直提倡让学生动起来,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探究相关的数学知识。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动手摆、量、折,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到学习新知的过程中来。学生整体的参与度比较高,在较好地理解了新知的基础上,动手操作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比较抽象的概念性知识理解得也比较透彻。四、以生活为依托,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新课标中强调,数学来源于生活,要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有价值的数学。教学中,我本着此原则,从生活出发,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相交、垂直,自己探寻生活中的互相垂直。通过图片的欣赏,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互相垂直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理解了生活中处处皆数学的道理。五、学生小组讨论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但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主动参与的意识还不够,还需要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进行讨论,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六、面向全体凸显不够。教学中,由于没有辅教的参与,对于班级的 c组学生关注度还不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引导他们参与到学习中来,今后还需要引起重视。【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培智教材第八册第六单元垂线、平行线的认识 。本单元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认识直线、线段、角的概念基础上,教学垂线和平行线的认识。相交、垂直、平行都是刻画同一平面内直线与直线之间位置关系的几何概念。由于定于垂线与平行都需要“相交”概念作为支点,因此认识相交是必要前提,且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的情况,学生在认识相交的基础上更容易建立垂线的概念。因此,先教学垂线,再教学平行线,凸显了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也顺应着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认识垂线,教材先从现实的场景中抽象出两组相交的直线,一组相交,一组互相垂直,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组相交直线的联系与区别,注重建立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的体验,逐渐挖掘“垂直”的数学特征。理解“相交成直角”是垂直概念的本质。鉴于培智学生理解、内化、运用知识能力较普通学生较弱以及其思维迟缓等特点,因而考虑对知识板块的教学需因生而已,因生制宜。本课教学中用三角板画垂线的知识点作为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其目的是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步步为营,确保“每位培智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学情分析】:我班共有 9 名学生,4 名男生,5 名女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习惯,把学生分成了a、b、c 三个层次。a 组学生理解和接受新知的能力相对比较强一些,动手操作能力相对较好,能较好地理解教师的指令,有一定的自学和语言表达能力。且对直线、线段、角的感念掌握理想,生活经验相对丰富些;b 组学生对于指令有时不能很好地理解,语言表达能力较弱。c 组是一个唐氏综合症,和自闭症学生,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注意力的时间较短,只能完成一些简单的指令,或跟读相关的词语。【教学目标】:a 组:1.初步认识相交,能在同一平面内画出两条相交的直线。2.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平面上两条直线相交的位置关系,知道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式相交的特例,认识垂线、垂直。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b 组:1.初步认识相交,在老师的帮助下会画出两条相交的直线。2.在老师的帮助下,知道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式相交的特例,认识垂线、垂直。3.感受生活中的垂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c 组:1.知道相交和垂直,能跟读相关的词语。2.课堂注意力在 15 分钟左右,能不随意在教室里走动。【教学重点】: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现象,建立垂直的概念【教学难点】:判断两条直线相交是不是出现垂直【教具准备】:课件、三角板、长方形纸一张【设计理念】:以“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与特教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支撑,以特殊教育学校“个别化”教育为依托,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为目的,让培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有价值的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相交导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字?(板书:线)回忆一下,我们在数学中认识了哪些线?(直线、线段)你能任意画出两条直线吗?【设计意图】借助板书“线”此汉字触发培智学生展开数学联系,为学生后续学习从知识储备中找到相关链接;让学生画两条任意直线是归类比较两条直线存在的关系,为引出“相交”概念的理解做铺垫。1.引导学生观察,理解直线是可以向两方无限延伸的,教师延长两条直线,直到其相交,出现一个相交点,告诉学生这就是相交。 (板书:相交)2.引导学生动手,用小棒代替直线,摆出不同情况的相交情形。【设计意图】 “相交”这一词,对于智障孩子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知识,孩子们不懂相交的意思,而相交的理解恰恰是学习垂直的必要条件。本环节就是在学生画直线的基础上,根据直线的特点,向两方无限延伸,从而引出相交的知识。同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和动脑的操作感知两种相交的情形,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借助生活经验理解相交的定义。3.课件出示生活中两条直线相交的典型图片。(剪刀、红十字,将其抽象成相交的两条直线) ,要求学生观察这两组线有什么共同点?(提示:有一个公共的点)4.揭示相交的概念:两条直线有一个公共的点,就是相交。 (课件出示) (将第二种情况垂直相交画到黑板上)【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现实的生活情境凸显数学内容。本环节选取生活实例“剪刀” 、 “红十字”标志,抽象出两组相交的直线,引导观察后,学生不难理解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相交成 4 个角,这为教学教学两条直线垂直找到了原型,更让学生感受了“数学源于生活” 。5.对照一下,自己摆对了吗?下面我们进一步来研究两条相交的线之间的关系。【设计意图】模仿是学生熟悉与理解知识的最佳途径。本环节乘热打铁让培智学生用小棒代替直线摆出两条直线存在的关系,更好地深化相交概念的理解。二、自学教材引导探究1.要求学生打开教材第 86 页,结合自己所摆的相交图形,自学教材例 1。2.出示自学要求:(带领学生一起读一读)a 组学生:(1)两条直线相交组成了几个角?这些角相同吗?(2)什么叫互相垂直?你是怎样理解“互相”的意思的?(3)什么叫垂线?什么叫垂足?(4)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b 组学生:(1)在老师的帮助下,说一说,两条相交的直线组成了几个角?找到其中的直角。(2)在老师的帮助下,说一说什么是互相垂直,说一说什么是垂线?(3)在老师的帮助下找到垂足。3.学生探讨、交流,掌握概念。【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本环节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支撑,结合特教“个别化教育”要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提升学习能力,感悟成功,品味学习快乐;为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或帮助达到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予了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学习要求,贴近了学生实际与需要,体现了以层次化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4.用手指表示互相垂直的关系。提问:你能用手指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系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师总结揭题: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两条直线相交的知识,同学们学得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垂线。 (将课题补充完整)并要求学生观察垂线的“垂”有什么特点,与我们今天学习的互相垂直有关系吗?【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借助自己的两根手指,更直观地加深对互相垂直的概念的理解。三、知识巩固,课堂闯关1.动手手量一量量下面各角,看看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吗?并指出垂足。【设计意图】用三角板验证两条直线是不是互相垂直,是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的知识判断与应用,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练习途径。本环节更是检验学生对垂线知识掌握程度。2.慧眼看一看把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标出来。【设计意图】变式对比练习,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炼就用垂直知识判断两条线的是否垂直关系的能力。3.巧手折一折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一折,折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设计意图】儿童的智慧在其手指尖上。本环节让培智学生折一折、想一想、说一说,深化垂直知识的理解。四、欣赏生活中互相垂直的图片。(1)要求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互相垂直的图形。(2)欣赏教师所带来的互相垂直的图片。【设计意图】迁移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即使数学知识活学活用,更是让培智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五、课堂总结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设计意图】学会梳理,尝试提炼,让学生尝试将概括的数学知识浓缩,存储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六、布置作业:1.完成教材中的练习。2.继续找一找生活中互相垂直的例子。【评价】一、重组教材,认识“相交” 。“相交”是学习垂直所必须要掌握的知识。教材中对于相交这一知识点,没有安排独立的教学,而智障学生对于“相交”这一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清晰、不知道两条直线相交是什么样的情形。所以,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教材进行重组,首先将这一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于是我从学生已经掌握的直线的知识基础出发,由学生自己画出两条直线,根据直线的特点向两方无限延伸,直到出现一个点,让学生明白这就是相交。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用小棒代替直线摆出两种不同情况的相交的情形。借助课件的直观演示,通过观察、比较,得出两条直线有一个公共点就是相交,让学生清楚地理解了“相交”的概念,为下面学习互相垂直打好基础。二、践行生本教学理念,提倡个别化教学,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生本教育强调的是以学定教、先学后教,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中高年级的智障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学中,我努力尝试践行生本教育的理念,根据我校的个别化教学,对班级学生进行异质分组(即以好带差的分组方式) ,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通过小组讨论、动手操作、互帮互助等形式,让学生自己解决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从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大部分学生通过自学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习惯、小组讨论的意识有了一定的提高。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意识,让学生在“动”中学数学。智力落后学生的思维总是停留在直观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性的知识很难理解、接受。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校一直提倡让学生动起来,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探究相关的数学知识。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动手摆、量、折,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到学习新知的过程中来。学生整体的参与度比较高,在较好地理解了新知的基础上,动手操作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比较抽象的概念性知识理解得也比较透彻。四、以生活为依托,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新课标中强调,数学来源于生活,要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有价值的数学。教学中,我本着此原则,从生活出发,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相交、垂直,自己探寻生活中的互相垂直。通过图片的欣赏,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互相垂直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理解了生活中处处皆数学的道理。五、学生小组讨论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但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主动参与的意识还不够,还需要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进行讨论,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六、面向全体凸显不够。教学中,由于没有辅教的参与,对于班级的 c组学生关注度还不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引导他们参与到学习中来,今后还需要引起重视。【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培智教材第八册第六单元垂线、平行线的认识 。本单元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认识直线、线段、角的概念基础上,教学垂线和平行线的认识。相交、垂直、平行都是刻画同一平面内直线与直线之间位置关系的几何概念。由于定于垂线与平行都需要“相交”概念作为支点,因此认识相交是必要前提,且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的情况,学生在认识相交的基础上更容易建立垂线的概念。因此,先教学垂线,再教学平行线,凸显了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也顺应着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认识垂线,教材先从现实的场景中抽象出两组相交的直线,一组相交,一组互相垂直,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组相交直线的联系与区别,注重建立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的体验,逐渐挖掘“垂直”的数学特征。理解“相交成直角”是垂直概念的本质。鉴于培智学生理解、内化、运用知识能力较普通学生较弱以及其思维迟缓等特点,因而考虑对知识板块的教学需因生而已,因生制宜。本课教学中用三角板画垂线的知识点作为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其目的是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步步为营,确保“每位培智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学情分析】:我班共有 9 名学生,4 名男生,5 名女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习惯,把学生分成了a、b、c 三个层次。a 组学生理解和接受新知的能力相对比较强一些,动手操作能力相对较好,能较好地理解教师的指令,有一定的自学和语言表达能力。且对直线、线段、角的感念掌握理想,生活经验相对丰富些;b 组学生对于指令有时不能很好地理解,语言表达能力较弱。c 组是一个唐氏综合症,和自闭症学生,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注意力的时间较短,只能完成一些简单的指令,或跟读相关的词语。【教学目标】:a 组:1.初步认识相交,能在同一平面内画出两条相交的直线。2.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平面上两条直线相交的位置关系,知道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式相交的特例,认识垂线、垂直。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b 组:1.初步认识相交,在老师的帮助下会画出两条相交的直线。2.在老师的帮助下,知道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式相交的特例,认识垂线、垂直。3.感受生活中的垂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c 组:1.知道相交和垂直,能跟读相关的词语。2.课堂注意力在 15 分钟左右,能不随意在教室里走动。【教学重点】: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现象,建立垂直的概念【教学难点】:判断两条直线相交是不是出现垂直【教具准备】:课件、三角板、长方形纸一张【设计理念】:以“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与特教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支撑,以特殊教育学校“个别化”教育为依托,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为目的,让培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有价值的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相交导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字?(板书:线)回忆一下,我们在数学中认识了哪些线?(直线、线段)你能任意画出两条直线吗?【设计意图】借助板书“线”此汉字触发培智学生展开数学联系,为学生后续学习从知识储备中找到相关链接;让学生画两条任意直线是归类比较两条直线存在的关系,为引出“相交”概念的理解做铺垫。1.引导学生观察,理解直线是可以向两方无限延伸的,教师延长两条直线,直到其相交,出现一个相交点,告诉学生这就是相交。 (板书:相交)2.引导学生动手,用小棒代替直线,摆出不同情况的相交情形。【设计意图】 “相交”这一词,对于智障孩子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知识,孩子们不懂相交的意思,而相交的理解恰恰是学习垂直的必要条件。本环节就是在学生画直线的基础上,根据直线的特点,向两方无限延伸,从而引出相交的知识。同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和动脑的操作感知两种相交的情形,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借助生活经验理解相交的定义。3.课件出示生活中两条直线相交的典型图片。(剪刀、红十字,将其抽象成相交的两条直线) ,要求学生观察这两组线有什么共同点?(提示:有一个公共的点)4.揭示相交的概念:两条直线有一个公共的点,就是相交。 (课件出示) (将第二种情况垂直相交画到黑板上)【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现实的生活情境凸显数学内容。本环节选取生活实例“剪刀” 、 “红十字”标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