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业,我还是想说……_第1页
关于作业,我还是想说……_第2页
关于作业,我还是想说……_第3页
关于作业,我还是想说……_第4页
关于作业,我还是想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作业,我还是想说新年伊始,有关教育的话题频频见诸报端,而作业也成再次刺激国人的神经。先是杭州的上城区和拱墅区下发文件,提出学生超过晚上十点可以选择不完成剩余的作业。如上城区的文件中就提到,学校每个月至少设立一次“无书面作业日” ,小学生作业时间超过晚上九点、初中生作业时间超过晚上十点尚未完成,学生可以选择不完成剩下的作业,切实保障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无独有偶,在稍晚些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王国庆谈到“减负”问题时,引用古诗“一山放过一山拦”来说明中小学减负任务的沉重和艰巨,并说有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每天课外写作业的时时长已经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的将近 3 倍,最后他用让我们荡起双桨里的一句歌词来感叹当下的孩子们的作业负担之重。足见,中小学的“减负”已成为朝野上下备受关注的重要话题。但是, “减负”从来不是个小问题,也从来不会因为下达几个红头文件而改变。窃以为,提升作业设计的质量,增强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才是真正实现中小学生减轻学业负担的正途。寒假期间,翻阅了几本关于作业设计方面的书,印象最深的是那本这样的数学作业有意思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与实施 。这本书的作者是浙江宁波奉化实验小学刘善娜老师,她把自己几年来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探索记录下来,并形成一套体系。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她勤于学习和反思,敢于实践和探索,着实难能可贵。我向来不赞成学校折腾教师,但我很赞成教师自己“折腾”自己。因为教师教学到一定年限,如果安于现状或贪图安逸,就难以克服职业倦怠而陷入专业发展的“瓶颈期” ,平平而终老, “泯然众人矣” 。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和反思和自我更新,才能不断攀登专业发展的高峰,而无限风光在险峰啊。刘老师和很多小学数学老师一样,但又与她们不一样,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她的勤于思考和探索,并且刘老师也是勤于写博文的人。她思考到传统教学中的问题,却不想混下去,她选择了改变,哪怕是一点点的改变。她从作业形式、作业评价方式入手,进行着力所能及的、循序渐进的改变,种种探索终获得成功。比如她的暑假数学作业超市、师生共写数学日记、设计分层作业、探究性作业等等。她设计的探究性作业适用于三至六年级,共分为生活描述型、概念表征型、问题分析型、反思评价型和单元综合型五大类型,并指向学生的读图绘图、推理分析、错误利用等能力培养,同时考虑学生好胜、好奇、好玩、好动的认知心理。虽然我不任教数学,但初观起来,刘老师在书中关于作业的一些思考和探索确实让我耳目一新。比如刘老师在书中提到新课标提出的十个核心概念,其中特别提到“数感”这一概念,意义非凡。今天又看到一篇文章,说孩子总是计算错误,或许是因为他还没有数感。并说到数感不仅仅是对数字的直观感觉,还应包括细微的判断力和解释,会在显著无序中发现有意义的结构模式。而一个良好而耐心的数感培养过程,真正的成果是会让人逐渐形成抽象思维。如此重要的数学概念,不知我们的一线数学老师是否意识到其重要性?是不是还在认为多次反复的计算训练而“熟能生巧”以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恐怕未必!刘老师还有一个很好的做法就是经常让学生用文字写下自己的解题思路及过程,有时还需要画图,让学生写出日记并相互交流、碰撞。这种作业不仅仅是让孩子锻炼文字能力,更能满足孩子创作的欲望,学生设计的作业往往图文并茂,精彩纷呈。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写下自己解题思路的过程其实就是他思维呈现的过程,教师借以观察学生的思维过程以及思维出现错误的地方。这种“思维可视化”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还有她较新颖的作业设计,比如列出若干算式,让学生把计算结果填入一段关于鲁迅生平的文字空白处;列出一首古诗词中“春”“愁”出现的次数及其占整首诗词字数的百分之几,有时还让学生去搜集。这种作业既激起学生的兴趣,又体现了与语文学科之间的融合,追求形式新颖的同时也不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另外,还有计算打出租车的费用这样与生活紧密联系的作业、有给家长当小老师讲解数学题的作业、为低年级学生开“数学门诊”的作业等,不胜枚举。刘老师的探究性作业虽然旨在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实则是她综合考虑课标、教材、学段、学生特点而科学设计的,其终极指向是核心素养的落实。比起当下的一些数学老师,基本上都是以教辅资料当作业,从未有过自主设计作业的概念和经历,低水平重复训练的作业较多,而指向学生能力培养的创新性作业鲜见。现实的状况往往是,教师布置作业的随意性较大,教师布置作业不是以题为单位而是以页为单位,从不去筛选题目、精选题目,而是一股脑布置下去,从未考虑学生作业完成时间;教师对作业的功能定位认知不当,受传统的作业观影响,教师们大多认为作业是巩固学生认知和技能的手段,殊不知广义的作业已经成为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作业的评价与反馈不可忽视;不会制定作业评价标准,只顾布置作业而不知如何精细化地评价,不知道此项作业不同的学生应达到哪个水平,如何清晰、准确地描述学生所达到的学业标准;没有做到作业分层设计,无法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还有些老师把作业当作惩戒手段,让学生多抄几遍错题,而这种巩固方式可以说是事倍功半;等等。我们的教师应该多想想基于标准的作业设计,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精选作业题目、科学进行评价、思索作业能力指向,这才是最要紧的。当今新高考改革已经启动,而这一改革也势必引起义务教育阶段课堂教学的巨大变革,能力和素养立意的考查方式已成定局, “春江水暖鸭先知” ,义务教育接段的教师也应多去了解高考,如此才能避免自己教学上的狭隘和短视。顺便谈谈小学语文作业,语文作业在随意性方面表现也很突出。语文老师往往“灵机一动”不布置一项作业,且不乏新意,但你是否考虑学情,是否有详细的评价标准,训练的是哪种能力呢?语文是我们的母语,但正因为它是母语而具有模糊性,让我们觉得语文作业富有“弹性” ,而写作业过程中的“黑匣子”却少有人去研究和开启。当下小学语文作业中有几种现象值得我们思考,比如死记硬背的问题,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可能讲太深他们往往理解不了,但诸如抄生字、背古诗诗意等作业是否太机械呢?有篇文章曾提到美国的母语教育,老师会听写默写单词,但从不让学生抄单词。并举例说,有个学生把 cat 拼成了 kat,老师依然给他好的分数,因为他懂得单词拼写的规则。相比之下,小学生抄写生字词的作业还是比较多的,当然老师可能是想让学生记住生字词并且训练书写能力,但也不能排除“有手无心”的现象。老师大可以讲讲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演变、汉字的间架结构等,既增强记忆的效果,又渗透传统文化,还能激发学习兴趣。对于古诗词而言也是同理,多一些画面的勾勒与描绘,多一些字词的通俗讲解,多一些想象力的激发,不比死记硬背效果好吗?不少学生到了初中甚至高中,依然喜欢买来教辅死记硬背,真让人觉得“沉疴难起” 。而我们的老师要从学生开始就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现在中高考考古诗默写已经是情境式的而不是填补上下句了,而这需要学生对古诗文真正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再说说说作文,小学作业常见的有看图写话和习作。关于看图写话我是有疑义的,我不知道这种形式到底考查的是学生的什么能力,观察能力?抑或想象能力?看图写话中的图画往往是生活中的场景,那么如果要培养观察能力为何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写而非要弄一张“不伦不类”的图片让学生去观察呢?孩子的视角和成人的视角一样吗?如果孩子关注到细枝末节的地方是不是又得不了高分呢?如果是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则更是滑稽,生活场景是学生有了生活体验而又看图“想象” ,那只能算是回忆吧,如果是漫画或者寓言类的图画倒是可以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但那样的话又需要科学、细化的评价量规。我倒是觉得让学生去生活中观察感悟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感更好,毕竟写作源于生活嘛。其实课标中规定“写话”是在小学一二年级,并没有说一定是看图写话,只是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以及根据表达需要恰当运用标点。由此看来,课标中要求的写话重在激发孩子写作兴趣、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阅读与写作的关联等。说到作文,小学三四年级就叫习作了,作文布置后就应该有相应的评价标准,但事实上很多老师只是凭经验给学生写下评语并打上分数,滑稽的是学生往往更看重分数而不是老师的评语。有些对习作有研究的语文老师制定出详细的评价量表,这是个进步,但维度的划分、分值的赋予、每条标准的陈述都是否科学呢?有不少老师都喜欢学生作文里运用好句子,而这些所谓的“好句子”大多是拟人句和比喻句,以比喻句居多。比喻句多貌似能为习作增添文采,但每篇文章都要用比喻句呢?用到比喻句文章是不是就一定好呢?我又翻看课标,关于小学三四年级习作的要求中也找不出要用比喻句的那一条,只有一条与此相关: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那么何谓“有新鲜感的词句”?当然是学生新习得的词句,当然可能包括但肯定不止比喻句拟人句,况且每个学生的阅读书目不同、阅读体验不同,所汲取的新鲜词句也不尽相同。而且,比喻句讲究相似性,如果没有一定的生活体验是很难体会的,并且每个学生也可能对同一本体能举出不同的喻体。况且,在中考高考中也没有必须要用比喻拟人的要求,高考只是把“有文采”作为发展等级四个方面之一来考量的。前几年很盛行的作文“文艺腔” ,讲究辞藻华丽而内容空洞的作文,已经遭到摒弃和打击!所以,我们的老师还是要认真研读课标、教材,并统筹年级段学生阅读和写作所应达到的能力发展阶段,形成系列化作业设计;做好作业的评价标准设计,尽量细化和科学,能测量每一个学生所达到的能力标准;让自己设计的作业承载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以能力凸显为作业设计的指向,不做知识的堆砌和重复低效的劳动;等等。以学科思维能力训练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指向,如此才是真正做到的“立德树人”啊,吾辈任重而道远!以上所言,甚是杂乱,所举例子也并非所任教学科,姑妄言之,欢迎各位“拍砖”!路过,不如读过;读过,不如思考过;思考过,不如做过新年伊始,有关教育的话题频频见诸报端,而作业也成再次刺激国人的神经。先是杭州的上城区和拱墅区下发文件,提出学生超过晚上十点可以选择不完成剩余的作业。如上城区的文件中就提到,学校每个月至少设立一次“无书面作业日” ,小学生作业时间超过晚上九点、初中生作业时间超过晚上十点尚未完成,学生可以选择不完成剩下的作业,切实保障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无独有偶,在稍晚些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王国庆谈到“减负”问题时,引用古诗“一山放过一山拦”来说明中小学减负任务的沉重和艰巨,并说有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每天课外写作业的时时长已经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的将近 3 倍,最后他用让我们荡起双桨里的一句歌词来感叹当下的孩子们的作业负担之重。足见,中小学的“减负”已成为朝野上下备受关注的重要话题。但是, “减负”从来不是个小问题,也从来不会因为下达几个红头文件而改变。窃以为,提升作业设计的质量,增强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才是真正实现中小学生减轻学业负担的正途。寒假期间,翻阅了几本关于作业设计方面的书,印象最深的是那本这样的数学作业有意思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与实施 。这本书的作者是浙江宁波奉化实验小学刘善娜老师,她把自己几年来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探索记录下来,并形成一套体系。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她勤于学习和反思,敢于实践和探索,着实难能可贵。我向来不赞成学校折腾教师,但我很赞成教师自己“折腾”自己。因为教师教学到一定年限,如果安于现状或贪图安逸,就难以克服职业倦怠而陷入专业发展的“瓶颈期” ,平平而终老, “泯然众人矣” 。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和反思和自我更新,才能不断攀登专业发展的高峰,而无限风光在险峰啊。刘老师和很多小学数学老师一样,但又与她们不一样,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她的勤于思考和探索,并且刘老师也是勤于写博文的人。她思考到传统教学中的问题,却不想混下去,她选择了改变,哪怕是一点点的改变。她从作业形式、作业评价方式入手,进行着力所能及的、循序渐进的改变,种种探索终获得成功。比如她的暑假数学作业超市、师生共写数学日记、设计分层作业、探究性作业等等。她设计的探究性作业适用于三至六年级,共分为生活描述型、概念表征型、问题分析型、反思评价型和单元综合型五大类型,并指向学生的读图绘图、推理分析、错误利用等能力培养,同时考虑学生好胜、好奇、好玩、好动的认知心理。虽然我不任教数学,但初观起来,刘老师在书中关于作业的一些思考和探索确实让我耳目一新。比如刘老师在书中提到新课标提出的十个核心概念,其中特别提到“数感”这一概念,意义非凡。今天又看到一篇文章,说孩子总是计算错误,或许是因为他还没有数感。并说到数感不仅仅是对数字的直观感觉,还应包括细微的判断力和解释,会在显著无序中发现有意义的结构模式。而一个良好而耐心的数感培养过程,真正的成果是会让人逐渐形成抽象思维。如此重要的数学概念,不知我们的一线数学老师是否意识到其重要性?是不是还在认为多次反复的计算训练而“熟能生巧”以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恐怕未必!刘老师还有一个很好的做法就是经常让学生用文字写下自己的解题思路及过程,有时还需要画图,让学生写出日记并相互交流、碰撞。这种作业不仅仅是让孩子锻炼文字能力,更能满足孩子创作的欲望,学生设计的作业往往图文并茂,精彩纷呈。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写下自己解题思路的过程其实就是他思维呈现的过程,教师借以观察学生的思维过程以及思维出现错误的地方。这种“思维可视化”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还有她较新颖的作业设计,比如列出若干算式,让学生把计算结果填入一段关于鲁迅生平的文字空白处;列出一首古诗词中“春”“愁”出现的次数及其占整首诗词字数的百分之几,有时还让学生去搜集。这种作业既激起学生的兴趣,又体现了与语文学科之间的融合,追求形式新颖的同时也不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另外,还有计算打出租车的费用这样与生活紧密联系的作业、有给家长当小老师讲解数学题的作业、为低年级学生开“数学门诊”的作业等,不胜枚举。刘老师的探究性作业虽然旨在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实则是她综合考虑课标、教材、学段、学生特点而科学设计的,其终极指向是核心素养的落实。比起当下的一些数学老师,基本上都是以教辅资料当作业,从未有过自主设计作业的概念和经历,低水平重复训练的作业较多,而指向学生能力培养的创新性作业鲜见。现实的状况往往是,教师布置作业的随意性较大,教师布置作业不是以题为单位而是以页为单位,从不去筛选题目、精选题目,而是一股脑布置下去,从未考虑学生作业完成时间;教师对作业的功能定位认知不当,受传统的作业观影响,教师们大多认为作业是巩固学生认知和技能的手段,殊不知广义的作业已经成为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作业的评价与反馈不可忽视;不会制定作业评价标准,只顾布置作业而不知如何精细化地评价,不知道此项作业不同的学生应达到哪个水平,如何清晰、准确地描述学生所达到的学业标准;没有做到作业分层设计,无法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还有些老师把作业当作惩戒手段,让学生多抄几遍错题,而这种巩固方式可以说是事倍功半;等等。我们的教师应该多想想基于标准的作业设计,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精选作业题目、科学进行评价、思索作业能力指向,这才是最要紧的。当今新高考改革已经启动,而这一改革也势必引起义务教育阶段课堂教学的巨大变革,能力和素养立意的考查方式已成定局, “春江水暖鸭先知” ,义务教育接段的教师也应多去了解高考,如此才能避免自己教学上的狭隘和短视。顺便谈谈小学语文作业,语文作业在随意性方面表现也很突出。语文老师往往“灵机一动”不布置一项作业,且不乏新意,但你是否考虑学情,是否有详细的评价标准,训练的是哪种能力呢?语文是我们的母语,但正因为它是母语而具有模糊性,让我们觉得语文作业富有“弹性” ,而写作业过程中的“黑匣子”却少有人去研究和开启。当下小学语文作业中有几种现象值得我们思考,比如死记硬背的问题,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可能讲太深他们往往理解不了,但诸如抄生字、背古诗诗意等作业是否太机械呢?有篇文章曾提到美国的母语教育,老师会听写默写单词,但从不让学生抄单词。并举例说,有个学生把 cat 拼成了 kat,老师依然给他好的分数,因为他懂得单词拼写的规则。相比之下,小学生抄写生字词的作业还是比较多的,当然老师可能是想让学生记住生字词并且训练书写能力,但也不能排除“有手无心”的现象。老师大可以讲讲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演变、汉字的间架结构等,既增强记忆的效果,又渗透传统文化,还能激发学习兴趣。对于古诗词而言也是同理,多一些画面的勾勒与描绘,多一些字词的通俗讲解,多一些想象力的激发,不比死记硬背效果好吗?不少学生到了初中甚至高中,依然喜欢买来教辅死记硬背,真让人觉得“沉疴难起” 。而我们的老师要从学生开始就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现在中高考考古诗默写已经是情境式的而不是填补上下句了,而这需要学生对古诗文真正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再说说说作文,小学作业常见的有看图写话和习作。关于看图写话我是有疑义的,我不知道这种形式到底考查的是学生的什么能力,观察能力?抑或想象能力?看图写话中的图画往往是生活中的场景,那么如果要培养观察能力为何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写而非要弄一张“不伦不类”的图片让学生去观察呢?孩子的视角和成人的视角一样吗?如果孩子关注到细枝末节的地方是不是又得不了高分呢?如果是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则更是滑稽,生活场景是学生有了生活体验而又看图“想象” ,那只能算是回忆吧,如果是漫画或者寓言类的图画倒是可以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但那样的话又需要科学、细化的评价量规。我倒是觉得让学生去生活中观察感悟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感更好,毕竟写作源于生活嘛。其实课标中规定“写话”是在小学一二年级,并没有说一定是看图写话,只是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以及根据表达需要恰当运用标点。由此看来,课标中要求的写话重在激发孩子写作兴趣、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阅读与写作的关联等。说到作文,小学三四年级就叫习作了,作文布置后就应该有相应的评价标准,但事实上很多老师只是凭经验给学生写下评语并打上分数,滑稽的是学生往往更看重分数而不是老师的评语。有些对习作有研究的语文老师制定出详细的评价量表,这是个进步,但维度的划分、分值的赋予、每条标准的陈述都是否科学呢?有不少老师都喜欢学生作文里运用好句子,而这些所谓的“好句子”大多是拟人句和比喻句,以比喻句居多。比喻句多貌似能为习作增添文采,但每篇文章都要用比喻句呢?用到比喻句文章是不是就一定好呢?我又翻看课标,关于小学三四年级习作的要求中也找不出要用比喻句的那一条,只有一条与此相关: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那么何谓“有新鲜感的词句”?当然是学生新习得的词句,当然可能包括但肯定不止比喻句拟人句,况且每个学生的阅读书目不同、阅读体验不同,所汲取的新鲜词句也不尽相同。而且,比喻句讲究相似性,如果没有一定的生活体验是很难体会的,并且每个学生也可能对同一本体能举出不同的喻体。况且,在中考高考中也没有必须要用比喻拟人的要求,高考只是把“有文采”作为发展等级四个方面之一来考量的。前几年很盛行的作文“文艺腔” ,讲究辞藻华丽而内容空洞的作文,已经遭到摒弃和打击!所以,我们的老师还是要认真研读课标、教材,并统筹年级段学生阅读和写作所应达到的能力发展阶段,形成系列化作业设计;做好作业的评价标准设计,尽量细化和科学,能测量每一个学生所达到的能力标准;让自己设计的作业承载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以能力凸显为作业设计的指向,不做知识的堆砌和重复低效的劳动;等等。以学科思维能力训练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指向,如此才是真正做到的“立德树人”啊,吾辈任重而道远!以上所言,甚是杂乱,所举例子也并非所任教学科,姑妄言之,欢迎各位“拍砖”!路过,不如读过;读过,不如思考过;思考过,不如做过新年伊始,有关教育的话题频频见诸报端,而作业也成再次刺激国人的神经。先是杭州的上城区和拱墅区下发文件,提出学生超过晚上十点可以选择不完成剩余的作业。如上城区的文件中就提到,学校每个月至少设立一次“无书面作业日” ,小学生作业时间超过晚上九点、初中生作业时间超过晚上十点尚未完成,学生可以选择不完成剩下的作业,切实保障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无独有偶,在稍晚些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王国庆谈到“减负”问题时,引用古诗“一山放过一山拦”来说明中小学减负任务的沉重和艰巨,并说有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每天课外写作业的时时长已经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的将近 3 倍,最后他用让我们荡起双桨里的一句歌词来感叹当下的孩子们的作业负担之重。足见,中小学的“减负”已成为朝野上下备受关注的重要话题。但是, “减负”从来不是个小问题,也从来不会因为下达几个红头文件而改变。窃以为,提升作业设计的质量,增强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才是真正实现中小学生减轻学业负担的正途。寒假期间,翻阅了几本关于作业设计方面的书,印象最深的是那本这样的数学作业有意思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与实施 。这本书的作者是浙江宁波奉化实验小学刘善娜老师,她把自己几年来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探索记录下来,并形成一套体系。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她勤于学习和反思,敢于实践和探索,着实难能可贵。我向来不赞成学校折腾教师,但我很赞成教师自己“折腾”自己。因为教师教学到一定年限,如果安于现状或贪图安逸,就难以克服职业倦怠而陷入专业发展的“瓶颈期” ,平平而终老, “泯然众人矣” 。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和反思和自我更新,才能不断攀登专业发展的高峰,而无限风光在险峰啊。刘老师和很多小学数学老师一样,但又与她们不一样,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她的勤于思考和探索,并且刘老师也是勤于写博文的人。她思考到传统教学中的问题,却不想混下去,她选择了改变,哪怕是一点点的改变。她从作业形式、作业评价方式入手,进行着力所能及的、循序渐进的改变,种种探索终获得成功。比如她的暑假数学作业超市、师生共写数学日记、设计分层作业、探究性作业等等。她设计的探究性作业适用于三至六年级,共分为生活描述型、概念表征型、问题分析型、反思评价型和单元综合型五大类型,并指向学生的读图绘图、推理分析、错误利用等能力培养,同时考虑学生好胜、好奇、好玩、好动的认知心理。虽然我不任教数学,但初观起来,刘老师在书中关于作业的一些思考和探索确实让我耳目一新。比如刘老师在书中提到新课标提出的十个核心概念,其中特别提到“数感”这一概念,意义非凡。今天又看到一篇文章,说孩子总是计算错误,或许是因为他还没有数感。并说到数感不仅仅是对数字的直观感觉,还应包括细微的判断力和解释,会在显著无序中发现有意义的结构模式。而一个良好而耐心的数感培养过程,真正的成果是会让人逐渐形成抽象思维。如此重要的数学概念,不知我们的一线数学老师是否意识到其重要性?是不是还在认为多次反复的计算训练而“熟能生巧”以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恐怕未必!刘老师还有一个很好的做法就是经常让学生用文字写下自己的解题思路及过程,有时还需要画图,让学生写出日记并相互交流、碰撞。这种作业不仅仅是让孩子锻炼文字能力,更能满足孩子创作的欲望,学生设计的作业往往图文并茂,精彩纷呈。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写下自己解题思路的过程其实就是他思维呈现的过程,教师借以观察学生的思维过程以及思维出现错误的地方。这种“思维可视化”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还有她较新颖的作业设计,比如列出若干算式,让学生把计算结果填入一段关于鲁迅生平的文字空白处;列出一首古诗词中“春”“愁”出现的次数及其占整首诗词字数的百分之几,有时还让学生去搜集。这种作业既激起学生的兴趣,又体现了与语文学科之间的融合,追求形式新颖的同时也不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另外,还有计算打出租车的费用这样与生活紧密联系的作业、有给家长当小老师讲解数学题的作业、为低年级学生开“数学门诊”的作业等,不胜枚举。刘老师的探究性作业虽然旨在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实则是她综合考虑课标、教材、学段、学生特点而科学设计的,其终极指向是核心素养的落实。比起当下的一些数学老师,基本上都是以教辅资料当作业,从未有过自主设计作业的概念和经历,低水平重复训练的作业较多,而指向学生能力培养的创新性作业鲜见。现实的状况往往是,教师布置作业的随意性较大,教师布置作业不是以题为单位而是以页为单位,从不去筛选题目、精选题目,而是一股脑布置下去,从未考虑学生作业完成时间;教师对作业的功能定位认知不当,受传统的作业观影响,教师们大多认为作业是巩固学生认知和技能的手段,殊不知广义的作业已经成为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作业的评价与反馈不可忽视;不会制定作业评价标准,只顾布置作业而不知如何精细化地评价,不知道此项作业不同的学生应达到哪个水平,如何清晰、准确地描述学生所达到的学业标准;没有做到作业分层设计,无法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还有些老师把作业当作惩戒手段,让学生多抄几遍错题,而这种巩固方式可以说是事倍功半;等等。我们的教师应该多想想基于标准的作业设计,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精选作业题目、科学进行评价、思索作业能力指向,这才是最要紧的。当今新高考改革已经启动,而这一改革也势必引起义务教育阶段课堂教学的巨大变革,能力和素养立意的考查方式已成定局, “春江水暖鸭先知” ,义务教育接段的教师也应多去了解高考,如此才能避免自己教学上的狭隘和短视。顺便谈谈小学语文作业,语文作业在随意性方面表现也很突出。语文老师往往“灵机一动”不布置一项作业,且不乏新意,但你是否考虑学情,是否有详细的评价标准,训练的是哪种能力呢?语文是我们的母语,但正因为它是母语而具有模糊性,让我们觉得语文作业富有“弹性” ,而写作业过程中的“黑匣子”却少有人去研究和开启。当下小学语文作业中有几种现象值得我们思考,比如死记硬背的问题,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可能讲太深他们往往理解不了,但诸如抄生字、背古诗诗意等作业是否太机械呢?有篇文章曾提到美国的母语教育,老师会听写默写单词,但从不让学生抄单词。并举例说,有个学生把 cat 拼成了 kat,老师依然给他好的分数,因为他懂得单词拼写的规则。相比之下,小学生抄写生字词的作业还是比较多的,当然老师可能是想让学生记住生字词并且训练书写能力,但也不能排除“有手无心”的现象。老师大可以讲讲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演变、汉字的间架结构等,既增强记忆的效果,又渗透传统文化,还能激发学习兴趣。对于古诗词而言也是同理,多一些画面的勾勒与描绘,多一些字词的通俗讲解,多一些想象力的激发,不比死记硬背效果好吗?不少学生到了初中甚至高中,依然喜欢买来教辅死记硬背,真让人觉得“沉疴难起” 。而我们的老师要从学生开始就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现在中高考考古诗默写已经是情境式的而不是填补上下句了,而这需要学生对古诗文真正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再说说说作文,小学作业常见的有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