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病病因PPT课件_第1页
龋病病因PPT课件_第2页
龋病病因PPT课件_第3页
龋病病因PPT课件_第4页
龋病病因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龋病,1,形形色色的龋病表现,2,提出几个问题:,什么是龋病? 为什么会发生龋病? 龋病的表现是什么? 如何预防和治疗龋病?,3,在以细菌为主的多因素作用下,牙齿硬组织发生无机物脱矿,有机物分解,产生色、质、形3方面改变的慢性破坏性疾病。,一、龋病的概念,4,1.发生部位:牙体硬组织,不侵犯牙髓组织。2.病因:多因素(细菌、食物、宿主有关)就病因而言,龋病也可称为是细菌感染性疾病。,一、龋病的概念,5,牙齿光泽与颜色的改变:白垩、黄褐、黑褐 牙齿质地的改变:疏松软化 牙质缺损:形成龋洞 进行性发展(一般无自愈性),3. 临床表现,一、龋病的概念,6,影响美观、咀嚼和发音功能。,二、龋病的危害,7,侵犯髓腔、根尖甚至颌骨,二、龋病的危害,8,作为口腔“病灶”,引起远隔脏器的感染性疾病。,二、龋病的危害,9,古代的低患龋率现代人的常见病、多发病7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患龋率出现下降趋势(口腔预防措施、口腔保健),(一)龋病流行情况(发病情况),三、龋病的流行病学、好发牙位和部位,10,发展中国家:从80年代开始出现上升趋势。我国:80年代前龋病流行处于平衡状态,患龋率在40%左右,属低水平。90年代后患病率有所上升。,(一)龋病流行情况(发病情况),11,我国的口腔卫生状况,第二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的调查,抽样调查了11个省市,总样本14万多人,6个年龄组,1995-1998,12,龋病患病率,5岁:76.6%12岁:45.81%;15岁:52.43%;18岁:55.32%35-44岁:63.01%:65-74岁:64.75%.,我国的口腔卫生状况,13,好发牙(恒牙),牙位,(二)龋病的好发部位,14,(一)恒牙列好发牙 下6 下7 上6 上7 双尖牙 上前牙 下前牙,(二)龋病的好发部位,15,牙位,好发牙(乳牙),(二)龋病的好发部位,16,(一)乳牙列好发牙 下V 上V IV 乳上前牙 乳下前牙,(二)龋病的好发部位,17,龋病好发牙一般后牙多于前牙;而后牙中,下颌多于上颌;前牙中,上颌多于下颌。,(二)龋病的好发部位,18,龋病好发牙面,19,巩固练习,1.龋病是牙体硬组织发生的( )A急性进行性破坏 B急性间歇性破坏C慢性进行性破坏 D慢性间歇性破坏 E以上各种破坏均存在2.龋病的危害性不包括( )A造成咀嚼功能降低 B影响消化功能 C影响呼吸功能 D儿童期影响牙颌系统发育 E作为一个病灶引起远隔脏器疾病答案:C C,20,巩固练习,3.恒牙龋齿患龋率最高的牙齿是( )A.下第一磨牙 B.下第二磨牙 C.上第一磨牙 D.上第二磨牙 E.上颌前磨牙4.恒牙龋病的最好发部位是( )A咬合面窝沟 B舌面 C颈部 D颊面 E邻面答案:A A,21,早期理论:虫牙学说(公元5000年前)Millers化学细菌学说三联因素和四联因素学说,四、龋病的病因学说,22,五、四联因素论,23,正常菌丛中常居菌50种以上。正常菌丛对宿主有双重作用,在正常情况下机体与菌丛保持着相互共生、拮抗的平衡状态,如这种关系受到某些因素的破坏,则可由于菌群失调造成病理变化,口腔中存在正常菌群,并非所有细菌均能致龋,(一)细菌菌斑,24,变形链球菌:致龋力最强乳酸杆菌:加速龋病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放线菌属:在根面龋菌斑中最常见,1、主要致龋微生物,25,为什么能致龋?,产酸能力,耐酸能力 粘附能力 合成细胞外多糖和细胞内多糖的能力,26,G+菌。在普通培养基呈链状,在葡萄糖培养基中呈棒状。在不同的培养基中生长时形态发生变异而得名 兼性厌氧,微需氧。 细菌的酶系统,(1)变形链球菌的性状,27,变形链球菌的致龋机理,(1)糖代谢糖分解和合成 途径1分解代谢: 双糖、单糖 菌体利用:有氧氧化:使细菌获得能量无氧酵解:产生乳酸等有机酸,使局部pH值下降,牙釉质脱矿致龋。,28,途径2合成细胞外多糖和细胞内多糖 胞外多糖:葡聚糖、果聚糖,促进细菌的粘附 胞内多糖:糖原 作为能源物备,变形链球菌的致龋机理,29,(2)产酸力和耐酸力强,变形链球菌的致龋机理,发酵多种碳水化合物,产生乳酸。在含葡萄糖或蔗糖培养基中,PH可在4.5以下。 耐酸性强,当pH降到4.5时(酸性环境中),多数产酸菌不能继续生长,而变形链球菌仍能继续生存。 能在厌氧、兼性厌氧环境中生长。,30,()粘附能力强选择性粘附于平滑的牙面形成牙菌斑的主要基质,在细菌粘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变形链球菌的致龋机理,31,乳酸杆菌,G+菌,兼性厌氧菌对牙面黏附力小致龋性次于变链,产酸,但产酸量低与变形链球菌协同,在菌斑形成后,起到促进龋发展的作用。在加速龋病的发展中可能起主要作用。,(2)乳酸杆菌的性状,32,放线菌属,G+杆菌,兼性厌氧菌呈丝状、杆状,定居早并可酵解葡萄糖产酸在龈下菌斑、根面龋菌斑中最常见,(3)放线菌属的性状,33,菌斑只有粘附牙面上才能造成龋齿,2、牙菌斑和龋病,34,(1)牙菌斑的定义和分类,未矿化的细菌性沉积物,牢固地粘附于牙面和修复体表面,由粘性基质和嵌入其中的细菌(约2*1011个/g)构成。,龈上P(G+菌为主) 龈下P(G-菌为主),35,获得性膜的形成(只须几秒钟,1-2H稳定,5-20m),细菌粘附集聚(随后发生对牙面粘附和细菌相互粘附24H内菌斑形成),菌斑的成熟(需5-7天,早期 以球菌为主),(2)菌斑的形成,36,37,分为三层结构(以平滑面P为例):菌斑牙界面(基底层)中间层菌斑表层,(3)菌斑的结构,38,(4)牙菌斑特性,形态:厚度各异的白色或暗白粘稠胶冻状特性:胶状团块,容易产生,不易去除。,组成:水(80%)固体物质(20%),39,(4)牙菌斑特性,40,牙菌斑在摄取糖之前也有酸存在,以乙酸含量最高,摄取蔗糖后则以乳酸为最高。乳酸和其他有机酸可造成釉质溶解,矿物质丧失。 由于菌斑具有胶质状结构,唾液的缓冲作用难以达到菌斑深层,一般的口腔清洁措施如漱口也不能将菌斑清除,菌斑内产生的酸可以在局部持续发挥作用,致使釉质脱矿,龋病开始 。,(5)牙菌斑的致龋作用,41,(二)食物,42,糖为最主要致龋食物糖的消耗量与患龋率成正比。种类:蔗糖致龋能力最强 蔗糖葡萄糖麦芽糖乳糖果糖山梨醇木糖醇 物理形式进食的频率和时间,(二)食物,43,牙发育期营养与牙的关系,在牙发育期间,营养缺乏,使牙体形态结构发育及萌出时间受到干扰。乳牙硬组织在胚胎期形成,恒牙大部分在出生后到3岁以前形成。胚胎期,母体营养状况可直接影响乳牙的发育。婴儿出生后,出现营养不良及全身各种疾病都能使钙及维生素A、D及微量元素摄取不足,从而导致牙发育缺陷如釉质发育不全、钙化不良等。,(二)食物,44,主要包括牙和唾液以及机体的全身状况(营养、内分泌、遗传的影响)构成宿主对龋病不同的易感程度,(三)宿主因素,45,牙各表面的龋易感性不同滞留区易患龋,窝沟点隙牙邻面接触面牙排列不齐、拥挤牙、重叠牙等,1.牙的结构、组成、形态和排列,46,矿物质、氟、锌含量高的釉质抗龋力强;釉质发育不全者、无釉质保护者抗酸能力差,牙的理化性质,钙化程度、微量元素含量、蛋白质含量等影响牙的抗龋能力,1.牙的结构、组成、形态和排列,47,2.唾液,混合性液体0.7-1.5L/日。比重1.002-1.008,平均pH约6.8。主要成分是水,其他:有机及无机成分,48,2.无机成分(k+、Na+、Ca+、CL-、重碳酸盐、磷酸盐):维持牙组织完整性,促萌出后釉质成熟,促脱矿牙组织的再矿化重碳酸盐是唾液缓冲功能的最重要物质,唾液在龋病发病方面的作用,1.流量和流速 正常的唾液分泌,对口腔有清洁作用。量少而稠者冲洗、缓冲能力差,易诱发龋病。,49,有机成分作用,唾液在龋病发病方面的作用,参与获得性膜的形成,渗透性屏障、维持牙面和粘膜表面完整性; s-IgA抗体:对抗致龋菌 一些唾液蛋白参与形成牙菌斑,50,龋病是慢性硬组织破坏性疾病,它与其他慢性疾病一样,有一定的时间因素。1、致龋菌斑在牙体滞留的时间;2、菌斑内酸性产物持续的时间;3、菌斑及唾液环境低于临界pH所持续时间。 以上因素的持续时间越长,龋病发生危险性越大。,(四)时间因素,51,巩固练习,1.以下哪种糖类能作为防龋的甜味替代剂( )A果糖 B葡萄糖 C麦芽糖 D木糖醇 E 乳糖2.龋病是一种复合因素所引起的疾病,主要是( )A、细菌,酸、牙齿状况 B、细菌、食物、牙齿状况 C、细菌、食物,机体状况 D、细菌,食物、机体和牙齿状况及致病因素滞留时间答案:D D,52,巩固练习,3.目前认为与龋病关系最为密切的细菌( )。A.乳酸杆菌 B.唾液链球菌 C.血链球菌 D.变形链球菌 E.轻链球菌4.下面哪种元素有防龋的作用( )A 钡 B 铝 C硒 D镁 E氟答案:D E,53,巩固练习,5.在龈下菌群和人类根面龋的牙菌斑中最常分离到的微生物是( )A.变形链球菌 B韦永菌 C酵母菌 D放线菌 E葡萄球菌6.下列哪种进食碳水化合物的方法能促进龋病的发生( )A每次进食时间越短越能促进龋病的发生 B每次进食时间越长越能促进龋病的发生C每次进食量越多越能促进龋病的发生 D每次进食量越少越能促进龋病的发生E进食次数越多越能促进龋病的发生答案:D E,54,龋病是一种以( )为主要病原体,诸多因素作用引起的牙体硬组织疾病。龋病主要侵犯( )组织在恒牙列中,龋病最好发于哪个牙齿( )菌斑的形成分为获得性膜的形成、细菌粘附和( ) 三个阶段。影响龋病发病的宿主因素包括牙和( )龋病的病因学说包括蛋白溶解学说、蛋白溶解一螯合学说、( ) 、 “四联论”四种学说(或理论)。现代龋病发病学说认为,龋病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其发病和细菌、食物、宿主和( )有关。龋病发病的病因主要包括( )、宿主、糖和时间。龋病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其发病除了细菌外,还和( )、食物和时间有关系。细菌是引起龋病的一种重要因素,目前认为与龋病关系最为密切的细菌是( )。食物是龋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食物中致龋能力最强的是( )。食物致龋作用与食物的种类、形状和进食频率有关一般,粘稠性食物较硬性或脆性食物致龋力强,少吃多餐或还吃零食的人较定时有规律进食者( )患龋病.,55,小结:龋病病因现代理论要点,龋病过程中必须具备以下重要条件1.致龋细菌,及其生态环境牙菌斑2.细菌附着于牙菌斑、酵解糖产酸并在牙面达到临界pH以下的浓度并维持的时间3.细菌代谢活动和形成牙菌斑的物质基础食物; 4.宿主易感的牙齿,56,1.龋病、化学细菌学说、“四因论”、牙菌斑的定义2.试述能引起龋病的牙菌斑所具有的致病性3.简述龋病病因四联因素理论。,思考题,57,Thank you!,58,Miller1889年,将微生物和酸作用结合起来解释龋病。为龋病的现代病因理论奠定基础。 内容:微生物降解碳水化合物食物而产酸,酸能使牙齿无机物脱矿,釉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