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支持常见并发症及护理(修改版)_第1页
肠内营养支持常见并发症及护理(修改版)_第2页
肠内营养支持常见并发症及护理(修改版)_第3页
肠内营养支持常见并发症及护理(修改版)_第4页
肠内营养支持常见并发症及护理(修改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肠内营养支持常见并发症

的预防及护理神经外科黄芹目录:肠内营养定义1肠内营养供给方式2肠内营养制剂分类3肠内营养的适应症4肠内营养的禁忌症5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6一、肠内营养的定义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指对于消化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正常膳食的病人,经口服或管饲途径,将只需化学性消化或不需消化,由中小分子营养素组成的营养液直接注入胃肠道,提供营养素的方法。为什么要提倡肠内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较静脉营养更符合人体生理过程,更安全可靠,只要肠道功能允许,优先选择肠内营养支持已作为营养支持的基本准则。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重要性营养是疾病恢复的基本条件。白蛋白是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重要物物质。营养状况和免疫力有密切关系。各种营养底物参与人体代谢的每一个环节。能量代谢终止,生命就会结束。某些营养物质可改善病理代谢状态。神经外科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重要性EN支持疗法是危重病人治疗中的重要一环,营养支持的目的是供给细胞代谢所需要的能量与营养底物,维持组织器官结构与功能,满足机体的需要;通过营养素的药理作用调理代谢紊乱,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从而影响疾病的发展与转归,这是实现重症病人营养支持的总目标。应该指出,营养支持并不能完全阻止和逆转重症病人严重应激的分解代谢状态和人体组成改变。病人对于补充的蛋白质的保存能力很差。但合理的营养支持,可减少净蛋白的分解及增加合成,纠正负氮平衡,促进病人康复起了良好的作用,改善潜在和已发生的营养不良状态,防治其并发症。目录:肠内营养定义1肠内营养供给方式2肠内营养制剂分类3肠内营养的适应症4肠内营养的禁忌症5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6二、肠内营养的供给方式(一)口服营养是指在非自然饮食条件下,口服由极易吸收的中小分子营养素配制的营养液。(二)管饲营养是指对于上消化道通过障碍者,经鼻-胃、鼻-十二指肠、鼻-空肠置管,或经颈食管、胃、空肠造瘘置管,输注肠内营养制剂的营养支持方法。肠内营养的优点:1.营养物质经静脉吸收输送至肝脏,有利于内脏蛋白质合成和代谢调节。2.长期肠外营养会使小肠粘膜细胞及营养酶系的活性退化,而肠内营养可改善和维持肠道粘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从而有效地防止肠道细菌易位的发生。3.肠内营养符合生理状态,对循环干扰较小,而肠外营养使内脏血流和心排出量增加,因而对代谢营养物质所需的能量增加。肠内营养的优点:4.在摄入相同热能相同氮量情况下,经肠内营养治疗病人的体重增加及氮潴留程度均优于全肠外营养治疗。5.肠内营养对技术、设备要求较低,操作方便,临床管理便利,同时费用也较低。目录:肠内营养定义1肠内营养供给方式2肠内营养制剂分类3肠内营养的适应症4肠内营养的禁忌症5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6三、肠内营养制剂的分类非要素制剂要素制剂组件制剂(一)非要素制剂:

非要素制剂(多聚体膳,polymericformulas):以整蛋白或蛋白游离物为氮源,具有渗透压接近等渗、口感好、使用方便,病人易耐受等优点,即适于经口喂养,也可管饲。包括:匀浆制剂,混合奶,以整蛋白为氮源的非要素制剂例如:氨基酸单体类:爱伦多(二)要素制剂:也称单体膳,是一种营养素齐全、不需消化或稍加消化即可吸收的少渣营养剂,一般以氨基酸为氮源,以葡萄糖、蔗糖或糊精为碳水化合物,以植物油、MCT为脂肪来源,并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又称化学组成明确制剂。短肽类:百普素(二)要素制剂:1、营养全面2、无需消化即可直接或接近直接吸收3、成分明确4、不含残渣或残渣极少5、不含乳糖(二)要素制剂:6、刺激性小7、适合特殊用途8、就用途径多(三)组件制剂:也称不完全营养制剂,是以某种或某类营养素为主的肠内营养制剂。它可对完全制剂进行补充或强化,以弥补完全制剂在适应个体差异方面欠缺灵活的不足;亦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件制剂构成组件配方,以适合病人的特殊需要。常用的:蛋白质组件、碳水化合物组件、脂肪组件、维生素组件和矿物质组件。目录:肠内营养定义1肠内营养供给方式2肠内营养制剂分类3肠内营养的适应症4肠内营养的禁忌症5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6四、肠内营养的适应症(一)不能经口进食、摄食不足或有摄食禁忌者:1、经口进食困难2、经口摄食不足3、无法经口摄食(二)胃肠道疾病:1、短肠综合征2、胃肠道瘘3、炎性肠道疾病4、患有吸收不良综合征5、胰腺疾病6、结肠手术与诊断准备7、对于神经性厌食或胃瘫痪的病人(三)胃肠道外疾病1、术前、术后营养支持2、肿瘤化疗、放疗的辅助治疗3、烧伤、创伤4、肝功能衰竭5、肾衰竭6、心血管疾病7、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病8、肠外营养的补充或过渡目录:肠内营养定义1肠内营养供给方式2肠内营养制剂分类3肠内营养的适应症4肠内营养的禁忌症5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6五、肠内营养的禁忌症:不宜应用肠内营养:1、重症胰腺炎急性期2、严重应激状态、麻痹性肠梗阻、上消化道出血、顽固性呕吐、严重腹泻或腹膜炎3、小肠广泛切除4~6周内4、年龄小于3个月的婴儿5、完全性肠梗阻及胃肠蠕动严重减慢的病人6、胃大部切除后易产生倾倒综合征的病人肠内营养的禁忌症:慎用肠内营养支持:

1、严重吸收不良综合征及长期少食衰弱的病人2、小肠缺乏足够吸收面积的空肠瘘病人3、休克、昏迷的病人4、症状明显的糖尿病、糖耐量异常的病人、接受高剂量类固醇药物治疗的病人何时开始肠内营养支持神经外科昏迷的危重病人,营养支持在整个治疗中亦十分关键。我们认为,其中两点极为重要,一是早期(发病后48-72h)即给予EN;二是合理分配不同时期的能量供给,即应激期(发病后7天内)适量减少葡萄糖的供给,病人应避免过度的热量摄入。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既保证了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还能防治PN治疗所致医源性免疫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对病人的恢复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优越性

重症病人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尽早使用肠内营养。通早期肠内营养是指进入ICU24~48h内,并且血流动力学稳定、无肠内营养禁忌证的情况下开始肠道喂养。术后病人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与肠外营养相比,胃肠道营养具有符合生理状态,有利于胃肠道结构和功能的恢复以及操作简便等优点。早期恢复肠道营养支持,能维持肠黏膜屏障功能,预防细菌移位和内毒素吸收所导致的肠源性感染,并能减轻过度的分解代谢。早期经肠营养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迅速补充蛋白质及各种营养物质,是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还可减少病人的经济支出,值得提倡。

目录:肠内营养定义1肠内营养供给方式2肠内营养制剂分类3肠内营养的适应症4肠内营养的禁忌症5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6六、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一)胃肠道并发症:1、腹泻:1)营养制剂选择不当2)营养液高渗且滴速过快3)营养液温度过低4)严重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5)乳糖酶缺乏6)医院内发生菌群失调7)胰腺疾病、胃部手术、肠道梗阻、回肠切除或广泛性肠炎的病人,易发生脂肪吸收不良2、恶心、呕吐预防:1)若滴速过快、胃内有潴留,则应减慢速度,降低渗透压2)对症处理胃肠道并发症---腹泻1、初次喂养应以低浓度等渗液、单一成分为宜,使病人逐渐适应,防止渗透性腹泻。2、营养液现配现用,温度以40~42c为宜,注意容器消毒,每日喂养后必须用温开水冲管,防止营养液在胃管内潴留,将胃管末端反折包好,防止污染。胃肠道并发症---腹泻3、发生腹泻的大便中有脂肪球时应减少肠内营养液总量,并使用庆大霉素、盐酸小碱等药物。4、对牛奶\豆浆不耐受者改用大米汁加炒面和红糖等鼻饲。胃肠道并发症---便秘原因:由于患者长期卧床,肠蠕动减弱,致使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水分被过多吸收,造成粪便干结、坚硬和排便不畅。胃肠道并发症---便秘处理:便秘病人可在营养液中增加纤维素丰富的蔬菜水果;也可在食物中加入适量的蜂蜜和香油;鼻饲后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脐周腹部2O次左右,每日3次以上措施均不能解决便秘可给予生大黄粉5g,qd温开水冲服。定时应用缓泻药或行开塞露通便,必要时可行少量不保留灌肠;胃肠道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丘脑-脑干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胃肠血管痉挛、黏膜坏死发生神经源性溃疡引起消化道出血。诊断:采用大便潜血试验证实胃肠道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预防和处理:每次鼻饲前均应抽吸并检查胃内容物的颜色,及时发现;通知医生应立即遵医嘱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病情的变化,并记录;如果出血量不多时可继续鼻饲,观察胃液颜色及大便隐血试验;出血量较大,出现循环不稳定时,应立即禁食并行胃肠减压;(二)代谢并发症1、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1)脱水2)高血钾3)低血钾4)低血钠5)铜、镁、钙等矿物质缺乏(二)代谢并发症2、高血糖3、维生素缺乏4、必需脂肪酸缺乏5、肝酶谱异常代谢并发症护理干预①高血糖:可选用整蛋白肠内营养液——瑞代。并给予鼻饲或静脉输注降糖药物,末梢血糖监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