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_第1页
李商隐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_第2页
李商隐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_第3页
李商隐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_第4页
李商隐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李商隐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大中十二年,晚唐诗人李商隐病逝于郑州,享年仅四十七岁。据说,他的绝笔,就是那首脍炙人口的锦瑟一弦一柱思华年。 望帝春心托杜鹃。 蓝田日暖玉生烟。 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无端五十弦,庄生晓梦迷蝴蝶,沧海月明珠有泪,此情可待成追忆,锦瑟这首诗,被列在李商隐诗集的开篇,更被选入了高中语文教材。可是,一千多年以来,始终都没人能解开一个谜题:这首诗到底写了什么?有人说是情诗,是写给诗人曾经的初恋。也有人说是悼亡诗,写给他去世的妻子。更有人说,这就是一首普通的抒情诗而已。梁启超先生评价,说:义山的锦瑟等诗,讲的是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折开一句一句的 叫我解释,我连文

2、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一句话总结,就是这首诗里,明明我每个字都认识,可联系在一起,我就不明白了。那么,这首诗理解起来,为什么这么难?有个原因,就是李商隐写诗,酷爱用典,可他诗句里的典故,又往往与原典含义大相径庭, 于是很多人只能硬着头皮去猜测。可问题是,他写诗连个题目都懒的取,经常都是无题,给人连个线索也不留,故而,他的诗 被后人称之为朦胧诗,而这首锦瑟,更是朦胧中的朦胧,谁也看不懂。但是,在我看来,这首锦瑟,李商隐还是给我们留下了解开诗句奥秘的钥匙。就是最后一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看到这句话,你想起了什么?至少我,想起的是大话西游里,至尊

3、宝带上紧箍咒时,说出口的那句话: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可我却没有珍惜。 直到失去后,才追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怎么样?现在,你是否能稍稍体会到,李商隐在临终之时,到底想说什么了呢?我想他真心想说的话, 是倘若上天再给他一次机会, 那么他一定不会错失, 最终留下这段此 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多年以后,洛阳的雨下的好大好大,李商隐走在的街上,一顶华盖马车匆匆而过。帘子轻掀,姑娘的侧颜微露, 而悠长。同行的朋友问:你看什么呢,那姑娘你认识?李商隐沉吟一瞬,说:那是,我的一个道姑朋友。落入他的眼里,他呆立当场,看向愈行愈远的马车,眸子深邃故事得从他年轻时,去玉阳山修道说起

4、。当年他住在东峰,还另有一行人住在西峰。而西峰的贵人,是位公主,排场甚大,出行时仆从如云。在这些仆从里,有个小道姑,个子不高、小巧可爱,脑袋上扎了个懒人髻,袖子长长的盖过 手背,有种说不出的娇憨。李商隐打听过,她叫宋华阳。每当公主趾高气昂地出行,从他们这些修道之人身边经过时,宋华阳都会悄悄的给他们行个礼,示意刚才的无礼真的不好意思。而一来一去,他们慢慢相熟,她出去为公主采购,他跟随,长街春意正浓、二人策马同游, 准备回山时遇上瓢泼大雨。他们在屋檐下躲雨, 她抬头,正撞上他的一双深邃眼瞳,宛如山间夹着细雪的微风,让她霎时间动了凡心、红了脸颊。她捧着红通通的脸颊,冒着大雨冲了出去,向西峰逃去。李商

5、隐追上了她,也找来了纸伞,看见她一身湿漉漉的, 了他的誓言。心疼的拥她入怀, 一字一句的说出他的目光中有柔情千种,犹如脉脉春风,好似连冰雪也能消融。当天夜晚,宋华阳躺在床上、捧着热乎乎的脸蛋,怎么也压不住心头的悸动。她起身一笔一划,等回过神来,纸上却已写下了他的名字:李商隐。她红了脸颊,心想:那个人说,他喜欢我,我想,我也应该是喜欢他的。段恋情,就这般毫无征兆的发生了。他们只有一峰之隔,时常偷偷聚会,宋华阳把自己的朋友,给他介绍认识,他容颜俊美、文 采斐然,没过多久,就同公主的女侍们成为了好友。他们常常一同游玩、 一同赏月,女侍们闲着没事就催促他作诗,每当他吟诵完毕, 片喝彩声中,下意识的看向

6、宋华阳满含崇拜的眼神。总会在一他的心就好似不成调的拍子,动一下,就是跳一下。只奈何,宋华阳是公主的女侍,他们身份阻碍,大多数的时间,虽一山之隔,也难以相见, 就算得见,若有让人在场,也只能相顾无言。但相恋的人大抵心都处在相同频率。偶尔的筵席,众人酒酣耳热,猜钩嬉戏,行酒划拳, 片喧嚣热闹中,他看向她,一个眼神,便是无言的心意相通。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但像这样的机会实在太少了,他总是长夜不寐,望着对面夜色下更显遥远的西峰, 若有青鸟一样的使者,可以代替我,为我去看望我的她

7、,那该多好啊。想着,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这段初恋就这样在地下隐秘而甜蜜地生长着。可世俗的权力,将注定要在他们中间,砸开一个巨大的鸿沟。岁月如梭,宋华阳有天晓晨打扮妆容时,看到自己憔悴的容颜,忽然就意识到:她不可能永远都这样与他在一起的。果不其然,随着宋华阳怀孕的消息的怀孕传出,他们之间的私情,终于让公主发现。李商隐不敢反抗,与公主叫板的下场,将是前途尽毁,于是,他被赶下山去,而宋华阳也不 知所踪。直到过了多年以后,谁家喜宴重逢,他才发现,曾经那个心心念念的人,已然嫁作他人妇

8、, 可他再也没有了接近她的理由。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无题如今,你就在我的眼前,可我们的距离却是从来未有过的遥远。他开始后悔,假如当初自己没有那么怯懦,而是不管不顾的带着她一起私奔,结果会不会不一样?一个男孩子,最无力的事,莫过于在最没有能力的年纪,去卩遇到了想要照顾一生的女孩。李商隐初恋的错失, 让他一度意志消沉, 或许就是由于他没有准备,就想去拥抱爱情,这才会失去心爱的宋华阳吧。他痛定思痛,还是努力学习、专心科考,只是偶尔,他还是会想起王屋山上的那个小道姑, 在夜深人静,写下那一首首只有自己才明白的诗句。有一日,李商隐的堂兄在洛阳的柳树下,偶然吟诵

9、了弟弟的诗句,却不想,惊动了邻居院子里的一个少女。少女出来,急匆匆问:这是谁的故事?谁写的诗?这少女,叫柳枝,商贾的女儿。她打小喜欢诗歌,被这首诗里曲折又朦胧的爱情故事打动,以至于连女子的矜持也抛诸脑后,跑出来急急发问。堂兄倒也憨实,介绍说:这是我堂弟李商隐的作品。柳枝听罢,竟当即扯断自己罗裙的带子,恳求堂兄带给李商隐,让他能在上面题诗。就这般,柳枝成为了李商隐的小迷妹。有一日,李商隐打马经过,正逢柳枝出来游玩,柳枝看到他,一脸激动,走上前去,说:您 就是写燕台诗的人吗? 他怔愣一瞬,露出柔和的笑容:您就是那个让我题诗的姑娘吧。柳枝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发出邀约,说:三天后,在我平时洗衣的溪水边,

10、希望能见到您。顿了顿,红了脸说:我定将焚香候君。说完,撒开脚丫子,逃之夭夭。李商隐也本想赴约。可他同行长安的友人,当日决定提前出发,李商隐有要事在身,不得不去追赶友人,只好托 堂兄去和柳枝道歉,说自己失约,他日定当补偿。他想,自己当年,就是在最没能力的年纪,遇到了想要守护一生的爱情,可结果却反而害了 宋华阳。再来给柳枝一个圆满的爱情,这是对自己这一次,他想等到自己金榜题名,有了能力以后, 的要求,也是对柳枝的负责。可是,有些姻缘,一旦错过,那就是真的错过了。当年隆冬,堂兄也来到长安。李商隐第一件事就是问柳枝,而堂兄却告诉他:你走不久,柳枝就被一个将军强娶而去了。李商隐呆滞许久,这才无可奈何的叹

11、了口气,本是段美好姻缘,不想,阴差阳错,还是错失 了。次年,他与堂兄再次来到洛阳,途径长亭,只见杨柳依依,他又想起当日,那个红着脸让自 己题诗、大胆邀约自己的少女,一时之间,他的心中五味杂陈。他忽而想起,当日那个女孩扯下罗带、乞他写诗的事,不由下马,走到柳枝旧居的院墙边, 沉吟片刻,提笔写上:柳枝井上蟠,莲叶浦中干。 锦鳞与绣羽,水陆有伤残。 柳枝五首或许吧, 他与柳枝,就如同柳条、还有莲叶。亦或者是飞鸟、还有鱼儿。总是水陆相隔、各自凋残。命运给了李商隐,两次选择爱情的机会,一次太早,一次太迟。太早,是因为他年轻,什么都没准备好,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去拥有爱情,于是他错过了宋华阳。太迟,是觉得等自

12、己准备好一切后,爱情还会回来,可没想到,他与柳枝,一转身就是一辈 子。直到这第三次,不早不晚,刚刚好。这是他最后的情缘:王氏。那一年,他与好友韩瞻在长安城游玩, 韩瞻与他是同年进士,这次出游,韩瞻带上了他老婆, 还有小姨子。这个小姨子,就是王氏。她是大将军王茂元的女儿,可这个将门虎女却没有半分粗鲁气,反而青涩娇羞、文静恬淡, 他们几人一起交谈,王氏就静坐一边,不言不语。韩瞻与李商隐都是文人墨客,少不了斗诗切磋,李商隐的诗句典故层出,韩瞻接不住他的梗, 甚至连诗的意思都对不上来,只能甘拜下风。就在此刻,王氏突然一反常态, 取笑李商隐的典故分明用错了,这场比斗,赢的人该是韩瞻才对。李商隐诧异的看了

13、他一眼,他第一次见到,有女子竟然可以解开他诗句的奥秘?王氏见他看过来,脸蛋一红,连忙低下头,再也不敢抬眼。其实王小姑娘不知道,就在那一刻,她已经闯入李商隐的世界里了。李商隐托韩瞻去和王茂元说亲,如愿以偿的娶了王氏为妻,大婚当日,他解开盖头,下面是张气鼓鼓的脸,在瞪他。她说:你什么时候打我主意的!他笑:你猜。她问:我笑话你典故用错的那一刻?他说:是你脸红的那一刻。小心王氏嫁给李商隐后, 同他过着清贫的生活,比不上从前的锦衣玉食,可她却甘之如饴, 翼翼的操持着他们的小家庭。自中唐以来,朝野官员党同伐异,李商隐的师父是令狐楚,属于牛党,而他的岳父王茂元属于李党,尤其是之后,牛党得势,令狐楚之子令狐绹

14、,认为李商隐娶王氏乃是改换门庭,于 是对李商隐百般打压。李商隐去京师考试, 被考官看中,可中书省审查资质的时候,以他先后投靠过牛、 李两党为由,判定李商隐首鼠两端、心术不正,于是将一笔他的名字抹去。他失魂落魄的回到家,满脸愧疚。妻子安慰:没关系的,是他们有眼无珠。他继续自责:都怪我太没用,你是侯门之女,我却让你过这样的生活。妻子气道:你是不是娶了我后悔了!他立刻求生欲起来:没有!咋可能!妻子说:那就不要勉强自己,就算当不了官,我们在一起平平淡淡,也是好的。可他还是忘不了仕途, 开始辗转供职于藩镇幕府, 这也导致与妻子聚少离多,只能用书信互通消息。妻子在信中会说起一些所闻所见,有一天,家中庭院的

15、荷花开了,她写信告诉他。他思量再三,回赠了一首诗: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赠荷花他感叹,世人只知爱花,却不理睬绿叶,可只有荷花,从不偏废,而是红花配绿叶,就一如 你与我这般。只怕有朝一日,花的色泽凋零、绿叶青翠不再,岂不是要愁死个人了? 写到这里,他眼睛发酸,就还想着,再干上几年吧,如果还不行,干脆就退休,与妻子老老 实实颐养天年吧。这是他最后的奢望。可天不遂人愿,连这点奢望也要让他错失。我曾经听过一个讲座,老师问,你们背了那么多唐诗,觉得最绝望的一首诗,是哪首?有同学说: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台下哄然大笑,为什么呢,我

16、们先看看这首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这首诗写于大中五年,李商隐身在汴州。它是寄给妻子的一封家书,在诗里,他照旧用了很什么多意象隐喻,但无论是巴山中的夜雨,还是遥望中的西窗烛火,总归下来只是一句话: 时候,我们才能再次见面呢? 老师听了也疑惑,就问:这首诗是写思念的,可也没什么好绝望的吧?这时,只见那个同学说:绝望就绝望在,李商隐在写这首诗的时候,还不知道,他的妻子早 在几天前就因病去世了。妻子病亡,他得到了消息,匆匆赶回家,可也未能见到妻子最后一面, 这是他人生中第三次错失,也是最为心痛的错失。在这一刻,他憧憬的未来,彻底坍塌了。有人说,李

17、商隐娶王氏, 是贪图王家的势力, 因为他这样的风流公子, 怎么可能会有专一的 爱情?柳仲郢爱怜他的才华,又可很少有人知道,他在丧偶以后,去投奔剑南东川节度使柳仲郢,看他孤身一人,有意把歌伎张懿仙送给他,美其名曰:照顾起居。他断然拒绝。那一刻,我突然就明白了这个人,真正的专一,不是一辈子只爱一个,而是爱一个人时,就 只爱那一个人。他余生的爱,只属于王氏一个人。他说: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一一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我以前解这句诗,只从文句表面看,以为李商隐洒脱,可懂得文义后,才知道,这句话的意 思是: 虽然我深知相思无益于健康,可我还是想为你而痴情到底,哪怕落个终身清狂。故事的最后,我们再

18、来看看,这首迷惑了文人墨客千百年的锦瑟一弦一柱思华年。 望帝春心托杜鹃。 蓝田日暖玉生烟。 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无端五十弦, 庄生晓梦迷蝴蝶, 沧海月明珠有泪, 此情可待成追忆,锦瑟 这首诗到底是写给谁的?是写给宋华阳的、或许是给柳枝的、又或许是给王氏的,甚至可能就是给她们三个一起写的?说不明白。但我还是想让你们看看最后这句话: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是李商隐的绝笔,那么,想一想,为何他最后一刻要写这句话, 又为何到了最后一刻才写 出这句话? 我能理解,至尊宝最后一刻,为何要说这句话:因为他和紫霞在一起时,想的是白晶晶,直 到失去了紫霞之后,这才意识到了自己的心意。他不是没有拥有过美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