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DLT774-2004_第1页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DLT774-2004_第2页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DLT774-2004_第3页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DLT774-2004_第4页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DLT774-200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检测仪表及装置51基本检修与校准52通用检测仪表检修与校准53温度检测仪表检修与校准54压力测量仪表检修与校准55液位测量仪表检修与校准56流量测量仪表检修与校准57分析仪表检修与校准58机械量仪表检修与校准59特殊仪表检修与校准510称重仪表检修与校准6过程控制仪表及设5检测仪表及装置51基本检修与校准511单体检测仪表5111检修项目与质量要求51111进行仪表的清扫和常规检修,检修后仪表应符合下列要求A被检仪表(或装置)外壳、外露部件(端钮、面板、开关等)表面应光洁完好,铭牌标志应清楚。B仪表刻度线、数字和其他标志应完整、清晰、准确;表盘上的玻璃应保持透明,无影响使用和计量性能的缺陷;用于测量温度的仪表还应注明分度号。C各部件应清洁无尘、完整无损,不得有锈蚀、变形。D坚固件应牢固可靠,不得有松动、脱落等现象,可动部分应转动灵活、平衡,无卡涩。E各调节器部件应操作灵敏,响应正确,在规定的状态时,具有相应的功能和一定的调节范围。F接线端子板的接线标志应清晰,引线孔、表门及玻璃的密封应良好。G电源熔丝容量符合要求。51112绝缘电阻检查应符合表4规定(章节中有单独要求的除外)。表4绝缘电阻测量条件民阻值表绝缘电阻M被测对象环境温度相对湿度被测仪表电源电压V绝缘表输出直流电压V绝缘表读数前稳定时间S信号信号信号接地电源接地电源信号热电偶500100100铠装热电偶A50010001000铂250/100100100热电阻/壁温专用铜153580250/1005050直读式仪表535806050020202020压力开关15354575605002020动圈式仪表15354575605004020201535457560500202020常规仪表B1535457560100777调节、控制仪表15354575500202050605001020205050变送器1535457560100执行机构257595605002050伺服放大器0501070605002050电接点水位计153545756050050205050电磁阀1535856050020电涡流传感器15354575605100100分析仪表1535457560500222020发电机检漏仪1535457560250100100100100工业摄像机D100/500120显示仪表60500V202020皮带秤传感器1535707560100V20A其他绝缘电阻的单位是MM。B统指显示、记录、计算、转换仪表。C信号一信号指互相隔离的输入间、输出间、测量元件以及相互间的信号,视被测对象而定。D探头使用100V绝缘表,电源回路使用500V绝缘表。51113调校前校验A按仪表制造厂规定的时间进行预热;制造厂未作规定时,可预热15MIN(具有参考端温度自动补偿的仪表,预热30MIN)后,进行仪表的调校前校验。B校验在主刻度线或整数点上进行;其校验点数除有特殊规定外,应包括上限、下限和常用点在内不少于5点。C校验从下限值开始,逐渐增加输入信号,使指针或显示数字依次缓慢地停在各被检表主刻度值上(避免产生任何过程冲和回程现象),直到量程上限值,然后再逐渐减小输入信号进行下行程的检定,直至量程下限值,过程中分别读取并记录标准器示值(压力表校验除外)。其中上限值只检上行程,下限值只检下行程。D非故障被检仪表,在调校前校验未完成前,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调整。E调校前校验结果,若示值最大误差小于示值允许误差的仪表,可不再进行51121和51122项工作。F调节器校项目与技术标准5112调校项目与技术标准51121零点和满量程的校准。对于零位和满量程可调的仪表,当调节器校前校验结果,其示值基本误差值大于2/3示值允许误差限值时,按说明书要求进行零点和量程的反复调整,直至两者均小于示值的允许误差,并使各校验点误差减至最小。51122示值基本误差和回程误差校准A校准过程中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调整。B按照51113C要求进行,取误差的最大值作为示值基本误差和回程误差。C仪表的示值基本误差应不大于仪表的允许误差。D仪表的回程误差应不大于仪表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2(有单独规定的仪表除外)。51123报警设定点动作差与恢复差校准;A具有报警功能的仪表的输出端子连接指示器,调整好报警设定值,平稳地增加(或减少)信号,直到设定点动作再反向平稳地减少(或增加)输入信号,直到设定点恢复;记录每次报警动作值和恢复值,其与设定值的最大差值分别为设定点动作差和恢复差。B报警输出接点应正确可靠。C设定点动作差应不大于仪表允许误差。D设定点恢复差应不大于仪表允许误差的15倍(有单独规定的仪表除外)。5113校准后工作51131切断被校仪表和校准仪器电源(无电源仪表无此项要求)。51132安装于现场的仪表,其外露的零位、量程和报警调整机构宜漆封,并贴上有效的计量标签。51133调校前校验和调校后校准记录整理。51134仪表装回原位,恢复接线。512测量系统5121检修项目与质量要求51211对防水、防腐、防热、防人为故障安全措施不符合规定项进行整改。51212测量系统屏蔽电缆的屏蔽层接地应可靠。51213测量线路绝缘电阻,应符合第7322条中表33表。51214测量系统仪表和元件校准后,接线正确、可靠恢复。51215调整线路电阻。5122调校项目与技术标准51221测量系统综合误差的校准A大小修后的测量系统应进行系统综合误差校准,校准点包括常用点在内不少于5点(下限值只检下行程,上限值只检上行程)。B系统综合误差的校准应在系统各单体设备校准工作结束后并合格后进行。C全上系统中各个设备的电源,按系统中预热时间最长的仪表的预热时间进行预热。D在测量系统的信号发生端(温度测量系统可在线路中)输入模拟量信号,在测量系统的显示端记录显示值,进行系统综合误差校准。E若综合误差不满足要求,应对系统中的单体仪表进行校准或检修。51222测量系统的综合误差标准A示值综合误差应不大于该测量系统的允许综合误差。B综合回程误差应不大于系统允许综合误差的1/2。51223测量系统允许综合误差的计算,测量系统允许综合误差为该测量系统中各测量设备允许误差的方和根。51224系统校准后工作A完善调校前校验和调校后校准记录。B恢复测量系统连接,检查参数显示与实际一致。513运行维护5131投运前检查与验收A仪表的检修项目已完成并符合质量要求。B仪表部件安装牢固、平正;承压部件无泄漏,位置和朝向便于检修。C有防干扰要求的测量装置,其电缆的屏蔽层接地正确可靠。D设备防火、防冻、防水、防灰、防人为误动设施完好。E电源熔丝须符合测量装置规定要求。F有报警信号功能要求的表计,报警值已调整在报警设定点。G零位、量程和报警值调整机构外露的现场仪表已漆封,并贴有效的计量标签。5132投运A确认原工作回路已恢复后,合上盘内电源开关,全上仪表电源开关。B检查仪表参数显示应与当时实际情况相符。C带信号接点的测量仪表(或装置),短路发讯点或控制室进行仪表报警回路试验,相应的声光报警系统应正常。5133日常与定期维护A定期进行检查,发现设备缺陷及时进行处理,并做好缺陷处理记录。B定期清扫,保持仪表及附件整洁、完好、标志正确、清晰、齐全。C定期进行测量参数间的对照比较,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处理。D定期进行测量参数的在线质量抽查(可采用状态核对方式),不满足测量精度的仪表应即时进行校准。E定期校准测量仪表和元件,保持仪表的质量指标符合现场运行条件和测量等级的要求。F根据仪表调校前校验和在线质量抽查的评定等级,按有关规定,经批准后可适当地缩短或延长仪表的检修、校准周期。5134停用A重要测量系统未经厂级技术领导批准不得无故停用。B信号进入调节或控制回路的在线运行仪表,停用前须先将调节切至手动。C关断仪表电源开关。D运行中因检修需拆除仪表接线和仪表时,应做好标志并包扎好接线和取样口。52通用检测仪表检修与校准521数字式仪表5211检修项目与质量要求52111基本检查按照51111要求进行。52112绝缘电阻应符合表4要求。52113仪表性能检查A每一位数码管应能按照该仪表所设定的编码顺序作连续的变化,无跳变、叠字、不亮、缺笔画等现象,显示亮度应均匀,小数点和状态显示应正确无误。B仪表零点和满量程刻度处的示值变化,在1H内不大于1个字。C符号的检查输入低于零位对应的电信号,仪表应出现“”的极性符号,输入超测量范围值对应的电信号,仪表应显示过载的符号或状态,如有报警装置,应有报警声响。D电源电压变化10时,指示值的变化应不大于仪表的允许误差。E巡检仪表增加以下性能检查1)准确度自检有准确度自检的仪表,按下自检点时,应显示自检点规定值。2)返零检查按下“返零”按键后,仪表应从“0”开始巡检。3)手动选点检查按下手动选点按键后,应显示出相应的测点序号及该点示值,并与巡视时的该点示值相同。4)巡检周期的校准连续进行3次,取3次的平均值作为巡检仪的巡检周期,其值应符合说明书上的要求。5)报警定值检查当工作选择开关置于“试验”位置时,其显示应符合规定值。52114调校前校验A校验原则上采用寻找转换点法(见附录B中的B38)。B仪表的分辨力小于其允许误差02的仪表或使用中的仪表,允许采用输入基准法(见附录B中B39)。C计算校验误差。5212调校项目和技术标准52121零点和满量程调校A按51121的要求进行。B巡检仪和多通道仪表应进行各通道的零点及量程调整,使其误差减至最小。C显示记录仪表的显示部分和记录部分的零点和量程,其调整应同时进行。D微机化显示记录仪表将仪表的信号方式设置为待测方式,信号源接入选定通道。52122仪表指示示值基本误差校准A校准过程中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调整。B按52114要求进行,取误差最大值作为示值基本误差和回程误差。C仪表最大示值基本误差应满足1)校准过程中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允许误差2)巡检仪表应不大于1个字;3)带有CPU的显示记录仪表应小于量程的021个字。D仪表的允许误差计算1)用准确度等级表示允许误差,可按公式(3)计算FS式中仪表允许误差(应化整到末位数与分辨力相一致);仪表准确度等级;FS仪表的量程,即测量范围上、下限之差。2)用仪表量程及分辨力表示允许误差,可按公式(4)计算FSB式中B仪表量显示的分辨力;除量化误差以外的最大综合误差系数,选取数与相同,当B01FS时,可以作为准确度等级。3)用被测量值允许误差表示允许误差,可按公式(5)计算MAXK式中K允许的仪表误差值。52123仪表记录基本误差的校准A不同通道,输入不同的信号值,仪表所记录的数据应和所输入的信号,通道的编号相一致,不得出现记录混乱。B记录误差应不大于允许误差。52124仪表分辨力的校准(修理仪表校准项目)A仪表分辨力的校准与基本误差的校准同时进行,巡检仪和多通道仪表分辨力的校准,如共用一个模数转换器的可任选一通道进行;如采用不同模数转换器时,应对每个模数转换器对应的通道进行校准。用寻找转换点法校准时,取上、下行程校准点读数,在末位上变化一个计数顺序所对应输入变化值的绝对值中,偏离额定分辨力最大的值,用来计算该校验点的分辨力误差。B仪表分辨力误差应满足1)当B02FS时,应不大于/103/B;2)当01FSB02FS时,应不大于/105/B;3)B01FS或采用输入基准法校准时,可不再进行分辨力的校准。4)巡检仪表显示值的末位一个字所表示的值应符合说明书上的要求。52125报警设定点动作差与恢复差校准A设定点动作差校准方法与52114相同。B设定点动作差应不大于仪表允许误差,大量程仪表不大于仪表允许误差的1/2。C设定点恢复差一般不大于仪表允许误差大量程仪表不大于允许误差的1/2。52126稳定度误差检查A数字显示仪表显示值波动检查时,输入信号使仪表显示值稳定在量程的80处,10MIN内显示值不允许有间隔计数顺序的跳动;短期内示值漂移量检查时,输入50量程所对应的电量值,1H内示值漂移量不能大于允许误差的1/4。B巡检仪表显示值不允许有间隔计数顺序的跳动,显示值的最大波动应不大于其分辨力值,高分辨力巡测仪的显示值的波动应不大于2倍的分辨力值。52127连续运行检查(修理后仪表进行项目)。输入个量程80的信号,连续运行24H后,其基本误差不大于仪表的允许误差。52128微机化显示记录仪表增加以下检查A对记录进行拷贝,其记录数据应正确无误。B进行通信测试,连接好通信电缆,检查通信处于正常状态,将输入信号定格在某一值,运行上位机软件,接收仪表测量值,上位机画面显示数据应正确无误。5213运行维护52131投运前检查与验收见第5131条。52132投运见第5132条。52133日常维护A不得以硬物或手打击,按压显示器表面,不得以尖硬物件按压键盘,按键的力度要适中,禁止猛压或乱按。B不得带电插拔仪表插件。C电压异常时应及时切断电源。D带软驱的仪表加装防尘罩保护。E满足第5133条要求。52134停用A停用前,应对表内数据进行拷贝,或载至上位机中。B见第5134条。522检测开关和控制器5221检查项目与质量要求52211处观检查A见51111条。B开关或控制器内部的微动开关或机械触点应无明显氧化和烧损。52212绝缘检查应符合表4要求。52213调校前校验A连接开关或控制器接点与可显示其通断状况的外电路。B温度开关或控制器的校准将被检温度开关或控制器放入石英管并插入油槽(可水槽),标准温度计插入槽中心,深度300MM左右设置油槽控制温度比温度开关或控制器动作温度值略高12左右,开启油槽(或水槽)升温,记录槽温升温过程中触点动作值,然后再降低油槽(或水槽)温度,记录槽温降过程中触点恢复值。C压力开关或控制器校准将开关或控制器与压力校准器紧密连接缓慢平稳地(避免产生任何过冲和回程现象)加压,直至触点动作(或恢复),记录设定点动作(或恢复)值;继续加压至测量上限,关闭校准器通往被检开关的阀门,耐压3MIN应无漏泄;然后缓慢平稳地降压,直至触点恢复(或动作),记录设定点恢复(或动作)值。D差压开关或控制器校准将压力校准器与差压开关或控制器的正压室(正压开关)或负压室(负压开关)紧密连接;缓慢平稳地(避免产生任何过冲和回程现象)加压,直至触点动作,记录触点动作值;然后缓慢平稳地降压,直至触点再次动作,记录触点恢复值;差压开关正负压室同时加允许工作压力的125倍,关闭校准器通往被检开关的阀门,其接点不应产生抖动。52214振动试验检查在开关设定点切换前后,对开关进行少许振动,其接点不应产生抖动。5222调校项目与技术标准52221触点动作差和恢复差的调整A调校前校验结果,若触点动作误差值不小于2/3倍的允许基本动作误差时须进行调整。B重复第52213或C款,反复调整,直以设定点动作差和恢复差均符合精度要求。52222设定值动作差和恢复校准A在校准过程中不允许再次调整。B按调校前校验方法连续测定3次。C设定值动作差应不大地或控制器铭牌给出的允许设定值动作误差。若铭牌上未给出准确度等级或无分度值的开关和控制器,其触点动作差不大于10FS。D恢复差不可调的开关元件,其恢复差应不大于值允许动作差绝对值的2倍,恢复差可调的开关元件,其恢复差应不大于值允许动作差绝对值的15倍。52223重复性误差校准,其值应不大于开关或控制器允许设定值误差的绝对值。52224校准后工作按第5113条进行。5223运行维护A按第513条进行。B定期检查开关设定点值的准确性和信号报警情况,保持报警动作可靠。523压力(差压)变送器5231检修项目与质量要求52311一般性检查A见51111条。B力平衡变送器还应进行下列检查1)变送器的主杠杆与机架应保持平行,主杠杆中心经与测量部件的中心线垂直相交。2)副杠杆上十字簧片应平直无扭曲,并相互垂直。反馈动圈和调零弹簧的中心线与副杠杆中心线应在同一垂直面上,反馈动圈不应有断路,短路或变形情况。主、副杠杆中心线应平行,杠杆相互间不得有磨擦。3)动圈与磁钢应同心,永久磁钢与动圈之间的空气隙应均匀,动圈动作应灵活;4)迁移弹簧中心线应和主、副杠杆中心线在同一垂直面上,检测线圈的距离为15MM20MM。两个静压吊带应处在同一平面上,不应有明显扭曲。5)装有矢量板的变送器,矢量板应平。检测板和差动变压器的端面应平行,距离为035MM。52312绝缘检查应符合表4要求。52313调校前校验A校准低量程变送器时,应注意消除液注差影响若有水柱修正,校准时应加上水柱的修正值当传压介质为液体时,应保持变送器取压口的几何中心与活塞式压力计的活塞下端面(或标准器取压口的几何中心)在同一水平面上。B按照第51113条进行。C力平衡变送器的校验增加以下检查1)高内阻万用表检查放大器各测试点电压,应符合制造厂说明书要求。2)采用高频振荡器的变送器在无输入信号时,振荡级工作电流应为25MA35MA,输出电流为零。3)用手轻按主杠杆,检测片动作应灵活。通电后按动主杠杆,输出电流可以从零达到最大值,松开后应回零。52314变送器密封性检查A变送器与压力校验器紧密连接后,平衡地升压(或疏空),使变送器测量室压力至测量上限值(或当地大气压力90的疏空度)后,关闭隔离阀,密封15MIN,在最后5MIN内,其压力值下降(或上升)不得超过测量上限的2。B差压变送器进行密封性试验时,其高、低压力容室连通,同时加入额定工作压力进行观察。52315差压变送器静压误差试验(该项是否进行视变送器而定)A差压变送器在更换弹性元件、重新组装机械部件及改变测量范围以后,均应进行静压误差试验。B用活塞式压力计作压力源时,接变送器前应中接油水隔离装置。C将差压变送器高、低压力容室连通后通大气,测量输出上限值。引入静压力,从大气压力缓慢改变对额定工作压力,稳定3MIN后,测量输出下限值该值与在大气压力时输出下限值的差值,即为静压影响,其值应小于表5规定值。表5准确度等级0202505101525下限值和量程变化量01025040610D若变送器的实际工作静压力小于其额定静压力时,静压力误差可按实际工作静压力试验求得。E若静压误差超过规定值,应在泄压后将零点迁回,重新进行静压误差调整。5232调校项目与技术校准52321零位及满量程校准A按照第52313条A款要求进行。B输入下限压力信号时,调整变送器输出电流为物理零位;加压至上限压力信号值时,调整输出电流为满量程,反复调整直至二都达到要求。C根据运行要求进行零点的正或负迁移。D智能变送器初校校准时,应施加被测物理进行,以后校准可以通过手操器进行。当仲裁检定时,应施加被测物理时校准。52322线性校准(一般现场不作调整)A输入所需的测量范围中间值,记下输出信号的理论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差值。B输入满量程的压力值,调整标有“线性”的电位器,若偏差值为负值,则将满量程输出加上计算值(等于偏差值6量程下降系数),反之则减去计算值。C重调满量程和零点。52323基本误差及回程误差校准A校准方法按第51113条进行。B变送器的基本误差值、回程误差值及输出断路量程的变化应满足表6要求。表6变送器的允许误差值表准确度等级02505101525基本误差02505101525回程误差0204081220输出断路量程变化01025040610C流量变送器当差压信号在1以下时,不计基本误差值及回程误差值。52324阻尼时间调整A变送器出厂时,阻尼器一般已调整至逆时针极限位置。B顺时针转动阻尼电位器至所需的阻尼。C调整阻尼不影响变送器测量准确度。5233检修后工作,按照第5113条进行。5234运行维护,按第513条进行。524自动平衡式、力矩电机式仪表5241检修项目与质量要求52411一般检查A按第51111条要求检查,外观应符合要求。B仪表指针在分度标尺的始端、终端应有调节裕量。C自动平衡式指示记录仪表的指针、记录笔架、打印机构应无松动脱落及偏斜现象。52412绝缘电阻,应符合表4要求。52413断偶保护检查,当仪表输入端断路时,指针应快速移动,直至超越标尺终点分度线,允许指针有轻微抖动。52414调校前校验A按第51111条进行B具有参考温度自动补偿的自动电位差计一般采用补偿导线法进行校验采用测量接线端子处温度法校验时,应取接线端子处校验前、后两次温度的平均值作为计算基本误差时的环境环境温度值。52415机构部分检修A拆卸、清洗仪表的主要机械部分。仪表经修理、组装、调装、调整后,应向各转动部件加注适量润滑油。表内各转动部分的齿轮中啮合良好,转动应灵活无杂音。B力矩电机式仪表拆卸力矩电机后,回装时,应使指针滑臂中心孔位置,力矩电机转子轴心位置同拆卸前保持一致,指针与力矩电机转子轴心线必须垂直(轴顶端有记号)。52416自动平衡式部件的检查A变流器性能检查1)变流器输出特性的不对称度应不大于5;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输出波形不应有间断现象,波形边缘的毛刺长度应不大于方波半周宽度的5。2)在环境温度535、相对湿度不大于85的条件下,触点组对外壳、激磁绕组对外壳的绝缘电阻,用250V绝缘表测量,应不低于100M。BJF12型放大器性能检查1)放大器输入端的不平衡电压应不大于15V。2)放大器的不灵敏区及其调节范围应符合制造厂产品技术规范要求。3)在平衡状态下,放大器输出端的总干扰电压应不大于15V。4)放大器经过预热后,零点漂移应不大于5V,其不平衡电压仍应不大于15V。5)必要时测试,温度在055范围内,不平衡电压和不灵敏区的变化每10应不大于3V6)必要时测试,电源电压220(110)V时,不平衡电压和不灵敏区的变化应不大于3V。7)必要时测试,信号源内阻在010005V内时,不灵敏区的变化应不大于4V。C可逆电机的性能检查1)电机开始转动的最小控制电压应不大于04V(指加在功率放大级栅极的电压)。2)仪表全行程时间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3)电机应运转平稳,无抖动及卡住现象,转动时除有轻微的电磁声及转动齿轮均匀的“嘶嘶”声外,不允许有尖叫声及杂音。4)电机各部分的绝缘性能应符合制造厂规定。D同步电机的性能检查1)电机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空载运行而不带散热板时,绕组温升应不大于45。2)绕组之间、绕组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用500V绝缘表测量,应不低于100M。E稳压电源性能检查1)环境温度变化10时,稳压电源输出电源变化不大于003。2)供电电压变化量为额定值的10时,输出电流变化不大于005。5242自动平衡式指示记录仪表调校项目与技术标准52421零点和满量程校准A按第51121条进行仪表量程的零点和满刻度校准。B调整记录笔(或印点)对应的零点和满度与显示指针的零点和满度值相重合。C调整放大器的灵敏度和阻尼,使指示及多点打印记录仪表无拖笔,摆动不大于3个“半周期”,画线的记录仪表,指针摆动不大于2个“半周期”。52422仪表示值允许误差和回程误差校准A示值的基本误差和回程误差,应不大于表7示值允许误差规定。表7自动平衡式指示记录仪表允许误差表准确度等级030510示值03(AMAXAMIN)A05(AMAXAMIN)10(AMAXAMIN)允许基本误差记录05(AMAXAMIN)10(AMAXAMIN)15(AMAXAMIN),MA,5MV015(AMAXAMIN)025(AMAXAMIN)05(AMAXAMIN)示值5MV015(AMAXAMIN)05V025(AMAXAMIN)05V050(AMAXAMIN)05V允许回程基本记录03(AMAXAMIN)05(AMAXAMIN)10(AMAXAMIN)AAMAX、AMIN分别为仪表上限和下限的电量值B多通道仪表应按通道顺序进行校准。52423记录基本误差和记录回程误差A记录基本误差和记录应不大于表7规定。B多通道仪表应按通道顺序进行校准。C画线记录仪表的记录值基本误差校准,应在任意走纸速度下进行。D有多种打点速度的记录仪表的记录基本误差校准,应在最慢和最快两种走纸速度下进行。52424信号触点动作差和恢复差校准A设定点动作差应不大于仪表示值允许误差。B设定点恢复差应不大于仪表示值回程误差或记录回程误差的15倍。52425行程时间测定。在量程的1090范围内,增加或降低量程80的阶跃信号,其上、下行程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每个方向上的行程时间,应不大于产品说明书规定的额定行程时间。52426运行试验、检修校准后的仪表,应进行24H时间的运行试验,并复校指示、记录值的基本误差和回程误差,仍应符合技术标准。5243力矩电机式指示仪表的调校项目与技术标准52431零点和量程标准A接通电源,对配热电偶的仪表,指针应指示室温;对配其他信号的仪表,应指示在刻度始点。B调整放大器的灵敏度和阻尼,使仪表指针指示校准点的摆动,不大于3个“半周期”。C按照第51121条进行。52432仪表基本误差和回程误差校准A按照第51122条进行B仪表的示值最大误差,应不大于仪表的允许误差。C仪表的回程误差,应不大于仪表允许误差的绝对值。52433设定点动作差和恢复差校准A设定点动作差应不大于仪表的允许误差,信号装置应动作灵活、接点完好。B设定点恢复差应不大于仪表的回程误差。5244运行维护52441仪表投运前的检查验收A按照第5131条进行。B仪表电源相线、中性线的连接符合要求。C自动平衡式仪表的记录纸和记录笔安装符合要求。52442投运A按照第5132条进行B运行05H后,仪表灵敏度调整合适。52443日常与定期维护A按照第5133条进行B仪表记录应清晰连续,灵敏度应随季节变化作相应的调整,使其满足仪表精度和运行的要求。C每季检查一次滑动触点,如表面出现不平或沟槽时,应予更换;对各传动部件加钟表油;清洗表内多点切换开关。电机和变压器温升不大于规定值,减速系统工作正常。D力矩电机式仪表每季一次检查力矩电机是否漏油;每季一次用干纱擦净电阻丝。E记录纸不歪斜、脱出;记录笔书写应畅通细滑,打印点应清晰,所记录或打印的信号应与输入信号一致,不应有断线、漏打乱打现象。F记录值与指示值的差值不得超过指示值的允许误差限。52444仪表停用,按每5134条进行并将仪表指针停在刻度标尺始端。525动圈式指示仪表5251检修项目与质量要求52511一般性检查A按照第51111条进行。B调零器应能使指针自始点刻度线移动距离不少于标尺弧长的2(向左)和10(向右)。带前置器的仪表为标尺弧长的1。C指针在移动过程中应平稳移动,无卡针、摇晃、迟滞等现象。D可动部分检修,检修可动部分时,拆卸要小心,组装时游丝应平衡,各圈同心;上下轴尖(或上下张丝)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动圈与铁芯间的距离各处应相等,动圈转动应灵活平整。52512绝缘检查应符合表4要求。52513调校前校验按照第51113条进行。52514断偶保护检查具有断偶保护装置的仪表,当仪表输入端断路时,指针应能超越标尺上限刻度线。5252调校项目与技术标准52521机械零位校准。轴尖轴承支承指针的仪表,机械零侠应偏移不大于标尺弧长的05。对于张丝支承指针的仪表,应不大于标尺弧长的03。52522示值基本误差和回程误差标准A仪表的示值基本误差,应不大于仪表允许误差。B仪表的回程误差,应不大于仪表示值基本误差绝值的1/2。52523仪表倾斜影响校准A仪表自正常工作位置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倾斜,直接作用的动圈仪表倾斜角度为50带前置放大器的动圈仪表倾斜角度为100。B按示值基本误差的方法校准,并与正常工作位置进行比较。C仪表的示值变化应不大于仪表示值允许基本误差的绝对值。52524设定点动作差和恢复差的校准A仪表接点设定点动作差,10级应不大于仪表电量程的10,15级按制造厂规定。B仪表接点设定点恢复差,10级应不大于仪表电量程的05,15级按制造厂规定。52525超限检查,对直接作用的仪表,将设定指针放置在标尺弧长595范围内任一位置;使指示指针接近设下指针,当继电器动作后,指示指针继续,直至被止挡挡住,在此过程中继电器不能有两次动作。此时用目力观察指示指针与设定指针与设定指针的距离应不小于弧长的5(有前置放大器的仪表除外)。52526阻尼时间检查。仪表的阻尼时间应不大于下列数值A直接作用的动圈仪表输入量程小于20MV的仪表,10S;其他仪表7S。B带前置放大器的动圈仪表5S。5253运行维护52531投运前检查与验收A见第5131条。B仪表锁针器应打开,短路线应拆除。C表的指针指在机械零位;对配热电偶的仪表,其机械零位应为冷端补偿器平衡点温度或冷端恒温器的恒定温度,带报警信号装置的表计,设定指针已调至设定值。D多点测量仪表的切换开关应置于“0”位置。E报警回路试验,显示正常。52532投运,见第5132条。52533日常维护,见第5131条。52534停用,见第5133条若检修需拆卸仪表,应将仪表指针锁住或将输入端接上短路线。53温度检测仪表检修与校准531感温元件5311检修项目与质量要求53111外观检查应满足以下要求A保护套管不应有弯曲、压偏、扭斜、裂纹、沙眼、磨损和显著腐蚀等缺陷,套管上的固定螺丝应光洁完整,无滑牙或卷牙现象;其插入深度、插入方向和安装位置及方式均应符合相应测点的技术要求,并随被测系统做125倍工作压力的严密性试验时,5MIN内应无泄漏。B保护套管内不应有杂质,元件应能顺利地从中取出和插入,其插入深度应符合保护套管深度的要求;感温件绝缘瓷套管的内孔应光滑,接线盒、螺丝、盖板等应完整,铭牌标志应清楚,各部分装配应牢固可靠。C热电偶测量端的焊接要牢固,呈球状,表面光滑,无气孔等缺陷,铂铑铂等贵金属热电偶电极,不应有任何可见损伤,清洗后不应有色斑或发黑现象;镍铬镍硅等谦金属热电偶电极,不应有严重的腐蚀、明显的缩径和机械损伤等缺陷。D热电阻的骨架不得破裂,不得有显著的弯曲现象;热电阻不得短路或断路。53112感温元件的绝缘电阻测试,应符合表4要求53113新安装于高温高压介质中的套管,应具有材质检验报告,其材质的钢号及指标应符合规定要求。5312热电偶校准项目与技术标准53121热电偶校准见表8规定。表8工业热电偶校准点定值表热电偶名称分度号测量范围校准点铂铑铂R与S01600600、800、1000、1200镍铬镍硅(铝)K、N401100300、400、500、600400、600、800、1000镍铬铜镍(康铜)E40800300、400、500、600铁铜镍J40700100、200、400铜康铜T40350100、200(1)标准点应包括正常使用点测量低于600温度的热电偶的校准点。测量高于600温度的热电偶的校准点。53122误差的校准A用于300以上热电偶各点的校准,在管形电炉中与标准铂铑10铂热电偶比较进行。B对于贵金属热电偶,应使用无水酒精浸过的脱脂棉理直热电级,套上氧化铝可套绝缘瓷珠。C为保证标准热电偶热电势的稳定,确保量值传递准确可靠,标准热电偶必须用保护管加以保护,保护管一般选用石英管或氧化铝管,其直径约为6MM8MM,长度约为400MM。D为使标准热电偶、被检热电偶测量端温度一致,并使被检热电偶沿标准热电偶周围均匀分布,测量端应露出绝缘管约10MM,各测量端处于同一平面上、直径02MM的合金丝捆扎23圈。包括标准热电偶在内,捆扎成束的热电偶总数不应超过6支。E热电偶应装在检定炉内客轴的中心线上,其测量端应处于检定炉内最高温度场内,插入深度约300MM。检定炉内最高温度场内可装有高温合金块。F热电偶校准方法一般采用双极法。标准读数时,炉温对校准点温度的偏离不得超过5。G当炉温升到校准点温度,炉温度变化小于02/MIN时,从标准热电偶开始依次读取各被检热电偶的热电势,再按相反顺序进行读数,如引正反顺序读取全部热电偶的热电势。H被校准的热电偶,其热电势(冷端温度为0)对分度表的允许误差应符合表9规定。I300以下点的标准,在油恒温槽中,与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比较进行。校准时油槽温度变化应不大于01。J热电偶的校准周期,按计量分类管理规定的周期进行校验。表9工业热电偶允许误差表热电偶名称分度号级级级温度范围允许误差温度范围允许误差温度范围允许误差LB36001700025T60017004或05T铂铑铂R、S016001或103T11000160015或075T镍铬镍硅(硅)K、N40100015或04T40130015或075T20016725或15T镍铬铜镍E408015或04T4090025或075T16716725或15T铁铜镍J4075015或04T4090025或075T铜康铜T4035005或04T403501或075T200401或15T表中允许误差两个值中取大值。注T为测量端温度。5313热电阻校准项目与技术标准53131热电阻的校准,只测定0和100时的电阻值R0、R100,并计算电阻比W100(其值为R100/R0)。53132保护管可以拆卸的热电阻应放置在玻璃试管中,试管中内径应与感温元件或宽度相适应。管口用脱脂棉或木塞塞紧后,插入介质中,插入深度不少于300MM,不可拆卸的热电阻可直接插入介质中进行检定。53133校准热电阻时,通过热电阻的电流应不大于1MA。测定时可用电位差计,也可用电桥。531340电阻值检定将二等标准热电阻温度计和被检电阻插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冰点槽内(热电阻的电阻周围的冰层厚度不少于30MM)。30MIN后按规定次序循环读数3次,取其平均值。热电阻在0时的电阻值R0的误差和电阻比W100的误差应不大于表10规定。53135100电阻值检定将标准铂热电阻温度计和被检热电阻插入沸点槽或恒槽内,30MIN后按规定次序循环读数3次,取其平均值。测量热电阻在100的电阻值时,水沸点槽或油恒温槽的TB偏离100之值应不大于2;温度变化每10MIN应不大于004。表10工业热电阻允许误差表热电阻名称分度号R0标称电阻值电阻比R100/R0测量范围允许误差PT10100013851005级PT1001000013851005200500(01502/T/)PT10100013851005铂热电阻级PT1001000013851005200500(03005/T/)CU5050142802CU10010014280250150(03006/T/)注表中/T/为温度的绝对值,单位注级允许误差不适用于采用二线制的铂热电阻。532直读式温度计5321工业玻璃液体温度计53211一般检查与质量要求A见第51111条。B垫片及安装螺纹应完好,温度计各部件不得有锈蚀。C玻璃液体温度计的毛细管不应有显见的弯曲现象,其孔径应均匀。液柱应无气泡,不应中断,上升时不应有显见的停滞或跳跃现象;下降时不应在管壁上留有液滴或挂色。53212校准项目与技术标准A温度计的校准点如表11所示(对于使用中的温度计,也可以只对使用点进行校准)。表11温度计校准点定值表分度值0102051;2;5;10校准点间隔102050100B温度计示值允许误差应符合表12的规定。其中全浸温度计检定时露出液柱不得大于15MM。在特殊情况下进行局浸检定时,其示值应根据规定公式进行修正;局浸温度计检定时按规定浸没深度不得小于75MM。当温度计的量程跨跃表12中几个温度范围时,则按其中最大示值允许误差计算。表12全浸没温度计示值允许误差分度值01020512505125感温流体温度计上限或下限所在的温度范围全浸温度计示值允许误差局浸温度计示值允许误差100601010152020256030060810201525在机流体301000405051010153010002030510201015301002000404101520152030200300060610152050203075水银300400101520401006012540050012203040100601255006006010080150C电接点的设定点检查与校准1)当环境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不大于85时,电接点温度的接点之间及接点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0M。2)温度上升或下降至设定点时,电接点应通、断正常,接触良好;3)设定点动作差应不大于允许误差值的15倍,恢复差应不大于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5倍。5322双金属式度计53221一般检查与质量要求安装螺纹光洁无损;其余外观检查应满足第51111条要求。53222调校项目与技术标准A温度计的校准点不得少于4点,有0刻度的温度计校准点应包括0。B温度计校准过程中,指针应平稳移动,不应有显见的跳动和停滞现象。C温度计回程误差应不大于仪表的允许误差限。D温度计回程误差应不大于允许误差的绝对值。E温度计的重复性误差应不大于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2。F电接点的设定点检查与校准,见53212C。5323压力式温度计53231一般检查与质量要求A按第51111条进行。B测量温包不应有弯曲、腐蚀、破裂和压扁等现象,安装螺纹应光洁无损。C毛细管固定牢靠,盘曲弯度适当,无硬伤、扭曲破裂和压扁现象,毛细管与温包密封完好。D表计指针转动时,游丝均匀收缩,圈隙距离相等,不与固定部件相撞。E零位与报警调节螺丝,应调节灵活。53232调校项目与技术标准,与双金属式温度计的第53222条相同。533温度变送器5331检查项目与质量要求53311外观检查执行第51111条。53312绝缘检查应符合表4要求。53313调校前校验A执行第51113条。B电动单元组合仪表(DDZ)系统温度变送器增加下列检查1)接在电阻输入端子上的毫安表测量桥臂电流,其值应为005MA;2)直流放大器开环状态下,调整零点迁移电位器,使变送器输出电流为05MA15MA;3)输入50V信号,调整放大器开环增益电位器,使变送器输出为95MA10MA;4)输入信号为电势的变送器,校准时用的补偿电阻RCU应换用锰铜电阻,阻值应符合说明书要求5)变送器“工作检查”开关置“检查”位置时,输出电流应在4MA6MA范围内。53314断偶和断线保护检查热电偶或输入端任一接线断开,变送器输出电流应大于满量程。5332调校项目与技术标准53321零点和满量程校准,按51121进行。53322基本误差和回程误差校准A热电偶变送器采用补偿导线进行校准时,加上补偿导线的修正值。B基本误差和回程误差应满足表13的规定。表13温度变送器允许误差准确度0205101525允许误差(输出量程的百分数)0205101525允许回程误差(输出量程的百分数)0102504061053323负载变化影响试验(修理后的变送器进行)。当负载电阻在允许的范围内(可只试验下、上限点)变化时,变送器输出下限值与量程的变化,应不大于允许误差的绝对值。53324变送器电源电压波动影响试验(修理后的变送器进行)。当电源电压在规定的电源电压变化值范围(见表14)内变化时,变送器输出下限值及量程的变化,应不大于允许误差的绝对值。表14变送器电源电压允许变化范围V电源电压电源电压变化值220(交流)242187交流24(直流)251228(直流)24(直流)264216(直流)53325输出交流分量的试验(修理后的变送器进行)A对于负载电阻为015K的变送器,将负载电阻置于200,输入信号使输出分别为量程的10、50、90时,测量负载电阻两端的交流电压值有效值应不大于20MV。B对于负载电阻为050的四线制变送器,调节输入信号使输出电压由1V到5V缓慢变化,测量负载电阻两端交流电压有效值应不大于输出量程的1。C将负载电阻为250350的二线制变送器,将负载电阻置于250,输入信号使输出分别为量程的10、50、90时,测量负载电阻两端的交流电压值有效值应不大于150MV。53326运行维护A见513。B若为DDZ单元系列仪表,变送器的电气零位的检查应每三个月一次。534温度测量显示仪表其他测量、显示仪表或装置的校准按照52和82的有关章节要求进行。535温度检测系统5351检查项目与质量要求53511感温部件检修与质量要求见第722条。53512线路的检修与质量要求见第732条。53513温度补偿箱(恒温箱、柜、补偿盒)的检修和要求。A温度补偿外壳应标有热电偶分度号、平衡点温度、供电电压等。补偿盒内的电阻和接线应完整无缺,并装在端子箱内。B温度补偿件应进行校准,校准一般随主设备大修进行。校准点在常用温度范围内选取,应不少于3点(一般在平衡点温度上下选取)。校准误差应不大于补偿件的允许误差。C温度补偿件在运行中应定期作电源电压和补偿误差检查。对于主要温度表中的补偿件,应每季度检查一次,误差应不大于1。53514切换开关A解体清洗各零部件固定接点和铜刷整磨后应清洗干净开关盒的轴套间隙应适中。B铜刷应接触良好,弹性合适。开关在切换时,铜刷应在固定接点的中间。开关盖应用胶垫密封。干簧管切换开关的永久磁铁与干簧管之间的距离就为2MM3MM。C开关的焊线应牢固。用接插件连接的开关,其插头、插座应清洗干净并接触良好。D检修完毕后的切换开关,其接触电阻应小于005。点序数字清晰。53515线路电阻A需配线路电阻的显示仪表,一般其外接线路电阻的误差要求为对热电偶测温系统不大于01。B对于热电偶测温系统,线路电阻包括热电偶电阻、补偿导线电阻、冷端补偿电桥等效电阻、连接导线电阻以及外接线路调整电阻。C对于测量推力瓦或支持瓦温度的电阻温度计测温系统,线路电阻应包括瓦本体内、外的引线电阻。D外接线路调整电阻须用锰铜电阻丝双绕制作。53516线路绝缘电阻应符合表33要求。5352校准项目与技术标准53521测温系统的综合误差校准A热电偶测温系统进行综合误差测试时,可采用下列方法中的一种1)卸下与热电偶元件连接的补偿导线,用螺丝将两芯线拧紧后放入玻璃试管中,然后放入盛有碎冰和水混合物并插有二等标准玻璃温度计的保温瓶中,保温瓶内温度要求保持在0505内。在回路适当处串接信号发生器,输入校准点温度或对应的电量值,记录显示装置的显示值;2)直接抽出热电偶芯待冷却后入玻璃试管中,接下做法1)相同;3)在现场将补偿导线直接与带温度补偿的温度校正仪连接,输入各校准点温度,记录显示装置的显示值;4)直接抽出热电偶芯,待冷却后放入校准炉中,开启校准炉电源,升、降温度至各校准点,记录显示装置的显示值。B热电阻测温系统进行综合误差测试时,可采用下列方法中的一种1)现场卸下与热电阻连接的导线,直接与温度校准仪(或标准电阻箱)连接,输入各校准点温度(或温度对应的电阻值),记录显示装置的显示值;2)直接抽热电阻芯,待冷却后放入校准炉中,开启校准炉电源,升、降温度至各校准点,记录显示装置的显示值。53522测温系统的综合误差要求A测量系统的示值综合误差应不大于该测量系统的允许综合误差。B测量系统的回程误差应不大于该测量系统允许综合装置的1/2。5353测温系统允许综合误差计算A热电偶配指示仪表的测温系统,其允许综合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