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务基本安全制度和作业纪律.ppt_第1页
电务基本安全制度和作业纪律.ppt_第2页
电务基本安全制度和作业纪律.ppt_第3页
电务基本安全制度和作业纪律.ppt_第4页
电务基本安全制度和作业纪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讲电务基本安全制度和作业纪律,韩城洲,三不动,未登记联系好不动; 对设备性能、状态不清楚不动; 正在使用中的设备(指已办理好进路或闭塞的设备)不动。,三不离,工作完了,不彻底试验良好不离; 影响正常使用的设备缺点未修好前不离; 发现设备有异状时,未查清原因不离。,四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 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事故责任人没有得到处理不放过。,三级施工安全措施,内容包括:施工前准备措施,施工中单项作业措施,施工后检查试验措施,预防人为故障措施,发生故障时的应变措施。 三级指:电务段长、领工员、工长。,三预想,工作前预想:联系、登记、检修准备、防

2、护措施是否妥当; 工作中预想:有无漏修或只检不修及造成妨害的可能; 工作后预想:是否检和修都彻底,复查试验、加封加锁、消记手续是否完备。,检修作业及处理故障时八严禁:,甩开联锁条件,借用电源动作设备; 封连各种信号设备电气接点,造成联锁失效; 在轨道电路上拉临时线构通电路造成死区间,或盲目用提高轨道电路送电端电压的方法处理故障; 色灯信号机灯光灭灯时,用其他光源代替; 人为地构通道岔假表示; 未登记要点使用手摇把转换道岔; 代替行车人员按压按钮、转换道岔、检查进路、办理闭塞和开放信号; 未登记要点“偷点”、“抢点”作业。,处理故障三及时,接到故障通知后,及时赶赴现场; 若不能立即修复或原因一时

3、不清时应及时登记停用; 及时向上级汇报。,信号安全工作应防止“两失一违”,信号设备失修; 信号设备联锁失效; 违章作业。,危及信号安全工作的“三害”,违章; 蛮干; 抢点。,电务人员应做到“六不准”,不准不设好防护就开始作业; 不准不瞭望就穿越线路; 不准不戴安全帽、安全带、不设安全网、不穿防护服作业; 不准未搭好脚手架、放稳梯凳就开始作业; 不准携带笨重工具和材料登高作业; 不准钻车或在车辆下乘凉、坐卧、休息。,横越铁路及横越停留车辆时的规定,横越铁路时,一停二看三通过,注意机车、车辆动态及脚下有无障碍物,严禁抢越股道; 横越停留车辆时,严禁钻车,应从车门处、通过台、车钩上越过或在停留车辆两

4、端5米以外绕过,并要防止提开车钩,注意邻线来车;,在高柱信号机上作业时的规定,信号工在高柱信号机上作业离开梯子或在梯子架外侧作业时,必须使用安全带;禁止上下同时作业;上下不得抛接料具;列车通过时禁止在该股道两侧信号机上作业或停留;避车时人员、料具不得侵入界限;不准人扛、手提笨重物品攀登信号机。,先扳后摇,什么是“先扳后摇”,为什么要执行这个制度? 道岔要点进行检修时,必须在室内配合人员先行将该道岔扳动往返并双方确认后,方可给点摇动道岔。 该制度防止检修人员与配合人员的要点道岔和给点道岔不符,误摇处于锁闭状态的道岔,产生严重后果。,严禁未登记要点使用手摇把转换道岔 手摇道岔使该道岔失去表示和处于

5、四开位置,会使开放的信号关闭或开放不了信号,甚至造成脱轨重大事故。,在线路钢轨或道岔上钻孔安全要求,作业时,必须设专人防护,作业人员应不少于2人,机具不得侵入限界;当有车辆通过时,必须将钻撤下,及时下道避车; 电钻使用前应检查电钻、导线、插销,确认绝缘良好,连接可靠,并应有漏电保护器; 电钻钻孔时,不得超负荷运行,钻头与钻身应在一条直线上。停用时,必须断开电源,将电钻放在安全干燥的地方; 严禁冒雨在室外使用发电机、电钻、电砂轮等电动工具; 外接电源时必须另加保安器,以防短路外接电源; 电源线横过铁道时,应在钢轨底下穿过。如中间停止作业时,应设专人看守或及时收回。,竖立或拆除信号机柱及安装或拆除

6、信号机构的安全规定,工作前必须经值班员同意,并办理登记手续,按规定设置防护后再进行施工。 人工拆、立机柱时,应按每人承担50重量配足作业人员。作业时,应设专人指挥,明确分工。并应做到: 立机柱的拉绳和叉杆必须绑扎牢固。严禁将叉杆、支杆支在身上,拉绳缠绕胳膊或腰间。立、拆机柱应用专用工具。 使用滑车立机柱时,机柱下方不得有人,当机柱起高到时应减慢牵引速度。机柱竖立、移位、转向时,必须停止坑内一切作业,无关人员应离机柱高度倍距离以外。 拆机柱时,应用绳索牵引及叉杆加固后再挖根部,并确定其倾倒方向,避免倒于线路上,任何人不得逗留在倒下方向机柱高度倍的距离内。 已经立起的机柱必须回填夯实后,方可撤去叉

7、杆及拉绳。机柱坑未回填夯实前,严禁攀登。 安装或拆除信号机构时,严禁肩扛,应用滑车装、拆。机构吊起后,下方不得站人。滑车大绳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对在站内和区间作业的要求,在站内作业要时时注意瞭望列车的运行,根据站线线路布置建立安全作业岛。 在区间行走时,应走路肩;在道床上行走或工作时,应不断前后瞭望;在复线区间,应逆列车运行方向行走,禁止在邻线和两线中间躲避列车。 横越线路时,须执行“一停、二看、三通过”制度。禁止从车辆下部通过。在停留列车、车辆前部或尾部通过时,应与其保持5米以上距离。 禁止在机车行驶中检修机车外部的电务设备。机车入库或在车站检修机车外部的电务设备时,应挂红色信号旗或红灯防护

8、,并在操纵手柄上悬挂红色“禁止操纵”牌。 禁止在钢轨、枕木上和车辆下部休息。 雷雨或暴风时,禁止在信号机及电杆上作业;正在打雷时,禁止修理避雷器、地线。 冬季室外作业时,要戴有耳孔的防寒帽。 检修电动(电空、电液)转辙机作业时,应打开遮断器(安全接点)。 挖坑、沟时,应了解地下设备情况,土地松软处所应有防护和加固措施,以防坍塌。坑、沟一般不过夜,不得已时,须采取防护措施。 扛抬笨重物品时,每人负重量一般不得超过。,电气化区段作业要求,人身和携带物品(如长杆、导线、工具等)与接触网设备的带电部分,必须保持以上距离,与回流线有以上距离。 在接触网带电部分不足2时,必须停电,并安设可靠的临时接地线。

9、 禁止在接触网支柱上搭挂衣物、攀登或在支柱旁休息。 严禁向接触网上搭挂绳索等物,发现接触网导线断落要远离以外,并将该处加以防护,通知有关部门派人处理。 通过铁路平交道口的汽车等,不得超过米。 电务设备的安全地线必须连接牢固,接触良好,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信号人员作业时应按规定使用耐高压的绝缘防护用品,如高压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垫等。,信号设备发生障碍时应如何处理?,信号设备发生障碍时应积极组织抢修。遇一般故障尚未影响设备应用时,信号维修人员应联系、登记后,会同车站值班员进行试验,判明情况,查找修复。如试验中发现设备严重缺陷,危及行车安全,一时无法排除,应通知车站值班员,并登记停用设备。遇已影

10、响设备使用的故障,信号维修人员应首先登记停用设备,经车站值班员同意签认后,积极查找原因,排除故障,尽快恢复使用。如不能判明原因,应立即上报,听从上级指示处理。,发生与信号设备有关联的事故时应如何处理?,当发生与信号设备有关联的机车车辆脱轨、冲突、颠覆事故时,信号维修人员应会同车站值班员记录设备状态,派人监视、保护事故现场,不得擅自触动设备,并立即报告上级主管。,哪些行车事故应列电务责任事故?,电务维修人员违章作业,造成设备故障耽误列车时,列电务部门责任事故; 电务设备维修不良造成故障耽误列车时,列电务部门责任事故; 电务设备无法修复,应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内登记,停止使用。应停止使用的设备,发

11、生强行使用造成耽误列车时,列使用单位责任。 凡构成行车事故应按事规第三章的有关规定及时通报。如隐瞒不报或弄虚作假,不论事故原因及责任如何,一律定隐瞒单位的责任事故,并追究领导责任。 电务部门用不正当的办法开放信号办理闭塞造成事故时,列电务部门责任事故。 属于原因不明、查不清责任的事故,本着谁的设备谁负责的原则,列设备所属单位责任事故,如在发生之日日内查清,可以改列。 部门(单位)以承包或委托形式,承担铁路行车设备施工及维修,又转包给路外单位时,由于维修或施工质量问题造成行车事故,列路内最后发包单位责任事故。 信号设备中分散安装的电子元器件及其组成的整机,未测试或超过周期使用,发生耽误列车时,列电务部门责任事故。,应急处理后联锁试验的有关规定,信号工(非正常情况下处理办法) 按联锁表进行试验,防止联锁试验不彻底,造成联锁失效; 防止尚未纳入联锁的设备与既有联锁设备连接,造成的道岔错误转动,信号错误开放; 正确核对道岔室内外位置,防止道岔配线错误,造成道岔错误表示; 正确测试轨道电路调整状态电压和分路状态残压,防止轨道电路压不死现象,造成联锁失效; 移频设备故障修复后,正确测试移频接收电压及机车信号入口电流,防止轨道电路红光带或压不死; 正确核对信号机的显示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