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国学经典教育与德育教育_第1页
谈国学经典教育与德育教育_第2页
谈国学经典教育与德育教育_第3页
谈国学经典教育与德育教育_第4页
谈国学经典教育与德育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国学经典教育与学生德育教育以昆明钟英中学国学课程为例昆明钟惠教育集团钟英中学 摘要:国学经典教育应该为学生的德育发展服务,使学生成为一个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的人是开设国学经典教育的出发点。因此,国学经典教育内容的教学要选择适合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教育形式要多样性,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进行教育;做学生喜欢的教育,这样国学经典教育才能取得显著的效果,我们的经典国学教育才能盛开学生道德成长的花朵而硕果累累。孔子言语的思想、弟子规、三字经等就是中国经典国学内容之一。因此,昆明钟惠教育集团邱钟英董事长明确提出,要以国学“立德、立人、立校”,这是集团的两大战略目标之一。关键词:国学 德育 国学与道德 德育发

2、展 教学内容 教育形式国学经典教育现在已经如火如荼,然而在轰轰烈烈的国学教育中,有很多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为什么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怎样的国学经典教育才是适合我们学校为学生成长负责的教育?什么形式的国学教育才是受学生喜爱的国学经典教育?等等诸多问题的思考应该成为学校国学经典教育应先思考的问题,它们的答案关系着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出发点。因此,昆明钟惠教育集团邱董事长明确提出,昆明钟惠教育集团要以国学“立德、立人、立校”,这是集团的两大战略目标之一。这在云南乃至全国的民办学校都是走在前列的。 “国学”可以启智养德,可以净化灵魂,因此,实施国学“立德、立人、立校”这一战略目标的宗旨净化灵魂。诺贝尔获奖

3、者曾经在巴黎宣言:二十一世纪的人类要生存下去,必须重新回到两千多年前,吸取孔子的智慧。孔子的智慧,就是国学的经典内容之一。因此,邱董事长明确提出,昆明钟惠教育集团要以国学思想“立德、立人、立校”,这是根本,也是集团的四大战略之一。 一、国学经典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孕育了中华民族诚信友爱、温文有礼的优雅人格。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如论语是我国古代一部十分重要的经典,它包含了立身、处事、为学、从政等丰富的人生经验和人生智慧。它融政治、伦理、道德与教育为一体,其核心是做人,是伦

4、理道德修养。它提出的许多做人的原则和格言,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等等,具有普遍的意义。 又如弟子规,虽然总共仅有1080个字,360句,但却把一个人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等的态度和礼仪概括的淋漓尽致。弟子规所阐述的道理,譬如“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泛爱众,而亲仁”等教诲,适用于不同宗教、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以及各行各业,男女老少。弟子规的编写次序也是中国古人教育经验的总结,符合教育的规律。 其他的如童蒙须知、孝经、礼

5、记、颜氏家训等一系列经典蕴含着优秀的传统美德,学习国学经典,可以让中学生系统地直面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接受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二、国学经典的道德意义分析 国学经典为什么会有如此显著和重要的德育意义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国学经典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特点。及早让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经典,接受传统优秀文化的熏习,即是在他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佳的黄金时期,接触最具有智能和价值的经典。将这些经典积淀在脑海里,虽然他们这时还不完全理解,但会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日后的人生态度和方向。“以文而化”,逐渐培植其福德、开启其智慧,从而奠定他一生的高远见识和

6、优美人格。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和阅历的增加,他们会逐渐加强对经典的理解,经典遂成为他一生开智、受益、励志、成长的源泉。 (二)国学经典教育的精髓在于潜移默化而非灌输。现阶段我国的中学教育片面灌输知识技能,急功近利,让学生身心疲惫,以发展为本的教育的核心价值被忽略,教育的科学规律被漠视。当下,一些机构利用社会、家长的认识误区,打着培养“小神童”、“小天才”的旗号引人眼球,实则为赚取千金万金的学费。这种拔苗助长、把教育当成商业、产业来做的结果,误导了儿童发展。 学习国学经典不仅可以让孩子多认识字词,奠定大语文之根基,培养文化气质,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感悟圣贤文明,通晓启迪心智,陶冶品行,提高修

7、养,培养儒雅风范,明白做人的道理,归根到底就是提高人的根本素质。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却是文明传承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孩子们从小接受这样的熏陶,国学经典将在他们心里埋下种子,随着他们慢慢长大,会与他们形影相随,对他们的一生都将产生积极影响。让国学经典点点滴滴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当中,让孩子们得到一种民族情感性格的熏陶,使孩子们养成孔孟所提倡的至大至刚的人格,至关重要。 (三)国学经典中的大量的德育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理解,便于实际应用。大学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

8、为本。”朱熹也指出:“小学学其事,大学学其理”。因此,经典的德育内容围绕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展开,它重在告诉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为人处事的基本道理和准则,强调从日常行为规范做起,从孝亲、敬长、悌兄、信友做起,由近及远,从小到大,逐步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而不是远离生活实际的空泛的大道理。在实际生活中去操作,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习惯,这也是取得显著德育成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学博大精深,孩子开始接触国学就会有令人欣喜的变化。孩子在日常生活及行为中反省自己,找“过”并纠正自己。孩子很快就学以致用,到了家中,就开始对照着书纠正自己的一言一行。这种国学教育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集育人、学习功能为一体,孩子既长了

9、知识,又学会了做人。三、国学经典教育的最终归宿应该是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国学经典首先是我们中华民族祖先所流传下来的精神财富,在现在民族文化出现了断代的危险的今天,而在国外许多国家已经早就意识我国国学文化对于人类道德教育的作用,比如日本、韩国、新加波等。这些国家在国学经典教育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主要的教育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事实证明这些国学在此尝试中国民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就以日本地震之后国民表现出来的行为而言,充分显示了国学经典教育对于人们道德成长的作用。 在我们的国学经典中有很多关于健全人的道德成长的内容,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等。都从“孝、诚、信、礼、智”这些方面提倡人

10、格的健全发展,朱子家训除此以外还增加了“廉洁、明耻”等内容。所有的这些正好填补我们现代社会教育所缺失的空白,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成了国学经典教育的最终归宿。然而在国学经典教育中要避免形式上的重视,确实塑造健康的育人环境积淀和谐的校园文化成了国学经典教育服务于学生德育的主要途径,更多的是要在讲授国学经典教育内容时运用相关的教育形式与教育手段会使我们的国学经典教育事半功倍。 四、国学经典教育内容应该是原味经典 国学经典博大精深,所覆盖的领域广博无比。在学校开展的国学经典教育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学生德育发展的内容。但是必须是适合学生德育发展的内容,可以运用节选等。纵观报刊媒介与网络获悉,有学校在

11、开展国学经典教育中,在讲授三字经时对于孟母三迁的教学内容有所质疑,认为过于强调了外界环境对于一个人成长的作用,而建议进行删减,在此我认为:有这样看法的教师属于思考、乐于进取的同时带有片面性,此举大可不必。我们国学经典教育应该尊重经典原文,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国学经典著作的原来思想。但是所要做的是结合现代社会公德和道德水准等进行必要的正确引导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国学经典原文的产生是基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教师在教学时有必要和学生一起探讨当时的社会原因等。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会批判和接受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与审慎眼光的能力。 五、国学经典教育的形式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国学经典教育不能抹杀学生的年龄特点,我

12、校学生在学习国学经典内容时身穿汉服。我们认为采取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形式是很有必要的,否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探知欲望。国学经典诵读教育不能光以诵读为目的。在此,在国学经典教育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渗透国学经典教育内容: 首先,积淀丰富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校园生活受到潜移默化的环境渲染。在校园布置包括班级布置时,采用图文结合的经典著作内容与学生作品上墙结合在一起进行班级布置,既增加了学生对于经典国学内容的领会,同时让学生对于班级更有主人公的感觉。在校园中布置国学文化长廊等,既美化了校园环境,沉积校园文化,同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国学经典的教育。昆明钟英中学就要求在每层楼的墙壁上都贴有国

13、学语录的壁画,使广大师生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国学语录,这久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其次,丰富学生的社团建设,多途径让学生感受国学经典教育内容。国学经典教育内容既包括了一些文化层面的内容,也包括了音乐、美术、书法、体育领域等等方面的内容。学校可以结合这些领域开展一些内容丰富的社团活动,比如:棋社、民乐、书法、武术、经典诵读社团等等。学生在活动时既可以增长才干,陶冶情操,还提高了审美能力,一举多得。 再者,开展国学经典活动以弥补学生校园生活的空白。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有很多时候会觉得枯燥乏味。我们现在进行国学经典教育时可以安排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愉快中感受国学经典的教育。最后,发挥榜样的作用。在国学经典诵读

14、活动中可以以传统美德为主题设立评比计划,定期评比,将学生事迹材料在校园内进行公示与展览,这样可以让学生体会国学中的美德,还可以以榜样的作用提高学生的道德作用。 六、国学经典课堂切忌以诵读为目的,要多形式、多途径渗透学生道德建设的相关内容学生的经典课堂教学进行国学文化教育,是提高学生道德建设的主要阵地。在国学课堂教育中,教师要结合经典内容与现代社会道德要求结合在一起进行讲授。同时讲授的内容与形式不能过于单一,可以采用朗诵、背诵、课文剧、小品表演等等呈现方法,不定期开展故事会等等。教师在讲授时不能过于流于形式,应该要把道理讲透,说清,并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讲解。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与主体地位,不管是普通

15、学科与国学课程都是必须遵守的教育原则,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真正发挥出来,接受德育教育会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进行。昆明钟惠教育集团在邱董事长提出的国学“立德、立人、立校”这一战略目标宗旨思想的指导下,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开展经典诵读学习活动,使中小学生从小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提高学生的国学修养和文化水平;发挥传统文化的教化力量,增强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把中小学生培养成为新一代兼具世界眼光和现代人意识、胸怀传统文化底蕴的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学校充分利用学生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大量诵读,将学生长期置于诵读经典的氛围之中,使之受到传统道德和价值观的熏陶,提升

16、学生的道德品质水平和道德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各年级学生在学好规定的语文教材的基础上,小学低中年级以学习传统的蒙学教材为主;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以诵读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篇为主,使其具备一定的国学基础,增强学生学习古文经典的兴趣,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具体内容如下:教师论语、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师说劝学和教育教学、做人方面的国学经典语录;小学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初中论语(节选)和教材、读本中的诗词名句等;高中论语和教材、读本和选修课中的诗词名句等;四、基本方法1、系统学习“国学”。弄清楚国学的含义,选择有关教育教学、做人方面的国学语录,要求集团教职工认真学习。每周考试并记入教职工档案,

17、与教职工工资挂钩。2、购买国学讲座的有关光碟,如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感动中国人物系列”等光碟,每周让教职工学习。3、认真学习邱董事长的讲话,并进行考试。4、每月举行一次国学讲座,聘请国学研究专家或者集团教师进行国学讲座。5、由宣传部搜集整理集团国学感人故事,编辑成册。6、每年举办一次国学比赛活动。7、每年的9月28日举行祭孔活动。8、每日一读。每天定时安排10分钟时间,进行经典的诵读、学习。9、每周一课。各年级每周安排一节国学课,可下载经典诵读或经典故事的音频、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正音断句,务求读音正确、流利,直至达到熟读成诵的水平。10、与其他活动相结合。学习国学要把学生的德育培养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每日格言”、“一分钟记忆”、“一分钟演讲”等措施学习巩固,通过“班务承包”、“日清周结”等方式检查监督,使学习经典成为学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