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非信贷资产质量分类实施细则(修订稿)_第1页
商业银行非信贷资产质量分类实施细则(修订稿)_第2页
商业银行非信贷资产质量分类实施细则(修订稿)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商业银行非信贷资产质量分类实施细则(修订稿)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xx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本行)非信贷资产管理,进一步提高非信贷资产质量,建立真实、全面、动态反映非信贷资产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的管理体系,增强防范和化解资产风险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及xx市商业银行非信贷资产风险管理办法等法规及制度,特制定本细则。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本行总行及各分(支)行的各类非信贷资产。第三条 本细则所称非信贷资产是指本行资产负债表中除信贷资产以外的各类资产。第四条 本细则所指非信贷资产根据风险和损失程度的不同,划分为安全性和风险性两类。其中:安全性非

2、信贷资产是指保值增值能力可确定的非信贷资产,主要包括现金及银行存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存放联行款项等。风险性非信贷资产是指保值增值具有不确定性的非信贷资产,主要包括存放同业款项、拆放同业款项、应收及预付款项、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抵债资产等。第五条 非信贷资产的风险确认要遵循谨慎性原则。以下非信贷资产须纳入风险性非信贷资产管理:(一)与债务人相关,债务人偿债能力有变动可能的;(二)与被投资人相关,被投资人经营状况有变动可能的;(三)与利率市场相关,市值有变动可能的;(四)未来经济利益出现变动可能性的;(五)其他具有减值可能性的。第六条 对风险性非信贷资产实施质量分类管理要达到

3、以下目标:(一)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风险性非信贷资产的质量;(二)及时揭示风险性非信贷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风险性非信贷资产管理;(三)科学合理地计量风险性非信贷资产损失,为提取资产减值准备提供依据。(四)为计量、监测资本充足率,评价经营管理能力提供依据。第七条 风险性非信贷资产质量分类管理要“实时监控、按季认定”,即要根据风险变化情况,对非信贷资产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并根据监控结果,对质量分类进行调整。同时,要按季分析认定并统计报送风险性非信贷资产质量分类结果。第二章 质量分类的原则与方法第八条 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风险原则。风险分类以非信贷资产的内在风险为主要依据,

4、以预计损失程度为主要分类标准。(二)真实原则。广泛搜集非信贷资产的各类信息,严格按照分类标准、方法和程序进行分类,充分估计现实与潜在的风险状况,全面、真实反映非信贷资产的风险程度。(三)审慎原则。对非信贷资产的风险分类进行定性定量相结合地分析、评估,科学合理地划分风险类别。对减值迹象判断困难或计量精确性受到影响的,应运用审慎的专业判断和稳妥的分类方法。(四)动态原则。当出现有可能影响非信贷资产风险的因素时,应适时、动态地对相关资产进行重新认定与分类。第九条 按照资产的风险和预计损失程度,非信贷资产可划分为非信贷正常资产和非信贷不良资产两大类。非信贷正常资产包括安全性非信贷资产和风险性非信贷资产

5、的正常类、关注类。非信贷不良资产包括风险性非信贷资产的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第十条 风险性非信贷资产质量分类是指按照一定分类标准和方法,将风险性非信贷资产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5个类别的过程。第十一条 风险性非信贷资产质量分类主要采用风险分类法、权益法、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可变现净值法和专家判定法等方法。(一)风险分类法是指根据资产账龄及其他相关信息,以风险为基础,将风险性非信贷资产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5类。该办法主要用于与债务人相关的风险性非信贷资产质量分类,主要适用于专项央行票据、同业债权、投资类资产、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项等。1.正常类。债务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

6、足够理由怀疑债权不能按时足额收回。2.关注类。债务人目前有债务偿还能力,但存在可能对收回债权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3.次级类。债务人的债务偿还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造成一定损失。4.可疑类。债务人无法足额偿还债务,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5.损失类。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债务仍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二)账面价值法。根据资产的特性、合同及账面的价值,能直接确认有无损失或损失程度,将资产直接按照账面价值和损失程度进行质量分类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安全性非信贷资产和待处理财产损溢、历年亏损挂账等。(三)可变现净值法。以风险性非信贷资产账面余额,

7、扣除其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后的差额部分,作为预计损失的质量分类方法。可变现净值是指以资产预计售价减去预计相关处置税费后的金额。主要适用于待处理抵债资产、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等。预计损失计算:预计损失额=资产账面价值可(已)变现净值;预计损失率=(预计损失额/资产账面价值) 100%。(四)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根据投资成本与市价孰低的原则,估算投资损失的质量分类方法。主要适用于投资类资产等。 预计损失计算:预计损失额=资产账面价值公允价值;预计损失率=(预计损失额/资产账面价值)100%。(五)专家判定法。指以风险性非信贷资产实际情况为基础,经专家组综合判研确定预计损失的质量分类方法

8、。主要适用于资产情况复杂、资料不全、信息有限,不能使用上述分类方法确认损失的资产。专家组可由本行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组成,也可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和有关专家组成。第三章 质量分类的标准第十二条 现金类资产现金类资产指商业银行库存现金及与现金等同的、可随时用于支付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及周转金、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存放联行款项、央行专项扶持资金等,现金类资产属于安全性非信贷资产范畴。(一)一般直接认定为正常类。(二)由于特殊原因造成的损失,对实际损失部分,按损失情况进行具体认定。第十三条 同业债权“同业债权”包括:拆放同业(含拆放银行业、拆放金融性公司和调出调剂资金)、存放同业款项(含存放联社款项)和买入

9、返售资产等。其均采用风险分类法进行质量分类。(一)“拆放同业”1.正常类是指拆借人(或交易对手,下同)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拆借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拆借人经营正常,主要经营指标合理,现金流量充足,能正常足额偿还所负债务。(2)拆借未到期。(3)本笔拆借能按期支付利息。(4)如有担保,担保应合法、有效、足值。2.关注类是指尽管拆借人目前有能力偿还拆借本息,但存在影响债务偿还的不利因素。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宏观经济、行业、市场、拆借人内部经营管理或财务状况发生变化,对正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但其偿还债务的能力尚未出现明显问题。 (2)拆借人改制(如合并、分立等

10、)对本行债务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3)拆借人还款意愿差,不与本行积极合作。 (4)拆借人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债务,但担保合法、有效、足值,完全有能力通过追偿担保足额收回债务。 (5)担保有效性出现问题,可能影响债务归还。 (6)拆借款项逾期不超过90天(含)。 (7)欠息不超过90天(含)。3.次级类是指拆借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债务,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造成一定损失。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拆借人支付出现困难,且难以获得新的资金。 (2)拆借人正常营业收入和所提供的担保都无法保证本行足额收回债权。 (3)因拆借人财务状况恶化,或无力还款而

11、需要对该笔拆借合同的还款条款作出较大调整。 (4)拆借款项逾期90天以上至180天(含)。 (5)欠息90天以上至180天(含)。4.可疑类是指拆借人无法足额偿还拆借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会造成较大损失。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因拆借人财务状况恶化或无力还款,经本行对拆借合同还款条款作出调整后,仍然逾期或仍然无力归还。 (2)拆借人处于停业、半停业状态,收入来源不稳定,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会造成较大损失。 (3)拆借人资产负债率超过100%,且当年继续亏损。 (4)本行已诉讼,执行程序尚未终结,债权不能足额清偿且损失较大。(5)拆借款项逾期180天(不含)以上。 (6)欠息180天(不含)以

12、上。5.损失类是指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债权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拆借款项,应认定为损失类: (1)拆借人和担保人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并终止法人资格,本行经对拆借人和担保人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拆借款项。(2)拆借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且不能获得保险补偿,或以保险赔偿后,确实无力偿还部分或全部拆借款项,本行经对其财产进行清偿和对担保人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拆借款。(3)拆借人虽未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但已完全停止经营活动,并被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注销、吊销营业执照,终止法人资格,本行经对拆借人和担保人进行清

13、偿后,未能收回的拆借款。(4)拆借人触犯刑律,依法受到制裁,其财产不足归还所借款项,又无其他债务承担者,本行经追偿后确实无法收回的拆借款。(5)因拆借人和担保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银行诉诸法律,经法院对拆借人和担保人强制执行,拆借人和担保人均无财产可执行,法院裁定终结执行后,本行仍无法收回债权。 (6)因上述(一)至(五)项原因,借款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本行对依法取得的抵债资产,按评估确认的市场公允价值入账后,扣除抵债资产接收费用,小于拆借本息的差额,经追偿后仍无法收回的款项。 (7)由于上述(1)至(5)项以外原因,借款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且拆借款项逾期2年(不含)以上,确认无法收回的款项。(二

14、)存放同业款项根据存放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状况,约定期限到期情况确定风险类别。存在以下情况之一,应视风险程度进行分类:1.存放款项到期不能正常支取逾期1天至30天的,至少应分为次级类;逾期30天以上至90天的,至少应分为可疑类;逾期超过180天的,应分为损失类。2.本行对款项的所有权存在争议的,至少应分为关注类。3.本行已采取法律手段,但可以预计即使执行法律程序仍将发生较大损失和经多次谈判或追索交易对手明显没有还款意愿,至少应分为可疑类。4.对交易对手的诉讼(仲裁)程序已经完结,但资产本息仍只能收回很少部分或完全损失,或因各种原因决定不提起诉讼(仲裁),应分为损失类。(三)“买入返售债券”1.正

15、常类是指债券回购方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回购方不能按时足额回购所售债券。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回购方经营正常,主要经营指标合理,现金流量充足,能正常足额偿还我本行债务。(2)回购合同未到期。2.关注类是指尽管回购方目前有能力履行合同,但存在影响所售债券回购的不利因素。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宏观经济、行业、市场、回购方内部经营管理或财务状况发生变化,对回购方正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但回购债券的能力尚未出现明显问题。(2)回购方改制(如合并、分立、承包、租赁等)对履行回购协议可能产生不利影响。(3)回购方回购意愿差,不与本行积极合作。(4)回购方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正常履行回购协议

16、,但本行可通过出售所购债券保全债权。(5)本行内部管理出现问题,可能影响债权保全。(6)回购逾期不超过90天(含)。3.次级类是指回购方的回购债券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履行回购合同,即使通过出售所购债券来保全债权,也会造成一定损失。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回购方支付出现困难,且难以获得新的资金。(2)回购方正常营业收入和变现回购债券都无法保证本行足额保全债权。 (3)因回购方财务状况恶化或无力还款,需对该笔回购合同作出较大调整。 (4)回购逾期90天以上至180天(含)。4.可疑类是指回购方无法正常履行回购协议,即使变现回购债券,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7、1)因回购方财务状况恶化,经本行对回购协议作出调整后,回购仍然逾期或回购方仍然无法执行回购合同。 (2)回购方连续半年以上处于停业、半停业状态,收入来源不稳定,回购债券无法变现或变现后也肯定会造成较大损失。 (3)回购方资产负债率超过100%,且当年继续亏损。(4)已提起诉讼,执行程序尚未终结,本行债权不能足额清偿且损失较大。(5)回购逾期180天(不含)以上。5.损失类是指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行债权仍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认定为损失类:(1)回购方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并终止法人资格,本行经对回购方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债务。(2

18、)回购方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且不能获得保险补偿,或以保险赔偿后,确实无力偿还部分或全部债务,本行经对其财产进行清偿和变现债券后(或债券无变现价值),未能收回的债权。(3)回购方虽未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但已完全停止经营活动,被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注销、吊销营业执照,终止法人资格,本行经对回购方进行清偿和变现债券后,未能收回的债权。(4)回购方触犯刑律,依法受到制裁,其财产不足归还债务,又无其他债务承担者,本行经追偿后确实无法收回的债权。(5)由于回购方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本行诉诸法律,经法院对回购方强制执行,回购方无财产可执行,法院裁定终结执行后,本行仍无法收回的债

19、权。(6)由于上述(1)至(5)项原因,回购方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本行对依法取得的抵债资产,按评估确认的市场公允价值入账后,扣除抵债资产接收费用,小于本行债权的差额,经追偿后仍无法收回的债权。(7)由于上述(1)至(5)项以外原因,回购方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且款项逾期2年(不含)以上,确认无法收回的款项。 (四)违法违规进行的资金拆借,以及无券买空卖空或证券不过户的买入返售证券(质押式回购业务除外),应划分为可疑类。第十四条 待处理抵债资产“待处理抵债资产”指因借款人或担保人以货币资金不足以及时足额偿还到期贷款本息,本行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与债务人达成以资抵债或经司法裁决,以实物资产用于抵偿债务人贷款本

20、息的各种有效资产。待处理抵债资产的分类应根据可变现净值法考虑资产的状况、处置变现的难易程度、可收回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对比情况等因素,根据抵债资产的种类参照相应的分类方法,逐笔确定预计损失,并进行质量分类。处置前应至少划分为关注类。分类标准为:(一)关注类:能在市场上随时变现,且市场价值或评估价值扣除各项处置税费后不低于其账面价值。(二)次级类:市场变现能力一般,市场价值或评估价值扣除各项处置税费后低于其账面价值,一旦变现将造成一定损失,但损失较小,预计损失率小于30%。(三)可疑类:变现能力差,产权未过户,存在严重法律瑕疵,或严重毁损、贬值,变现后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预计损失率为30%(含)90

21、%。(四)损失类:难以变现且使用价值很低,存在严重法律瑕疵,或严重毁损、贬值,预计资产将全部损失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资金,预计损失率在90%(含)以上。待处理抵债资产处置损失未进行核销挂账部分应在损失类中反映。未在规定时间内处置的抵债资产,至少应下调一级。第十五条 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包括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和应收股利。(一)应收利息是指本行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放贷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存放同业款项、拆出资金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应收取的利息。1.应收贷款利息是本行发放的贷款,按照合同约定的利率和计息期限计算应收取的利息。逾期未超过90天(含90天)的应收未收利息,

22、按规定列入表内核算;贷款利息逾期超过90天(不含90天)的应收未收利息,无论该贷款本金是否逾期,均按规定列入表外核算,贷款本金逾期,其应收未收利息应按规定纳入表外核算。2.其他应收利息是指除贷款以外其他债权取得的应收利息,按对应的债权主体核算要求,进入当期损益。“应收账款”按照风险分类法确定其分类标准。第十六条 其他应收款项“其他应收款”是指本行除应收股利、应收利息、预付账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和暂付款项。风险分类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待垫诉讼费账龄在1年以内(含)账龄在1年至2年(含)账龄在2年至3年(含)账龄在3年以上案件挂账账龄在1年以内(含)账龄在1年至2年(含)账龄在2年以上

23、其他账龄在3个月以内(含)账龄在3个月至6个月(含)账龄在6个月至1年(含)账龄在1年至2年(含)账龄在2年以上具有以下待征的直接定为损失类:1.经济案件经仲裁机构仲裁或经司法机关判决生效、并已完成债权追索尚不能弥补的损失; 2.刑事案件在追赃完结或民事案件执行终结后尚不能弥补的损失;3.内部劳动争议纠纷中被仲裁机关裁定承担付款责任而形成的损失;4.无法收回的应由债务人承担的诉讼费、执行费等代垫费用;5.因突发事故等造成的、扣除保险赔偿后仍不能弥补的其他应收款损失;6.责任人赔偿后仍不能弥补的结算、出纳短款损失等。第十七条 投资类资产“投资类资产”指债券投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主要按照风险分类

24、法进行分类。一、债券投资。(一)对于以长期投资为目的、准备持有至到期日的债券,主要考虑发债主体的资信状况和债券本息的可收回性,按照风险分类法进行质量分类。1.国家债券、中央银行票据投资、政策性金融债券等直接划入正常类。2.其他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投资,应根据债券存续期、发行人信用前景和信用等级等,按照风险分析法进行质量分类。分类时可将专业评级机构的债券评级作为重要参考因素。其分类标准如下:(1)正常类。债券处于存续期内;债券评级高于bbb-及baa3(含);或债券发行人经营正常,没有足够理由怀疑债券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2)关注类。债券评级高于bb-及ba3(含);或债券发行人有能力偿还债券本

25、息,但存在对偿还债券本息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以及没有债券评级的中央企业债券;或债券本金和分期付息债券欠息均逾期不超过90天(含)。(3)次级类。债权处于存续期内,但债券评级低于b+或b1(含),或债券发行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以及没有债券评级的地方企业债券;或债券本金、分期付息债券欠息均逾期90天以上至180天(含);(4)可疑类。债券到期后未能得到足额偿付;或者债券虽然处于存续期内,但已经宣布违约;或债券本金、分期付息债券欠息均逾期180天以上;(5)损失类。债券融资方已经破产或虽未破产但已经关门停业的,且没有债券偿还能力以及融资行为存在严重法律瑕疵的债券投资;或由于债券发行人不能偿还到

26、期债务且债券投资款项逾期2年(不含)以上,确认无法收回的款项。(二)对于以交易为目的、准备随时变现的债券,采用与“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务的五级分类方法与标准进行分类。二、股权投资(一)对于可以获得股权公允市场价格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进行分类。公允价格的确定原则为:如存在活跃市场的,则其市价即为其公允价格;如不存在活跃市场但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该资产的公允价格应比照相关类似资产的市价确定。 1.正常类。公允市场价格高于账面投资额,没有影响股权投资的不利因素; 2.关注类。公允市场价格虽高于账面投资额,但估计存在影响股权投资的不利因素。 3.次级类。公允市场价格低于账面投资额,股权投

27、资存在一定风险,预计损失率在30%以内。 4.可疑类。公允市场价格低于账面投资额,股权投资存在较大风险,预计损失率在30%-90%以内。 5.损失类。公允市场价格低于账面投资额,股权投资肯定损失,预计损失率在90%以上。 (二)对于无法获得该企业股权市场公允价格的,如果企业财务报表经审计可认为是真实可信的,依据每股净资产计算预计损失率。(预计损失率=(账面投资额 - 每股净资产本社持股数)/账面投资额 100%)同时,结合被投资单位财务状况、债权产权是否明晰以及影响被投资单位的行业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自然社会等因素分析,整体评价其风险状况和预计损失程度,合理划分风险类别。1.正常类。持股

28、净资产总数高于账面投资额,没有影响股权投资的不利因素;2.关注类。持股净资产总数虽高于账面投资额,但估计存在影响股权投资的不利因素。3.次级类。持股净资产总数低于账面投资额;被投资单位经营出现不畅;或有违规行为;股权投资存在一定风险,预计损失30%以内。 4.可疑类。持股净资产总数低于账面投资额;被投资单位出现经营危机或有重大违规问题,监管当局已对其发出警示或整改通知;股权投资存在较大风险,预计损失30%-90%以内。 5.损失类。持股净资产总数低于账面投资额;被投资单位已被宣告破产、接管、撤销,或停止经营、名存实亡,进入清算程序等;股权投资肯定损失,预计损失90%以上。(三)对于无市场公允价

29、格且无法保证企业财务报表可信度的,至少划分为次级类;被投资企业连续半年以上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的,无法获得有关信息的,至少划分为可疑类。具有以下特征的划分为损失类:1.被投资单位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并终止法人资格,经清算和追偿后仍无法收回的股权。2.被投资单位或被持股企业亏损严重,虽未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但已完全停止经营活动,或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注销、吊销营业执照,终止法人资格,经清算追偿后仍无法收回的股权。3.通过拍卖、出售、协议转让等形式处置被投资单位后变现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4.被投资单位为列入人民银行清理范围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最终需由本机构弥补损失的部分。5.已采取

30、法律诉讼手段,但被投资单位仍无法偿还投资而形成的损失。6.转让、出售股权后形成的账面实际投资损失。三、入股村镇银行资金纳入正常投资类;四、投资资产科目中核算的“应收债券利息”,分类方法同“应收账款”。第十八条 委托及代理资产业务1.委托及代理资产应依据操作风险进行质量分类。对于按委托协议约定,由委托单位指定贷款单位(投资项目)、用途、期限、利率,本行不承担任何经济责任的委托贷款和委托投资,若有关法律文件齐全,且本行作为受托人已按约定尽到管理职责的,直接划分为正常类;2.出现法律文件缺陷,可能导致法律纠纷,但可以采取补救措施的,应至少划分为关注类;3.对于经法院判决应由本行承担风险和还款责任的委

31、托贷款和委托投资,预计损失30%以内的至少要划为次级类;4.经法院判决应由本行承担风险和责任的,预计损失30%-90%以内的划为可疑类。5.委托贷款由本行已经垫款并确实无法增补贷款基金(资金)的划分为损失类。6.实际由本行承担风险的假委托实自营、假委托实垫款,按照贷款或投资的五级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第十九条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较高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一)“固定资产”只针对未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确定是否存在“价值变动迹象”,采用“可变现净值法”,按账面余额(此处账面余额是指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预计损失并据以进行质量分类。1.

32、正常类。正常使用的固定资产,无产权争议;2.关注类。房产类固定资产暂无产权证、土地证,其他资产暂无所有权证,但无产权争议或闲置时间在6个月至1年以内,评估价不低于账面价值的固定资产; 3.次级类。存在产权争议或闲置时间在1年以上的固定资产,预计损失率在30%(含)以内的; 4.可疑类。评估价值低于账面价值,预计损失率在30%90%(含)以内的的固定资产;5.损失类。二年以上闲置不用,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不会使用、且无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已被淘汰或即将淘汰,无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严重毁损、有账无实、存在法律瑕疵无法变现的固定资产;预计损失率在90%以上的固定资产。(二)固定资产账面上反映、但房产实际

33、上已卖给职工的房屋,全部列为“房改”房类固定资产,按照财政部关于金融企业住房制度改革若干财务问题的规定(财金200128号)有关意见,对已批准为损失但尚未消化完的房改损失、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售房收入后的剩余部分全部划为损失类。第二十条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指施工前期准备、正在施工中和已完工但尚未交付使用或虽交付使用但工程未决算的各项基建工程、安装工程、技术改造工程和大修理工程。按照专家判定法进行分类。1.正常类。法律手续齐全、运行规范、正常建设;2.关注类。非正常原因停建3个月(含);3.次级类。非正常原因停建3至6个月(含);4.可疑类。非正常原因停建6个月至1年(含);5.损失类。非正常

34、原因停建1年(含)。被查出有严重违规问题的在建工程、存在各类法律纠纷的在建工程,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风险类别,但至少应划为次级类。第二十一条 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包括土地、软件及其他无形资产。“无形资产”采取可变现净值法进行分类,按照账面余额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和实际受益期(指资产已使用年限与预计继续正常使用的年限之和)长短预计损失,确定风险类别。1.实际受益期不小于规定摊销期的、且预期可收回金额不小于账面价值的,划为正常类。2.实际受益期小于规定摊销期的,按预计损失率公式:(1-实际受益期/规定摊销期)100%确定风险类别(预计损失率分类见“固定资产”)。3.对未摊销完毕的可能具有价值变动迹象的无

35、形资产,采用“可变现净值法”,按照账面余额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预计损失进行分类。 4.对无形资产中核算的各种软件,在经营过程中正常使用的视同正常类资产,原则上不作预计损失;由于各种原因今后不再使用的,应按照账面余额100% 预计损失。5.对其他无形资产,本行应当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时,检查并预计其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当由于市价波动、技术进步等原因导致预计可变现净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应当将可变现净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作为预计损失。6.以下项目直接划分为损失类:(1)该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等所替代,且已不能带来经济利益。(2)该无形资产不再受法律的保护,且不能带来经济利益。第二十二条 递延

36、资产“递延资产”指已经对与之经营有关的事项支付了一定费用,但其效果不仅在本期体现,还有益于以后各期的资产。按照可变现净值法,确定其分类标准为:“递延资产”在正常摊销的基础上认定为正常类;如因网点撤并或其他原因导致摊销期间无法摊销的,参照固定资产分类方法进行质量分类。第二十三条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财产损溢”包括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按照账面价值法,依据待处理财产损溢账面反映的金额,损失直接划为损失类,盈余的最多划为关注类。第二十四条 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清理”按照账面价值法,参照固定资产分类方法进行质量分类。1.可收回金额等于或超过账面余额,且清理手续齐全,划分为正常类;

37、2.可收回金额虽等于或超过账面余额,但清理手续上存在瑕疵,则划分为关注类。3.可收回金额小于账面余额,则根据是否有市场、市场是否活跃,结合预计损失比率分为次级、可疑、损失类。 4.可收回金额是采用清算假设(假设资产将被迫出售或快速变现)和公开市场假设进行确定的。第二十五条 历年挂账损失的分类按照账面价值法,历年挂账损失直接划为损失类。第二十六条 特别规定1.未准确核算的项目,或由于分类所需的资料不全,导致风险分类判断困难的项目,至少划分为关注类;2.存在使用会计科目隐瞒风险的项目,或有严重违规或历史遗留问题的项目,至少划为次级类;3.由于缺少分类所需的重要资料(如主要法律文书、原始凭证和原始记

38、录、司法部门或相关政府部门的文件、以及交易对手信息、财务状况等相关证明文件),导致风险分类判断困难的项目,至少划分为可疑类;4.已经造成损失或已形成风险,直接划为损失类。第四章 质量分类工作程序第二十七条 非信贷资产质量的分类与结果认定程序,包括初分、初审、认定三个程序。一般操作流程为:一、初分。(一)核对会计核算科目。初分人员对会计核算科目的核对要做到准确无误,即各类非信贷资产的账账、账表、账款、账实、账据、内外账务均要相符。(二)归集整理资料。初分人员按风险分类要求,收集完善分类信息资料,做好档案资料的整理和分类准备工作。1.背景资料。主要包括:(1)非信贷资产的形成过程及现状;(2)非信

39、贷资产交易对手的基本信息、财务状况、履约意愿等,对本行资产有重大不利影响的各种因素; (3)非信贷资产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以往资产处置、变现损失率等;(4)非信贷资产有关操作管理情况。2.附件材料。指该项资产所涉及有关资料的复印件,主要包括:(1)主要法律文书;(2)原始凭证和原始记录;(3)司法部门或相关政府部门的文件;(4)本机构已有的调查分析报告;(5)原认定的风险分类资料,包括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认定表、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议记录、批复文件等。(6)特殊原因造成权属资料不全、对手信息不全等风险分类依据信息资料不完整时,必须书面说明形成经过和原因,经负责人及有关人员签字确认后作为风险分类依据备

40、查。(三)提出初分意见。初分人员依据分类标准,对风险分类作出初步判断,提出初分理由和初步分类意见,并按要求制作工作底稿和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认定表。4.上报初分结果。将工作底稿和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认定表及其他资料呈交总行相关非信贷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初审。二、初审。1.审核初分结果。总行相关非信贷资产管理部门对上报的初分资料进行分析,重点是审核资料完整性、程序合规性、分类理由的充分性和计算的准确性。2.实地核查。根据初分情况选择重点项目进行实地核查,对初分结果不准确或有疑问的,要逐笔实地进行核实,并形成风险分类核查报告。3.确定初审结果。在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认定表上签署初审意见。4.上报初审结果。将

41、初审的结果及相关资料连同核查报告一并上报风险管理委员会。三、认定。风险管理委员会对初审结果进行审核,在分类认定表上签署分类认定意见,确定认定结果。第二十八条 非信贷资产风险状况发生变化,按照分类标准实时监测、定期认定调整(至少每半年一次)。分类调整应在原档案中增加风险变化对分类结果影响的依据,填写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认定表,原认定表作新增认定表的附件。第二十九条 分类档案管理。各分(支)行、各职能部门负责本机构、本部门非信贷资产项目质量分类资料的管理,应按次对非信贷资产质量分类认定表、情况说明、评估报告、风险管理委员会纪要及其他要件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对质量分类结果为后三类的非信贷不良资产应逐户连

42、续组卷、专夹保管。第三十条 非信贷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财金201220号)和财政部关于印发(2013年修订版)的通知及有关规定,计提非信贷资产减值准备。原则上非信贷资产减值准备提取标准为关注类计提比例为5%;次级类计提比例为25%;可疑类计提比例为50%;损失类计提比例为100%。但对于拆放、投资、抵债资产等风险较大的项目可视资产风险情况调整计提标准。第五章 监测与分析第三十一条 各分(支)行、各职能部门必须加强对非信贷资产质量分类情况的统计、监测、检查和考核分析工作。第三十二条 各分(支)行、各职能部门应配合风险分类建立有效的非信贷资产管理机制。全面落实责任,加强监测

43、分析,及时调整形态,查找异动原因,改进管理措施,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第三十三条 各分(支)行、各职能部门对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要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分类工作要与日常管理工作紧密结合,适时对非信贷资产的风险情况进行分析,对于非信贷资产形态发生变化的,要按规定的操作程序,逐笔审核、认定并调整非信贷资产类别。第三十四条 各分(支)行、各职能部门要建立非信贷资产监测台账,非信贷资产管理人员要随时监测、分析非信贷资产的风险情况,认真收集和补充与非信贷资产有关的信息及资料,并及时提出调整形态的建议。第三十五条 各分(支)行、各职能部门要建立非信贷不良资产的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形成的不良

44、资产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处置工作有效开展,尽可能地减少损失。第三十六条 各分(支)行、各职能部门要及时、准确、全面统计和报送非信贷资产质量分类数据,按要求逐级汇总报送非信贷资产质量分类统计表,并对有关非信贷不良资产进行逐笔监控,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虚报、瞒报。各分(支)行负责填报本机构非信贷资产质量分类统计表,与会计科目及对应项目非信贷资产数字核对一致后,报总行相关职能部门汇总,总行各相关职能部门将本业务条线的非信贷资产数字汇总核对一致后报送合规管理部门汇总。原则上,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每半年进行一次,以每年6月20日、12月20日作为分类基准日,但对于拆放、投资、抵债资产等风险较大的项目视资产风

45、险变化情况可按季进行调整。每年6月23日前和12月23日前各部门和分(支)行将初分结果、分析报告(包括分类结果的异常性变化及其成因、分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等情况)报总行合规管理部。第六章 部门职责分工第三十七条 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工作由本行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分类工作的组织、领导、实施和分类认定。第三十八条 本行成立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工作小组,负责本行风险分类的具体指导、监督工作,对初分意见进行初审,对可疑风险分类进行现场核查。非信贷资产质量管理实行行长负责制,计划财务、风险管理、合规管理、综合管理、业务发展、会计管理、内部审计、信息技术等部门作为相应管理部门分工协作,紧密配合,共同

46、实施。第三十九条 本行合规管理部门负责组织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初分工作及汇总分类结果;各分(支)行及总行计划财务、合规管理、综合管理、业务发展、会计管理、金融市场等部门具体负责非信贷资产五级分类初分与初审工作。第四十条 总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审核安全性非信贷资产核算内容的真实性,确保核算内容符合会计核算要求,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确保资产不缺失。其中,对安全性非信贷资产中的无息资产,要监测调控占有规模的合理性;对生息资产,要监控分析资产规模及收益水平。总行合规管理部门负责牵头制定风险性非信贷资产质量分类相关管理制度。总行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在其业务范围内牵头制定或修订质量分类标准,并组织实施分类认

47、定、监测、检查等日常管理工作。第四十一条 合规管理部门职责牵头负责本行非信贷资产管理工作,负责抵债资产、诉讼费垫款等的管理。具体包括:1.牵头起草本行非信贷风险分类的规章制度、制定非信贷资产质量控制计划与考核要求,指导、检查全辖非信贷资产分类工作;2.对各职能部门及分(支)行非信贷资产风险初分结果进行审核,根据风险管理委员会授权,对分类为正常、关注类的非信贷资产进行认定审批,及时向非信贷资产归口管理部门反馈分类认定结果;对非信贷资产分类为后三类的提出初步审查意见并组织上报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批;3. 负责非信贷资产的统计、分析和汇总工作;4.对全辖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5.建

48、立健全非信贷资产风险抵补机制;6.负责督促相关部门及时清收和处置不良非信贷资产、压降不生息非信贷资产工作;7.负责组织非信贷资产拨备的计提与损失类资产的核销工作;8.负责所管理非信贷资产五级分类的档案收集、监测分析和初分工作。9.负责抵债资产的接收、保管、处置等工作;10.负责抵债资产、诉讼费垫款五级分类的档案收集、监测分析和初分工作,向计划财务部门提供分类资料;11.负责抵债资产、诉讼费垫款的考核和检查工作;12.负责抵债资产、诉讼费垫款盘点工作,做到账实、账表、账簿相符,定期与计划财务部门进行账务核对;13.负责制定抵债资产管理制度;14.负责抵债资产、诉讼费垫款的监测、清收和压降工作。1

49、5.负责提出诉讼费垫款损失核销意见,收集核销所需资料。第四十二条 会计管理部门职责。负责现金、待处理清算款项、其他应收款待处理出纳短款、其他应收款清算差错应收款项的管理。具体包括:1.负责所管理非信贷资产五级分类的档案收集、监测分析和初分工作,向合规管理部门提供分类资料;2.负责所管理非信贷资产的清收和压降;3.负责提出所管理非信贷资产处置意见;4.负责对非信贷资产会计核算手续和操作流程制定。第四十三条 计划财务部门职责。负责财务现金、专项央行票据、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垫付股金分红、其他应收款应收工程项目预付款、其他应收款业务经费垫款、应收其他款项、入股资金、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固定资产、在建

50、工程、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待处理财产损益的管理。具体包括:1.建立健全非信贷资产风险抵补机制;2.负责非信贷资产会计科目的核算和统计监测工作;3.负责组织非信贷资产拨备的计提与损失类资产的核销工作;4.负责所管理非信贷资产五级分类的档案收集、监测分析和初分工作,向合规管理部门提供分类资料;5.完成非信贷资产风险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第四十四条 金融市场部职责负责存放同业款项(非结算性)、拆放同业款项、交易性金融资产、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交易性金融资产利息、应收持有至到期金融资产利息、应收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应收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存放同业款项应收利息、拆放同业款

51、项应收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的管理。具体包括:1.负责所管理非信贷资产五级分类的档案收集、监测分析和初分工作,向合规管理部门提供分类资料;2.负责所管理非信贷资产的运营管理和风险控制,保障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与效益性;3.负责制定所管理非信贷资产的管理细则;4.负责所管理非信贷资产的监测、清收和压降工作;5.负责提出所管理非信贷资产损失核销意见,收集核销所需资料。第四十五条 业务发展部门职责。负责代理他行贷款、委托贷款等的管理。具体包括:1.负责所管理非信贷资产五级分类的档案收集、监测分析和初分工作,向合规管理部门提供分类资料;2.负责所管理非信贷资产的运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确保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与效益性;3.负责制定所管理非信贷资产的管理细则。第四十六条 个人金融部门职责负责自助设备占款、其他应收款-atm应收款等的管理。具体包括:1.负责所管理非信贷资产五级分类的档案收集、监测分析和初分工作,向合规管理部门提供分类资料;2.负责所管理非信贷资产的监测、清收和压降工作;3.负责提出所管理非信贷资产损失核销意见,收集核销所需资料。第四十七条 内审部门职责不定期对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过程与结果进行检查和监督;对损失类非信贷资产进行重点审计和监督。检查内容包括:1.执行风险分类有关规定的情况;2.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工作的组织实施情况;3.分类标准、方法、程序的执行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