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_第1页
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_第2页
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_第3页
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_第4页
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第十二章 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 -病理生理学,医学院 刘靖,.,2,学习目标,1.掌握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概念,发病机制,主要临床表现及其发生机制; 2.熟悉机体的凝血功能、抗凝功能、纤溶系统及血管内皮细胞在凝血、抗凝功能和纤溶过程 中的作用,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3.了解凝血与抗凝血功能紊乱的相关疾病,DIC的病因、分期、分型、防治原则。,.,3,本章内容,第一节 凝血与抗凝血功能平衡第二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4,凝血,抗凝血,正常机体凝血与抗凝血是平衡的,一旦失衡将引起: 出血倾向或血栓倾向,.,5,凝血因子被激活引发凝血过程。,一、凝血系统的激活,第一

2、节 凝血与抗凝血功能平衡,.,6,凝血酶,纤维蛋白二聚体,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多聚体,.,7,内源性凝血系统,胶原,.,8,外源性凝血系统(组织受损释放组织因子TF),a,PL+Ca2+,a,凝血酶原,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单体,交联纤维蛋白凝块,a, a,TF-a复合物,.,9,1.因子FX激活成FXa 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2.凝血酶原(FII)激活成凝血酶(FIIa) 凝血酶的形成 3.纤维蛋白原(Fbg) 转变成纤维蛋白(Fbn) 纤维蛋白的形成,共同凝血途径的三个阶段:,.,10,二、抗凝系统,(一)细胞抗凝系统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二)体液抗凝系统 1.丝氨酸

3、蛋白酶抑制物类 2.蛋白酶类 3.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11,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类,以抗凝血酶为代表,肝细胞、VEC合成, 可灭活Fa,Fa,Fa,a,a等(均属丝氨酸蛋白酶),.,12,内皮细胞,2、血栓调节蛋白-蛋白C系统,蛋白C,激活的蛋白C,灭活Fa,Fa,蛋白S,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到底是促凝还是抗凝?,凝血活性降低,.,13,三、纤溶系统,纤溶酶原,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降解纤维蛋白,水解凝血酶、凝血因子,纤溶抑制物(PAI-1,TAFI等),-,内源性凝血时PK分解产生激肽释放酶,凝血酶等 外源性凝血时产生的tPA和uPA,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14,纤溶酶水解

4、纤维蛋白原(Fbg)和纤维蛋白(Fbn)产生的各种片段,通称为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功能为妨碍纤维蛋白单体聚合,抗凝血酶,降低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和释放,加重出血倾向。,.,15,血管内皮细胞对血液凝固过程的调节,激活促进,灭活抑制,来源转化,四、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的调节,.,16,合成大部分凝血因子,又参与其灭活 合成蛋白C、AT-等抗凝物质,肝脏的调节,.,17,小结,综上,凝血与抗凝血是平衡的,一旦失衡将引起: 出血倾向或血栓倾向。,接下来学习凝血与抗凝血失衡的一种常见情况-DIC.,.,18,第二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一、DIC的原因和发病机制 二、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三

5、、DIC的分期 四、DIC的功能代谢变化 五、DIC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19,有关DIC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 由于对DIC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它的名称也不断变化。曾使用过的名称有,消耗性凝血病、去纤维蛋白综合征、血管内溶血纤溶综合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自1973年以来,国内外命名趋向统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逐渐成为通行的、规范的名称。,.,20,DIC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种并发症。DIC发病可呈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经过,病变范围可以是全身性的,也可以局限于某个器官。大多数DIC发病急、发展快、病情复杂、诊断困难、预后差、死亡率高,备

6、受基础研究及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21,患者,女,29岁。因胎盘早期剥离急诊入院。 妊娠8个多月,昏迷,牙关紧闭,手足强直;眼球结膜有出血斑,身体多处有瘀点、瘀斑,消化道出血,血尿;血压80/50mmHg,脉搏95次/分、细数;尿少。 实验室检查:Hb70g/L,RBC2.71012/L(3.55.0 12/L)外周血见裂体细胞;血小板85 109/L(100300 109/L),纤维蛋白原1.78g/L(24g/L);凝血酶原时间20.9秒(1214)鱼精蛋白副凝试验阳性。尿蛋白+,RBC+。 4h后复查血小板75 109/L,纤维蛋白原1.6g/L。,问:该病例是否出现DIC?证据?

7、机制、诱因和分期。,典型病例,.,2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 大量促凝物质入血,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 凝血酶增加,引起血管内微血栓形成,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引起继发纤溶亢进,使患者出现出血,贫血,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23,DIC的本质:凝血功能异常,先增强后减弱,.,24,一、DIC的原因和发病机制,(一)DIC的病因,.,25,(二)DIC的发病机制,组织因子释放,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创伤,烧伤,大手术,产科意外 肿瘤组织坏死,白血病细胞破坏,脑、肺

8、、胰腺、前列腺、肾、肝脏、胎盘、肿瘤细胞TF含量较高,.,26,从剥离处的胎盘绒毛和蜕膜中释放大量的组织凝血活酶(因子)进入母体循环内,激活凝血系统,导致DIC。,如:胎盘早剥,.,27,链球菌,间日疟原虫,钩端螺旋体,高热,缺氧(如高原肺水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缺氧、酸中毒、内毒素等),.,28,以上病因损伤内皮细胞,使胶原暴露,激活F,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此外,损伤的VEC释放TF,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VEC的抗凝作用降低。,.,29,1.RBC破坏,释放大量ADP,促进血小板粘附,聚集(如大量异型输血) 2.WBC破坏释放TF样物质,WBC受刺激表达TF(急性白血病化疗或放疗后) 3

9、.PLT激活、粘附、聚集,促进凝血,三)血细胞的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30,1.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蛋白酶入血激活凝血酶原 2.蛇毒激活F,F等,促进DIC发生 3.肿瘤细胞分泌促凝物质 4.羊水中含有组织因子样物质,四)促凝物质释放入血,.,31,DIC发生机制,微血栓形成 高凝状态,多发性出血 低凝状态,.,32,二、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吞噬、清除血液中的凝血酶、纤维蛋白等促凝物 清除纤溶酶,FDP,内毒素等 坏死组织,细菌等“封闭”其功能 全身性Shwartzman反应,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33,蛋白C、AT-、纤溶酶原等合成减少 凝血因子的灭活障碍 肝细胞坏死,释

10、放TF,肝功能严重障碍,.,34,孕妇3周始血小板,凝血因子增多,抗凝物质降低 酸中毒时凝血因子酶活性升高,血小板聚集性加强,肝素抗凝活性减弱,血液的高凝状态,.,35,休克导致微循环障碍 巨大血管瘤时微血管血流缓慢,出现涡流 低血容量时,肝肾抗凝和纤溶功能受损,微循环障碍,.,36,三、DIC的分期,.,37,四、实验室检查,DIC三项筛选实验: 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含量,三项明显异常可确诊。一项不符合,还要进一步做纤溶指标的检测。,.,38,“3P”试验鱼精蛋白副凝血试验,FDP在DIC诊断中的意义,试验目的:检查FDP的存在 原理: FDP的X、Y碎片纤维蛋白单体 可溶

11、性复合物 鱼精蛋白(体外加入) 单体和 X、Y碎片 解离,单体之间聚合无酶聚合物,.,39,凝血酶,Fbg,Fbn,纤溶酶,纤维蛋白多聚体,D-二聚体,D-二聚体检查 反映继发性纤溶亢进的重要指标,.,40,高凝期特点,凝血系统:被激活,大量的凝血物质入血,凝血酶含量增多,有微血栓形成,血液呈高凝状态。 纤溶系统:纤溶过程尚未开始,FDP含量较低。 临床表现:病人抽血困难,易发生凝固。 实验室检查:凝血时间明显缩短,血小板黏附性增加。,.,41,消耗性低凝期,凝血系统:由于凝血系统被激活,微循环中广泛的微血栓形成,消耗了大量的凝血因子,血液凝固性迅速降低。 纤溶系统:继发性纤溶亢进。 临床表现

12、:皮肤、黏膜、内脏等部位出血 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出凝血时间延长。,.,42,继发性纤溶亢进期,临床表现:严重而广泛的出血,血液呈低凝状态。 实验室检查: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阳性。,.,43,五、DIC的功能代谢变化,70%-80%的DIC患者有多部位程度不一的出血倾向: 皮肤:瘀斑,紫癜 消化道:呕血,便血 呼吸道:咯血,鼻出血 泌尿道:血尿 生殖系统:阴道出血,(一)出 血,是DIC最早的临床表现,也是重要的诊断依据!,.,44,(二)器官功能障碍,肾皮质坏死,Waterhouse-Friderichsen synd

13、rome 华佛综合征,Sheehans syndrome 席汉综合征,轻者仅影响个别器官的部分功能,重者可累及多个器官,发生MODS.,.,45,(三)休克,急性DIC常伴有休克,发病率为50%-80%。,思考: 1.为什么DIC会导致休克?,提示:从休克的三个始动环节考虑,2.休克与DIC之间什么关系?,.,46,(四)贫 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裂体细胞,注意:也有部分患者查不出裂体细胞!,.,47,六、DIC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1、防治原发病 2、改善微循环(早期) 3、建立新的凝血纤溶间的动态平衡 抗凝治疗 补充凝血因子 抗纤溶治疗,.,48,典型病例,患者,女,29岁。因胎盘早期

14、剥离急诊入院。 妊娠8个多月,昏迷,牙关紧闭,手足强直;眼球结膜有出血斑,身体多处有瘀点、瘀斑,消化道出血,血尿;血压10.64/6.65kPa(80/50mmHg),脉搏95次/分、细数;尿少。 实验室检查(括号内是正常值):Hb70g/L(110150),RBC2.71012/L(3.55.0 12/L),外周血见裂体细胞;血小板85 109/L(100300 109/L),纤维蛋白原1.78g/L(24g/L);凝血酶原时间20.9秒(1214),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阳性(阴性)。尿蛋白+,RBC+。 4h后复查血小板75 109/L,纤维蛋白原1.6g/L。,试分析该病例是否出

15、现DIC?证据?发病机制、诱发因素和分期。,.,49,胎盘早期剥离是指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胎盘早期剥离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中国报道其发病率为0.46%2.1%。 主要病理变化是底蜕膜出血,形成血肿,使胎盘自附着处剥离。若剥离面积小出血停止后血液很快凝固,临床多无症状;若剥离面积大,继续出血形成胎盘后血肿,使胎盘剥离部分不断扩大此时因胎儿尚未娩出,子宫不能收缩,故不能起止血作用。,.,50,诊断:胎盘早期剥离、DIC(继发性纤溶亢进期)、休克 DIC的诊断依据:具有DIC的病因和诱因:病因胎盘早期剥离,诱因妊娠8个多月(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具有DIC的临床表现:出血,休克,脑功能、肾功能障碍,溶血性贫血;实验室检查支持DIC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