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长恨歌_第1页
白居易长恨歌_第2页
白居易长恨歌_第3页
白居易长恨歌_第4页
白居易长恨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白居易生平简介,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下一页,上一页,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下一页,上一页,二、白居易诗歌的艺术成就 1、白居易的艺术成就突出地表现在诗歌语言上。他的语言浅显平易,有意到笔随之妙。 这个成就在讽谕诗中表现得特别明显。他的讽谕诗都是指论时事、美刺比兴的作品。,下一页,上一页

2、,白居易讽谕诗之外那些抒情写景的诗也有这种长处,他很少用典,只是以极其平常的语言,倾吐内心的感受。亲切自然、娓娓动人。如那首有名的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下一页,上一页,白居易并不只是浅显平易,他有些诗还能在浅显平易之中掀动波澜,这就是那些警句的出现。白居易善于运用一二警句统摄全篇,达到平淡中见神奇的效果。如轻肥前十四句全是铺叙权贵的阔绰,最后两句:“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怵目惊心地指明了他们剥削的本质。类似的例子很多,如:,下一页,上一页,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重

3、赋)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买花) 此臂折来六十年,一肢虽废一身全。(新丰折臂翁) 自古此冤应未有,汉心汉语吐蕃身。(缚戎人)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红线毯)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下一页,上一页,2、白居易的艺术成就还突出地表现在叙事诗上。 我国的叙事诗本来不多,长篇叙事诗尤其少见。白居易不但在讽谕诗中发展了叙事的技巧,而且写了长恨歌和琵琶行这样两首具备完整故事情节的长篇叙事诗,取得了不可磨灭的成就。,下一页,上一页,白居易的叙事诗不只是叙事,而且有抒情,如果说杜甫是以抒情为主结合叙事的话,那么白居易可以说是以

4、叙事为主结合抒情。 3、长恨歌和琵琶行是白居易叙事诗的代表作。,下一页,上一页,长恨歌和琵琶行都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和浓郁的抒情气氛。它们艺术上最大的特点在于:叙事状物求实而不泥于实,故能于流丽的描绘之中寓有隽永的情味。,下一页,上一页,琵琶行对音乐的描写有独到之处。它总是联系着听者的感受,联系着音乐所引起的想象,运用一系列比喻来描写,让人觉得那琵琶声中有琵琶女在,也有诗人的同情在。白居易不但写有声,而且写无声,写无正是突出有。“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处描写不但使感情更深入了一层,而且增加了诗的变化,造成鲜明的节奏感。,下一页,上一页,4、白居易

5、的艺术成就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 有些诗是围绕着一个人的遭遇来展开叙事的,新丰折臂翁、缚戎人、卖炭翁、上阳白发人都属于这一类。这些诗侧重于个别人和个别事的特写,诗中人既有与一般被压迫者相同的命运,又有各自独特的遭遇和个性特点,可以说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形象了。这样的典型形象在白居易诗中虽然只有几个,却显示着一种新的努力和新的方向。,下一页,上一页,三、长恨歌赏析 (一)写作背景,下一页,上一页,长 恨 歌,白居易,下一页,上一页,(二)层次结构 长恨歌是一首抒情色彩相当浓郁的叙事长诗,凡一百二十句,八百四十字,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自开头至“不重生男重生女”,叙述李、杨会合经过及李对杨的眷恋宠幸

6、。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三层:,下一页,上一页,前六句为第一层,叙述李、杨会合过程。叙述简明,舍去一切枝蔓,为下文大肆铺写长恨留足余地。首两句暗寓讽刺,为君者多年专求美色,荒废国事之意已昭然其中。 接下来的十六句为第二层:写李、杨遇合后的欢爱眷恋,为后文写二人之诀别、长恨作衬垫。“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两句,明言玄宗迷恋美色;“春从春游夜专夜”、“三干宠爱在一身”两句,突出贵妃得宠专房。,下一页,上一页,末四句为第三层:写贵妃举家腾达,势焰熏天。后两句写因一贵妃而竞使天下父母易志,语句夸张而语意怨怼。 第二部分:自“骊宫高处人青云”至“不见玉颜空死处”,叙述安史之乱爆发,杨贵妃因禁军兵变而

7、殒命。这一部分,又可分为四层:,下一页,上一页,前六句为第一层,写变生不测,战乱骤起。前四句上承第一部分的有关描写,进一步蓄足文势;后两句启下,折转简捷于练,描写也颇有气势。 接下来十句为第二层:写马嵬驿兵变,贵妃丧生。从这一层开始,作者对李、杨的态度由批评转为同情,感情也由怨恐转为哀悯。,下一页,上一页,再下来八句为第三层:写李隆基于幸蜀途中怀念贵纪,不胜哀伤。“圣主朝朝暮暮情”一句是这一层次的神魂。 末四句为第四层:写安史之乱平定,李于回长安途中路经马嵬驿,凭吊贵妃遗踪。,下一页,上一页,第三部分:自“君臣相顾尽沾衣”至“魂魄不曾来入梦”,写李回返长安后对杨的无穷思念。这一部分也可分成四层

8、: 前六句为第一层:写李初回长安时睹物思人,恍若隔世。 接下来两句为第二层:写李对杨的无穷思念。“春风桃李”、“秋雨梧桐”概括了一年四季、各种场景,以显示李的思念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下一页,上一页,再下面四句为第三层:写李的凄凉晚景和感伤怀抱。这一层与第一部分的有关描写遥相对比,以李怀念往昔之欢娱热闹,虚写他对杨的怀念。 末八句为第四层:写李对杨的刻骨相思。“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人梦”两句,既结束上文,以想入非非表明思念之深;又开启下文,以想入非非生发出道士招魂。,下一页,上一页,第四部分:“临邓道土鸿都客”至结束,写已身登仙界的贵妃仍心系尘寰,对李思念不已,这一部分也可分为四层: 前

9、四句为第一层:写李让道士去寻找杨的亡魂,以其想入非非见其思念之深,紧密呼应第三部分之末两句。 接下来十句为第二层:写道士寻觅杨的曲折经过。“忽闻海上有仙山”一句生面别开,使情节绝处逢生,波折再起。,下一页,上一页,再下面十二句为第三层:写道士历经波折,终于找到贵纪。“云鬃半偏新睡觉”以下所写杨之步态容貌,是道士眼中见到的景况。 最后二十四句为第四层:写杨托物寄词,以表明她对李之感激、思念和忠贞不渝。末句“此恨绵绵无绝期”点题,结束全诗。,下一页,上一页,(三)长恨歌主旨 1、讽喻说。认为此诗是借李、杨之情事,暴露统治阶级荒淫无耻,讽刺李隆基贪色误国,以致引发“安史之乱”。告诫最高统治者应引以为

10、戒,免蹈覆辙。至于诗歌后半部分对绵绵长恨的描绘,也不是对李、杨表示同情,更不是歌颂,而是通过李隆基晚年失去一切的狼狈景象,隐晦而曲折地讽刺他荒淫误国而终于苦果自尝。,下一页,上一页,2、爱情说。认为此诗的前半部分中,对李、杨荒淫无度、废弃国事诚然有所讽刺和不满,但这不是主旨。全诗以大部分篇幅描写了两人的爱情遭遇,歌颂了他们之间的爱情。论者还认为,诗中所写的李、杨爱情,实际上已超越了历史事实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作者通过这一爱情悲剧,歌颂了人们对爱情的坚贞和专一,反映出人们对美满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尽管李、杨身为帝王贵妃但他们的这种爱情与人民的生活、与人民的感情是一致的。,下一页,上一页,3、双重

11、主题说。认为这首诗一方面对李、杨荒淫无度、招致祸乱作了明显讽刺,另方面对两人的爱情悲剧及彼此间的诚笃相思赋予了深切同情,而且更偏重于后者。整首诗,自始至终贯穿着两重性,贯穿着李、杨身兼爱情悲剧的制造者与承担者之间的冲突。冲突的体现者主要是两个人物本身,而冲突的必然结果是人物的长恨。,下一页,上一页,(四)艺术赏析 作为一篇脍炙人口的杰作,长很歌在叙事、抒情、写景、章法、语言、修辞等诸多方面,成就都斐然可观,可谓“八面玲珑”。 1、故事情节生动曲折 长恨歌所以激动人心,原因首先在于其故事情节之波澜起伏,扣人心弦。,下一页,上一页,2、刻划人物细腻传神 本诗塑造了李、杨两个人物形象。作者不仅生动地描述了他们的行为举止,而且将笔触深入其内心,细腻地刻划了他们的心理活动。 3、叙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