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物质性详解.ppt_第1页
世界的物质性详解.ppt_第2页
世界的物质性详解.ppt_第3页
世界的物质性详解.ppt_第4页
世界的物质性详解.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知识目标,(1)识记物质的含义。,(2)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探究思考,除了宇宙大爆炸理论外,你还知道几种关 世界起源的说法?这些观点科学、合理吗? 为什么?,盘古开天,上帝创世,古语说: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人们可观测到最远的天体距地球360亿光年,可观测到的星系约10亿个。,地球的年龄 约46亿岁,太阳约在50亿年前形成,宇宙间各个天体的形成与变化是客观的,地球是由原始的太阳星云发生坍缩、凝聚而形成的。,深空宇宙,天体的起源与变化,太阳辐射光谱,天体的运动规律是一致的

2、,神创世说,1996年10月24日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 不得不说:“(天主教)信仰并不反对生物进化论.”但又说:“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神创世说是荒谬的,科学同神学在世界观是对立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性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一)自然界的物质性,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一、世界的物质性,思考:为什么说自然界具有物质性呢?,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活动探究 (教材 P30)(1)人类社会的形成需要哪些物质条件? (2)是什么原因促成了由古猿的生存环境到人类的社会环,境、由

3、古猿的群体结构到人类的社会结构的转变?,(1)人类社会形成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包括必要的生存空间即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特定的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2)在由古猿的生存环境到人类的社会环境、由古猿的群体结构到人类的社会结构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人类社会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要素即地理环境、人口要素和生产方式是客观的),“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4、,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客观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客观的经济关系),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都是物质关系,具有物质性,生产方式是客观的,生产方式,漫画是怎样体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生产方式是客观的。人们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关系, 只能选择与当时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不能滞后或超越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能说人的意识是物质的,或者具有物质性吗?,人的意识从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它离不开物质。,辩一辩,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意识,世界,自然界的一

5、切事物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注意: 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 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统一于物质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1.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是对客观事物和现象共同本质的反映),2.物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3.物质具有可知性,解析:,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

6、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性,可知性,共同属性 唯一特性,与唯心主义的物质观划清了界限,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动 物,抽象,具 体 表 现,物质 抽象,物质的具体形态,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3.物质具有可知性 (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理解,2、物质是对客观事物和现象共同的属性和 本质的反映,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最近,我们在物理上学习了“电荷”的相关知识,电荷和我们所知道的磁场、超声波、紫外线等这些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否属于物质范畴?,探究思考,结论1:物质不等于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我们说电荷、磁场、紫外线等属于物质的范畴,但是能不能说它们就是物质呢?

7、为什么?,结论2:物质不等于具体的物质形态,(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是物质的,(3)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3.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1.物质的概念,2.世界是物质的,一、世界的物质性,小结:,1、具体的物质形态与哲学上物质的关系,区别:哲学上物质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是永恒的。具体的物质形态除了具有哲学上物质共性(客观实在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它可以被改造,有生有灭,是暂时的。,知识拓展,1、具体的物质形态与哲学上物质的关系,注意:两者是个性与共性、 个别

8、和 一般 、 具体 和 抽象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区别:,联系:哲学上物质概念是从具体物质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只能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并通过具体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2、客观存在与客观实在的关系 区别:A.客观实在是指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特性。它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B.客观存在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对于任何人来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2、客观存在

9、与客观实在的关系 区别:A,B 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物质世界,不依赖于,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物质世界,物质体系,社会的产物,物质,物质性,1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指 A万事万物的特性 B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C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 映 的客观实在 D自然界的物质性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总和,C,单选题,2、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从 A.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B .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C.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 D

10、.万事万物的总和,C,3、下列现象,属于物质现象的是 万有引力 电磁感应 十五计划纲要 生产关系 法律 哲学 A、 B、 C、 D、 ,B,4、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 )A、日月星晨B、党的路线、方针、政策C、学习计划D、生产力、生产关系E、电、磁场F、动植物 H、物质资料生产方式,ADEFH,判断物质的依据不在于它是否有形,只要它具有“客观实在性”就属于物质范畴,5、下列现象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奴隶阶级与奴隶主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经济基础,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政策,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A,B,C,D,解析属于意识范畴,排除。,D,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就在于它 坚持

11、唯物辩证的历史观。下列能证明马克思主义的这一观点的是( ),劳动促进人的演化和语言的产生 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是客观的 人口因素具有客观性 人类可以自由选择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A,B,C D,解析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其中劳动起 了决定性的作用,正确。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 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 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正确, 错误。故选 A。,A,7、有人断言:“更大的神只要一想就能把人创造 出来。”这种观点( ),认为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属于神创论的观点,是极其荒谬的,否认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否认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 于它的物质性,A,B C,D,解析材料观点是一种有神论的观点,该观点否认了人类 社会的物质性,进而否认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正确。 故选 B。,B,8、甲说:“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乙说:“世界上 任何事物都有生有灭,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观点正确,乙的观点错误 B甲的观点错误,乙的观点正确 C两人观点都正确 D两人观点都错误 答案C 解析两人的观点都是正确的。甲的观点是相对于意识的 物质概念而言的;乙的观点是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