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别和运动镜头分镜头稿本.ppt_第1页
景别和运动镜头分镜头稿本.ppt_第2页
景别和运动镜头分镜头稿本.ppt_第3页
景别和运动镜头分镜头稿本.ppt_第4页
景别和运动镜头分镜头稿本.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 景别与运动镜头,一、景别的划分和作用: 1.远景 2.全景 3. 中景 4. 近景 5. 特写,电视镜头不同景别的获得,取决于摄像机同被摄对象之间的远近 也取决于摄像机所使用的光学镜头的焦距。在固定距离处,可通过改变摄像机的焦距,拍下不同景别的镜头。,1、远景:展示出巨大的空间,介绍环境、展现事物规模和气势,或者,表现大环境下主体的活动情况。 2、全景:用来交待事件发生的环境,主体在该环境中的活动,以及主体和周围的环境的关系。 3、中景:常常以动作,情节取胜,并配合语言,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和相互关系。,4、近景:表现人物的脸部表情、说话神态和事物的细节、质感,它是描写人物情感和事

2、物细节的主要景别。 5、特写:将主体的某一局部都充满画面。和近景比较,它更重视提示对象内在的动感和本质。有利于刻画人的心理活动和情绪情况。,二、运动镜头 摄像机镜头为什么要运动呢?因为它可以使静止的画面构图发生变化,产生动感、使之更加生动。,运动镜头的种类: 1、推镜头 2、拉镜头 3、摇镜头 4、跟镜头 5、移镜头,1、推:作用是来突出场景内起重要作用的人和物,以及他们的情感、细节、使主体从环境中分离出来有使观众接近被摄对象进行观察的效果。 移推。在拍摄时,摄像机沿着拍摄方向、逐渐接近被摄对象。 变焦推。拍摄时,摄像机机位不动,改变镜头的焦距,也可达到移推的效果。,移推和变焦推的区别? 1、

3、视角 2、景深 3、运动感 4、透视感 5、移推符合人的视觉感受 推拉镜头时为什么尽量不用变焦镜头的两端? 球差 色差 像散 景深,2、拉:作用是展示镜头开始时画面上的人物或事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及其空间位置。这种逐渐展开的环境,对烘托主体有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 移拉。移动摄像机,并沿着拍摄方向,逐渐远离摄像对象。 变焦拉。拍摄时,摄像机机位不变,而镜头制作则由长焦逐渐变成短焦。,3、摇:摇镜头的主要作用是展现观众多的事物和人物,使观众对眼前的场景或事物的各个部分逐一进行观察。 摇摄时,摄像机机位不变,只是拍摄方向以固定轴旋转,连续改变拍摄方向。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作左右上下运动。,摇镜头速度快

4、时虚焦是什么原因? 摇镜头为什么要有起幅和落幅? 运动过程中拍摄影像为什么要避免使用长焦距拍摄?,4、移:作用是沿一个方向逐步展开事物、景物的全部情景和细节,相当于观察者一边走、一边看时所看到的景象。移摄时,摄像机镜头的拍摄方向不变,机位沿着一个方向运动,并和被摄对象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5、跟:作用是能更好地表现人物,物体在运动中的形态及其运动过程。如:飞翔的雄鹰、奔跑着的人、行驶船等。跟镜头摄像机位不动,镜头始终跟着运动着的被摄对象,使它一直保留在镜头画面内。,电视画面中长镜头和短镜头各有什么优势? 在运动镜头的拍摄中为什么光线暗的时候容易虚焦?光线强时可采用哪些方法减小进光量?,三、运动

5、镜头在拍摄时的注意事项 (一)、运动镜头在拍摄时要特别注意“稳”,避免摇晃 (二)、前期拍摄中摄像师要有剪辑意识,这对后期的编辑工作有重大影响。,1每个镜头要有“起幅、落幅” 2要考虑时间省略后不破坏时间观念的完整。 3要注意主体的入画、出画的方向。 4要考虑组接画面构图的协调。 5要注意画面的光与影调色调的统一。 6要考虑不同的景别,不同角度的搭配。,对应第2条的例子:马拉松长跑比赛:“出发冲线”,观众会明显地感到时间缺少了,感到跳跃与不真实。 如果:“出发观众途中跑的全景观众冲线”尽管只了几个镜头,但观众会觉得长跑是完整的。因此,在拍摄一些时间观念较强的内容时,要注意时间的处理,要拍一些时

6、间的过渡性镜头。,电影和电视在景别的运用上有何差别?为什么? 请同学们从放映和拍摄两方面考虑,镜头的类别与功能,镜头的类别 根据视觉距离的不同: 镜头有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等不同景别的镜头; 根据摄像机镜头的运动方式不同: 有固定镜头和运用推、拉、摇、移、跟、升、降等不同拍摄技巧的运动镜头;,根据表现方法不同: 有主观镜头和客观镜头; 根据拍摄方向不同: 有正面角度、侧面角度、斜侧角度与背面角度拍摄的镜头;,根据拍摄高度不同: 有仰拍、平拍和俯拍镜头; 根据镜头的时间长短不同: 有长镜头和短镜头; 还有只拍摄自然景物的“空镜头”。,主观镜头与客观镜头 主观镜头代表剧中人物的眼睛

7、,表现剧中人物的切身感受 客观镜头代表作者和观众的眼睛,客观地叙述所发生的事情 空镜头 空镜头指画面内没有主体事物的镜头,也称为景物镜头。,分镜头稿本,一、分镜头与分镜头稿本的格式 (一)、镜头与镜头组 1、镜头 2、镜头组,(二)、分镜头 1、什么是分镜头 分镜头是将文字稿本上描述的画面意义分成若干个镜头,并将它们组成镜头组表现文字稿本的内容。 2、分镜头的依据,(三)、分镜头稿本及其格式 电视教材分镜头稿本:就是依据文字稿本划分出一个个可供拍摄的镜头,然后将分镜头的内容写在专用的表格上,成为可供拍摄、录制的稿本,它的内容包括: 将文字稿本的画面内容加工成一个个具体形象的、可供拍摄的镜头;

8、排列组成镜头组,并说明组接的技巧; 相应镜头组的解说词; 相应镜头组或段落的音乐或音响效果。,分镜头稿本的格式,(1)镜号 (2)机号 (3)景别 (4)技巧 (5)时间 (6)画面内容 (7)解说词 (8)音响效果 (9)音乐 (10)备注,第二节 蒙太奇艺术手法 一、蒙太奇的含义 蒙太奇的完整概念、包括三层意思: 1作为影视反映现实的艺术方法,即独特的形象思维方法、蒙太奇思维和蒙太奇原理。 2作为影视的基本结构手段、叙述方式,包括分镜头和镜头、场面、段落的安排与组合的全部艺术技巧。 3作为电影的剪辑或电视的编辑的具体技巧,二、蒙太奇结构模式和作用 蒙太奇结构模式主要有两大类: 1、叙事蒙太

9、奇 2、对列蒙太奇(表现蒙太奇),(一)、叙事蒙太奇的作用:通过在镜头之间建立各种关系叙事和交代情节,以推动剧情的发展。 叙事蒙太奇有下列一些具体形式: 1平行蒙太奇 2交叉蒙太奇 3顺叙蒙太奇 4倒叙蒙太奇 5插叙蒙太奇 6分叙蒙太奇,(二)、表现蒙太奇主要作用:制造美学效果,使画面着力表达情感、思想、情绪、气氛和哲理。 表现蒙太奇有以下几种具体形式: 1并列蒙太奇(积累蒙太奇) 2对比蒙太奇 3比喻蒙太奇(象征蒙太奇) 4节奏蒙太奇,(三)、内部蒙太奇 (四)、声画蒙太奇,蒙太奇:,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译音,原是法语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意为构成和装配。后被借用过来,引申用在电影上就

10、是剪辑和组合,表示镜头的组接。,简要地说,蒙太奇就是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观众的心理顺序,将一部影片分别拍摄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组接起来。一言以蔽之:蒙太奇就是把分切的镜头组接起来的手段。,蒙太奇就是将摄影机拍摄下来的镜头,按照生活逻辑,推理顺序、作者的观点倾向及其美学原则联结起来的手段。首先,它是使用摄影机的手段,然后是使用剪刀的手段。,匈牙利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也同样指出:“上一个镜头一经连接,原来潜在于各个镜头里的异常丰富的含义便象电火花似地发射出来。”可见这种“电火花”似的含义是单个镜头所“潜在”的为人们所未察觉的,非要在“组接”之后,才能让人们产生一种新的、特殊的想

11、象。,总之,“蒙太奇就是影片的连接法 整部片子有结构,每一章、每一大段、每一小段也要有结构,在电影上,把这种连接的方法叫做蒙太奇。实际上,也就是将一个个的镜头组成一个段,再把一个个的小段组成一大段,再把一个个的大段组织成为一部电影,这中间并没有什么神秘,也没有什么诀窍,合乎理性和感性的逻辑,合乎生活和视觉的逻辑,看上去顺当、合理、有节奏感、舒服,这就是高明的蒙太奇,反之,就是不高明的蒙太奇了。,运用蒙太奇手法可以使镜头的衔接产生新的意义。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从物理学上的一个现象得到极大的启发:众所周知,炭和金刚石这两种物质。就其分子组成来讲是的相同的。,总之,“蒙太奇就是影片的连接法 整

12、部片子有结构,每一章、每一大段、每一小段也要有结构,在电影上,把这种连接的方法叫做蒙太奇。实际上,也就是将一个个的镜头组成一个段,再把一个个的小段组成一大段,再把一个个的大段组织成为一部电影,这中间并没有什么神秘,也没有什么诀窍,合乎理性和感性的逻辑,合乎生活和视觉的逻辑,看上去顺当、合理、有节奏感、舒服,这就是高明的蒙太奇,反之,就是不高明的蒙太奇了。,蒙太奇句子,1“前进式”句型 2“后退式”句型 如:许多影片的结尾都是用“后退式”句型。 3“环形式”句型 4“跳跃式”句型,第三节 镜头的组接,一、镜头的组接原则 1、符合观察规律和思维逻辑 例如,护士为病人化验血样的内容,可以这样安排:

13、i护士用器械从患者的耳朵上采下血样。 ii她把血样涂在玻璃片上,放在显微镜下看。 iii显微镜头中所看的图像。 iv护士填写化验单。 v化验单上的化验结果。,我们在作镜头组接时,还应该注意前后两个镜头间的因果联系 例如i (i)猎人举枪射击:(ii)被击中的猎物倒下。ii(i)水势汹涌,水花四溅。(ii)壮丽的大瀑布全景。 这些都是因果关系的镜头。但因果关系的镜头,有的可能颠倒次序,如ii的情况,有的却不能颠倒,如i的情况。,2、注意“轴线”规律 在拍摄时,如果被摄对象在运动的状态,而两个摄像机分别处在运动方向的两侧,那么,被摄对象的运动方向就相反。 如果被摄对象是有方向性的静止事物,比如,两

14、个人面对面地说话,这时,如果两个摄像机分别处在这两个人的连线两侧。那么,两个的位置关系正好相反。,拍摄时,机位始终保持在主体的运动轴和方向轴的同一侧,那么不管拍多少镜头,机位和角度如何变化,画面中主体的运动方向和位置间的关系总是一致的,否则,就称“跳轴”,即跳过轴线的另一侧去拍摄的意思。,3、“动接动” “静接静” “动接动”是指视觉上有明显动感的镜头应该和有同样明显动感的其他镜头组相接头。 如:i行进中的列车 ii车窗外沿途风光 这样的情况,画面效果都是“动”的,都有明显的动感,组接在一起,画面的视觉效果肯定是流畅的。,“静接静”是指视觉上没有明显动感的镜头应和同样没有明显动感的其他镜头相组

15、接。 如:i全景、摇,某一场大学学生开学典礼 Ii近景,一个新生聆听校长讲话的神态细节。这两个镜头的组接,就应该前一个镜头摇停之后再作切换。 动感不明显的镜头可以相组接: 如:i标本室,老鹰标本的全景 ii远景,天空中飞翔的雄鹰 但,如果将ii换成雄鹰在天空中扑击展翅的中景,画面的动感就加强了,组接时,将产生明显的视觉跳动,4、景别的变化要和内容的节奏相一致 对于节奏较慢的叙述性,介绍性的内容,景别的变化要平缓一些; 如:i全景,某校实验室里,十几位学生正在做物理实验。 ii中景,一个学生在示波器前调试。 iii近景,该学生扭动示波器的旋钮。 iv特写,示波器上显示屏里的波形。 不管是按i、i

16、i、iii、iv的镜头顺序,按是按iv、iii、ii、i的镜头顺序组接,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观察过程,前者由整体到局部,后者由局部到整体。假如从镜头i一下接到镜头iv,观众可能会感到突然。不知道镜头iv中的内容和整个场面之间有作联系。,5、注意机位和景别的变化 在镜头组接时,如果遇到同机位,同景别甚至又同是一主体的画面,是不能直接组接的。因缺乏变化,观众觉得它们是重复镜头,另外会产生跳动 6、保持影调和色调的统一 7、掌握好镜头的长度,二、镜头组接的技巧 镜头的组接,可以分成有技巧接和无技巧接两大类: 有技巧组接:指利用特技手段,产生特殊的画面效果,来完成镜头之间画面组接的方法。 无技巧组接:指

17、利用切换完成的画面组接方法,组接得好的镜头,观众看不到“剪辑的痕迹”。画面过渡和场景转换自然、流畅。,三、镜头组接的转场方式 利用动作组接 利用出入画面组接 利用物体组接 利用因果关系组接 利用声音组接 利用空镜头组接,四、镜头组接的蒙太奇形式 1、连续式 2、平行式 3、对比式 4、比喻式 5、重复式 6、积累式,第四节 声画结合、分镜头稿本的编写,文字稿本中已经基本上写出了完整的解说词,在编写分镜头稿本时,重点是要考虑解说词与画面的结合。另外,还要考虑恰当运用音响与音乐,使教材成为一个和谐、完整的传递教学信息的整体。,一、解说词的再加工 1在解说配合画面的位置上下工夫 A. 解说词与画面并

18、行发展,解说词随着画面的出现,同步进行解释并充画面的具体内 B. 解说词放在一组镜头画面的开始,这种解说词往往起提示的作用,提示后,由学习者通过画面领会与思考问题; C. 解说词放在一组镜头的结束阶段,是在对画面进行概括与总结。,2在解说词的质和量上下功夫 编制电视教材时既要考虑解说词在位置上与画面的配合,又不能由于照顾画面,把解说词弄得支离破碎。因此,在考虑对应、配合的同时,应在解说词的质和量上下功夫。,二、音响与音乐的运用 1音响效果声 在电视教材中常要应用音响效果声。音响效果声能增加画面形象的真实感,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加强画面的表现力 2音乐 音乐具有感情色彩,能奏出喜、怒、哀。乐、舒

19、缓、紧张等各种的曲调。因此使用音乐可以给镜头画面做情绪上的补充,使学生在感情上受到感染,加深对教学内容的感受和理解。,三、声音的混合 电视教材中有许多种声音,有解说的声音、音响效果声和音乐声。声音的混合使用必须和谐统一相互协调。 同一时间内,画面中只能突出一种声音。否则几种声音会互相干扰,结果导致观众什么也听不清楚 在电视教材中,解说是最主要的声音,应位于首要地位,四、电视教材的节奏 电视教材节奏的实质应从两方面考虑。 其一是符合教育性和科学性的教学内容的的节奏,称之为内部节奏或内容情节节奏。 其二是运用艺术性与技术性的表达方式,电视教材的这种表达方式是指利用影视手段呈现教材内容时的各种技巧和方法,从而形成了电视教材的外部节奏,称之为电视教材的表现形 式节奏。,(一)、内容情节节奏的处理 1依据教学内容 (1)对于重点、难点的内容,介绍新知识的内容,得出结论性的内容,一般宜采用缓慢的节奏,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与理解; (2)对于叙述性的教学内容,包括展示事物的现象与运动变化过程的内容,一般宜采用 舒展型节奏,使学生能按事物发展规律、不快不慢的节奏领会与学习; (3)对于学生已有的经验或知识,例如通过旧知引入新知,或对已学的内容进行重复加 强巩固,则可以采用跳跃型的节奏。 2依据教学目标,3依据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