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明代的戏剧介绍.ppt_第1页
第三章明代的戏剧介绍.ppt_第2页
第三章明代的戏剧介绍.ppt_第3页
第三章明代的戏剧介绍.ppt_第4页
第三章明代的戏剧介绍.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明代的戏剧 第一节 明初至中叶的戏剧 一、明初的戏剧 明初统治者对于戏剧演出制定了相当严格的政策,即框范戏剧的内容,强调戏剧的教化作用。,(一)杂剧 明杂剧与元杂剧的区别:一、从结构上看,明杂剧突破了元杂剧四折一楔子的体制,结构自由;二、关于演唱乐调,元杂剧全用北曲,明杂剧有时兼用南曲,有时纯用南曲;三、明杂剧打破元杂剧一人独唱到底的模式;四、元杂剧题目正名在剧末,明杂剧在剧前,也有“副末开场”。,朱权,号臞仙,又号涵虚子、丹丘先生,朱元璋第十七子,初封大宁,称宁王。后改封南昌,死后谥为献,称宁献王。曾编有杂剧十二种,仅存二种:冲漠子独步大罗天、卓文君私奔相如。,其杂剧的创作意义不大,

2、主要贡献是编着太和正音谱,记录了元代及明初杂剧剧目,品评了一些杂剧作家作品,可说是继钟嗣成录鬼簿之后的一部重要戏剧论着,对于研究元代及明初杂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朱有炖,号诚斋,朱元璋孙子,封周宪王,博学善书,通晓音律,编有杂剧三十一种,总称为诚斋乐府,今皆存。按内容分,大致有五类: 庆贺戏:歌功颂德,庆贺祝寿,排场热闹,专供筵宴庆寿、点缀升平之用; 度脱戏:宣扬封建迷信,情节荒诞不经;,节义戏:宣扬封建道德,提倡忠孝节义;继母大贤、团圆梦赵贞姬 水浒戏:以水浒人物为题材,评价较低;黑旋风仗义疏财、豹子和尚自还俗。 妓女戏:描写妓女生活,对妓女的悲惨命运有所同情,但多以表彰贞烈为主。香囊怨刘盼

3、春和周子敬。,朱有炖的杂剧在内容上多不足取,但在艺术上却有创新,词曲工巧,语言通俗。体例上也有所改革,如打破一本四折的惯例,采用对唱、合唱、接唱等形式,甚至采用南北合套的体例,促进了杂剧形式的演化。,在二朱周围,有一批由元入明的杂剧作家,如王子一、谷子敬、贾仲明、刘东升,其中刘东升娇红记、贾仲明录鬼簿续编较有价值,后者保存了元末明初一些作家作品的生平史料。,明中叶杂剧得到了复苏,出现了王九思的杜子美酤酒游春、康海中山狼等优秀作品。明中叶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杂剧作家是徐渭。,康海,字德涵,号对山,弘治十五年状元,工于词曲,擅长琵琶弹唱,为人重义尚气。其得罪朝廷,原因很复杂,其中之一是为救李梦阳而与

4、权阉刘瑾交往,由此受到牵连。据说他的中山狼就是借杂剧讥讽李梦阳的,作品讥刺忘恩负义的主旨是显而易见的。剧本结构完整,情节紧凑,曲白生动,字字本色,在当时典雅骈俪风行的剧坛上是极为可贵的。,王九思,字敬夫,号渼(mei)陂(pi),其杂剧杜甫游春借杜甫之口痛骂当道权臣,既表达了对权奸误国的痛惜,同时抒发了作者身居下僚、无所作为的忧愤及超然物外的清高志向。剧中的杜甫是作者的自况,而李林甫据说是隐射当朝宰相李东阳。,徐渭字文长,又字天池,号青藤,一号田水月,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嘉靖间秀才,诗文书画,无一不佳。虽极富才学却屡试不售,久困场屋。晚年生活无着,以卖诗文字画谋生,以至穷困而终,享年七十三岁

5、。著述多种,除戏曲论着南词叙录外,另有樱桃馆集、路史分释、笔元要旨等。,所撰杂剧四种,合为一集称四声猿,包括 狂鼓史渔阳三弄,一出,祢(ni)衡骂曹事,或称狂鼓史、渔阳弄; 玉禅师翠乡一梦,二出,月明和尚度柳翠事,或称玉禅师、翠乡梦; 雌木兰替父从军,二出,花木兰事,或称雌木兰; 女状元得凰辞凤,五出,五代黄崇嘏(jia)事,或称女状元。,渔阳弄是单折戏,写祢衡死后在阴间受判官之请,重拘曹操之魂,表演生前击鼓骂曹的情景。祢衡在堂上傲然击鼓,一一列数曹操的罪证,厉声责骂,痛快淋漓,表现了作者对祢衡的同情和对当权者的愤慨。剧本构思奇巧,文辞酣畅恣肆,历来被人们所称道。,翠乡梦系早年作品,属于度脱戏

6、,内容不足取。同题材作品,小说有喻世明言,杂剧有元代李寿卿的月明和尚度柳翠。 雌木兰、女状元是两个描写妇女题材的剧本,前者的花木兰武功卓绝,后者的黄崇嘏文才超群,剧本在那个鄙视妇女的时代,热情歌颂了两个不同凡响的奇女子,实在难能可贵。,徐渭的杂剧打破了传统杂剧的限制。1,所取故事题材多种多样;2,折数无定或多或少;3,所用曲调有时为北曲大套,有时为南北兼用,或是自运机杼,随意配合。他并非不明曲律,而是有意识地打破常规;4,语言平白如话,字字本色,而又热情奔放。,如渔阳弄中天下乐一曲: 有一个董贵人,是汉天子第二个美娇娃。他该是什么刑罚?你差也不差?他肚子里又怀着两三月小娃娃。既杀了他的娘,又连

7、着胞一搭。把娘儿俩,砍做血虾蟆(ma) 文词本色而自然,宛如口语,而且音调协律,一似元剧。,徐渭杂剧中充满着浓郁的浪漫主义精神,对稍后的汤显祖有明显的影响。而他的杰出的艺术成就在当时与后来都为人们所推崇,汤显祖称他为“词坛飞将”,并不无妒意地说:“安得生致文长,令其自拔其舌”,流露出极度的艳羡之意。王骥德评论道:“徐天池先生四声猿,故是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曲律)。,此外尚有:冯维敏不伏老、僧尼共犯; 梁辰鱼红线女; 梅鼎祚昆仑奴; 孟称瞬桃花人面; 汪道昆高塘梦、洛水悲、五湖游、远山戏; 王衡郁轮袍、真傀儡; 陈与郊文君入塞、昭君出塞; 徐复祚一文钱; 叶宪祖骂座记、易水寒等。,(二)传奇

8、传奇一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涵义屡变。唐代指当时新兴起的文言小说,即唐传奇;宋金元时期,人们把宋杂剧、金院本、元杂剧以及南方戏文,称统传为传奇;明代以后,传奇则专指在南戏基础上演变而来的长篇戏曲,与杂剧等区分开来。,传奇戏的体制特点:与元末南戏大体相同。音乐上,以南曲为主,较为轻柔、婉丽,有的剧本也兼用少量的北曲;结构上,一般篇幅较长,情节较为复杂,刻画人物也更细腻;表演上,比元杂剧更加丰富自由,不再受元杂剧一人主唱的限制,能够表现更多的人物形象和更加丰富的社会生活。因此,传奇戏的出现,使我国古典戏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明中叶以后,形成了我国戏曲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明初传奇几乎沿着琵琶记的创作道

9、路发展,内容上大多是歌颂忠孝节义,艺术上陈腐不堪,以至“以时文为南戏”,成就不高。,丘浚,成化时期台阁大学士,理学家,有感于戏曲艺术的宣传感染作用,为有益于封建教化,特编写了五伦全备记,自称是“假托”戏中人物“寓我圣贤言”,有意识地借助戏曲形式进行封建说教。不仅剧中人物是对封建伦理观念的直接演义、排比,而且剧中许多曲词和说白也都是直接搬用论语的句子,十分迂腐。,邵璨,江苏宜兴人,据说是英宗时一位不得第的老秀才。其所着的香囊记是继丘浚之后的由一部以宣扬臣忠、子孝、妻贞等封建伦理为宗旨的戏剧。全剧结构松散混乱,情节多抄袭琵琶记和拜月亭;语言雕琢辞藻,甚至以时文入曲,开了骈俪派的先例。徐渭批评说:“

10、以时文为南曲,元末国初未有也。其弊起于香囊记。”,二、明代中叶的戏剧 明代进入中叶以后,剧坛一扫前期陈腐恶浊的风气,明初那种歌功颂德、点缀升平、赤裸裸宣扬封建道德和神仙道化的风气渐被抛弃,剧作家开始直面复杂的社会现实,大胆抨击社会的黑暗,关心并同情人民的疾苦,给明中叶戏剧艺术带来了新的生命。,(二)传奇:嘉靖年间,宝剑记和鸣凤记的出现,标志着传奇戏的新生,一反前期的封建说教,扩大了反映现实的容量。,宝剑记作者李开先,字伯华,号中麓,与王慎中、唐顺之并称“嘉靖八才子”。著作有诗文集闲居集等。宝剑记写的是林冲逼上梁山的故事,取材于水浒传但有改动(林冲不满朝政,两次上本弹劾奸臣高俅、童贯等,触怒了高

11、俅一伙,于是设计陷害林冲),突出了忠与奸的斗争。这在严嵩专权的嘉靖年间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鸣凤记的作者说法不一,有说是王世贞的,也有说是王世贞的门人所作,均无确证。剧本写嘉靖年间夏言、杨继盛、邹应龙等人反对权奸严嵩父子的政治斗争,作者大胆地把当时发生的重大政治斗争搬上舞台,本身就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战斗性,可以说是我国戏剧史上现存的第一部时事剧。剧本成功地塑造了许多善与恶的艺术形象:严嵩父子的奸诈凶残,赵文华的趋炎附势,夏言的刚正不阿,杨继盛的坚贞不屈。,第二节 昆腔的兴起和浣纱记 弋阳腔多演出于农村等空旷的场地,故其乐器以锣鼓等打击乐为主,还有滚唱和帮唱,声响高亢、雄壮;昆腔则以笛、管、笙、

12、琵琶等繁音为主,既有管乐又有弦乐,音色清柔婉转,流丽悠扬,较之弋阳、海盐等腔更为丰富。,【驻云飞】步出郊西,芦林惊起雁鸿飞。一个儿飞将去,一个儿落在芦林内,嗏,我为拾芦柴到这里,,梁辰鱼,字伯龙,号少白,江苏昆山人。浣纱记写的是春秋吴越兴亡的故事,原名吴越春秋,后因侧重写西施,故改作今名。剧本以范蠡和西施之间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反映了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通过越国君臣团结、上下一心、灭吴复国的情节,歌颂了越国君臣发愤图强的爱国精神,同时批判了夫差的腐朽昏庸,表现了作者驱奸锄邪、治国安民的政治理想。,沈璟和吴江派 沈璟,字伯英,别号“词隐”,江苏吴江人,生平精研曲律,对昆腔音律的整理有一定贡献。所作

13、传奇十七种,称属玉堂传奇,现存红蕖(qu)记、义侠记、博笑记等七八种,博笑记包括十个小戏,较有现实意义。,沈璟对戏曲艺术有颇深的造诣,论曲也偏重于艺术形式。其论点有两个方面: (一)严守格律。他在一套论曲律的曲子中反复申说: 欲度新声休走样,名为乐府,须教合律依腔,宁使时人不鉴赏,无使人挠喉唳(li)嗓。 词人当行,歌客守腔,大家细把音律讲。 纵使词出绣肠,歌称绕梁,倘不谐律吕也难褒奖。耳边厢,讹音俗调,羞问短和长。,即强调作曲必须“合律依腔”,反对不谐律吕的“讹音俗调”。而在用韵是主张严格遵守周德清的中原阴韵和洪武正韵,他改编南九宫十三调曲谱就是意在使作曲者有所遵循。,他强调音律在当时是有针对性的:当时不少文人不懂音律便率然创作传奇,“只熟一部四书,便欲作曲”,其弊端是显然的。他的错误在于把音律的重要性强调得过了头,以至于提出“宁协律而词不工,读之不成句而讴之始协,是曲中之工巧”,为了协律竟然破坏文辞、思想感情表达的完整性。,(二)崇尚语言的本色,就是主张采用民间俗语,反对堆砌辞藻。沈 景为代表的吴江派重要以讲究音韵格律为特点,与汤显祖重视抒发情怀、讲求语言流丽而不拘守音律的观点发生了冲突。,吴江派以讲求音律着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