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学习目标:(1) 识记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及其地位,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的作者及地位。(2) 知道明长城的作用,北京城的布局及繁荣。(3)简述明小说与戏剧的代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作品。知识重点:明朝科技著作代表,文学代表作。学法指导:指导自学,划记知识点与小组合作。 (历史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自主学习】(根据学习目标和小标题在教科书上勾画知识点,有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标记,以便求助.)一、科技名著作者著作地位李时珍 这部巨著,总结了 丰富了 ,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天工开物被誉为 徐光启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

2、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一)明长城 1.背景:明朝建立以后,为了 。 2.概况:形成了东起 ,西至 ,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明代长城以 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多用砖石砌成,十分坚固。长城处于北方 与 的连接线上,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二)明北京城 1.明朝的北京城是在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朝第三个皇帝 取得地位以后,选定北京为都城,从1406年开始对北京城进行大规模的营建,历时15年,1420年基本建成,次年正式迁都北京。 2.明朝北京城有 、 、 、 。宫城即 ,是北京城的核心。三、小说和戏剧著作

3、作者主要内容三国演义 以 为基础,描写了三国 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 施耐庵书中以 为主题,描写了宋代梁山各路好汉 的武装斗争,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西游记 描写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牡丹亭 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我的疑问是: 【合作导学】1. 列举明朝时期的科技著作及作者。2.简述明朝时期的文学成就。【分层导练】1.小明暑假去北京旅游回来后,爸爸考了他一个问题,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造新的北京城的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雍正帝 D.康熙帝2.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某世界文化遗产评价道:“她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

4、权力中心,她以园林景观和9000多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该世界文化遗产指( ) A.都江堰 B.颐和园 C.长城 D.故宫3.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的文学作品是( )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水浒传 D.红楼梦4.袁浩同学要制作介绍古代中医学成就的网页,下列人物可以选作素材的是( ) 张仲景 华佗 李时珍 宋应星 A. B. C. D.5.明朝时期丝织品中“云锦”最为名贵,素有“寸锦寸金”的说法,如果要想了解当时云锦的制造工艺可以在当时的工艺百科全书中查到,该书是( )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徐霞客游记6. 龙年中央电

5、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一相声节目将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和西游记内容都穿插其中。上述古典文学名著成书于(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7.我国古代文化绚丽多彩,源远流长,成就辉煌。下列文学形式形成主流的先后顺序是( ) 诗 词 小说 曲 A. B. C. D.8.小说是明清时期最突出的文学成就,众多的典型形象和情节深入人心。下列人物情节与作品搭配错误的是( ) A.三顾茅庐三国演义 B.大闹天宫西游记 C.武松打虎聊斋志异 D.黛玉葬花红楼梦9.红楼梦第23回中提到“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惊芳心”,这里面说到了两部我国戏曲史上的杰作。其中第二部杰作的作者是( ) A.关汉卿 B.司马光 C.曹雪芹 D.汤显祖10.在我国封建社会中丞相被称为“百官之长”,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分别是在( ) A.秦朝 隋朝 B.秦朝 唐朝 C.秦朝 宋朝 D.秦朝 明朝【总结提升】(记下自己学到的知识、方法,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