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兴号适法性及解决方案.ppt_第1页
广大兴号适法性及解决方案.ppt_第2页
广大兴号适法性及解决方案.ppt_第3页
广大兴号适法性及解决方案.ppt_第4页
广大兴号适法性及解决方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A,1,2020/7/1,1,台湾籍渔船广大兴28号遭菲方枪击事件,报告人:张晏瑲教授 单位:山东大学法学院,A,2,太平洋金枪鱼洄游路线,A,3,A,4,菲律宾海岸防卫队承认2013/5/9日在菲国海域射杀一名台湾渔民,总统府副发言人华尔地引述呈送总统府的初步报告指出,事发当时四艘台湾渔船中的一艘打算冲撞菲国农业部渔业暨水产资源局的海监船,船上的海岸防卫队队员开枪只是根据情况做出反应,而且是先对空鸣一枪示警无效,然后才对渔船的机械装置部分开了一枪。 9日上午十时卅分左右,菲国海岸防卫队队员驾驶渔业暨水产资源局的海监船三一号巡航时,在巴林丹岛以东约四十三海里处,发现四艘台湾渔船,位置在菲国两百

2、海里经济海域内。 华尔地说:当海岸防卫队队员试图登上其中一艘渔船时,另一艘台湾渔船撞上来,因此我方对空鸣一枪示警,不过据报这艘渔船并未停止,仍试图继续撞来,于是我方对这艘船的机械装置部分开了一枪。 海岸防卫队司令官狄索瑞纳说,试图冲撞海监船的渔船比海监船大得多,于是海岸警卫队朝这艘船开枪示警,后来才向它的引擎射击,让它停了下来。菲国海岸防卫队承认,一名台湾渔民在这起事件被射杀。,A,5,华尔地说:这是侵略行为,台湾渔船冲撞我方船只显然是侵略行为,海岸防卫队只是根据情况做出反应。 海岸防卫队司令官狄索瑞纳说,事发时在海监船三一号上的十一名海岸防卫队队员和两名水产资源局人员都暂时解除职务,静候调查

3、。他说:我们保证会进行透明与公正的调查,这同时也是我方给予台湾政府的保证。 狄索瑞纳说,这起事故非常不幸,会努力防止类似事件发生,我们同情(sympathize)死去渔民的家属。 海岸防卫队发言人巴里洛中校说:他们对台湾渔船的机械装置开枪,是为了让船失去动力,如果有人死亡,他们值得我们同情,但不值得我们道歉。(If somebody died, they deserve our sympathy but not an apology.) 渔业暨水产资源局长培瑞兹说,台湾渔船被海岸防卫队发现时,已在菲律宾领海。,A,6,A,7,A,8,A,9,A,10,A,11,A,12,A,13,A,14,对

4、这一事件,菲律宾官员的态度轻佻和敷衍!,A,15,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11条第1项规定,“沿海国主管当局有充分理由认为外国船舶违反该国法律和规章时,可对该外国船舶进行紧追。此项追逐需在外国船舶或其小艇之一在追逐国之内水、群岛水域、领域或邻接区内时开始,而且只有追逐未曾中断,才可以在领海或邻接区外继续进行。” 同条第4项“追逐只有在外国船舶视听所及的距离内发出视觉或听觉的停驶信号后,才可开始。”,A,16,(一) 孤独号案(Im Alone) 孤独号是一艘登记在加拿大的船舶,该船于1929年3月美国实施禁酒令期间,在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离岸10海里处从事酒类的非法走私活动。被发现后,孤独号

5、随即起锚往公海方向逃逸,美国海岸防卫队舰艇德塞号(Dexer)立即实施紧追,并数次发出警告要求停船,在孤独号拒绝停船的情况下,美国海岸防卫队舰艇遂向孤独号水线(water line)下开炮并予以击沈,并导致孤独号上人员的死亡。 加拿大主张,尽管美国有权在其管辖海域对外国船舶实施登临、检查、搜索甚至拿捕等执法活动,并为实现此目的而附带享有使用武力之权利,但使用武力的程度不包括击沈船舶。因此紧追权的发动虽属正当,但击沈船舶之行为则为非法。美国则主张,采取击沈措施是在加拿大船舶持续抗拒停船命令的情况下所为之决定,因此美国有权这么做。双方虽未就解决此一事件之方案达成一致协议,但同意组成仲裁委员会议解决

6、此争端。 委员会认为,“美国对可疑船舶为实现登临、搜查、拿捕和带其至港口的目的,可使用必要且合理的武力;但如果蓄意击沈该船,则无法为公约或任何国际法原则所允许。”美国应该向加拿大道歉并赔偿其损失。雪瑞尔(Ian Shearer)教授对此事件的解读是,“若仅是违反海关相关法规,则不允许执法船舶蓄意将船舶击沈。换言之,比例原则要求执法国家必须在船舶违反法律严重程度与人命之间作衡量,而走私酒类并不能合法赋予执法国家权力,使用武力以致危及人命安全。同理,违反渔业规则或轻微污染事件,亦不能使用可能危及人命的武力。”,A,17,(二)红十字军号案(Red Crusader) 1961年5月苏格兰拖网渔船红

7、十字军号涉嫌在丹麦所属法罗群岛(Faroe Islands)海域非法捕鱼,丹麦当局发现后随即派一名渔业执法官员以及一名海员登临该违法渔船,不料执法人员反遭渔船船员监禁。丹麦执法舰艇随即展开紧追,并发射四厘米炮弹击中该渔船船身,尽管遭遇射击,该渔船仍窜逃至公海。恰逢两艘英国海军军舰出现,其中一艘军舰驶入丹麦舰艇与英国渔船之间,使得英国渔船最终逃脱。其后,两国同意共同组成调查委员会解决纠纷。 委员会认为,丹麦的炮击行为逾越了“合法使用武力”的范畴,因其在发射炮弹前未进行明确警告,且未能证明有此必要,并对人命造成不必要之危险,因此其炮击行为不能取得合法性。一般而言,沿海国为防止外国船舶违反本国利益,

8、有权在其管辖海域使用武力,但在和平时期的海上执法,非常难证明使用武力的合法性,尤其是对轻微违法船舶使用武力更是在法律上站不住脚。本案标示着对沿海国使用武力维护其渔业权利的限制,除非基于自卫权的行使,不然沿海国不得使用武力以维护其渔业权利。,A,18,(三)赛加号案(The MS Saiga Case) 赛加号为一艘登记在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的油轮,主要在西非外海从事油料补给以及供水的业务。该船于1997年10月27日进入几内亚专属经济海域,并在距几内亚阿克崔兹岛(Alcatraz)32海里的专属经济海域内向3艘渔船提供油料补给作业。几内亚海关巡逻艇发现该情事后,以赛加号违反其关税法及禁止输出入

9、法为由实施拿捕,赛加号随即以最大10海里的航速往公海方向驶离。实施紧追的过程中,几内亚巡逻艇使用机枪向赛加号船身射击,最后于1997年10月28日强行登临赛加号。在未受到反抗的情况下,几内亚执法人员在甲板上开枪乱射,导致两名船员受伤,船上重要设备受损,其后赛加号被压回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闻讯后提出抗议,要求几内亚迅速释放被其扣押的赛加号及其船员,在协商未果的情况下,两国同意将该案提交国际海洋法法庭。 法庭认为,虽然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未对船舶拿捕过程中使用武力做具体规定,但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93条以及1995年执行1982年12月10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10、有关养护和管理跨界鱼类种群和高度回游鱼类种群之规定的协议第22条第1项(f)款的规定,拿捕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用武力,如果不可避免,则武力应限制在合理且必要的范围内。人道主义的考虑在海洋法领域也应一体适用,在海上紧追船舶的过程中,首先应以国际通行的方式发出停船信号,主要采取声光信号方式。在各种适当方式都无效后,最后手段才可以使用武力。即便如此,武力使用亦应遵循传统习惯法,受比例原则的限制,首先应进行警告性射击,如炮弹掠过船首,并做最大努力以确保不致危及生命。具体到本案中,赛加号船速并不快,几内亚巡逻艇登临该船并非难事,且赛加号在未受到警告而遭受攻击时几乎满载油料,此举足将该船及船员置于极其危险的

11、情况。更严重的是,登临船舶后,在未有任何威胁的情况下,几内亚执法人员胡乱开枪造成两名船员受伤。有鉴于此,法庭认为几内亚在登临前后使用武力行为过当,并对人员造成危险,从而违反了国际法。,A,19,从以上国际司法实践可以归纳出国际法对海上执法中使用武力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其一,除非行使自卫权,不然禁止使用武力。对于渔业或轻微污染等违反行为,国际法原则上禁止使用武力。 其二,必要时可以使用武力。亦即武力的行使必须是最后手段,在穷尽所有温和手段都无效时才可以使用,但无论如何不得蓄意击沈船舶。 其三,武力的使用应该满足利益均衡原则。在实施武力措施可能造成的损失与所维护的法益之间进行衡量,武力手段必须与船

12、舶所触犯的法律相当,不可明显不合比例。,A,20,台湾与菲律宾可以借鉴红十字军号案模式,协商同意共同组成调查委员会,依据现行国际法规定调查并解决争端。 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83条规定,“海岸相向国或相邻国家间大陆架的界限,应在国际法院规约第三十八条所指国际法的基础上以协议划定,以便得到公平解决。”;“在达成第1项规定的协议以前,有关各国应基于谅解和合作的精神,尽一切努力作出实际性的临时安排,并在此过渡期间内,不危害或阻碍最后协议的达成。这种安排不妨害最后界限的划定。” 应考虑到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51条第1项之规定,群岛国应承认直接相邻国家在群岛水域范围内的某些区域内的传统捕鱼权利和其他合法活动。,A,21,为避免以后有类似此次使用武力过当之情事再发生,应在协议中明确“执法行为准则”,其中明确规定海上执法以不使用武力为原则,停船命令必须同时以声光、信号以及无线电方式为之。在穷尽所有温和方式仍无法达到执法目的而准备使用武力的情况,亦必须发布使用武力警告,射击时需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