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初级)-实验汇 华为 第2-6章 布线工程- 网络系统基础运维_第1页
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初级)-实验汇 华为 第2-6章 布线工程- 网络系统基础运维_第2页
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初级)-实验汇 华为 第2-6章 布线工程- 网络系统基础运维_第3页
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初级)-实验汇 华为 第2-6章 布线工程- 网络系统基础运维_第4页
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初级)-实验汇 华为 第2-6章 布线工程- 网络系统基础运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跳线制作与测试项目背景张同学刚进入公司实习,参与某网络系统工程项目,目前正处于工程前期的安装调测阶段。为了锻炼该同学的实际动手能力,项目经理安排张同学制作网络跳线,实现网络交换机、路由器和终端与综合布线系统的连通。网络跳线要求是T568B—T568B线序,长度1.5m,超五类非屏蔽网络跳线1根,六类非屏蔽网络跳线1根。项目目的通过本项目可以掌握如下知识点和技能点:熟练掌握RJ-45水晶头和网络跳线的制作方法和技巧熟练掌握网络跳线的连通测试方法熟练掌握相关工具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熟练掌握网络“小能手”的使用和操作技巧熟悉网线的机械结构和电气原理熟悉水晶头的机械结构和电气原理系统连接图图1.配线架系统连接图项目规划本项目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图1中,1根超五类非屏蔽网络跳线的制作和连通测试,1根六类非屏蔽网络跳线的制作和连通测试。网络跳线要求是T568B—T568B线序,长度1.5m。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准备仪表:网络“小能手”准备工具:电缆工具箱中的压线钳1把、剥线钳1把、剪刀1把、钢卷尺1个准备耗材:超五类非屏蔽水晶头2个、超五类非屏蔽网线、六类非屏蔽水晶头2个、六类非屏蔽网线项目任务裁线剥除绝缘护套拆开4对双绞线拆开单绞线理线排序,要求T568B—T568B线序剪齐线端插入RJ-45水晶头压接完成另一端水晶头的端接。重复上述步骤2—步骤8。网络跳线通断验证测试现场5S项目实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准备仪表:网络“小能手”。准备工具:电缆工具箱中的压线钳1把、剥线钳1把(可选)、剪刀1把、钢卷尺1个准备耗材:超五类非屏蔽水晶头2个、超五类非屏蔽网线、六类非屏蔽水晶头2个、六类非屏蔽网线项目任务裁线勘察工程现场选取超五类非屏蔽水晶头2个、六类非屏蔽水晶头2个实际操作时,要考虑两端预留些损耗,一般每端增加余量10mm。本次工程要求1.5m,因此裁线长度为1.7m。超五类非屏蔽网线和六类非屏蔽网线各1.7m。两种双绞线虽然内部结构不同,但网线制作方法一样,因此后续操作步骤不再分开描述。剥除绝缘护套将网线放入压线钳或剥线钳的槽位里,剥除绝缘护套的长度在20-40mm。太长和太短都对后续操作有影响,具体尺度需要熟练掌握操作后,慢慢积累工程经验。剥线钳顺时针方向旋转1至2周,然后用力拔下绝缘护套,注意电缆沿轴线方向取下绝缘护套,不要太大的弯曲,避免破坏双绞线结构。特别注意不能损坏8根线芯的绝缘层,更不能损伤任何一根铜线芯!因此拔下绝缘护套后,要仔细观察下线芯。用剪刀,剪掉撕拉线,六类线还要剪掉中间的十字骨架。拆开4对双绞线将4对线按照由左至右分别是橙、蓝、绿、棕的顺序摆放。注意:拆开时,必须按照绞绕顺序慢慢拆开,保护单绞线不被拆开和保持比较大的曲率半径。不允许硬拆线或者强行拆散,导致比较小的曲率半径。拆开单绞线先选择拆开橙色线对,由左至右颜色顺序是白橙、橙。注意:必须按照绞绕顺序慢慢拆开,同时将每根线轻轻捋直。将其余3对线同样方法拆开。白花色在左,纯色在右。8根线由左至右颜色顺序:白橙、橙、白蓝、蓝、白绿、绿、白棕、棕理线排序将白蓝、白绿两根单绞线位置对调,对调后的颜色线序就是T568B线序。T568B线序为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剪齐线端将整理好线序的8根线端头一次剪齐,留12mm左右。插入RJ-45水晶头左手捏紧双绞线,保护线序不变;右手拿水晶头,将水晶头刀片一面朝自己。芯线和网线绝缘外皮都插入到水晶头里,网线外皮要超过水晶头的卡位,8根芯线对准水晶头8个限位槽,插入到底。插入过程均衡力度直到插到尽头。注意:一定要保持线序正确,而且一定要保证8根芯线已经全部充分、整齐地排列在水晶头底部。压接将RJ-45水晶头放入压线钳对应的压头槽中。用压线钳用力压紧水晶头,会听到“咔”的一声,水晶头压接完成。完成另一端水晶头的端接。重复上述步骤2—步骤8。检查网络跳线线序。在信息网络系统工程中,设备间和管理间跳线,工作区跳线大量使用直通线。国内一般使用T568B—T568B跳线。线序12345678水晶头A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水晶头B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网络跳线通断验证测试将跳线两端RJ-45头分别插入网络“小能手”的主测试仪和远程测试端的RJ-45的端口,将开关拨到“ON”。观察指示灯:如果正确,这时主测试仪和远程测试端的指示灯就应该同步逐个顺序对应闪亮。1—1,2—2,3—3,4—4,5—5,6—6,7—7,8—8顺序轮流重复闪烁。现场5S工程现场进行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项目结果记录通断验证测试数据记录网络跳线类型1-12-23-34-45-56-67-78-8超五类非屏蔽六类非屏蔽工艺自评自评细则(逐条检查是否满足)长度1.5米(误差控制在5mm以内)两端剪掉撕拉线绝缘外皮压紧在水晶头内通断验证测试合格超五类非屏蔽六类非屏蔽操作自评评分细则操作步骤仪表使用工具使用操作规范现场5S超五类非屏蔽六类非屏蔽光纤熔接项目背景张同学刚进入公司实习,参与某综合布线工程,目前正处于工程前期的建筑群子系统光缆敷设阶段。光缆施工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光纤入户工程,项目经理安排张同学完成楼道12芯光交接箱的光纤熔接任务。项目目的通过本项目可以掌握如下知识点和技能点:熟练掌握光纤熔接操作步骤熟练掌握光纤熔接机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熟练掌握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熟悉光纤的结构、导光机理和分类熟悉12芯光分纤箱工程拓扑图图1.设备间子系统图图2.Epon组网拓扑图项目规划本项目的主要任务是在建筑群子系统光缆敷设工程中(见图1),完成楼道光分纤箱的单模光纤熔接(见图2),待熔接的两端分别是光缆端、12芯尾纤端。1.4.1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准备仪表:光纤熔接机、光纤打光笔准备工具:光缆工具箱中的光纤切割刀1把、三口剥纤钳1把、剪刀1把、酒精壶1个准备耗材:热缩套管12个、无水乙醇、脱脂棉1.4.2项目任务按色谱排序安装热缩套管剥除保护层剥除树脂层清洁光纤切割光纤将光纤放置在光纤熔接机光纤熔接加热热缩套管将光纤从光纤熔接机取出通断验证测试现场5S项目实施1.5.1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准备仪表:藤仓60S光纤熔接机、光纤打光笔。准备工具:光缆工具箱中的光纤切割刀1把、三口剥纤钳1把、剪刀1把、酒精壶1个准备耗材:热缩套管12个、无水乙醇、脱脂棉1.5.2项目任务按色谱排序待熔接的两端分别是光缆端和12芯尾纤端。将这两端的光纤按照色谱排序:兰、橙、绿、棕、灰、白、红、黑、黄、紫、粉红、青绿。安装热缩套管将12个热缩套管分别穿在12芯尾纤上。剥除保护层首先选取蓝色尾纤。左手拇指和食指捏紧光纤,使之成水平状,所露长度以5cm为准,余纤在无名指、小拇指之间自然打弯,以增加力度,防止打滑。右手持剥纤钳,剥线钳应与光纤垂直,上方向内倾斜一定角度,然后用中间钳口轻轻卡住光纤,所露长度为3-4cm比较合适。剥纤钳顺着光纤轴向平推出去,整个过程要自然流畅,一气呵成。去除保护层后,就会看到透明状的光纤,这部分就是裸纤了,外层没有保护,特别容易断。因此,一定要拿好光纤,以免损坏裸纤。剥除树脂层用剥纤钳最小口,慢慢将树脂层刮掉。会看到树脂层残渣留在刀口上。选取光缆端同样颜色的蓝色裸纤,用同样操作,剥除蓝色树脂层。清洁光纤用脱脂棉团按压酒精壶,蘸取适量无水乙醇顺着光纤轴向方向轻轻的擦光纤,以免损坏裸纤。力争一次成功,一块棉花使用2~3次后要及时更换,每次要使用棉花的不同部位和层面,这样即可提高棉花利用率,又防止了光纤的两次污染。两端光纤都要清洁切割光纤将切割刀摆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将刀片推进去。将光纤放在切割刀中的导向槽内,光纤保护层边缘对准16mm刻度数。注意看刻度,显示的就是刀片到光纤保护层边缘的长度,建议在15mm左右。热缩管型号不同,切割长度也会有所差别,请参照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左手放下压板,右手轻轻的按压切割刀,刀片开关弹回来,光纤端面切好。此时端面是干净平整的,保持光纤切割端面的清洁和无缺损是非常重要的。切割时,动作要自然、平稳、勿重、勿急,避免断纤、斜角、毛刺及裂痕等不良端面的产生。另一端光纤端面同样切割方法。光纤端面制备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切割光纤,精密、优良的切刀是基础,而严格、科学的操作规范是保证。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训练掌握动作要领和操作规范。将光纤放置在光纤熔接机打开光纤熔接机的防风罩使大压板复位、打开左、右光纤压板。将切好端面的光纤轻放在光纤熔接机的V型载纤槽中,检查光纤端面应位于V型载纤槽端面和电极之间。放置时,光纤端面不能接触任务物体,包括V型槽底部,都可能损坏端面,造成较低的接续质量。轻轻盖上光纤压板。同样方法,在光纤熔接机另一端V型载纤槽中放置另一个光纤。盖上防风罩头。光纤熔接按<SET>键开始熔接,观察LCD监控屏。默认设置下,熔接机自动对准并熔接。熔接机正在运行时,熔接机将测量每根光纤的切割角度并在X场和Y场对准光纤,对准光纤后,熔接机将产生一个高压放电电弧,使光纤熔接在一起。这个过程可以在LCD显示屏观察到光纤图像。当熔接异常,将显示异常信息,比如切割角度、气泡、分离、太细、太粗等错误熔接,建议重新熔接。熔接损耗估算值在显示屏上显示,当超过熔接损耗容限时,将显示错误信息。建议重新熔接。熔接机会自动保存熔接结果。加热热缩套管打开加热器盖板。取出熔接好的光纤:打开防风罩,打开左光纤压板(同时也就打开了光纤压脚),用左手拿着左边的光纤。然后再打开右边的光纤压板,用右手拿住光纤,将其取出熔接机。放置到加热器中:小心的移动热缩套管,将热缩套管的中心移动到熔接点处,然后放入到加热器中。注意:观察确保热缩套管的金属加强件处于下方,熔接点和热缩套管管中心是否在加热器中心位置。盖上加热器盖板。加热热缩套管:按HEAT键开始加热,加热灯会亮。加热完毕会发生声音告警,加热等熄灭。将光纤从光纤熔接机取出打开加热盖板,小心的取出光纤。刚取出时,热缩套管还是热烫的,小心不要用手触摸。观察热缩管内有没有气泡和杂质等,然后放入到冷却盘。通断验证测试将光纤打光笔的光口接入到尾纤端口。打开开关“ON”,打开光源。到对端观察,如果可以看到红光,则接通。光纤打光笔只能进行通断测试,不能进行损耗测量和故障点定位。现场5S工程现场进行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项目结果记录数据记录熔接点序号光缆端-尾纤端1-12-23-34-45-56-6熔接点光纤颜色(按色谱排序)熔接损耗估算值(单位dB)通断验证测试(对端是否看到红光)熔接点序号光缆端-尾纤端7-78-89-910-1011-1112-12熔接点光纤颜色(按色谱排序)熔接损耗估算值(单位dB)通断验证测试(对端是否看到红光)工艺自评自评细则(检查是否满足)色谱排序是否正确观察冷却后的热缩管无气泡杂质裸纤都在热缩套钢丝保护范围内两端裸纤在热缩套管里长度相等123456789101112操作自评评分细则操作步骤仪表使用工具使用操作规范现场5S安装路由器项目背景本章开始我们将学习硬件设备的安装,这里选取了三种典型的设备进行学习,其他设备的安装与该三种设备一致。路由器在TCP/IP协议栈中负责网络层的数据交换与传输,是网络的核心设备之一。本实验将介绍路由器AR6140-16G4XG的安装,设备如REF_Ref39353079\h图11所示。通过学习本课程,学员将认识路由器的硬件结构,掌握路由器的安装方法。图STYLEREF1\s1SEQ图\*ARABIC\s11路由器AR6140-16G4XG项目目的通过本项目可以掌握如下知识点和技能点。认识路由器设备。了解路由器的结构。掌握路由器的安装过程。理解路由器的安装注意事项。项目规划本项目的主要任务是认识路由器,掌握路由器安装方法,为从事现场运维奠定基础。安装前准备:了解安全注意事项。检查安装环境和安装条件是否满足要求。准备好安装工具。安装路由器:将路由器主机安装到机柜。安装单板:安装单槽位或者合并槽位单板。连接路由器:将路由器连接接地线缆,连接配置线缆,连接以太网线,连接光模块和光纤和连接交流电源线缆。路由器设备上电:给路由器上电,并观察路由器是否正常启动。安装后检查:安装完成之后,对照安装检查表,检查安装是否符合要求。项目实施安装前准备。熟读安全注意事项为保障人身和路由器安全,在安装、操作和维护路由器时,请遵循路由器上标识及手册中说明的所有安全注意事项。检查安装环境安装路由器前,请检查安装环境是否符合要求,以保证路由器正常工作。安装环境检查项目如REF_Ref39416509\h表11所示。表STYLEREF1\s1SEQ表\*ARABIC\s11安装环境检查项目检查项目检查要求通风散热要求确认设备四周留出50mm以上的散热空间,以利于设备的散热。注意:设备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请保证安装环境的空气流通,使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严禁将设备安装在靠近热源的位置,比如:火炉、取暖器等。确保设备安装环境空气流通。严禁将设备的散热孔堵塞。温湿度要求工作环境温度:0°C~45°C工作相对湿度:5%~95%,非凝露说明:如果相对湿度大于70%,需加装除湿设备(如带除湿功能空调、专用除湿机)等。防潮要求设备运行时需注意远离水源和湿气。注意:设备进水或者湿气会造成设备电路损坏。室内安装时,路由器需要安装在干净整洁的、干燥的、通风良好的、温度控制在稳定范围的场所内。设备安装环境严禁出现渗水、滴漏、结露现象,否则需加装除湿设备(如带除湿功能空调、专用除湿机)等。禁止在水源下方或者靠近水源的地方操作设备,比如:洗手池、洗衣房或者其他高湿度的区域。禁止湿手触摸设备。防静电要求按照路由器接地的要求,首先将路由器进行正确接地。使用防静电腕带使路由器不受到静电放电的损害。需确保防静电腕带的一端已经接地,另一端与佩戴者的皮肤良好接触。防腐蚀性气体条件要求安装场所内避免有酸性、碱性或其他腐蚀性气体。防雷要求信号线缆应沿室内墙壁走线,尤其应避免室外架空走线。信号线缆应避开电源线、避雷针引下线等高危线缆走线。电磁环境要求符合电磁环境要求检查机柜安装路由器前,请检查机柜是否符合要求,机柜检查项目如REF_Ref39416635\h表12所示。表STYLEREF1\s1SEQ表\*ARABIC\s12机柜检查项检查项目检查要求宽度要求采用标准19英寸的机柜。安装空间要求机柜必须要有足够的安装高度空间(≥3U),机柜深度要600mm及以上。接地要求机柜上有可靠的接地点供路由器接地。散热要求机柜四周要留有一定的间隙。对于封闭式的机柜,确保机柜通风良好。滑道要求安装路由器时,当机柜的方孔条间距不满足要求时,需要安装L型滑道来承重。检查电源条件路由器对电源条件的要求如REF_Ref39417145\h表13。表STYLEREF1\s1SEQ表\*ARABIC\s13电源条件要求检查项目检查要求准备要求供电电源在路由器安装前应准备到位。电压要求路由器的工作电压应在路由器可正常工作的电压范围内:额定输入电压(AC):100V~240V,50Hz/60Hz最大输入电压(AC):90V~264V,47Hz~63Hz插座及线缆要求如果外部供电系统提供的是交流制式插座,配套使用当地制式的交流电源线缆。如果外部供电系统提供的是直流配电盒,配套使用直流电源线缆。产品包装内的电源线作为随设备发货附件之一,只可与本包装内的主机配套使用,不可用于其它设备上。路由器安装前需要准备的工具包括:钢卷尺、防静电腕带、裁纸刀、一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记号笔、斜口钳、万用表、羊角锤、冲击钻。安装路由器。安装前需要确认如下事项:机柜已被固定好。机柜内路由器的安装位置已经布置完毕。要安装的路由器已经准备好,并被放置在离机柜较近且便于搬运的位置。准备好工具和附件包括:十字螺丝刀、一字螺丝刀、浮动螺母、挂耳、挂耳滑道、M4螺钉、M6螺钉。操作步骤:使用十字螺丝刀,用M4螺钉将挂耳固定在路由器两侧。挂耳可以安装在靠近路由器前面板两侧,也可以安装在靠近后面板两侧,如REF_Ref39418012\h图12和REF_Ref39418015\h图13所示。图STYLEREF1\s1SEQ图\*ARABIC\s12安装前挂耳图STYLEREF1\s1SEQ图\*ARABIC\s13安装后挂耳在机柜的前后方孔条上各安装4个浮动螺母,左右各两个,上下两个浮动螺母需间隔一个安装孔位,如REF_Ref39418382\h图14所示。机柜方孔条上并不是所有的三个孔之间的距离都是1U,要参照方孔条上的刻度,需注意识别。机柜后方孔条上的浮动螺母位置跟前方孔条上的浮动螺母位置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安装浮动螺母时,可借助一字螺丝刀进行操作。图STYLEREF1\s1SEQ图\*ARABIC\s14安装螺母将挂耳滑道固定到机柜后方孔条上,如REF_Ref39418395\h图15所示。图STYLEREF1\s1SEQ图\*ARABIC\s15固定滑道安装路由器到机柜。将路由器搬到机柜中,将后挂耳对准挂耳滑道,平稳地把路由器推入机柜中,直至前挂耳与机柜前方孔条表面贴紧为止,如REF_Ref39418409\h图16中a所示。使用M6螺钉将前挂耳固定到机柜,如REF_Ref39418409\h图16中b所示。图STYLEREF1\s1SEQ图\*ARABIC\s16安装交换机到机柜安装单板在安装单板时注意,所有单板都支持热插拔,路由器不使用的槽位一定要安装假面板。单板安装时需要缓慢插入,如果插入过程中遇到较大阻力或单板位置出现偏斜,必须将单板拔出后重新插入,禁止强行安装,避免损坏单板和路由器背板的连接器。同时单板必须安装在支持该单板的路由器槽位中。准备工具和附件:防静电腕带、十字螺丝刀。操作步骤:佩戴防静电腕带。需确保防静电腕带一端已经接地,另一端与佩戴者的皮肤良好接触。拧开槽位上假面板的松不脱螺钉,并取下假面板。根据是否合并槽位选择以下操作步骤。无需合并槽位以安装SIC单板到SIC槽位为例,如REF_Ref39429446\h图17所示,其他单板与此相同。a.将单板上的扳手打开,沿插槽的导轨水平推入单板,直至单板的面板贴紧设备。b.将扳手往里压紧,直至单板完全进入插槽,并拧紧单板两侧的松不脱螺钉。图STYLEREF1\s1SEQ图\*ARABIC\s17无需合并槽位的单板安装合并槽位路由器可以通过合并槽位来获得更大的单板槽位,这里以合并2个SIC槽位安装WSIC单板为例,如REF_Ref39429496\h图18所示,其他单板与此相同。a.拧松位于2个SIC槽位中间滑道上的螺钉。b.将滑道从路由器中取出,2个SIC槽位合并成1个WSIC槽位。c.沿着WSIC槽位的导轨水平推入WSIC单板,将扳手往里压紧,直至单板完全进入槽位,并拧紧单板两侧的松不脱螺钉。图STYLEREF1\s1SEQ图\*ARABIC\s18需要合并槽位的单板安装连接路由器。连接接地线缆准备工具和附件:十字螺丝刀、万用表、防静电腕带、接地线缆、M6螺钉。操作步骤:佩戴防静电腕带。需确保防静电腕带的一端已经接地,另一端与佩戴者的皮肤良好接触。连接接地线缆,如REF_Ref39435368\h图19所示。a.使用十字螺丝刀,拧下位于后面板接地端子上的M4螺钉,将拧下的M4螺钉妥善放置。b.将接地线缆的M4一端对准接地端子上的螺钉孔,然后用M4螺钉固定,M4螺钉的紧固力矩为1.4N·m。c.将接地线缆的M6一端与机柜的接地端子相连,M6螺钉的紧固力矩为4.8N·m。图STYLEREF1\s1SEQ图\*ARABIC\s19连接接地线缆接地线缆连接完成后做如下检查:接地线缆与接地端子连接牢固可靠。使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测量路由器接地点与接地端子之间的电阻,要求接地电阻小于5Ω。连接配置线缆准备工具和附件:Console配置线缆。操作步骤:连接Console配置线缆,如REF_Ref39435641\h图110所示。将Console配置线缆的一端(RJ45)连接到路由器的CON/AUX接口(RJ45)上。将Console配置线缆的另一端(DB9)连接到管理PC的串行接口(COM)上。图STYLEREF1\s1SEQ图\*ARABIC\s110连接Console配置线缆Windows7没有提供如WindowsXP的超级终端,我们可以从Internet上获取如putty等免费超级终端软件。下面以putty为例介绍超级终端软件的配置。下载putty软件到本地并双击运行该软件。选择“Session”,将“Connectiontype”设置为“Serial”。配置串口参数,如REF_Ref39435745\h图111所示。图STYLEREF1\s1SEQ图\*ARABIC\s111putty软件参数设置单击“Open”之后就可以在超级终端中看到设备的版权提示。根据提示输入缺省账号和密码,就可以登录到设备的命令行界面。连接以太网线准备工具和附件:斜口钳、扎线带、记号笔、网线、网线标签。操作步骤:根据端口数量和工勘距离选择对应数量和长度的网线。在每根网线的两端粘贴临时标签并用记号笔填写上编号。将网线沿机柜一侧布放,穿过机柜顶部(上走线)或底部(下走线)的信号线缆走线口来布线。将网线的一端连接到路由器的以太网口上,另一端连接到对端设备的以太网口上,如REF_Ref39436240\h图112所示。图STYLEREF1\s1SEQ图\*ARABIC\s112以太网线连接示意图将连接好的网线理顺不交叉,用扎线带绑扎,扎线带多余的部分用斜口钳剪掉。拆除网线上的临时标签,然后分别在网线两端距离连接器2cm处粘贴正式标签。以太网线连接完成后,还需进行如下检查:以太网线两端标签填写正确清晰、位置整齐、朝向一致。网线、插头应无破损和断裂,连接正确、可靠。连接光模块和光纤操作之前首先认真阅读激光操作安全注意事项。操作步骤:将光模块沿光接口平稳滑动直至完全插入,正确安装后光模块簧片会发出“啪”的响声。安装光模块时,如果按一个方向无法完全插入,请勿强行推入,将光模块翻转180度后重新插入。取下光模块的防尘塞。在进行光纤连接前,将光纤两头粘贴上临时标签,以防混淆。取下光纤连接器上的保护帽,然后将光纤的一端插入光模块,另一端连接到对端设备,如REF_Ref39438110\h图113所示。注意光纤连接器的发送端和接收端不要接反,可参考光模块接口处的标识。图STYLEREF1\s1SEQ图\*ARABIC\s113光纤连接示意图将连接好的光纤理顺不交叉,并每隔150mm~300mm的长度用光纤绑扎带绑扎一次。将所有的临时标签更换成正式光纤标签。连接交流电源线缆准备工具和附件:防静电腕带、交流电源线、电源线防松脱卡扣。操作步骤:确认路由器接地点已经良好接地。确认电源开关置于OFF位置。佩戴防静电腕带。需确保防静电腕带的一端已经接地,另一端与佩戴者的皮肤良好接触。连接交流电源线。将交流电源线的一端连接到路由器的电源接口上,将另一端连接到交流电源插座上。连接电源线防松脱卡扣,如REF_Ref39438639\h图114所示。将防松脱卡扣插入到位于后面板的电源线扣安装孔。将防松脱卡扣调整到合适位置。将防松脱卡扣套在交流电源线上将电源线扣紧。图STYLEREF1\s1SEQ图\*ARABIC\s114电源线防松脱卡扣电源线连接完成后做如下检查:电源线与电源接口连接牢固可靠。如果安装多台设备,请在每根电源线的两端粘贴标签并分别进行编码以便区分。路由器设备上电。路由器上电之前应进行如下检查:电源适配器连接是否正确。输入电压值是否在90VAC~264VAC范围内。操作步骤:首先打开供电电源开关,再打开路由器上的电源开关,路由器开始启动。路由器启动后,根据路由器正面的指示灯状态确定路由器运行是否正常。当指示灯SYS为绿色慢闪时,表明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安装后检查。安装后的检查内容如REF_Ref39483016\h表14所示。表STYLEREF1\s1SEQ表\*ARABIC\s14安装后检查表编号检查项检查方法1设备的安装位置与工程设计文件中的要求相符。查看安装位置2设备表面无手印、污迹及划痕等。查看3机柜结构件规范正确安装,无脱落或碰坏现象。查看4螺钉全部正确固定。查看5不要在设备上放置其它物品。查看6设备左右两侧应保留至少50mm的通风空间。测量7信号电缆不应有破损、断裂、中间接头。查看8信号电缆插头干净无损坏,插接正确可靠,芯线卡接牢固。查看9各信号线两端标志清晰(贴标签),标签朝向一致。查看10所有电源线、地线采用整段铜芯线缆,中间不能有接头并按规范要求进行可靠连接。查看安装位置11电源线、地线线径符合工程设计文件,满足设备配电要求。查看12设备的电源线、地线连接可靠,接地端子的弹垫是否在平垫上面。查看13电源线、地线与信号线分开布放。查看14电源线、地线走线应平直,绑扎整齐,转弯处留合适余量,不得拉紧。查看15光纤在柜外布放时,必须采取保护措施,如加波纹管或槽道等。查看16光纤曲率半径应大于光纤直径的20倍,一般情况下曲率半径大于40mm。测量17成对光纤要理顺后用光纤绑扎带绑扎,且绑扎力度适宜,不能有扎痕。查看18信号电缆不能布放于机柜的散热网孔上。查看安装位置19走线平直、顺滑,机柜内电缆无交叉,机柜外电缆绑扎成束。查看项目结果记录对照REF_Ref39483016\h表14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下来。将路由器上电之后的灯的状态记录下来,并判断路由器是否正常工作。安装交换机项目背景安装交换机是网络系统安装的一项重要技能,这里我们以华为CloudEngineS5731-S系列盒式交换机为例学习交换机的安装。通过学习本课程,学员将认识交换机的硬件结构,掌握交换机的安装方法。项目目的通过本项目可以掌握如下知识点和技能点。认识交换机。熟悉华为交换机的结构。·掌握交换机的安装过程。理解交换机的安装注意事项。项目规划本项目的主要任务是认识交换机,掌握交换机的安装方法,为从事现场运维奠定基础。安装准备:了解安全注意事项。检查安装场所,机柜和电源条件等是否满足要求。准备好安装工具和辅料。安装交换机:将交换机主机安装到机柜。安装交换机其他模块:将电源模块、插卡和光模块等安装到交换机上。连接交换机:将交换机连接电源线缆连接网线连接光纤连接高速电缆安装后检查:安装完成之后,对照安装检查表,检查安装是否符合要求。交换机初次上电启动:给交换机上电,并观察交换机是否正常启动。项目实施安装准备熟读安全注意事项为保障人身和交换机安全,在安装、操作和维护交换机时,要认真学习通用安全规范和通用安全操作知识,遵循交换机上标识及手册中所有安全注意事项。大家要在了解各种安全注意事项,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之后,方可安装、操作和维护交换机。检查安装场所安装人员要认真查看安装说明,确认交换机可以安装在室内或者室外。交换机对于安装场所的要求如REF_Ref36371314\h表11所示。表STYLEREF1\s1SEQ表\*ARABIC\s11交换机安装场所要求项目要求说明洁净度要求交换机需要安装在干净整洁的、干燥的、通风良好的、温度可控的场所内。安装场所内严禁出现渗水、滴漏、结露现象防尘要求安装场所内要做好防尘措施。室内灰尘落在机体上,可造成静电吸附,使金属接插件或金属接点接触不良,不但会影响交换机寿命,而且易导致交换机出现故障温湿度要求安装场所内的温度和湿度需保持在交换机可正常工作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如果相对湿度大于70%,建议加装除湿设备(如带除湿功能空调、专用除湿机)等防腐蚀性气体条件要求安装场所内避免有酸性、碱性或其他腐蚀性气体散热空间要求建议在交换机四周留出空间以供散热,两侧及后侧均留出50mm以上的空间业务口防雷要求请勿室外架空走线,否则设备可能会遭雷击损坏。请采取埋地走线或采用钢管穿线的方式布线。如使用网口防雷器,优先使用八芯防雷器。安装网口防雷器时注意将防雷器的IN端连接终端侧、OUT端连接交换机网口侧。如果有使用光纤加强筋,光纤加强筋要在设备外良好接地,防止雷击通过光纤加强筋损坏设备检查机柜/机架这一步主要是检查机柜或者机架的尺寸和接地等内容是否达到要求,具体要求如REF_Ref36371329\h表12所示。表STYLEREF1\s1SEQ表\*ARABIC\s12机柜/机架要求项目要求说明宽度要求要求采用标准19英寸的机柜/机架安装空间要求自行采购的机柜/机架须有足够的安装空间。接地要求机柜上要求有可靠的接地点供交换机接地机柜内前后方孔条间距要求交换机安装到机柜时需使用前挂耳和后挂耳,对机柜/机架内前后方孔条的间距有要求。当机柜/机架的方孔条间距不满足要求时,可使用滑道或托盘,滑道或托盘需用户自备其中机柜宽度如REF_Ref36369145\h图11中的a,机柜深度如REF_Ref36369145图11中的b,机柜内方孔条间距如REF_Ref36369145\h图11中的c。图STYLEREF1\s1SEQ图\*ARABIC\s11机柜中尺寸示意图检查电源条件这一步主要是检查交换机所必须的电源条件,具体要求如REF_Ref36371401表13所示。表STYLEREF1\s1SEQ表\*ARABIC\s13电源条件要求项目要求说明准备要求机房的电源在交换机安装前应准备到位电压要求机房提供到交换机的工作电压应在交换机可正常工作的电压范围内,额定电压范围:•交流输入:100VAC~240VAC;50/60Hz•高压直流输入:240VDC•直流输入:-48VDC~-60VDC最大电压范围:•交流输入:90VAC~290VAC;45Hz~65Hz•高压直流输入:190VDC~290VDC•直流输入:-38.4VDC~-72VDC插座及线缆要求如果外部供电系统提供的是交流制式插座,交换机需为内置交流电源或使用交流电源模块,配套使用当地制式的交流电源线缆。如果外部供电系统提供的是交流PDU,交换机需为内置交流电源或使用交流电源模块,配套使用C13直母-C14直公电源线缆。如果外部供电系统提供的是直流配电盒,交换机需为内置直流电源或使用直流电源模块,配套使用直流电源线缆。发货设备包装内的电源连接线、插头只可与本包装内的主机配套使用,不可用于其他设备准备安装工具和辅料交换机安装前需准备的安装工具包括:防静电手套,劳保手套,防静电腕带,裁纸刀,钢卷尺,记号笔,一字型螺丝刀,十字型螺丝刀,斜口钳,网线测试仪,万用表,冲击钻,活动扳手。交换机安装前需准备的安装辅料包括:绑扎扣,光纤绑扎带,绝缘胶带,波纹管。将交换机安装到机柜安装前需要确认如下事项。机柜已被固定好,并满足检查机柜/机架中的要求。机柜内交换机的安装位置已经布置完毕。要安装的交换机已经准备好,并被放置在离机柜较近且便于搬运的位置。安装前请做好防静电保护措施,如佩戴防静电腕带或防静电手套。通常交换机的散热类型分为风扇强制散热、准自然散热和自然散热三种,在1台机柜/机架中安装多台交换机时,自然散热交换机必须上下间隔大于等于1U(1U=44.45mm),风扇强制散热和准自然散热交换机建议上下间隔1U。建议在交换机四周留出空间以供散热,两侧及后侧均留50mm以上的空间。安装时保证交换机的挂耳在机柜/机架左右两端水平对齐,禁止强行安装,否则可能导致交换机弯曲变形。需要准备的工具和附件包括:防静电腕带或防静电手套、十字螺丝刀、一字螺丝刀、浮动螺母(每台4个,需用户自备)、M4螺钉、M6螺钉(每台4个,需用户自备)、前挂耳(每台2个)、接地线缆、滑道(可选)。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佩戴防静电腕带或防静电手套。如果佩戴防静电腕带,需确保防静电腕带一端已经接地,另一端与佩戴者的皮肤良好接触。使用M4螺钉安装前挂耳到交换机。对于不同款型的交换机,标配的前挂耳型号及安装方式不同,如REF_Ref36369262图12所示。安装前挂耳到交换机时请使用与设备配套发货的挂耳。图中显示的是左耳的安装方法,右耳的安装没有画出,与左耳相同。安装REF_Ref36369262图12中的前挂耳f、g、h到交换机时,每侧只需要固定2个螺钉即可。图STYLEREF1\s1SEQ图\*ARABIC\s12不同挂耳的安装方法示意图连接接地线缆到交换机。将交换机的接地线缆连接到机柜的接地点。a.拆下交换机接地点上的M4螺钉。用十字螺丝刀逆时针拆下螺钉,如REF_Ref36369327图13所示,拆下的M4螺钉妥善放置。图STYLEREF1\s1SEQ图\*ARABIC\s13拆下交换机接地点上的螺钉示意图b.连接接地线缆到交换机接地点。用拆下的M4螺钉将接地线缆的M4端(接头孔径较小的一端)连接到交换机后面的接地点上,M4螺钉的紧固力矩为1.4N·m,如REF_Ref36369344图14所示。图STYLEREF1\s1SEQ图\*ARABIC\s14连接接地线缆到交换机接地点示意图c.连接接地线缆到机柜接地点。使用M6螺钉将接地线缆的M6端(接头孔径较大的一端)连接到机柜上的接地点上,M6螺钉的紧固力矩为4.8N·m,如REF_Ref36369366图15所示。图STYLEREF1\s1SEQ图\*ARABIC\s15连接接地线缆到机柜接地点示意图接地线缆连接完成后,请使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测量交换机接地点与接地端子之间的电阻,保证电阻不超过0.1Ω。安装浮动螺母到机柜的方孔条。根据规划好的安装位置,确定浮动螺母在方孔条上的安装位置。用一字螺丝刀在机柜前方孔条上安装4个浮动螺母,左右各2个,挂耳上的固定孔对应着方孔条上间隔1个孔位的2个安装孔。保证左右对应的浮动螺母在一个水平面上。机柜方孔条上并不是所有的三个孔之间的距离都是1U,要参照机柜上的刻度,需注意识别。安装交换机到机柜。使用不同前挂耳的交换机安装到机柜的方法相同,此处以一种前挂耳举例说明,如REF_Ref36369406\h图16所示。a.搬运交换机进机柜,双手托住交换机使两侧的挂耳安装孔与机柜方孔条上的浮动螺母对齐。b.单手托住交换机,另一只手使用十字螺丝刀将挂耳通过M6螺钉(交换机两侧各安装2个)固定到机柜方孔条上。图STYLEREF1\s1SEQ图\*ARABIC\s16安装交换机到机柜方法示意图安装其他模块交换机主机安装好之后,还需要安装其他模块,包括电源模块、风扇模块插卡和光模块等模块。(1)安装可插拔的电源模块和风扇模块如果交换机发货时已装配好电源模块和风扇模块,则无需安装。风扇模块的安装方法和电源模块相同,均包含松不脱螺钉固定方式和锁闩固定方式两种,此处以安装电源模块举例说明。需要准备的工具和附件包括:防静电腕带或防静电手套、十字螺丝刀。安装步骤如下。佩戴防静电腕带或防静电手套。如果佩戴防静电腕带,需确保防静电腕带一端已经接地,另一端与佩戴者的皮肤良好接触。拆下交换机电源槽位上的假面板。拆下的假面板请妥善保存。交换机使用两种不同安装方式的电源模块(松不脱螺钉固定方式和锁闩固定方式),对应的假面板也分为这两种固定方式的假面板。如果是拆卸松不脱螺钉固定方式的假面板,如REF_Ref36369558图17所示。a.用十字螺丝刀逆时针拧松假面板上的松不脱螺钉。b.拉住假面板上的松不脱螺钉,拔出假面板。图STYLEREF1\s1SEQ图\*ARABIC\s17拆卸松不脱螺钉固定方式的假面板如果是拆卸锁闩固定方式的假面板,如REF_Ref36369570图18所示。a.用拇指向右掰动假面板上的锁闩并按住。b.向外拉动假面板上的拉手,拔出假面板图STYLEREF1\s1SEQ图\*ARABIC\s18拆卸锁闩固定方式的假面板安装电源模块。也分为两种情况,如果是安装松不脱螺钉固定方式的电源模块,如REF_Ref36369585图19所示。a.一只手握住电源模块上的拉手,另一只手托住电源模块的底部,将电源模块水平插入到电源槽位中,直到电源模块完全进入插槽。b.使用十字螺丝刀顺时针拧紧电源模块上的松不脱螺钉。图STYLEREF1\s1SEQ图\*ARABIC\s19安装松不脱螺钉固定方式的电源模块安装锁闩固定方式的电源模块的过程如REF_Ref36369597图110所示,一只手握住电源模块上的拉手,另一只手托住电源模块的底部,将电源模块水平插入到电源槽位中,直到电源模块完全进入插槽,此时锁闩会自动锁紧。图STYLEREF1\s1SEQ图\*ARABIC\s110安装锁闩固定方式的电源模块(2)安装插卡部分交换机款型支持安装可插拔的插卡。不同型号的插卡安装方法相同,此处以安装4端口前插卡举例说明。需要准备的工具和附件包括:防静电腕带或防静电手套、十字螺丝刀。操作步骤如下。佩戴防静电腕带或防静电手套。如果佩戴防静电腕带,需确保防静电腕带一端已经接地,另一端与佩戴者的皮肤良好接触。拆下交换机插卡槽位上的假面板。拆下的假面板请妥善保存以备后续使用。a.用十字螺丝刀逆时针拧松假面板上的松不脱螺钉。b.拉住假面板上的松不脱螺钉,拔出假面板。安装插卡到交换机。a.打开插卡扳手角度约45度,两手大拇指推插卡左右两侧(松不脱螺钉下方),将插卡推入设备,直至插卡上方的螺钉全部进入机箱。b.在插卡上方螺钉完全进入机箱后,旋转扳手,将插卡完全插入机箱。c.使用十字螺丝刀锁紧松不脱螺钉。(3)安装光模块安装光模块首先准备好工具和附件包括防静电腕带或防静电手套,还有防尘塞。操作步骤如下。佩戴防静电腕带或防静电手套。如果佩戴防静电腕带,需确保防静电腕带一端已经接地,另一端与佩戴者的皮肤良好接触。拔出光接口上的防尘塞。拔出后的防尘塞请妥善保管,以备后续使用。安装光模块到光接口。将光模块沿光接口平稳滑动直至完全插入,正确安装后光模块簧片会发出“啪”的响声。安装光模块时,如果按一个方向无法完全插入,请勿强行推入,将光模块翻转180度后重新插入。确认光模块是否安装到位。不打开拉环,用拇指和食指按住光模块两侧轻拉光模块,看是否能够拔出光模块。如果光模块不能被拔出,说明光模块已正确安装到位。如果能够拔出光模块,说明光模块安装不正确,请重新安装。连接交换机(1)连接电源线缆盒式交换机使用的电源分为内置电源、可插拔的电源模块或独立的电源模块,使用不同电源时所需的电源线缆和连接方法不同。这里以内置交流电源或使用交流电源模块为例说明。需要准备的工具和附件包括防静电腕带或防静电手套和交流端子防脱扣(可选)。操作步骤如下。佩戴防静电腕带或防静电手套。如果佩戴防静电腕带,需确保防静电腕带一端已经接地,另一端与佩戴者的皮肤良好接触。断开给交换机供电的外部电源开关。断开交换机或电源模块上的电源开关。如果交换机或电源模块上没有电源开关则跳过此步骤。连接电源线缆到交换机或电源模块。这里以内置交流电源为例,说明交流电源线缆的连接方法。a.(可选)安装交流端子防脱扣。b.将交流电源线缆插头插入到交换机或交流电源模块的电源接口中,如REF_Ref36369619图111所示。图STYLEREF1\s1SEQ图\*ARABIC\s111交流电源线缆插头连接c.(可选)如果使用交流端子防脱扣,根据交流线缆接头的大小调节防脱扣的位置,使交流端子防脱扣扣紧交流电源线缆。(2)连接网线连接好电源之后,需要连接网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布放网线前需要对网线进行导通性测试。网线室外布线时严禁架空走线,否则设备易遭雷击损坏。请采取埋地走线或采用钢管穿线的方式布线。信号线缆与电源线的间距要大于10cm。交换机不支持或不使用后插卡时,对电口使用的网线类型及交换机前面板到机柜前门的垂直距离有一定的要求,具体如REF_Ref36371508表14所示。表STYLEREF1\s1SEQ表\*ARABIC\s14使用不同类型网线的要求(距离要求不包含光电模块的尺寸)网线类型交换机前面板到机柜前门的垂直距离(X)5类非屏蔽网线X≥80,如果是48电口需要双边走线5类屏蔽网线X≥110,如果是48电口需要双边走线6类网线X≥120,如果是48电口需要双边走线交换机使用后插卡时,如果装在大于600mm深的机柜中,对电口使用的网线类型及交换机前面板到机柜前门的垂直距离的要求如REF_Ref36371508表14所示,交换机后面板到机柜后面的门的垂直距离无特殊要求。如果装在600mm深的机柜中,对电口使用的网线、后插卡使用的光纤类型及交换机面板到机柜门的垂直距离有一定的要求,具体如REF_Ref36371670表15所示。表STYLEREF1\s1SEQ表\*ARABIC\s15使用不同类型网线、光纤的要求(距离要求不包含光电模块的尺寸)网线类型交换机前面板到机柜前门的垂直距离(X)交换机后面板到机柜后面的门的垂直距离(Y)超短尾光纤短尾光纤常规光纤或QSFP+5类非屏蔽网线80<X<100Y≥60mmY≥72mmY≥80mm5类屏蔽网线X=110Y≥60mm,需要网线双边走线Y≥72mm,需要网线双边走线不能同时使用6类网线X=120Y≥60mm,需要网线双边走线不能同时使用不能同时使用需要准备的工具和附件包括:防静电腕带或防静电手套、斜口钳、绑扎扣、记号笔、网线标签。操作步骤如下。确认需要对接的接口数量及对接关系,并确定好走线路径。根据端口数量和工勘距离选择对应数量和长度的网线。在每根网线的两端粘贴临时标签并用笔填写上编号。布放网线。布线时,如果线缆数目比较多,为了布线更方便,可以先不做线缆接头,先将线缆在机柜中布置好,再做与设备连接的线缆接头。现场做的线缆接头必须规范、牢固、可靠、美观。佩戴防静电腕带或防静电手套。如果佩戴防静电腕带,需确保防静电腕带一端已经接地,另一端与佩戴者的皮肤良好接触。连接网线到交换机接口。找到与网线编号对应的接口,将网线的接头插入到交换机的接口中。确保所有的网线全部正确地连接到交换机后,再执行步骤7。绑扎网线。将连接好的网线理顺不交叉,并参照REF_Ref36371755表16用绑扎扣绑扎,多余的绑扎扣用斜口钳剪掉。绑扎应尽量宽松,最好在线缆绑扎处放置一块保护垫,如REF_Ref36369696图112所示。注意同一捆线缆数量建议不超过12根,最多不能超过24根。表STYLEREF1\s1SEQ表\*ARABIC\s16网线绑扎间距网线束直径(mm)绑扎间距(mm)<1015010~30200>30300图STYLEREF1\s1SEQ图\*ARABIC\s112线缆绑扎方法示意图将所有的临时标签更换成正式网线标签。(3)连接光纤连接光纤要注意以下的要求。布放光纤前需要对光纤进行导通性测试。信号线缆与电源线的间距要大于10cm。光纤进入机柜/机架时必须套在波纹管里面。光纤的曲率半径应大于光纤直径的20倍,一般情况下曲率半径≥40mm。请确保光纤线缆接口端面整洁干净,避免污染影响通信;若接口端面已污染,需用专用光纤清洁布清洁。需要准备工具和附件包括防静电腕带或防静电手套、波纹管、光纤绑扎带、记号笔、光纤工程标签。操作步骤如下。确认需要对接的接口数量及对接关系,并确定好走线线路。根据所使用的光模块类型、接口数量和工勘距离选择对应模式、数量和长度的光纤。佩戴防静电腕带或防静电手套。如果佩戴防静电腕带,需确保防静电腕带一端已经接地,另一端与佩戴者的皮肤良好接触。在每根光纤的两端粘贴临时标签并用记号笔填写上编号。拔下光模块上的防尘塞和光纤连接器上的防尘帽。连接光纤到光模块接口。将光纤连接器对准并插入光模块接口之后听到“啪”的响声,表示已安装到位,如REF_Ref36369714图113所示。注意光纤连接器的发送端和接收端不要接反,可参考光模块接口处的标识。图STYLEREF1\s1SEQ图\*ARABIC\s113将光纤连接到接口捆扎光纤。将连接好的光纤理顺不交叉,并每隔150mm~300mm的长度用光纤绑扎带绑扎一次。将所有的临时标签更换成正式光纤标签。(4)连接高速电缆连接高速电缆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高速电缆不使用时两端插头需安装防静电防护帽。高速电缆在转弯处不能过度弯折,以保护芯线不受损伤,转弯半径要大于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请确保高速电缆接口端面整洁干净,避免污染影响通信;若接口端面已污染,需用专用清洁布清洁。请保证电缆、光纤的弯曲半径大于最小弯曲半径,线缆的弯曲半径规格请参考对应产品说明。需要准备工具和附件包括防静电腕带或防静电手套、斜口钳、绑扎扣、记号笔、高速电缆标签。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确认需要对接的接口数量及对接关系,并确定好走线线路。根据端口数量和工勘距离选择对应数量和长度的高速电缆。佩戴防静电腕带或防静电手套。如果佩戴防静电腕带,需确保防静电腕带一端已经接地,另一端与佩戴者的皮肤良好接触。在每根高速电缆的两端粘贴临时标签并用笔填写上编号。连接高速电缆到交换机接口。找到与高速电缆编号对应的接口,将高速电缆的接头插入到交换机的接口中。确保所有的高速电缆全部正确地连接到交换机后,再执行步骤6。连接时,确保接头方向正确,然后将电缆接头插入接口之后听到“啪”的响声,表示已安装到位,如REF_Ref36369760图114所示。图STYLEREF1\s1SEQ图\*ARABIC\s114将高速电缆连接到接口如需要拆卸时,先将电缆接头往里轻推后再拉住拉手向外拔出,禁止直接拉着电缆接头拔电缆,如REF_Ref36369774图115所示。图STYLEREF1\s1SEQ图\*ARABIC\s115拔出高速电缆捆扎高速电缆。将连接好的高速电缆理顺不交叉,并每隔150mm~300mm的长度用绑扎扣绑扎一次,多余的绑扎扣用斜口钳剪掉。将所有的临时标签更换成正式高速电缆标签。安装后检查表STYLEREF1\s1SEQ表\*ARABIC\s17安装完成后检查内容编号检查项检查方法1设备的安装位置与工程设计文件中的要求相符。查看安装位置2设备表面无手印、污迹及划痕等。查看3机柜结构件规范正确安装,无脱落或碰坏现象。查看4螺钉全部正确固定。查看5不要在设备上放置其它物品。查看6设备左右两侧应保留至少50mm的通风空间。测量7信号电缆不应有破损、断裂、中间接头。查看8信号电缆插头干净无损坏,插接正确可靠,芯线卡接牢固。查看9各信号线两端标志清晰(贴标签),标签朝向一致。查看10所有电源线、地线采用整段铜芯线缆,中间不能有接头并按规范要求进行可靠连接。查看安装位置11电源线、地线线径符合工程设计文件,满足设备配电要求。查看12设备的电源线、地线连接可靠,接地端子的弹垫是否在平垫上面。查看13电源线、地线与信号线分开布放。查看14电源线、地线走线应平直,绑扎整齐,转弯处留合适余量,不得拉紧。查看15光纤在柜外布放时,必须采取保护措施,如加波纹管或槽道等。查看16光纤曲率半径应大于光纤直径的20倍,一般情况下曲率半径大于40mm。测量17成对光纤要理顺后用光纤绑扎带绑扎,且绑扎力度适宜,不能有扎痕。查看18信号电缆不能布放于机柜的散热网孔上。查看安装位置19走线平直、顺滑,机柜内电缆无交叉,机柜外电缆绑扎成束。查看交换机初次上电启动准备工具和附件:防静电腕带或防静电手套,万用表,console线缆操作步骤(1)上电前检查。用万用表检查各电源插座的相线(俗称火线)、地线、零线之间有无短路现象。用万用表检查外部电源的输入电压是否在交换机正常工作的电压范围之内。确认与交换机相连的外部电源开关、交换机或电源模块上的开关置于断开状态。检查电源线缆的连接是否正确。(2)佩戴防静电腕带或防静电手套。如果佩戴防静电腕带,需确保防静电腕带一端已经接地,另一端与佩戴者的皮肤良好接触。(3)连接console线缆。将电缆的DB-9(孔)插头一端插入维护终端的9芯(针)串口插座,再将RJ-45插头一端插入设备的console口中。(4)打开与交换机相连的外部电源开关。(5)打开交换机或电源模块上的开关。不支持电源模块或交换机上没有电源开关的设备可跳过此步骤。(6)上电后检查。交换机上电后,进行如下检查:交换机和电源模块的指示灯是否正常显示。正常情况下,交换机上SYS灯和电源模块、风扇模块上的STATUS灯显示绿色。项目结果记录将REF_Ref39317140\h表17的检查结果记录下来。将初次上电的检查结果填入REF_Ref39318008\h表18。表STYLEREF1\s1SEQ表\*ARABIC\s18安装完成后检查内容编号检查项检查结果1用万用表检查电源插座的相线(俗称火线)、地线、零线之间有无短路现象2用万用表检查外部电源的输入电压是否在交换机正常工作的电压范围之内。3与交换机相连的外部电源开关、交换机或电源模块上的开关置于断开状态。4电源线缆的连接是否正确5交换机和电源模块的指示灯是否正常显示安装无线接入点项目背景无线接入点(AP)是无线网和有线网之间沟通的桥梁,是组建无线局域网(WLAN)的核心设备。本实验将介绍AP设备AirEngine5760-10的安装,设备如REF_Ref39353079\h图11所示。通过学习本课程,学员将认识AP的硬件结构,掌握无线接入点的安装方法。图STYLEREF1\s1SEQ图\*ARABIC\s11AP设备AirEngine5760-10项目目的通过本项目可以掌握如下知识点和技能点。认识AP设备。了解AP的结构。掌握AP的安装过程。理解AP的安装注意事项。项目规划本项目的主要任务是认识AP,掌握AP安装方法,为从事现场运维奠定基础。安装前准备:安装前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避免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并准备好安装工具。确定安装位置:按照规则确定好AP的安装位置。安装AP:采用挂墙安装方式安装AP.线缆连接:连接网线和电源。连接防盗锁孔:连接防盗孔,用于将设备与固定物体锁定,并起到一定的防盗作用。安装后检查:安装完成之后,对照安装检查表,检查安装是否符合要求AP设备上电:给AP上电,并观察AP是否正常启动。项目实施安装前准备安全注意事项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避免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请将设备放置在干燥、平整的地方,避免设备接触液体,并且做好防滑措施。保持设备洁净无灰尘。请不要将设备和安装工具放在行走区域内。准备安装工具十字螺丝刀、劳保手套、防静电手套、防滑手套、记号笔、冲击钻、羊角锤、力矩扳手、斜口钳、剥线钳、网线钳、压线钳、网线测试仪、万用表、登高梯、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扭力批。确定安装位置。室内AP一般是通过钣金安装件直接贴在墙壁或者天花板安装,因此设备的具体安装位置由工勘确定,设备出线端距离墙壁至少预留200mm空间,如REF_Ref39356099\h图12所示。图STYLEREF1\s1SEQ图\*ARABIC\s12AP的安装位置参考图确定安装位置时的原则如下。尽量减少AP和用户终端间的障碍物(如:墙壁)数量。使AP远离可能产生射频干扰的电子设备(例如微波炉或其他AP、天线等无线通讯设备,具体请参考REF_Ref37237435\h表11)。安装位置尽量隐蔽,不妨碍居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严禁在积水、渗水、滴漏、结露等环境下安装,并需避免线缆凝水、渗水而造成水滴沿着线缆流入设备。严禁将设备安装在高温、多尘、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易受电磁干扰(大型雷达站、发射电台、变电站)及电压不稳、震动大或强噪声的环境中。表STYLEREF1\s1SEQ表\*ARABIC\s11天线防干扰布放距离通用要求项目要求说明室内安装场景天线间距7m以上。距离运营商4G天线5m以上。远离可能产生天线干扰的其他电子设备(如微波炉等)安装AP。采用挂墙安装AP,采用该方式对墙体要求如下:墙体需能承受设备和钣金安装件总重量的4倍而不被破坏。当设备和钣金安装件总重量小于1.25Kg时,墙体承重需满足不低于50N的要求。当螺钉的紧固力矩达到3.5N·m时,螺钉不会出现打转失效,并且墙面不会出现裂纹或损坏。挂墙安装方式需要使用安装件和配套的膨胀螺栓,固定钣金安装件时,如所示,请确保标识中的箭头向上,具体安装步骤如下。将钣金安装件紧贴墙面,调整好安装位置,用记号笔标出定位点,定位点如REF_Ref39399147\h图13所示。图STYLEREF1\s1SEQ图\*ARABIC\s13定位点标识用6mm的电钻头在定位点打孔,钻孔的深度为35mm~40mm,然后安装膨胀螺管,使膨胀螺管与墙面齐平如REF_Ref39399160\h图14所示。图STYLEREF1\s1SEQ图\*ARABIC\s14定位点打孔将钣金安装件贴紧墙面,用十字螺丝刀依次将3个膨胀螺钉分别拧进膨胀螺管中,使钣金安装件与墙面紧固,如REF_Ref39399176\h图15所示。图STYLEREF1\s1SEQ图\*ARABIC\s15墙面安装连接并理顺线缆,如REF_Ref39399191\h图16所示。图STYLEREF1\s1SEQ图\*ARABIC\s16理顺线缆将AP背面的挂钉对准钣金安装件上的安装孔位置,并将AP垂直推入安装件,再用力向下压设备。当听到“咔”声,说明AP已固定在钣金安装件上,如REF_Ref39399204\h图17所示。图STYLEREF1\s1SEQ图\*ARABIC\s17固定AP设备安装好后,确保按压扳手已回弹到位。安装放置的空间尽量根据前文所述的安装空间要求,以便后期的维护操作。线缆连接。连接线缆关系说明如REF_Ref39399793\h图18和REF_Ref39399849\h表12所示。线缆连接时必须做防水弯,预防雾露或雨滴凝结后沿着线缆流进设备端口,造成设备损坏。绑扎线缆时请注意:不同类线缆分开布放,至少分开30mm,禁止交叉或相互缠绕。应平行走线,或使用专门的隔离物分开。绑扎后的线缆应相互紧密靠拢,外观平直整齐,无外皮损伤。绑扎线扣时,线扣头朝同一方向,处于相同位置的线扣应在同一水平线上,线扣头应修剪平整。线缆安装完成后,必须粘贴标签或绑扎标牌。图STYLEREF1\s1SEQ图\*ARABIC\s18线缆连接示意图表STYLEREF1\s1SEQ表\*ARABIC\s12连接线缆关系说明序号对接线缆或设备说明1网线必须使用超五类及以上网线。网线长度不能超过100米。AP连接以太网时需要保证以太网线正常。如果网线不正常(比如水晶头短路),可能导致AP无法上电、AP状态不正常等情况。故在连接网线前,可以使用网线检测工具检测网线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请及时更换,以免造成AP设备无法正常使用。2DC电源适配器使用直流供电时,请使用配套的电源适配器供电,否则可能将造成设备损坏。连接防盗锁孔。设备主机有防盗锁孔,可以用于将设备与固定物体锁定,起到一定的防盗作用,如REF_Ref39411181\h图19所示。具体安装步骤如下:将防盗锁的线缆固定到附近的固定物体上。将防盗锁的锁片插到设备的防盗锁孔中,并锁上。图STYLEREF1\s1SEQ图\*ARABIC\s19连接防盗孔安装后检查。设备安装后的检查内容如REF_Ref39412214\h表13所示表STYLEREF1\s1SEQ表\*ARABIC\s13安装后检查表编号检查项1设备的安装位置严格遵循设计图纸,满足安装空间要求,预留维护空间。2设备安装牢固。3电源线一定要采用整段材料,中间不能有接头。4制作电源线的端子时,应焊接或压接牢固。5所有电源线不得短路和反接,且无破损、断裂。6电源线、地线与其它线缆分开绑扎。7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建筑物的防雷接地应共用一组接地体。8信号线的连接器必须完好无损,连接紧固可靠;信号线无破损、断裂。9标签正确、清晰、齐全,各种线缆、馈线、跳线两端标签标志正确。AP设备上电。AP设备上电后,观察指示灯状态确定系统的运行状态,指示灯所表示意义如REF_Ref39412457\h表14所示。当正常工作室,白灯处于慢闪状态。表STYLEREF1\s1SEQ表\*ARABIC\s14指示灯状态说明指示灯丝印指示灯名称指示灯颜色指示灯状态状态描述指示灯-白色常亮表示上电缺省状态。设备刚刚上电,软件未启动。-白色闪烁一下后常亮软件启动过程状态。当系统复位完成,软件开始启动后,白灯闪烁一下,然后直到系统启动完成都保持白灯常亮状态。-白色慢闪(0.5Hz)表示运行。系统运行正常,以太网连接正常,有用户关联。随着命令输入系统进入uboot命令行状态。慢闪(0.2Hz)表示运行。系统正常运行,以太网连接正常,无用户关联,系统处于低功耗状态。-白色快闪(4Hz)表示告警。软件升级过程中。软件加载并启动后,FIT模式或云模式下,进入请求上线状态。上线成功之前一直处于此状态。FITAP或云管理工作模式下,上线失败。-红色常亮表示故障。设备有影响业务且无法自行恢复的故障(如DRAM检测失败,软件系统加载失败),需人工干预。项目结果记录对照REF_Ref39412214\h表13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下来。将AP上电之后的灯的状态记录下来,并判断AP是否正常工作。搭建基础IP网络及抓包分析项目背景对于网络初学者而言,在进行实际运维之前,需要掌握模拟器的基本使用,并使用模拟器自带的抓包软件捕获网络中的报文,以便更好地理解IP网络的工作原理。项目目的通过本项目可以掌握如下知识点和技能点。掌握eNSP模拟器的基本设置方法掌握使用eNSP搭建简单的端到端网络的方法掌握在eNSP中使用Wireshark捕获IP报文的方法项目拓扑图1.搭建基础网络及抓包分析项目规划本项目的主要任务是掌握ENSP的使用,并利用Wireshark进行抓包分析,为从事现场运维奠定基础。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计算机开启虚拟化技术。项目任务eNSP安装。启动eNSP。建立拓扑。建立一条物理连接。进入终端配置界面。配置终端系统。启动终端系统设备。捕获接口报文。生成接口流量。观察捕获的报文。项目实施项目准备工作进入bios开启虚拟化技术项目任务eNSP安装。1.通过华为官方途径获取最新eNSP软件,并安装。2.关于在eNSP中使用几个特殊设备时的操作:1)只要用到以下设备,都需去官网上下载相应的镜像文件2)例如在eNSP中选用USG6000V后,右键点击启动:3)启动设备后会弹出导入设备包的对话框:4)点击“浏览”——找到从官网上下载的镜像文件导入即可。启动eNSP本步骤介绍eNSP模拟器的启动与初始化界面。通过模拟器的使用将能够帮助您快速学习与掌握TCP/IP的原理知识,熟悉网络中的各种操作。开启eNSP后,您将看到如下界面。左侧面板中的图标代表eNSP所支持的各种产品及设备。中间面板则包含多种网络场景的样例。单击窗口左上角的“新建”图标,创建一个新的实验场景。您可以在弹出的空白界面上搭建网络拓扑图,练习组网,分析网络行为。在本示例中,您需要使用两台终端系统建立一个简单的端到端网络。建立拓扑在左侧面板顶部,单击“终端”图标。在显示的终端设备中,选中“PC”图标,把图标拖动到空白界面上。使用相同步骤,再拖动一个PC图标到空白界面上,建立一个端到端网络拓扑。PC设备模拟的是终端主机,可以再现真实的操作场景。建立一条物理连接在左侧面板顶部,单击“设备连线”图标。在显示的媒介中,选择“Copper(Ethernet)”图标。单击图标后,光标代表一个连接器。单击客户端设备,会显示该模拟设备包含的所有端口。单击“Ethernet0/0/1”选项,连接此端口。单击另外一台设备并选择“Ethernet0/0/1”端口作为该连接的终点,此时,两台设备间的连接完成。可以观察到,在已建立的端到端网络中,连线的两端显示的是两个红点,表示该连线连接的两个端口都处于Down状态。进入终端系统配置界面右击一台终端设备,在弹出的属性菜单中选择“设置”选项,查看该设备的系统配置信息。弹出的设置属性窗口包含“基础配置”、“命令行”、“组播”与“UDP发包工具”四个标签页,分别用于不同需求的配置。配置终端系统选择“基础配置”标签页,在“主机名”文本框中输入主机名称。在“IPv4配置”区域,单击“静态”选项按钮。在“IP地址”文本框中输入IP地址。建议按照下图所示配置IP地址及子网掩码。配置完成后,单击窗口右下角的“应用”按钮。再单击“CLIENT1”窗口右上角的关闭该窗口。使用相同步骤配置CLIENT2。建议将CLIENT2的IP地址配置为,子网掩码配置为。完成基础配置后,两台终端系统可以成功建立端到端通信。启动终端系统设备可以使用以下两种方法启动设备:右击一台设备,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启动”选项,启动该设备。拖动光标选中多台设备(如下图),通过右击显示菜单,选择“启动”选项,启动所有设备。设备启动后,线缆上的红点将变为绿色,表示该连接为Up状态。当网络拓扑中的设备变为可操作状态后,您可以监控物理链接中的接口状态与介质传输中的数据流。捕获接口报文选中设备并右击,在显示的菜单中单击“数据抓包”选项后,会显示设备上可用于抓包的接口列表。从列表中选择需要被监控的接口。接口选择完成后,Wireshark抓包工具会自动激活,捕获选中接口所收发的所有报文。如需监控更多接口,重复上述步骤,选择不同接口即可,Wireshark将会为每个接口激活不同实例来捕获数据包。根据被监控设备的状态,Wireshark可捕获选中接口上产生的所有流量,生成抓包结果。在本实例的端到端组网中,需要先通过配置来产生一些流量,再观察抓包结果。生成接口流量可以使用以下两种方法打开命令行界面:双击设备图标,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命令行”标签页。右击设备图标,在弹出的属性菜单中,选择“设置”选项,然后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命令行”标签页。产生流量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ing命令发送ICMP报文。在命令行界面输入ping<ipaddress>命令,其中<ipaddress>设置为对端设备的IP地址。生成的流量会在该界面的回显信息中显示,包含发送的报文和接收的报文。生成流量之后,通过Wireshark捕获报文并生成抓包结果。您可以在抓包结果中查看到IP网络的协议的工作过程,以及报文中所基于OSI参考模型各层的详细内容。观察捕获的报文查看Wireshark所抓取到的报文的结果。Wireshark程序包含许多针对所捕获报文的管理功能。其中一个比较常用的功能是过滤功能,可用来显示某种特定报文或协议的抓包结果。在菜单栏下面的“Filter”文本框里输入过滤条件就可以使用该功能。最简单的过滤方法是在文本框中先输入协议名称(小写字母),再按回车键。在本示例中,Wireshark抓取了ICMP与ARP两种协议的报文。在“Filter”文本框中输入icmp或arp再按回车键后,在回显中就将只显示ICMP或ARP报文的捕获结果。Wireshark界面包含三个面板,分别显示的是数据包列表、每个数据包的内容明细以及数据包对应的十六进制的数据格式。报文内容明细对于理解协议报文格式十分重要,同时也显示了基于OSI参考模型的各层协议的详细信息。熟悉VRP及C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