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测试卷含答案【b卷】_第1页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测试卷含答案【b卷】_第2页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测试卷含答案【b卷】_第3页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测试卷含答案【b卷】_第4页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测试卷含答案【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属于亚洲地形的是(

)。A.安第斯山脉、亚马孙平原B.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C.阿尔卑斯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2.下列疾病是由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水导致的是(

)。A.佝偻病B.水俣病C.艾滋病D.侏儒症3.下列事件中,(

)属于自然灾害。A.2020年3月,山西晋中发生森林火灾B.2010年,玉树发生地震C.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4.气象灾害特别较重的预警信号是(

)。A.蓝色B.黄色C.红色5.通过学习《应对自然灾害》这一课,你了解到我国(

)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比例比较大.A.洪涝和地质灾害B.台风C.干旱D.地震6.在中国被称为“母亲河”的是(

)。A.渭河B.辽河C.长江、黄河7.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的B.人与自然已经和谐C.破坏自然必将威胁人类自身的发展D.保护环境必然要停止对资源的开发8.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雷雨交加时在大树下避雨B.山区发生山洪时,去野外露营C.地震时,暂时躲在小房间的墙角,护住头部D.泥石流发生时,站在原地不动9.下列关于我国自然灾害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种类多B.分布广C.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D.很少发生自然灾害10.据悉,我国奥运会所有场馆都采用了中水回用系统,污水处理利用率达到100%。五棵松体育馆通过中水、雨水和自来水“三水合一”,充分发掘可再生水资源,有效减少外排流量,每年可节约自来水约17万立方米。我国奥运会所有场馆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我国(

)。A.人口压力过大B.生态平衡遭到破坏C.水资源相对紧缺D.环境污染严重二.填空题(共10题,共48分)1.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

)、洪涝、地震(

)、(

)、病虫害等。2.为了保护地球家园,人类不断(

),运用聪明才智将自然界赋予我们的清洁能源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大力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3.(

)孕育了人类,提供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4.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我国不仅建立了(

)、(

)、(

)及(

)等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还建立了牢固的(

)工程。5.(

)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9%,但却是人类生息繁衍的地方。6.为保护环境和资源,人们大力发展(

)实现(

)发展、我国还将(

)列为一项基本国策。7.循环经济包括产品的(

),资源的(

)和废物的(

)。8.地球孕育了人类,提供了(

)的自然环境,自古以来人类就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与(

)和谐相处。9.(

)导致了全球范围内气候混乱,加剧了(

)、(

)、高温等气象灾害,进而对环境和人类造成一系列的影响和伤害。10.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自然灾害可能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如果地球资源枯竭了,我们还可以去火星上生存。(

)3.应对自然灾害,我们应该众志成城,协同一心。(

)4.救灾是官兵们的事情,我们普通人做不了什么。(

)5.现在科技发达,自然灾害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6.当灾难发生后,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贡献一份力量。(

)7.离开了地球,人类照样能够生存。(

)8.自然灾害都是天灾,没有人为。(

)9.滑坡、泥石流多发于西南地区。(

)10.离开了地球,人类照样能够生存。(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为了保护地球家园,人们设立了很多保护环境的节日,请将节日和对应的时间联起来。世界地球日

3月22日世界湿地日

4月22日世界环境日

2月2日世界水日

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

6月5日五.简答题(共6题,共43分)1.请结合学校实际,设计一份班级环保公约。2.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但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的不合理行为,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诱发或加重了自然灾害的发生。要留住绿水青山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3.我的发现:你知道科学技术也会给人类带来烦恼吗?把你的发现写下来。例子:农药在除虫灭草的同时,也会对土壤、水、农作物造成污染。①(

)。②(

)。4.通过下列材料,你明白了什么?材料一:“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成功发射,有助于提升国家对灾害天气的监控和预警能力。材料二:为了防止河流泛滥,我国修建了很多防洪堤坝。5.自然灾害的危害是什么?6.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的环境出现了哪些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六.材料题(共1题,共2分)1.针对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刑法规定污染环境罪具体内容包括“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大家阅读以上材料,并思考:(1)如果环境受到污染,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2)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做哪些保护地球的事情?七.综合题(共2题,共22分)1.拉夫运河位于美国纽约州,靠近尼加拉大瀑布,是一个世纪前为修建水电站挖成的一条运河,20世纪40年代干涸被废弃。1942年,美国一家电化学公司购买了这条大约1000米长的废弃运河,当作垃圾仓库来倾倒大量工业废弃物,持续了11年。1953年,这条充满各种有毒废弃物的运河被公司填埋覆盖好后转赠给当地的教育机构。此后,纽约市政府在这片土地上陆续开发了房地产,盖起了大量的住宅和一所学校。从1977年开始,这里的居民不断发生各种怪病,孕妇流产、儿童夭折、婴儿畸形、癫痛、直肠出血等病症也频频发生。1987年,这里的地面开始渗出含有多种有毒物质的黑色液体。(1)根据文字材料,说说拉夫运河事件反映了哪方面的环境问题。(2)该事件中倾倒有毒废弃物有哪些危害?(3)仿照教材中“水俣病”的案例,画出拉夫运河事件的关系图。2.地球孕育了人类,提供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自古以来,人类就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你知道的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例子有哪些?(至少列举2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B3.B4.B5.A6.C7.C8.C9.D10.C二.填空题1.台风;滑坡;泥石流2.探索创新;循环经济3.地球4.气象;海洋;地质;生物;防灾减灾5.陆地6.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7.清洁生产;循环利用;高效回收8.人类生存;自然环境9.气候变暖;洪涝;干旱10.基本国策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图:五.简答题1.(1)不伤害树木;(2)节约用水;(3)不乱扔垃圾;(4)不捕捉小鸟;(5)看到破坏环境的行为,主动劝说。2.①植树造林。②节约用水。③不随地吐痰。④主动把垃圾分类投放。⑤爱护野生动物。⑥向相关部门反映环境问题。3.空调在让我们感到舒适的同时,也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汽车在满足我们交通出行的同时,也产生了环境问题。4.我明白了面对自然灾害,人们不断探寻科学、有效的方法抗击灾害,从而提高抗灾能力。5.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资源破坏、直接经济和人员伤亡,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可能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6.近百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需求的增加,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湿地等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因过度开采而面临枯竭;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地球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六.材料题1.(1)环境受到污染,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就会面临挑战,可能会使一些动植物灭绝;同时也会影响人类的生存;(2)我们小学生可以树立保护地球的意识,同时可以呼吁大家一起来保护地球,将保护地球的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七.综合题1.(1)固体废物污染。(2)对土壤、大气、水体、人体都有危害。拉夫运河事件造成居民不断发生各种怪病,孕妇流产、儿童夭折、婴儿畸形、癫痫,直肠出血等病症也频频发生。(3)倾倒有毒废弃物土壤、大气、水体受污染接触人体人得各种怪病。2.(1)青藏高原铁路下,人们专门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