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医专三年制中职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1页
南阳医专三年制中职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2页
南阳医专三年制中职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3页
南阳医专三年制中职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4页
南阳医专三年制中职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三年制中职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720408)

二、入学要求

招收初中毕业及同等学历者。

三、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3年,全日制

四、职业领域及岗位

1.职业领域:康复与保健

2.就业面向:主要面向各级社区康复机构、社会福利机构、亚健康保健企业,残联,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综合医院康复科等。

就业岗位:适于各级社区康复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养老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精神病院,

伤残军人疗养院等)、亚健康保健企业,残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医院康复科等,从事康

复治疗、康复护理、心理咨询、亚健康理疗等技术服务工作与康复管理工作等岗位。

3.职业资格:

本专业可获取保健按摩师、康复理疗师、养老护理员等职业资格证书,为满足专业的发

展和学生的就业,可以让学生获得拓展的职业资格,如:康复治疗士(师)技术资格等。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传统和现代康

复治疗、亚健康理疗保健、心理咨询等知识与技术,具备康复治疗、康复资源协调、心理康

复能力,从事康复治疗与康复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职业岗位知识要求

(1)掌握社区康复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3)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阅读医学专业外文资料;

(4)能较熟练应用计算机及进行相关医学文献检索的能力;

(5)熟悉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了解相近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

(6)具备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

2.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1)具备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掌握康复治疗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

能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研究康复治疗技术,具有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对临床常

见病、多发病进行康复治疗的能力;

(2)社区康复专业实际工作所必须的理论知识;

(3)具有规范书写病历的能力;

(4)具有创新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

3.职业岗位素质要求

(1)具有正确的的世界观、人生观,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热爱祖国、热爱医学事业;

(2)具有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优良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思想品质及职业道德;

(3)具有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及为医学事业奋斗献身的精神;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六、主要对接专业

高职:康复治疗技术

本科:中医康复、康复治疗学

七、课程设置及要求

序号类别门数总学时理论实践

1公共课模块9610404206

2专业基础课模块8576420156

3专业课模块7624430194

4专业基础选修课模块414410836

5专业选修课模块41449252

6实践教学模块910401040

合计41313814541684

实践教学占总学时比例53.66%

(一)公共基础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课程以河南经济发展需要和学生就业为指导,为学校培养医学类

人才奠定人文基础,为此,本课程从培养高素质临床技能型人才的具体要求出发,配合专业

教育,着重解决培养高专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建

设,使学生具有明确的职业理想、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职业价值观和较完善的职业纪律

素质,为高专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高专学生成长成才和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形势与政策:本课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及其认识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

国内外热点问题做出分析,使学生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有关形势与政策的基本概念、正确分

析形势的方法;理解政策的途径及我国的基本国情、党和政府的基本治国方略,形成正确的

政治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形势,理解和执行政策。

军事理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广大学生掌握了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达到增强

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强化爱国主义、集体

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

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提高学生的军事理论,军事技能,全面提高军事素

质,全面服务其他课程。

体育:体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育人质量的重要标准。其根本目标为“培

养具有健康第一的现代理念,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增强学生体质健康

水平,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英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好的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听、说、读、

写、译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的理解力和敏感性,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技能

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在涉外交际活动和就业需要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

今后继续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二)专业(技能)课程

人体解剖学:系统阐述人体基本组织及运动、神经、感官、血液和血液循环、呼吸、消

化、营养及代谢、泌尿、内分泌和生殖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康复医学概论:主要讲授康复和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运动学、康复工程基本知识、康

复病例等。

临床医学概论:主要讲授诊断学的基础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病与性传

播疾病、肿瘤与中毒等常见病和重大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的诊断要点、治疗

原则等。

康复功能评定:主要讲授有关认知、言语、运动、日常生活活动及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内

容以及康复医学科常见疾病的功能评定。

康复治疗技术:主要讲授运动疗法技术的基本理论、常用的各种治疗技术及其在实际工

作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作业疗法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临床应用等内容。

传统康复学:主要讲授刮痧、拔罐、针刺、艾灸等传统中医方法的操作及临床应用。

社区康复:主要讲授开展社区康复工作必备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包括社区康复的概

念、管理、调查、培训及实施;残疾与康复的基本概念;残疾的预防;现代康复手段如运动疗

法、作业疗法、物理疗法、特殊教育、职业康复、心理康复、社会康复、矫形器及生活自助

具的使用等。对常见残疾,如偏瘫、截瘫、脑瘫、智力低下、小儿麻痹后遗症、视力残疾、

聋、哑、精神病残疾的预防、社区康复等。

八、教学时间安排

共安排教学65周(共四学期,第一、四学期教学周分别为15周、14周,第二、三学期

教学周各18周),考试4周,专业(基础)技能实训2周,毕业实习40周,国防及入学教

育2周,毕业教育1周,假期27周,机动3周(用于安排见习或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开设

顺序和周学时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考试假期

入学毕业技能毕业机

学年教学第1学合计

教育教育实训实习动第2学期暑假寒假

一2331119552

二2322118551

三14041

合2

2165403427144

九、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教师13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5人,来自附属医院的

兼职教师7人,“双师型”教师占65%;在校生与专任教师之比为18:1(不含公共课)。

(二)教学设施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实训中心面积约600m²,实训设施齐备,包含运动治疗实训室、作业

治疗实训室、物理因子治疗实训室、康复评定实训室、康复工程实训室、传统康复实训室、

言语治疗实训室、社区康复实训室、康复心理实训室等专业实训室,符合国家关于社区康复

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仪器设备配备规范)要求。所用教室全部为多媒体教室,信息

化条件能满足专业建设、教学管理、信息化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需要。

(三)教学资源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图书和数字资源丰富,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

教学实施和社会服务需要。本专业严格执行教材选用的相关要求,选取教材具有新、特、优

等特点。此外联合省内相关兄弟院校开发了省级社区康复专业教学资源库,《康复功能评定》、

《康复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常见疾病康复》、《社

区康复》等均为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素材不断更新。

(四)教学方法

在理论教学中,基于学情分析,倡导因材施教、因需施教,能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

教学要求、学生能力与教学资源,实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理实一体等多动形式的“做中

学、做中教”教学模式,灵活运用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以达

成预期教学目标。理论教学采取课堂讲授、讨论、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发多媒体功能,

运用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教学,特别是针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在临床康复一线拍摄图片、

影音资料并制作课件、微课,起到助教和助学的作用。

实践教学可采用校内实训、现场观摩、临床见习、病例分析讨论、病例模拟等多种形式

进行。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使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应用。

(五)学习评价

教学评价主要以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的掌握程度为考核点,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综合能

力。

1.突出过程与阶段性评价,结合课堂提问、技能操作,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评价。

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评价,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强调课程综合能力评价,结合康复治疗的个案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培养

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一是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包括专业专任教师、专业兼职教师、临

床康复专业带教老师,以及学生互评等;二是评价内容和方法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与讨

论、理论考试、技能操作、病例分析处理、康复技术综合运用、临床见习,以及职业态度、

职业能力等全面评价学生职业素质、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

3.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

生予以特别鼓励。

(六)质量管理

在院系两级的质量保障体系下,社区康复专业以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统筹考虑

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主要因素,健全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及其年度实施计划,制定定期专业调

研制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学籍管理制度、成绩考核制度、课程建设规范、督导制度、顶

岗实习制度,具备健全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学期教学进程计划及课表、课程教

学大纲、实训、实习教学计划及大纲、使用教材目录等,结合课堂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校内

外实践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诊断与改进、质量年报等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和各

环节的教学质量管理活动,逐步形成了任务、职责、权限明确,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

管理有机整体。

十、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即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自

我评价相结合,职业技能鉴定与学业考核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

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注意吸纳家长、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评价,重视毕业生跟踪评价。

对学生进行职业综合能力评价,评价内容应涵盖情感态度、职业行为、知识点掌握、技

能熟练程度和完成任务质量等。

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核按课程教学标准的要求进行,考核包括知识、技能、

态度三方面。毕业实习实行出科考试。

毕业考试科目:康复治疗技术、临床康复学、康复功能评定。

十一、本专业教学进程表

学时数一学年二学年三学年

2学

科序学1学期3学期4学期5.6学期

课程总讲实期

目号分

记授践

151814

3周18周2周40周

周周周

1职业生涯规划2302462综临

合床

2职业道德与法律2302462实实

训习

3经济政治与社会2302462

4哲学与人生2302462

公5体育与健康813081242222

课6语文应用基础69690642

模新

块7英语69690642

8数学应用基础6969810生42

9信息技术基础4723636入4

38610404206教

10解剖学基础59060306

11中医基础理论5908010国6

12生理学基础4725220防4

专13药物学基础23626102

业教

基14中医诊断学47260124

础育

课15康复医学概论47252204

块16西医诊断学47240324

17康复功能评定47250224

32576420156

18西医内科学71281002844

19康复治疗技术10164114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