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_第1页
五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_第2页
五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_第3页
五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_第4页
五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杨家园则中心小学主备人野丽丽课题图形的运动(一)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并能识别在旋转过程中旋转图形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和对应角。2、通过对具体图形旋转过程的观察和抽象,发展学生概括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3、通过欣赏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价值与魅力。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m学习重点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学习难点能识别在旋转过程中旋转图形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和对应角。知识链接轴对称图形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学习活动学法指导备注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播放舞蹈视频:你看到了什么?师:今天这一节课老师将和你们一起来学习旋转的内容(板课题)二、

观察抽象,探究新知(一)、认识旋转1.出示例1、(课件出示旋转地钟面)从“12”到“1”,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从“1”到“——”,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从“3”到“6”,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从“6”到“12”,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2.师: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旋转的现象呢?课件出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多媒体动画板示)(假如,我们把荡秋千的踏板看作是一个点、汽车的刮水器看作一条线段、风车的风叶看作是个四边形或三角形。那么它们的转动又会是怎么样子呢?强调像点、线段、三角形这样子的运动我们称之为旋转3、尝试给旋转下定义。现在你能说说什么是旋转了吗?(二)、结合生活,理解旋转的三要素1、旋转中心(三角形动画旋转演示)当图形旋转时,这个定点可以在旋转图形的哪个位置?2旋转方向师:旋转的方向有顺时针和逆时针。(用挡车杆的关和开来演示)3旋转角度(用时针转动角度的大小演示)①.当指针旋转了90°时,指针指向了哪里?②.当指针旋转了180°时,指针又指向了哪里?学生口答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生自由阐述以上几种旋转,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它们哪里转动了?比如:荡秋千哪转动了?挡车杆呢?---学生观察图形:点、线段、三角形的旋转演示回答问让学生根据刚才的认识尝试说说学生观察达标检测课后做一做课堂小结展示旋转大楼视频激发学生再学习旋转的兴趣?并说明有什么收获?课后作业教材85页3、4题板书设计图形的运动(一)从“12”到“1”,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从“1”到“——”,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从“3”到“6”,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从“6”到“12”,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教后反思学校杨家园则中心小学主备人野丽丽课题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学习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学习重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学习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知识链接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学习活动学法指导备注【复习导入】1.填空。(1)34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2)()个18是58,712里有()个112。(3)3个15是(),47是4个()。2.谈话: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这个知识。

【新课讲授】1.出示教材第89页例1。(1)提问:观察图,从图中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把一张饼平均分成8份,爸爸吃了张饼,妈妈吃了张饼,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提问: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怎样列式?为什么?提问:你能算出结果吗?怎样想的?(因为和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可以直接用两个分子相加,分母不变)。说明: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2)提问: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小结:分数加法的含义与整数加法相同,都是表示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时,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3)即时练习:+++2.同分母分数减法。(1)教材第90页例题1第(2)问。爸爸比妈妈多吃多少张饼?(2)反馈讨论结果。(3)归纳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减。3.小结:观察例1的第1问和第2问,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应怎样计算?(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概括)。教师总结板书: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4.即时练习。完成教材第90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学生口答

学生思考并回答:+,表示把这两个数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引导学生这样思考:是1个,是3个,合起来也就是,提问:+的和是,为什么分母没变?分子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讨论:①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如何列出算式?②计算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③你有什么体会?达标检测完成教材第91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2、3、4题。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谁能具体的说一说,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呢?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板书设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教后反思学校杨家园则中心小学主备人野丽丽课题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课型新授课时第2课时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三个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学习重点

掌握三个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三个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知识链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学习活动学法指导备注

【复习导入】1.口算下列各题。2.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新课讲授】1.出示以下例题3。电视台少儿频道各类节目播出时间分配情况如下:2.提出问题,尝试解决。(1)问题一:前三类节目共占每天节目播出时间的几分之几?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并说明为什么?(2)问题二:其他节目占每天播出时间的几分之几?3.归纳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要把分子连加、连减,分母不变。学生独立完成学生:①找出前三类节目所占的分数。②尝试计算这三个分数的和。

①想一想:每天播出的总时间用什么数表示?(15

或1)②求其他节目时间应该怎样算?列出算式:1--③尝试计算:达标检测完成教材第91~92页练习二十三的第5~11题。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了许多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那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板书设计第2课时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例3:(1)前三类节目共占每天节目播出时间的几分之几?(2)其他节目占每天播出时间的几分之几?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要把分子连加、连减,分母不变。教后反思学校杨家园则中心小学主备人野丽丽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学习目标1.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新知识转换成旧知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2.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

学习重点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学习难点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知识链接通分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学习活动学法指导备注【复习导入】1.计算下列各题。2.通分将下列各组分数通分。【新课讲授】1.揭示课题:前面,我们学习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同学们都掌握了它们的计算法则。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2.自主探索。(1)异分母分数加法计算。①出示课本第93页例题1(呈现课本例题图)。②学生自主探索。③尝试计算“+”。老师巡视,然后将学生的几种不同算法列举在黑板上。

(2)集体评价这三种计算方法。第一种算法正确,但不简便,将和通分时,没有找10和4的最小公倍数,而是找它们的公倍数,所以计算时数据较大,结果还要约分。第二种算法既正确又简便,先找10和4的最小公倍数,通分后再相加;第三种算法不对,算理弄错了。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不同,是不能直接相加的。(3)归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①先通分,找出不同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②然后按同分母分数相加的法则进行计算。③反馈探索结果。(4)异分母分数减法计算。①你如何比较和的大小?②要求比多多少,怎么计算?3.师生共同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板书)4.即时练习。(1)完成课本第93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法则。说一说通分过程中的几个要点:(1)通分的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2)求分母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在学生自主探索过程中,教师巡视课堂,观察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适时引导学生。当学生列出算式+时,教师: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吗?

师引导学生总结。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抽查。达标检测(1)完成课本第94页“做一做”的第1~2题。(2)解下列方程: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谁愿意具体的来说一说应该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呢?课后作业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4题。板书设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教后反思学校杨家园则中心小学主备人野丽丽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课型新授课时第2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教学,巩固学生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学习重点巩固学生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进行计算。学习难点能熟练进行计算。知识链接通分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学习活动学法指导备注

【基础练习】1.口算下列各题。2.计算下列各题并验算。【专项练习】1.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二十四第5题。先判断再把不对的改正。注意让学生说说理由。2.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二十四的第6题。(1)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反馈。(2)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特征,发现规律。指出:今后遇到这样的题目,可以利用上面的规律口算出结果。如:3.完成教材第96页练习二十四的第7题。请学生先根据已有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再解答。4.完成教材第96页练习二十四的第8题。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两人一组),其中一人出题,另一人回答,然后交换过来。5.完成教材第96页练习二十四的第9题。(1)按照课本中的示例进行填空。(2)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3)想一想:如果第一个圆里的数是18,结果会怎样?6.完成教材第96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0题。【课堂作业】1.计算下面各题。2.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3.求未知数x。4.小红买来一些白糖。妈妈煮糖水用去38千克,腌糖蒜用去35千克,还剩下2140千克。一共用去多少千克?小红一共买来多少千克白糖。

学生独立完成

引导学生找到下面的规律:①这些分数都是分子是1的分数。②每道算式中的两个分数的分母只有公因数1。③计算时,只需将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母相加(减)的结果作分子,就可以速算出得数。

达标检测活页作业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了许多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那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板书设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后反思学校杨家园则中心小学主备人野丽丽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以及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算法。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学习重点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以及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算法。学习难点能够正确的计算知识链接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学习活动学法指导备注

【复习导入】1.口算练习。2.算一算。3.揭示课题。我们学过了分数加、减法,掌握了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新课讲授】1.出示教材第97页例1的表格。(1)让学生读懂表格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2)老师出示第一个问题:“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几分之几?”(3)提问:森林部分指什么?怎样列式?板书:

(4)小结计算方法: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进行计算,计算时,可以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方法。(5)即时练习。计算下列各题:2.出示例1的第二个问题:“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1)先让学生看懂表格内容.(2)请学生列出算式:(3)请学生试着计算,并指名板演这两种方法的计算过程。提问: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该怎样计算?没有括号的: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带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数。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计算,完成后提问计算的顺序。

1、学生试着算一算,集体交流计算方法。2、请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

3、让学生将这两种计算方法进行比较,看出哪一种更简单,确定自己喜欢的方法。师提问:在这个问题中,把什么看作“1”?是什么意思?达标检测课本98页“做一做”的第一题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板书设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带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数。教后反思学校杨家园则中心小学主备人野丽丽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课型新授课时第2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并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2.培养学生计算的灵活性。学习重点使学生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并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学习难点能够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知识链接分数加减法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学习活动学法指导备注

【复习导入】1.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16+25+75215+1038+285+917整数加法交换律a+b=b+a整数加法结合律:(a+b)+c=a+(b+c)2.提问:整数加法交换律中,所指的两个数的范围是什么?整数加法结合律中所指的三个数的范围是什么?(使学生明确都是在整数范围内)3.回忆学过的加法,想一想:这些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适用吗?(举例说明)揭示课题: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减法也适用,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板书课题: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新课讲授】1.研究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的适用范围。教师:这些运算定律中,用字母表示的两个数或三个数,它的范围都包括了什么样的数?(整数和小数,还有分数)使学生明确,加法运算定律在计算中都可以运用。(1)教师出示教材第98页例2。组织学生学习。学生可能会说出: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2)出示:计算:①;②。①独立练习。②订正,说说哪里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哪里应用了加法结合律。③归纳,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把分母相同的分数先加起来,或凑成整数再进行计算比较简便。2.完成教材第98页“做一做”的第1题。3.完成教材第98页“做一做”的第2题。学生根据数的特点,想想应用什么定律进行简算,集体订正计算过程,并说出简算的依据。4.应用题。(1)教师出示教材第99页例3。(2)阅读理解,喝了几次牛奶?第一次喝了多少?第二次呢?加了多少水?水全喝完了吗?要求学生说说:上面各题进行简便计算的根据是什么?用字母怎样表示?相互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观察这些加数,注意分母和分子有什么特点并讨论怎样可以使计算简便?说一说这两道题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达标检测1.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3.有两根绳子,第一根长58m,第二根比第一根短m。这两根绳子一共长多少米?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谈谈今天的学习体会。课后作业

课本99—100页的5—8题板书设计第2课时

分数加减简便运算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教后反思学校杨家园则中心小学主备人野丽丽课题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课课型练习课时第3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够熟练正确的进行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2.正确分析和解答用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的实际问题。学习重点正确解答用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的实际问题。学习难点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链接通分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学习活动学法指导备注

一、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能说说怎样计算吗?计算时应注意些什么?二、出示学习目标三、练习设计基本练习:1、填空(1)EQ\F(2,9)+EQ\F(5,9)表示()个EQ\F(1,9)加()个EQ\F(1,9),一共是()个EQ\F(1,9),就是()。(2)EQ\F(3,4)-EQ\F(1,4)表示()个EQ\F(1,4)减()个EQ\F(1,4),还有()个EQ\F(1,4),就是()。2、计算:++=++=+-=1--=1--=1--=3.独立完成自主练习5、6、8、10题。认真审题,注意解题思路,正确列式计算。4.自主练习7题开火车口答的形式完成,关注学生的熟练程度。四、提高练习:1.自主练习9题。指名说出如何正确的填出括号里的数,集体订正。2.补充练习(1)EQ\F(1,25)+EQ\F(2,25)+EQ\F(3,25)+……+EQ\F(22,25)+EQ\F(23,25)+EQ\F(24,25)=(2)1--=2--=引导学生探索,当分子相减为零时,所得的结果应怎样书写,为什么?学生交流,全班补充。独立填空,指名回答。独立计算,集体订正。独立计算,集体订正。部分学生板演独立口算。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讨论。独立完成,订正时说当分子相减为零时,所得的结果应怎样书写。达标检测EQ\F(2,9)+EQ\F(5,9)表示()个EQ\F(1,9)加()个EQ\F(1,9),一共是()个EQ\F(1,9),就是()。EQ\F(3,4)-EQ\F(1,4)表示()个EQ\F(1,4)减()个EQ\F(1,4),还有()个EQ\F(1,4),就是()。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谈谈今天的学习体会。课后作业计算:++=++=+-=1--=1--=1--=板书设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课EQ\F(1,25)+EQ\F(2,25)+EQ\F(3,25)+……+EQ\F(22,25)+EQ\F(23,25)+EQ\F(24,25)=

教后反思学校杨家园则中心小学主备人野丽丽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课课型练习课时第3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2、练习中,通过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并能用发现的规律进行计算。学习重点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知识链接通分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学习活动学法指导备注

一、学习导入师:这节课进行练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巩固和深入思考。(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二、基础性练习1、填空(1)+表示()个加上()个,和是()。(2)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再按()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3)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先通分,是因为()不同的数不能直接向加减。2、计算(带※的题要求验算)+※+1-※-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二、变式练习:1、解方程+X=X-=X+=-X=说说解方程的依据是什么?2、小明家8月份的支出中,房租约占总支出的,用于餐饮、水果方面的支出约占总支出的,这两项支出约占总支出的几分之几?三、拓展练习1、小明家8月份的支出中,房租约占总支出的,用于餐饮方面的支出比房租支出多总支出的,这两项支出约占总支出的几分之几?2、计算找规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独立填空,指名回答。独立计算,集体订正。部分学生板演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讨论。达标检测根据学校气象小组的记录,9月份雨天天数占全月总天数的,晴天天数占全月总天数的,晴天天数比雨天天数多占了全月总天数的几分之几?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谈谈今天的学习体会。课后作业思考题+=+=板书设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课+=+=教后反思学校杨家园则中心小学主备人野丽丽课题分数加减法练习课课型练习课时第4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够熟练正确的进行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2.正确分析和解答用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的实际问题。学习重点正确解答用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的实际问题。学习难点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链接通分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学习活动学法指导备注

填空:1、+表示8个()加上6个(),和是()。2、计算EQ\F(4,7)+EQ\F(5,9)时,因为它们的分母不同,也就是()不同,所以要先()才能直接相加。3、分母是12的最简真分数有()个,它们的和是()。4、1EQ\F(5,11)的分数单位是(),再加上()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素数。5、在○里填上“>”、“<”或“=”。EQ\F(3,4)○EQ\F(4,5)1.8○EQ\F(9,5)EQ\F(1,8)-(EQ\F(1,4)-EQ\F(1,8))○EQ\F(1,8)-EQ\F(1,4)+EQ\F(1,8)6、与的和再减去它们的差,结果是()))。7、比EQ\F(4,5)米长EQ\F(3,20)米的是()米。8、一根铁丝长EQ\F(4,5)米,比另一根短EQ\F(1,4)米,两根铁丝共()米。9、一块饼平均切成8块,妈妈吃了3块,小明吃了2块,还剩下这块饼的EQ\F((),())。10、一批化肥,第一天运走它的EQ\F(1,3),第二天运走它的EQ\F(2,5),还剩这批化肥的()没有运。11、三个分数的和是,它们的分母相同,分子是相邻的三个自然数,这三个分数是()。独立填空,指名回答。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讨论。达标检测练习册第57页第1-4题。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谈谈今天的学习体会。课后作业练习册第58页第5、6题。板书设计分数加减法练习课教后反思学校杨家园则中心小学主备人野丽丽课题分数加减法练习课课型练习课时第4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2、练习中,通过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并能用发现的规律进行计算。学习重点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知识链接通分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学习活动学法指导备注一、判断:1、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2、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3、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不适用。…………()4、1-EQ\F(2,5)+EQ\F(3,5)=1-1=0………………()5、一根电线用去,还剩下米。()6、圆是轴对称图形,它也能密铺。()二、列式计算建筑工地运来2吨黄沙,第一天用它的,第二天用去它的,还剩几分之几?2、粮店原来有吨大米,卖出吨后,又运进吨。粮店现在有大米多少吨?独立判断,指名回答。独立计算,集体订正。部分学生板演。达标检测练习册第59页第1-4题。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谈谈今天的学习体会。课后作业练习册第60页第1-4题。板书设计分数加减法练习课教后反思学校杨家园则中心小学主备人野丽丽课题分数加减法练习课课型练习课时第5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2、练习中,通过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并能用发现的规律进行计算。学习重点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知识链接通分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学习活动学法指导备注计算:1、直接写出得数。(6分)EQ\F(5,9)+EQ\F(8,9)=EQ\F(1,8)+EQ\F(7,8)=EQ\F(19,24)-EQ\F(13,24)=EQ\F(19,36)+EQ\F(3,36)=EQ\F(3,7)+EQ\F(4,7)=EQ\F(11,8)-EQ\F(1,8)=EQ\F(1,4)-EQ\F(1,9)=EQ\F(12,13)-EQ\F(3,13)=EQ\F(8,9)+EQ\F(4,11)+EQ\F(1,9)=1-EQ\F(1,6)-EQ\F(1,6)=EQ\F(3,4)+EQ\F(1,4)+EQ\F(1,4)=EQ\F(7,8)-EQ\F(3,8)+EQ\F(3,8)=2、解方程:(6分)X-=X+=X-EQ\F(1,6)=EQ\F(3,8)EQ\F(1,5)+X=EQ\F(2,3)3、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8分)+++-EQ\F(11,12)-(EQ\F(1,6)+EQ\F(1,8))11-EQ\F(7,10)-EQ\F(3,10)EQ\F(1,2)-(EQ\F(3,4)-EQ\F(3,8))EQ\F(7,12)-(EQ\F(3,4)-EQ\F(1,2))4、文字题(8分)(1)减去与的和,差是多少?(2)EQ\F(2,3)减去EQ\F(2,5),再减去EQ\F(1,6),结果是多少?独立计算,集体订正。部分学生板演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讨论。达标检测练习册第61页第5、6题。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谈谈今天的学习体会。课后作业练习册第62页第1-4题。板书设计分数加减法练习课教后反思学校杨家园则中心小学主备人野丽丽课题分数加减法练习课课型练习课时第6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2、练习中,通过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并能用发现的规律进行计算。学习重点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能比较熟练地解决。

知识链接通分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学习活动学法指导备注解决下列问题张大伯收了一批西瓜,第一天卖出了总数的EQ\F(3,8),第二天卖出了总数的EQ\F(1,4),两天一共卖出总数的几分之几?小芳做数学作业用了小时,比语文作业少用小时,小芳做这两项作业一共用了多少时间?3、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分别是米、米和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米?4、王彬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EQ\F(1,6),第二天看了全书的EQ\F(1,4)。还剩下全书的几分之几?一堆沙有EQ\F(2,3)吨,第一天用去250千克,第二天用去EQ\F(1,5)吨,还剩下多少吨?服装厂本月计划生产一批童装,结果上半月完成了,下半月和上半月产得同样多,超产了吗?如果超产,超产了几分之几?小明睡觉的时间占整天的,学习的时间占整天的,吃饭时间占整天的,问小明每天有几分之几的时间做其它的事情?8、分数简算独立完成,集体订正。部分学生板演。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讨论。达标检测练习册第63页第5、6题。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谈谈今天的学习体会。课后作业练习册第64页第1-4题。板书设计分数加减法练习课教后反思学校杨家园则中心小学主备人野丽丽课题分数加减法练习课课型练习课时第6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2、练习中,通过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并能用发现的规律进行计算。学习重点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能比较熟练地解决。

知识链接通分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学习活动学法指导备注解决下列问题张大伯收了一批西瓜,第一天卖出了总数的EQ\F(3,8),第二天卖出了总数的EQ\F(1,4),两天一共卖出总数的几分之几?小芳做数学作业用了小时,比语文作业少用小时,小芳做这两项作业一共用了多少时间?3、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分别是米、米和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米?4、王彬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EQ\F(1,6),第二天看了全书的EQ\F(1,4)。还剩下全书的几分之几?一堆沙有EQ\F(2,3)吨,第一天用去250千克,第二天用去EQ\F(1,5)吨,还剩下多少吨?服装厂本月计划生产一批童装,结果上半月完成了,下半月和上半月产得同样多,超产了吗?如果超产,超产了几分之几?小明睡觉的时间占整天的,学习的时间占整天的,吃饭时间占整天的,问小明每天有几分之几的时间做其它的事情?8、分数简算独立完成,集体订正。部分学生板演。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讨论。达标检测练习册第63页第5、6题。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谈谈今天的学习体会。课后作业练习册第64页第1-4题。板书设计分数加减法练习课教后反思学校杨家园则中心小学主备人野丽丽课题单式折线统计图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学习目标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学习重点会看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图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习难点会看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图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知识链接条形统计图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学习活动学法指导备注【复习导入】课件出示数据。20XX年:426支;20XX年:394支;20XX年:468支;20XX年:454支;20XX年:489支;20XX年:499支;20XX年:519支。这是老师收集的2006~20XX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支数的数据。像老师这样整理数据的方法好吗?你想怎样整理这些数据?。你能说说用统计表或条形图来呈现数据有什么好处吗?(统计表更清楚,更有条理;条形统计图更形象直观)。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还经常用这种方式来表示这些数据,课件出示课本105页例1折线统计图。(揭示课题:单式折线统计图)。【新课讲授】一、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1.读懂图意。谈话:看来折线统计图的用途真不小!你能看懂这个折线统计图吗?请同学们先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折线统计图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它是怎样表示数据信息的?学生活动,教师组织全班交流。提问:表示20XX年参赛队的点在哪里?这一年有多少支参赛队?20XX年呢?2.数据分析。谈话: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出示问题:(1)多长时间记录一次数据的?(2)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3)参赛的队伍上升得最快的是哪一年到哪一年?下降得最快呢?全班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看的,怎么想的。3.小结。人们在表示这些数据时可以选用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你还在哪儿见过折线图?展示课前收集的折线图(略),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统计图所表示的内容,以及从图中能了解到的信息。谈话:认识了这么多折线统计图,想不想绘制一个折线统计图呢?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课本105页"做一做")你能根据统计表(陈东调查自己0-10岁的身高情况,并制成统计表)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吗?出示统计图(没有描点),教师示范前两个点的画法。学生尝试画图,并组织交流(让学生说一说制作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提问:从这幅图中知道了什么?提问:从图上看,陈东的身高有变化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追问:为什么身高长的速度越来越慢?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讨论。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达标检测完成第108页练习二十六第1题。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谈谈今天的学习体会。课后作业完成第108页练习二十六第2~3题。板书设计单式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画法: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数量,根据数量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结起来。教后反思学校杨家园则中心小学主备人野丽丽课题复式折线统计图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学习目标1.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学习重点归纳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学习难点归纳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知识链接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具学具课件学习活动学法指导备注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投影出示课本第106页例2的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见课本图形)观察两图中数据,你得到了哪些数据?学生回答后,教师解说: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的社会。尤其是上海,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已进入了老龄化。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数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怎样才能更方便地比较上海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复式折线统计图)。【新课讲授】1.怎样才能更清楚地表示出两条不同的折线呢?教师用电脑课件演示画图过程(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并用图例说明)。2.学生在课本中画出死亡人口折线后。提问: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着重强调要用不同的线段来分别连结两组数据中的数。也就是制作复式统计图时,先要画出图例。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提示: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图例很重要。达标检测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六第4题。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会画复式折线统计图,而且还能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获得许多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课后作业完成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六第5、6题。板书设计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后反思学校杨家园则中心小学主备人野丽丽课题简单的找次品问题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指导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2.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策略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学习难点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知识链接找规律教具学具课件学习活动学法指导备注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出示天平教具,提问:这是什么?(天平)你知道天平的作用吗?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新课讲授】1.自主探索。(1)出示教材第111页例1:这里有3瓶钙片,其中有一瓶少了3片,你能用什么方法把它找出来吗?(2)独立思考。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积极发言。方案:打开瓶子数一数,用手掂掂,用天平称。(板书课题:找次品)2.自主探索用天平找次品的基本方法。(1)引导学生探索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大家猜猜,怎样利用天平找出这瓶少了的钙片,我们可以拿出3个学具,代替钙片,想象一下,怎样才能找出少了的那瓶?(2)全班汇报:①一个一个地称重量(利用砝码),最轻的就是少了的那一瓶;②利用推理:在天平两端各放一瓶,根据天平是否平衡来判断哪一瓶是少的。如果天平平衡,说明剩下的一瓶就是少的;如果天平不平衡,说明上扬的一端是少的。(4)小结并揭示课题。①综合比较几种方法(数一数,掂一掂,盘秤称,天平称……),哪一种更加快速,准确?②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些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一个重量不同的,轻一点或是重一点。利用天平能够快速准确地把它找出来,我们把这类问题叫做找次品。3.如果这里有5瓶钙片,其中1瓶少了3片,请你设法把它找出来。4.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并汇报。汇报:(1)先拿两瓶放在天平两端,如果天平平衡,说明这两瓶都是合格的,再拿两瓶放在天平两端,如果天平还是平衡,说明这两瓶还是合格的,那剩下的一瓶就是不合格的。(2)先拿两瓶放在天平两端,如果天平两端平衡,说明这两瓶都是合格的,再拿两瓶放在天平两端,如果天平不平衡,说明上扬的一端就是不合格的。(3)先把5瓶分成2瓶一组,在天平两端各放两瓶,如果天平平衡,说明这四瓶都是合格的,那剩下的一瓶就是不合格的。(4)先把5瓶分成2瓶一组,在天平两端各放两瓶,如果天平不平衡,说明上扬的一端就是不合格的,把上扬的那一端的两瓶再放在天平两端,天平上扬的一端就是不合格的。5.小结:第一种方案,每一份是1个,至少需要称2次就一定能找出来。第二种方案,每一份是2个,至少需要称2次就一定能找出来。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独立思考,有一定思维结果的时候小组交流。学生试着找方法。达标检测完成教材第112页“做一做”。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找次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课后作业完成教材第113页练习二十七的第1~6题。板书设计第1课时简单的找次品问题例1:这里有5瓶钙片,其中一瓶少了3片,设法把它找出来。5→(2,2,1)教后反思学校杨家园则中心小学主备人野丽丽课题稍复杂的找次品问题课型新授课时第2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优化思想。2.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3.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学习重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优化思想。学习难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优化思想。知识链接找规律教具学具课件学习活动学法指导备注教学过程【复习导入】了解天平的工作原理后,会正确使用天平解决问题。【新课讲授】1.提出问题(1)出示教材第112例2:9个零件里有1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假如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就保证一定能找出次品?(2)独立思考。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假想,积极发言。2.自主探索(1)引导学生探索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大家猜猜,怎样利用天平找出零件里的次品?(2)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3)全班汇报利用推理:把9个零件分成3份,每份分别是3个,3个,3个。天平两边各放3个,天平平衡,则次品在另3个零件中,再从3个中拿出2个,在天平两端各放1个,天平平衡,剩下一个零件是次品;如果第一次称量中,天平不平衡,次品零件在重的3个当中,拿出其中两个,在天平两端各放一个。如果平衡,则剩下一个是次品,如果不平衡,则重的那个是次品。(4)你还有什么其他方法吗?独立思考,有一定思维结果的时候小组交流。学生试着找方法。达标检测完成教材112页“做一做”。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稍复杂的找次品问题,你收获是什么?课后作业完成教材第113~114页练习二十七的第2~6题。板书设计稍复杂的找次品问题教后反思学校杨家园则中心小学主备人野丽丽课题复习因数和倍数课型复习课时第1课时学习目标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学习重点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学习难点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知识链接因数和倍数教具学具小黑板学习活动学法指导备注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做教材118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2、做教材118页第2题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答案,并集体交流二、复习指导1、复习因数和倍数2、复习2、5、3的倍数3、复习质数和合数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册74页第1题引导学生完成,教师订正2、完成第74页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教师巡视,收集错题进行二次备课。达标检测完成练习册74页第3题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课后作业成练习册7页第1、2题.板书设计复习因数和倍数教后反思学校杨家园则中心小学主备人野丽丽课题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课型复习课时第2课时学习目标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的约分和通分。学习重点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学习难点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的约分和通分。知识链接分数的认识教具学具小黑板学习活动学法指导备注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做教材119页第6题引导学生完成,教师订正2、做教材119页第7题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答案,并集体交流3、做教材119页第8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二、复习指导1、复习分数的意义2、复习真分数和假分数3、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4、复习约分5、复习通分6、复习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册第75页第1题引导学生完成,教师订正2、完成练习册第75页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同学们要认真审题,不要盲目去做。达标检测完成练习册第75页第3题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课后作业成练习册75页第4、5题.板书设计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后反思学校杨家园则中心小学主备人野丽丽课题复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课型复习课时第3课时学习目标使学生进一步弄清分数加、减法的意义,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使学生在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灵活选择简便算法。学习重点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学习难点灵活选择简便算法。知识链接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具学具小黑板学习活动学法指导备注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做教材118页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二、复习指导1、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复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复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三、巩固练习1、完成118页第4题引导学生完成,教师订正2、完成第118页第5题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讨论同学们要认真审题,不要盲目去做。达标检测完成练习册第76页第1题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课后作业成练习册76页第2、3题.板书设计复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后反思学校杨家园则中心小学主备人野丽丽课题复习空间与图形课型复习课时第4课时学习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够根据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正确地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学习重点正确地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学习难点正确地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知识链接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教具学具小黑板学习活动学法指导备注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做教材119页第10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共同归纳概括。2、做教材119页第12题引导学生完成,教师订正3、做教材120页第13题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答案,并集体交流4、做教材120页第1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二、复习指导1、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三、巩固练习完成120页第5题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讨论同学们要认真审题,不要盲目去做。达标检测完成练习册第78页第4题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课后作业成练习册78页第5、6题.板书设计复习空间与图形教后反思学校杨家园则中心小学主备人野丽丽课题复习简单的统计课型复习课时第5课时学习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学习重点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学习难点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知识链接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具学具小黑板学习活动学法指导备注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做教材120页第17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共同归纳概括二、巩固练习完成121页第18题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讨论同学们要认真审题,不要盲目去做。达标检测完成练习册第79页第1题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课后作业成练习册80页第2题.板书设计复习简单的统计教后反思学校杨家园则中心小学主备人野丽丽课题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课型复习课时第6课时学习目标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进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