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1-2022学年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浙教版2021-2022学年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浙教版2021-2022学年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浙教版2021-2022学年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浙教版2021-2022学年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氯化铵是“侯氏制碱法”的一种副产品,已知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下列关于氯化铵的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铵属于酸B.氯化铵是一种复合肥C.氯化铵与草木灰混施,肥效更佳D.氯化铵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混合会产生白色沉淀2.向盐酸与氯化铜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有气体生成B.溶液中有氯化铜C.滤出的固体可能是纯净物D.溶液质量一定减小3.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许多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它们都A.都是溶液B.都含有氢元素C.都解离出了氢离子D.都含有酸根离子4.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丙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用甲制的容器不能盛放丁盐的水溶液,用乙制的容器却可以盛放丁盐的水溶液。由此推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丙>乙>甲>丁B.甲>丁>乙>丙C.丁>甲>乙>丙D.甲>乙>丁>丙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实现的相互转化,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一定相同B.铜可以实现如下转化:C.石灰浆粉刷墙壁,一段时间后墙面就变硬了,因为石灰浆中水分蒸发了D.不需要其他任何试剂就能鉴别出NaOH、NaCl、HCl、FeCl3四种溶液6.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实验不是制取气体,所以实验前不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C.该实验可以说明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D.若把红磷换成木炭,也可得到相同实验结果7.今有下列①②③④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其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表示了四种元素B.②表示阳离子C.③表示金属元素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用粗砂纸打磨后的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划痕处出现红色物质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D.向滴有石蕊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溶液由蓝色变紫色再变红色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加热铁丝,铁丝只发生红热现象,不能燃烧B.点燃氢气后观察到淡蓝色火焰,火焰上方有水雾生成C.铜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金黄色固体表面变黑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紫红色的铜生成10.下列实验中利用提供的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提纯混有少量Na2CO3的NaCl固体加入稀硫酸,蒸发B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木炭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C鉴别羊毛制品和涤纶制品观察色泽D分离KCl与MnO2的固体混合物加足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洗涤、烘干、蒸发A.A B.B C.C D.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由化学变化产生。(1)辽宁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中,重点工作为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强秸秆焚烧综合管控等,其目的是为了有效减少空气中_____的浓度。(2)垃圾焚烧发电既可以为人类提供能量,也可以减少类似于“白色污染”这样的环境问题。形成“白色污染”的主要物质是_____;该物质与涤纶、尼龙等都属于_____(填“天然”或“合成”)材料。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小明用20g含碳酸钠53%的天然碱制取氢氧化钠用于制作“叶脉书签”(杂质不参加反应)。操作过程如下:请计算:(1)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2)将200g滤液浓缩制成“叶脉书签”所需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蒸发水的质量是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随着科学的发展,新能源的开发不断取得突破。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所示。请根据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丁的化学式为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写字母序号)。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氧化物D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机物14.酸、碱、盐是我们身边重要的化合物。生活中可以用稀盐酸除铁锈,该反应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__。向硝酸银溶液中滴加氯化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①上述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②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写出下列图形代表的离子。:_____(填离子符号)。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化学兴趣小组做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时,往NaOH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刚变红瞬间又褪成无色。讨论并猜想。猜想一:可能是酚酞溶液变质猜想二:可能与NaOH溶液的浓度有关猜想三:可能是酚酞溶液在滴入过程中被O2氧化甲同学认为猜想一是不对的。其理由是______。取3mL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入3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得到NaOH溶液的浓度与酚酞溶液褪色时间关系如图2所示。①根据图2所示,NaOH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酚酞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的时间越短。②做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时,滴加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若用做实验的NaOH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完成该实验的操作时间应控制在______之内。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三是否正确。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_____5.5min酚酞溶液褪色酚酞溶液先变红后褪色与O2___(选填“有关”或“无关”)(4)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逐滴加入稀盐酸的过程,并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16.实验室有一包固体药品,可能含有Na2SO4、Na2CO3、CuSO4、Ba(OH)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班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Ⅰ.称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中充分溶解,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由实验现象可知,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_。Ⅱ.取沉淀进行如下操作并记录现象:该操作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由实验Ⅰ、Ⅱ可知原固体中必含_____。Ⅲ.无色滤液中含哪些溶质,小组同学对此展开了下面的研究。操作现象结论①取无色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_____②取①中上层清液,滴加__________原固体中含NaOH(反思交流)步骤①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除了检验一定含有的物质外,还能起到的作用是_____。有同学对步骤②的结论产生质疑,原因是_____。Ⅰ中无色滤液若直接排放可能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方法是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D【解析】

A、氯化铵是由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属于盐,故选项说法错误。B、氯化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说法错误。C、草木灰溶于水显碱性,氯化铵与草木灰混合会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故选项说法错误。D、氯化铵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铵,会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2、A【解析】

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详解】A、过量的铁粉会和盐酸反应,一定有气体生成,故A正确;B、过量的铁粉会将氯化铜中的铜全部置换出来,溶液中不再有氯化铜,故B不正确;C、滤出的固体不仅会有反应生成的铜,也会有过量的铁,不可能是纯净物,故C不正确;D、盐酸与铁反应,每溶解56份质量的铁,就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溶液质量增加;氯化铜与铁反应,每溶解56份质量的铁,就会析出64份质量的铜,溶液质量减小。但该混合液中不确定盐酸和氯化铜的质量,因此无法判断溶液质量的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A。3、C【解析】

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故选C。4、B【解析】只有丙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说明丙最不活泼,用甲制的容器不能盛放丁盐的水溶液,说明甲比丁活泼,用乙制的容器却可以盛放丁盐的水溶液,说明丁比乙活泼,因此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甲>丁>乙>丙。故选B。点睛: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5、D【解析】

A、实现CO⇌CO2的相互转化,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可以采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基本类型不一定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不能与水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就变硬了,是因为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氯化铁溶液显黄色,可以首先鉴别,然后将氯化铁滴入剩余的三种溶液中会生成红褐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然后将剩余的两种溶液滴入红褐色沉淀中,沉淀溶解的是盐酸,剩余的是氯化钠,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6、B【解析】

A、凡是有气体参加和生成的反应,该实验中有氧气参加反应,故实验前应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会导致集气瓶中部分气体通过导管逸出,导致测定结果偏高,该选项说法正确;C、该实验不能说明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若把红磷换成木炭,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实验不能成功,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点睛】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应该具备的条件是: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不能和空气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7、C【解析】

A、根据不同种元素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②和④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共表示3种元素,故A错误;B、在②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2,为镁原子,故B错误;C、粒子③的质子数是11,属于钠元素,是金属元素,故C正确;D、粒子①中,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D错误。故选C。8、B【解析】

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中和反应的原理、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错误;B、用粗砂纸打磨后的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硫酸铝溶液和铜,一段时间后,划痕处出现红色物质,故选项正确;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D、滴有石蕊的稀盐酸显红色,向滴有石蕊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紫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溶液显碱性,溶液变蓝色,故选项错误。故选B。9、A【解析】

A、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空气中加热铁丝,铁丝只发生红热现象,故A正确;B、点燃氢气后,观察到产生淡蓝色火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有水雾生成,故B不正确;C、铜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生成氧化铜,会观察到红色固体表面变黑,故C不正确;D、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紫红色的铜生成,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D不正确。故选A。10、D【解析】

A、提纯混有少量Na2CO3的NaCl固体,加入稀硫酸,蒸发,会生成硫酸钠而引入杂质,选项错误;B、用木炭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气体,导致容器内气体的量不减少,压强不变小,不能用于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选项错误;C、鉴别羊毛制品和涤纶制品,应该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没有气味的为涤纶,不能用观察色泽的方法,选项错误;D、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能溶于水,分离KCl与MnO2的固体时,混合物加足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洗涤、烘干得二氧化锰,将滤液蒸发得氯化钾,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除杂的原则:只除杂,不引杂。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鉴别题要做到同一操作下或与同一物质反应时,现象要不同。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二氧化碳塑料合成【解析】

(1)辽宁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中,重点工作为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强秸秆焚烧综合管控等,其目的是为了有效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故填:二氧化碳。(2)垃圾焚烧发电既可以为人类提供能量,也可以减少类似于“白色污染”这样的环境问题。形成“白色污染”的主要物质是塑料;该物质与涤纶、尼龙等都属于合成材料。故填:塑料;合成。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4%120g【解析】

(1)设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x,x=4%答: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2)蒸发水的质量为200g-=120g答:需蒸发水的质量为120g。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H2OCO2+3H2CH4O+H2OD【解析】

(1)由题目信息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丁的化学式为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2+CO2CH3OH+H2O;(2)A由上述反应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发生改变,故A错误;B由上述反应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B错误;C由微粒的构成可知,甲是单质,丙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C错误;D由上述反应物质的变化可知,参加反应的物质是二氧化碳和氢气,都是无机物,生成物中的甲醇是有机物,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可以转化为有机物,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是对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问题的考查,根据分子构成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结合相关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14、由无色变为黄色NaCl+AgNO3═NaNO3+AgCl↓NO3-【解析】

(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由无色变为黄色。(2)①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AgNO3═NaNO3+AgCl↓。②反应的实质是银离子结合氯离子生成氯化银沉淀,表示硝酸银溶液中的硝酸根离子,其离子符号为:NO3﹣。故答案为(1)由无色变为黄色;(2)①NaCl+AgNO3═NaNO3+AgCl↓;②NO3﹣。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如果酚酞溶液已经变质,遇到NaOH溶液就不可能有先变红的现象越大便于观察反应发生及反应完全(或反应终点)3.5min取3mL3%NaOH溶液于试管中,加热煮沸后,在液面上方滴加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到室温后的下方溶液中滴入3滴酚酞溶液,轻轻振荡无关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充分进行)NaOH+HC1=NaCl+H2O【解析】

(1)甲同学认为猜想一是不对的。其理由是如果酚酞溶液已经变质,遇到NaOH溶液就不可能有先变红的现象;(2)①根据图2所示,NaOH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酚酞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的时间越短。②由于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酚酞遇碱性物质变红色,可利用氢氧化钠被消耗来指示反应是否发生,酚酞刚刚变成无色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做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时,滴加酚酞溶液的目的是便于观察反应发生及反应完全(或反应终点);根据图2所示,若用做实验的NaOH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完成该实验的操作时间应控制在3.5min之内;(3)5.5min酚酞溶液褪色,根据图2可知,需3%的氢氧化钠进行实验,为了探究酚酞溶液先变红后褪色与O2是否有关,需将实验与氧气隔绝进行对比,可将溶液加热煮沸后,滴入植物油,冷却到室温后进行实验。因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3mL3%NaOH溶液于试管中,加热煮沸后,在液面上方滴加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到室温后的下方溶液中滴入3滴酚酞溶液,轻轻振荡5.5min酚酞溶液褪色酚酞溶液先变红后褪色与O2无关(4)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