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上学案:3.2 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_第1页
人教版化学九上学案:3.2 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_第2页
人教版化学九上学案:3.2 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_第3页
人教版化学九上学案:3.2 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_第4页
人教版化学九上学案:3.2 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2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道原子的构成以及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2.了解有关探索原子结构的科学史实,培养大胆猜想、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二、学习重难点重点:构成原子的粒子及相互之间的关系。难点:原子的结构。三、学习过程【知识回顾】1.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2.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_________改变,构成分子的原子_________改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_________,而原子_________,只是重新_________新分子。因此,_________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答案】1.分子、原子、离子;2.没有、也没有;分为原子、不可再分、组合成、原子。【课前预习】1.科学实验证明: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_________和核外的_________构成。原子核由_________和_________构成。2.构成原子的各种粒子是否带电?若带电,是带正电荷,还是带负电荷?3.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4.不同的原子,其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是否相同?【答案】1.原子核、电子、质子、中子;2.核外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内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3.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和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4.不一定,如氢原子中,核内质子数为1,而中子数为0。【课堂探究】一、原子结构的发现史1.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认为:万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的,即原子。2.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世界上第一个原子理论模型:他认为一切物质都是由最小的不能再分的粒子—原子构成。原子不能被制造,也不能被毁灭。它是坚实的、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的实心球。虽然经过后人证实,这是一个失败的理论,但他第一次将原子从哲学带入化学研究,明确了今后化学家努力的方向,它成功的解释了质量守恒等定律,将化学真正的从古老的炼金术中摆脱出来,道尔顿也因此被后人誉为近代化学之父。3.汤姆生原子模型1897年汤姆生用实验的方法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并测出了电子的质量,这历史性的发现后,他开始极力反对道尔顿的原子模型,他认为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均匀地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人称枣糕式无核模型。4.卢瑟福行星原子模型1911年,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如图:α粒子是带正电荷的微观粒子,α粒子流打在金属箔上出现不同的散射情况,说明金属原子内部结构的有以下信息:①大部分α粒子能畅通无阻地穿过金属箔。②少量带正电的α粒子也能穿过金属箔,但发生较大偏转。③极少量带正电的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甚至被弹回。根据实验,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原子有核模型(又称行星原子模型):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与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就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1920年卢瑟福又提出了天才的中子假说,认为原子核中除了含带正电荷的质子外,还应该有一种和质子质量相近的电中性的微粒,后来他的学生查德威克通过实验证明了中子的存在,也因此获得了1935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二、原子的构成1.科学实验证明:原子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的;原子核居于原子的__________,它在原子中占的体积__________;__________绕着__________做高速运动。【答案】原子核、核外电子、中心、很小、电子、原子核。2.用框图形式表示原子的构成情况,并标明各微粒的带电情况:____(带一个单位的_______)_______原子(带__电)_____(不带电)(____)_______(带一个单位的___________)【答案】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原子核原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不带电)核外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3.原子不显电性: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即:核电荷数==,因此,原子不显电性。【答案】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4.原子构成微粒中各量的关系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氢101碳666氧888钠111211氯171817分析上述表格可获得的信息有:(1);(2);(3);(4)。【答案】(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3)氢原子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5)原子内质子数不同,原子种类也不同。【练一练】一种铈原子的原子核内有58个质子和82个中子,该原子核外电子数是()A.58B.24C.82D.140【答案】A【学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测评反馈】1.2021年2月,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的月壤样品向公众展出。月壤中存在着大量的3He,有望成为未来的清洁能。3He原子内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核外电子数为(

)A.1

B.2

C.3

D.4【答案】B【解析】对原子来说: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氦-3原子的质子数是2,所以核外电子数是2。故答案为:B。2.原子中一定含有的微粒(

)A.质子、中子、电子

B.质子、中子

C.中子、电子

D.质子、电子【答案】D【解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有的原子中无中子,如氢的一种同位素氕,它只有1个质子和1个电子构成。故答案为:D。3.下列粒子不显电性的是()A.质子B.电子C.原子核D.分子【答案】D【解析】A.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质子显正电性,故不符合题意;B.每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所以核外电子显负电性,故不符合题意;C.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带正电,故不符合题意;D.在原子中,由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整个分子也不显电性,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4.我国著名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铕等9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已知铕原子的中子数为89,核外电子数为63,则铕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A.

152

B.

89

C.

63

D.

215【答案】C【解析】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铕原子核外电子数为63,则铕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63。故答案为:C。5.学习完“原子的结构”之后,莎莎形成了以下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A.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B.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数目一定相同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答案】B【解析】A.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故B选项符合题意;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6.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这些粒子中,回答下列问题。(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________;(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________;(3)显示电中性的粒子________;(4)带正电的粒子________;(5)带负电的粒子________;(6)参加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粒子________。【答案】(1)分子与原子(2)分子与原子(3)分子、原子和中子(4)质子和原子核(5)电子(6)分子【解析】(1)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分子、原子和离子,所以上述微粒中能够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分子与原子,故填分子与原子。(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