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的思想基础课件_第1页
信息管理的思想基础课件_第2页
信息管理的思想基础课件_第3页
信息管理的思想基础课件_第4页
信息管理的思想基础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資訊管理的思想基礎

——現代系統科學作為一門學科,資訊管理的思想基礎是現代系統科學——人們系統地做事情、想問題的基本原則和規律。這來源於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資訊作為一種資源,只有在特定的系統中才談得上發揮作用。資訊資源的開發與運用,與對複雜系統的管理和控制是不可分割的。十分明顯的事實是,資訊與系統兩個詞是先天地、內在地聯繫在一起的。另一方面,資訊系統本身又是一個集管理與技術為一體的、涉及多種因素的複雜系統。什麼是系統科學系統科學是人類對於複雜系統的規律的認識的總結;它在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各領域的大量實際經驗的基礎之上,總結出人類認識、描述、設計、管理、控制複雜系統的一般性的理念、方法與具體步驟。

三個方面加以理解首先,系統科學是一門跨領域的,研究一般性的、方法論的科學。它所研究的是人類認識與管理所有複雜系統的、一般性的理論與方法,既包括自然科學,也包括社會科學;既包括物理、化學等無生命的系統,也包括生物、生態系統、社會系統等活的、有生命的系統;既包括由具體事物構成的實際的、物質的系統,也包括由概念構成的、抽象的、理論上的系統。正像人們常說的,系統無處不在。正因為如此,系統科學的思想與方法得到了現代社會各學科、各領域人們的普遍重視。其次,系統科學包括了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兩個方面。一方面,它通過總結大量實際經驗,為我們認識變化萬千的客觀事物提供幫助,以便從複雜的現象中找出內在的聯繫和規律。這就是它的認識論功能。然而,認識世界是為了改造世界,認識複雜系統是為了改造、管理、控制複雜系統。系統科學的更重要的作用,在於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正是這一點使得廣大的從事實際工作的人,把目光投向了系統科學,試圖從中尋找有效地做事情的方法。可見,系統科學決不是脫離實際的空談,而是具有鮮明的實踐性的學科。還需要注意的是系統科學強調的可操作性。在這一點上,它不同於傳統學科中的一些主要是進行思辨的學科。系統科學與數學、運籌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它不但需要明確解決問題所需要的理念與思路,而且非常強調實際做事的步驟與操作方法;不但給出定性的判斷,而且要找出定量的界限與標準。這就使系統科學不同與單純的思辨,對於實際工作具有十分具體、十分現實的意義。系統科學的對象與內容系統科學是一門方法論的科學,它研究的是看待事物的角度和做事的方法。系統科學的研究內容,可以從人們認識事物、管理事物的過程,劃分為以下三個主要部分:複雜系統的狀態和描述方法;複雜系統的動態屬性與演化規律;人們管理與控制複雜系統的方法。系統科學的由來與復興亞裏士多德:“整體大於它的各部分之和”田忌賽馬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笛卡兒的坐標系最先舉起現代系統科學旗幟的是醫生和生物學家貝塔郎菲維納《人有人的用處》現代系統科學的現狀和發展方向

在從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開始到五、六十年代期間,人們的注意力集中在工程系統方面。熱力學系統的階段霍蘭複雜適應系統理論(CAS理論),第三個階段——以社會、生物等系統為主的階段

系統科學理論“三論”和“新三論”“三論”和“新三論”的意義三個基本原理三個基本原理的意義系統方法退出“三論”和“新三論”“三論”資訊理論控制論系統論“新三論”耗散結構理論協同論突變論返回資訊理論香農(美國數學家)創立狹義資訊理論是研究在通訊系統中普遍存在著的資訊傳遞的共同規律、以及如何提高各資訊傳輸系統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一門通訊理論。廣義資訊理論被理解為使運用狹義資訊理論的觀點來研究一切問題的理論。資訊理論的內容資訊就是指消息中所包含的新內容與新知識作用是減少和消除人們對於事物認識的不確定性資訊是一切系統保持一定結構、實現其功能的基礎資訊理論認為,系統正是通過獲取、傳遞、加工與處理資訊而實現其有目的的運動的。

控制論創始人維納(WienerN)控制論是在機構、有機體和社會中的控制和通訊的科學。研究對象是控制系統以揭示不同系統的共同的控制規律為理論目的系統論貝塔郎菲(美籍奧地利生物學家)創立一門邏輯和數學領域的科學目的是企圖確定適用於普遍系統的一般原則研究一切客觀現實系統共同的特徵、本質、原理和規律系統論的內容系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以來的若干組成部分結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系統論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現象和過程幾乎都是有機整體,且又都自成系統、互為系統每個系統都是在與環境發生物質、能量、資訊的交換中變化發展,並能保持動態穩定的開放系統系統內部及系統之間保持一種有序狀態系統科學理論的基本原理回饋原理有序原理整體原理回饋原理環境變化所產生的干擾資訊作用於受控部分,引起輸出資訊的改變,反送到輸入端時,稱為回饋資訊

環境變化受控部分A回饋部分前饋資訊輸出資訊輸入基準資訊控制資訊回饋資訊有序原理重視系統內各要素的合理組織重視系統的有序程度發揮系統可能的功能整體原理整體大於各孤立部分的總和整體原理要求人們在研究問題時,要牢固樹立全局、整體的觀念,不僅要注意發揮系統中各部分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注意發揮各部分相互聯繫形成結構的功能

IIASA和SFI當今國際學術界的兩個重要研究機構——設在歐洲的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InternationalInstituteofAppliedSystemAnalysis,簡稱IIASA)和地處美國的聖菲研究所(SantaFeInstitute,簡稱SFI)系統思維的要點整體觀念演化觀念層次觀念活體觀念整體觀念所謂整體觀念,即認為宇宙,以及各種層次上的複雜系統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只有把握全局,才能真正認識與掌握它。科學的整體觀認為:分解只是人類認識複雜事物的方法之一,當我們把一個複雜事物分解為它的各個組成部分的時候,這些部分就已經失去了作為整體的一個部分的一系列關鍵屬性。整體小於它的各部分之和整體大於它的各部分之和演化觀念所謂演化觀念,即認為宇宙或複雜系統的當前狀態是長期演化的結果,只有把它作為一種進化過程的產物,才能理解和掌握它。層次觀念層次觀念,即認為宇宙及複雜系統都是分層次的,層次之間互相聯繫又互相區別,構成了整個宇宙或複雜系統。首先,層次之間的區別不只是量的區別,而是質的區別。第二個要點就是層次之間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辯證關係活體觀念活體觀念,即認為事物的運動、發展和變化,任何系統的發展和演化,都是由其內在的、本質的屬性所推動的,而不是外力強加的。

CAS理論:明確提出“個體的主動的適應行為造成了宏觀系統的演變與進化”系統工程的基本理念和方法系統工程的理念標準化及其在資訊系統工程中的應用系統方法

系統方法的定義系統方法

是按事物本身的系統性把研究對象作為一個具有一定組織、結構和功能的整體來加以考察的一種方法根本目的是最優化系統工程的理念工程(Engineering)一詞的產生是與近代工業化的進程聯繫在一起的。工程師不同於能工巧匠之處,不在於個人的聰明程度或創造能力,而在於知識表達與做事的方式。一方面,工程師的工作是依據一定的理論方法和工作步驟有計畫地進行的,這些工作步驟是明確規定的、可檢查的、可驗證的。另一方面,工程師的工作內容和操作方法是有統一的、同行之間形成共識的、規範化的表達方式的。這兩點區別使得做事的成功不再只是依賴於個人的聰明、才智和悟性,而更多地是靠嚴密的組織和科學的管理來實現。這就從根本上解決了人們相互之間的溝通和理解的問題,並且把個人創造出來的技能和經驗變成了其他人(特別是後代)可以準確地掌握、並重複使用的、全人類的精神財富。統一的、規範化的工作流程;形成共識的、便於交流和溝通的規範化的表達方式;這兩點理念在一系列重要領域得到了成功的運用,在工業化的進程中為人類生產力水準的提高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工程觀念引進資訊系統建設領域軟體工程標準化及其在資訊系統工程中的應用

標準化是人類社會在長期的生產活動中總結出來的、實現高效率的社會生產的一項重要保證。對於系統工程,包括資訊系統工程來說,這是基本的理念和工作準則。什麼是標準?標準就是人類社會為了實現社會化的分工協作,大家共同制定與遵守一些基本的規則。例如,度量衡的標準、時間的標準、標準零件的尺寸等。沒有這樣的一些標準,人們就無法分工協作,完成社會化的大生產。什麼是標準化?簡單地說,所謂標準化,就是為在一定的範圍內獲得最佳秩序,對實際的或潛在的問題制定共同的和重複使用的規則的活動。這些活動主要是包括制定、發佈及實施標準的過程。標準化不是一個孤立的事物,而是一個制定標準、貫徹標準進而修訂標準的活動過程。掌握和使用國際標準將有助於降低成本,擴大供應商及商業夥伴的選擇,生產適合全球市場並被全球接受的產品,通過減少貿易技術壁壘擴大出口機會。去年國際標準化日的主題就是“一個標準、一次檢測、全球接受”。採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是追趕發達國家的一項基本技術戰略.對於資訊系統工程來說,以下三個方面的標準化尤其重要。第一,資訊編碼的標準化。現代的通信技術和電腦技術完全是建立在資訊編碼的標準化的基礎上的。對於我國來說,還特別要注意漢字的編碼的標準化。在文字編碼的基礎上,各種代碼的標準化也都要抓緊進行。身份證號碼就是一個例子。顯而易見,這是我們的社會走向科學和文明的重要的基礎性的建設。第二,表達方式的標準化。就像工程建築和機器製造的圖紙一樣,在資訊系統工程中,我們也必須有大家取得共識的、通用的表達和理解的方式,才能使資訊系統的建設井然有序、高效率、高質量地進行。在我們這個專業的學習過程中,需要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這些表達和理解的工具。第三,工作程式的標準化。工程思想的另一方面具體體現是工作程式的標準化。保證資訊系統建設工程的成功必須有制度的保證。首先是工作階段的科學劃分。什麼事情應當在什麼時候做?前後的邏輯順序是什麼?這些都需要嚴格的規定。經過幾十年的經驗積累,工作階段的劃分已經用一系列標準的形式固定下來。不但階段的劃分已經有統一的認識,而且對於每一個工作階段,明確規定了它的任務、起始條件、成果形式、結果認定、文檔資料的要求等有關事宜。這些也是從事資訊系統建設和管理的技術人員,必須認真學習和掌握的。系統科學與資訊管理的關係為什麼資訊管理工作者需要學習系統科學系統科學在我們的學習中的位置系統科學與資訊管理的關係學習系統科學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學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系統科學就是為了從根本上糾正片面強調還原論的偏頗,樹立更加科學、更加符合實際的做事方法,實現思維方式的根本轉變現代社會和現代科學迫切需要人們超越分工帶來的“隔行如隔山”的狀態,迫切需要新一代的科學家、管理者、勞動者從總體上、從做事情想問題的方法上超越前人,達到一個新的文化的高度。人類的文化是一個整體,人們常說,“隔行不隔理”,在資訊時代我們已經有可能實現這樣一種理想的境界。在這個科學觀念更新的關鍵時期,系統科學正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這就是我們認為各行各業的人們都需要學習和研究現代系統科學的根本原因。系統科學在我們的學習中的位置

第一點是突出體會理念和方法,切實把研究問題和做事情的方法作為學習的基本內容。系統科學必須是學習認識和行動的思路,而不是僵死的教條。如果只限於背誦一些條條,是毫無用處的。我們不妨經常回顧自己以前學習或工作的經驗教訓,找出傳統觀念在自己頭腦中的影響,從自己的實際經歷中得到切實的、生動的經驗。這才能得到真正的收益。第二點是一定要結合自己實際從事的學科領域——資訊管理。脫離實際工作,系統科學就很容易泛化成為空談。這種情況現在社會上很普遍。一些人遇到了困難的事情,順口就講一句“這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這種貼標籤式的空談是沒有任何作用的。我們提倡學習和運用系統科學,必須和自己的工作領域精密結合,而不是泛泛地空談。第三點是充分利用電腦和數學作為工具。這是系統科學的實踐作用得以落實的保證。另一方面,這又正是電腦和數學的廣闊的用武之地。系統科學的理念和現代資訊技術(包括在電腦基礎上實現的數學、運籌學、數理統計的演算法)的結合,正是當今科學技術的前沿,也正是科學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突破點,同樣也是資訊管理取得實效的關鍵。現代資訊技術在社會經濟中的作用大家已經深有體會,但是對於資訊管理來說,這種作用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